2

服务器功率(浪潮服务器功率)

【性能提高35%、能耗降低30%,浪潮K1 Power K8880G3服务器能效创新高】

在典型的数据库应用场景中,浪潮K1 Power K8880G3服务器的TPC-C性能相比上一代产品平均提升35%。得益于计算性能的提升,在相同的工作负载下,浪潮K1 Power K8880G3服务器相比上一代产品系统能耗降低约30%,系统能效大幅提升。同时,在相同工作负载下,浪潮K1 Power K8880G2服务器每rPerf功耗为1.29瓦,浪潮K1 Power K8880G3服务器仅为0.94瓦,能效提升约30%,也更好地支撑关键行业核心生产系统的绿色低碳发展。

将服务器利用率提高至80%,联想超融合解决方案大显身手

近日,以“领潮时代,智创芯生”为主题的无锡第四届太湖创“芯”峰会暨第八届全国新型半导体功率器件及应用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今年峰会期间,国内相关产业人士、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齐聚太湖之畔,共谋创“芯”发展,带来一场场多维度视角下的我国半导体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与分享。

集成电路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当前及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的主要焦点。

中科智芯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包括扇出、扇入、芯片倒装、堆叠封装、硅通孔等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话、穿戴式设备及其它移动电子设备。

多年来,中科智芯一直使用传统三层架构来支持业务运营。随着业务的扩张和IT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这套传统基础架构的利用率几近极限,给本就精简的IT团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中科智芯与联想合作,部署了6个联想ThinkAgile VX系列节点作为超融合平台的基础。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实施团队就成功地将所有业务应用、30个虚拟机(VM)和50个云桌面迁移到了新环境中。如今,中科智芯使用VMware Horizon软件来集中部署和管理私有云中的云桌面。公司还利用联想SDI Management Platform,从一个控制点上管理虚拟和物理基础架构组件,大大简化了管理和维护工作。

凭借联想超融合平台,中科智芯将可用性和敏捷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联想ThinkAgile服务器可以提供99.999%的可用性,将正常运行时间最大化,确保关键业务系统可以全天候可靠地运行。

更高的硬件利用率也让中科智芯受益匪浅,这体现在能耗和成本的降低上。事实证明,联想的超融合平台通过包括 vSphere® 和 vSAN 在内的 VMware 虚拟化技术已被证明可以将服务器利用率从不到 15% 提高到高达 80%,大大提高了效率。

通过联想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中科智芯搭建了一个灵活的高可用平台,可确保业务的顺利运营,帮助IT人员简化了日常管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中国数字经济时代,联想推出新一代高端服务器,超强性能助推企业数字化升级!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处于不断加速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中,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数字化实践者”显著提升, 比2018年增长22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快!

这其中,作为数字化重要工具的服务器更是关键,特别是高性能服务器,具有“处理事件快,效率高,占用服务器资源少,多路复用等"优势,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推动数字化升级快速发展。

日前,国内“新IT”领军者联想推出了新一代高端服务器SR860P服务器,作为联想精心打造的高端四路服务器,堪称性能标杆,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对于高性能服务器的严苛要求。

据悉,联想SR860P服务器在4U空间里可支持四路全系列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48条DDR4 内存(最多24个DCPMM)及最多48个本地存储资源(可配置最多12个NVMe SSD),可扩展到14个标准PCIe插槽。

同时,该服务器可配置4个冗余热插拔电源,通过2+2配置和灵活的电压范围,实现了更高的功率冗余,联想服务器独有的UEFI优化及基准微调能力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出色的工作负载性能。

而除了高性能外,联想SR860P服务器还具有高可靠性、扩展性以及可管理性等出众特点,无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器的理想选择。

总得来说,以联想为首的高端服务器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强有力的支撑,未来,将有效助力各领域企业持续转型,从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联想中国基础设施业务#

杭州云栖大会召开,透露一个关键信号!

今天一年一度“科技盛宴”云栖大会如约而至,很多人都关注到了这个重磅消息:阿里首颗为云而生的服务器CPU倚天710云实例已大规模应用,其实现了算力性价比提升超30%,单位算力功耗降低60%。#阿里自研CPU大规模应用#

特别是如今大规模的应用更让人振奋无比。在振奋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信号,发展云计算出现了一条新路径。那就是阿里正在做一手抓底层操作系统飞天,一手加码服务器CPU倚天710。

过去,很多人不相信云计算,但阿里不信邪,最终自研出中国唯一自研云操作系统“飞天”,开启了中国云时代,此后越来越多人验证了云的重要性。阿里云拿下了全球前三,亚太第一的市场份额。

阿里“趟”出来的这条路证明,中国云要站起来,要走出去,坚持自研的重要性,底层操作系统和服务器CPU,都是其中关键。换句话说,努力坚持自研,软硬件一体化将是国产云厂商们的一条正确发展道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云计算没有例外,芯片CPU也不例外。

二手服务器电源真是个好东西,12V 550W大功率输出,价格不到50,品质不用多说。

最近搞了一个,用来给监控系统供电:录像机、交换机、摄像头都是12V,只需要一个电源全部搞定。

服务器电源都是一线大厂制造,我买的这个是台湾省康舒科技生产,最大输出12V 45A,通过了80PLUS铂金认证!

使用体验:

1、运行稳定,带风扇主动式散热,不是高负荷的话,风扇噪音很小。

2、大部分商家会改接线端头,方便接线。

3、由于服务器使用,运行时间肯定很长,但用料十分扎实,质量方面不用担心。

网上卖的服务器电源型号很多,品质都不错,功率高的体积大,适合自己就行。

据说微软的服务器被放在苏格兰深海海底,难道是防止被偷走?

服务器,虽然我们生活中接触的不是很多,但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东西有多么的高大上了。服务器简单点理解就是一个网络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像我们现在每天使用的聊天,购物软件这些,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就是存储在服务器中的。

那么服务器这么一个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微软为何要将它放到海底去呢?是怕被人偷走这些数据吗?难道就不怕进水把服务器给烧坏了吗?上网补习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服务器放海底是大有深意的。

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使用过久,或者功率过大都会产生热量,像我们的手机,电脑等等。服务器也是一样,每天处理那么多的数据,也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出去,那就会把电子元件烧坏,就像电脑里的CPU上也有一个散热的小风扇一样。

传统的给服务器散热的方式就是风冷,也就像电脑里的CPU小风扇,而服务器这庞然大物,需要更大的风扇或者直接用空调散热,但是这样一来用空调就得消耗不小的电能,所以微软为了节省资源就把服务器给放海底了,利用低温海水降温。没有丝毫损耗。

而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公司也差不多有这个方法,像阿里巴巴就发明了一种沉浸式液冷的服务器降温方法,阿里的这种方法跟微软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的安全,也更加的方便,不用大老远的去放海底,麻烦。

阿里的这种沉浸式液冷降温法只需要用到特定的冷却液就行,也几乎是任何损耗的,非常的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像阿里杭州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就是用这种方法来降温的,预计每年能节省7000万度电。阿里的这项沉浸式液冷降温技术在全球都是独树一帜的,但阿里并没有将这项技术据为己有,而是免费开源的公布了出来。如今不仅国内的企业在学习,国外的微软AWS也在建设液冷数据中心。

2018年我国用于服务器降温所消耗的电能就高达1608.89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三峡大坝的年发电量了,如果都用上这种沉浸式液冷降温法,每年能省下多少电呢?#我要上微头条#

巴掌大的玩意居然输出12V—25A。

-----------------------------————————————

这下面两块电路板都是服务器电源,大板子的输入36V-60V,输出12V-35A。小的板子输入39V—61V,输出12V—25A。 大的电源板应该是四层板,小的应该是八层板。

服务器电源功率极大,有200多W的,也有几千瓦的。巴掌这么大的板子,可以做到几千瓦的功率,效率肯定很高,不简单。

FPGA超算服务器作为公司全新推出的重量级产品,本款设备算力高(初始算力1700M,可升级至5100M),并且功耗占比很小(2150w)。同等的算力,FPGA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功耗,专业服务器外壳 ,可直接放IDC机房,全年均价不断电不断网,避免像传统设备一样枯水期搬家。并且可以挖更多币种(目前ETH、ETC、后续推出CKB),不用担心转pos机智后设备就是一块砖的问题,可更改程序,不同于出厂固定死程序的ASIC设备那样算法单一。

华为发布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电源模块3.0每年可节电近200万!

现在新能源汽车开始推广发展,耗电量会越来越大。不节能盲目增加是不可能长远发展的。从华为出售X86服务器业务到自研鲲鹏服务器,也可以看出,不仅要芯片自主,更要明确未来的方向:性能+节能!

新的功率模块节省了40%的占地面积,优化了供电系统的空间布局,将22个机柜改为11个机柜,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降低了70%的功率损耗,实现了97.8%的全链路效率。同时,UPS 5000-H智能在线模式效率高达99.1%,可有效降低电能损耗

所以,走自主之路,不仅仅是研发芯片,而是要全面寻找突破的方向。特别是5G基站,功耗也是巨大的。从底层做起,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才是科研基础。#科技##华为#

RISC-V芯片的优势

1 开放了处理器设计

RISC-V 的微处理器时钟速度已经达到 5GHz,远高于最新的3.2 GHz 频率的英特尔最强服务器芯片 E7。新型 RISC-V 芯片在 1.1V 时仅消耗 1 瓦功率,还不到英特尔所消耗功率的百分之一。

2 RISC-V 原型消除了快速内存和慢速芯片可能存在的瓶颈

CISC 或 ARM 的指令集各有 1000 多个指令不同, RISC-V 的指令集少于一百个。由于 RISC-V 指令集的简单性,Micro Magic 才能够使用标准硅晶圆生产芯片,而无需进行特殊调整。这样就可以使用所谓的往复运行,在制造过程中,芯片与其他人的芯片在同一晶圆上分组在一起,这样造价会便宜很多。

3 RISC-V 真正的使用范围是无法全部可见的

无论 RISC-V 多么成功,世界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其用法的全部范围。因为 ARM 和其他商业技术提供商要求使用者必须要签署相关文件的,而 RISC-V 的使用人是可以选择不签署相关文件来进行披露使用情况。RISC-V International 要求供应商自愿披露使用情况。

腾讯的服务器中心建在山洞里;

华为的服务器中心泡在油里;

阿里的服务器中心泡在绝缘冷却液里;

微软的服务器中心放在海底;

谷歌和亚马逊的服务器中心建在寒冷的俄罗斯;

Facebook的服务器中心放在北极圈意外的寒冷地区;

有人应该已经猜到了,这些互联网巨头,之所以都喜欢把数据中心建在各种其奇怪怪,人迹罕至的地方,不是为了安全,而是出于散热要求所作的考量。

都知道,其实散热一直是服务器机房的最大难题,因为大量的服务器集群一起工作,每秒钟所产生的热量都是惊人的,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甭管是多先进多厉害的服务器机房,都能在瞬间被烧成灰烬。如果有在机房工作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即便是只有十几台服务器的机房,温度也会比外界高很多。

所以说,对于特别是像阿里、腾讯这种服务器规模远超一般的互联网大公司来说,散热就成了重中之重。如今,全球互联网巨头们在散热上可谓是各出奇招,总结起来一般解决方案有以下2种:

1、利用自然环境散热

即找到某些天然温度极低的地方,把服务器设置在当地,那么当地的自然环境就能对服务器形成第一层的散热防护,然后再设置一些基础防护的加固,就基本能实现对服务器的散热要求了。这是如今最常用也是用得最多的散热方式,如微软、谷歌、亚马逊、Facebook、腾讯等大公司都是这么干的,它们选择的山洞、北极圈外围、海底等都是自然环境气温低下的地区。

2、利用科技手段+自然环境结合辅助散热

如今我国这么做的只有阿里和华为两家。以阿里为例,首先其在全国各地都建有数据中心,其中最出名的一处是在千岛湖,那里常年温度较低而且气候比较稳定。其次,阿里另辟蹊径,研发除了液冷服务器,即将服务器浸泡在绝缘冷却液中,利用热交换原理,冷却液在吸收热量气化之后,将被直接吸收至外循环进入冷却,而内部的服务器不受影响。

这样一来可以节省空间,二来还能避免传统冷却设备的能耗,据悉其最高能支持超过200kW功耗的服务器集群使用。而且这样的冷却液可以做到完全绝缘并且无腐蚀性,不会对服务器的元器件造成影响,同时还能起到为服务器镀上一层保护膜的作用。

不得不说,华为、阿里等在新技术等的探索上,真的值得我们敬佩。

大家怎么看?

【浪潮将重磅发布最新液冷 AI 服务器即将在ISC 2021大会解密】

每届 ISC 也是硬核创新产品的秀场,本届大会浪潮将重磅发布最新液冷 AI 服务器。在数据中心领域,尤其是高性能计算领域,换热介质的革新,即采用液体冷却代替空气冷却的形式,有着核心优势:液冷可维持芯片低于临界安全温度10~20℃安全稳定运行,支持高功耗芯片及芯片超频,提高芯片性能,增加芯片使用寿命。关于新品详情,即将解密。6月24日-7月2日,我们线上见。

#AI服务器##浪潮##国际超级计算大会#

【平稳迁移!浪潮服务器支撑全球最大数据平台集群】

针对用户日益增长的对计算能力、扩展性能和内存需求,浪潮提供了基于浪潮八路服务器TS860M5、四路服务器NF8260M5,以及浪潮全闪存储HF6000G5的SAP HANA大规模集群解决方案,将原有集群成功迁移到新的数据中心集群之中,提供了高达144TB的内存计算能力和48TB内存扩展能力。

浪潮TS860M5从底层的芯片模块到系统管理,以及业务应用均采用了高可靠性设计,无单点故障,为业务系统的高稳定性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整体系统高可用性达到了99.999%;浪潮NF8260M5是OCP社区认证的首款面向云计算场景优化的高密度四路服务器参考设计,在能耗、密度、运维管理、TCO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相比传统4U四路服务器,NF8260M5的计算密度提升一倍,功耗降低10%。

两款服务器均曾多次打破SPECjbb2015、SPECcpu2017、TPC-H等国际服务器权威性能测试纪录,为算力密集型的数据平台负载提供了基础硬件性能的支撑。此外,两款服务器具备高可用性,可以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当故障或灾难发生时保证企业的数据安全并且不丢失,能快速恢复生产系统。#中石化##浪潮##数据平台集群#

AMD EPYC(都灵)服务器芯片散热组达到600W

都灵系列的老EPYC 7005处理器的配置热包将600瓦。这个值是Zen 3架构上EPYC(米兰)的两倍多,最大cTDP为280W,比EPYC(热那亚)Zen 4架构上的最高热容量400W高50%。提醒一下,EPYC(热那亚)尚未发布,因此有关它们的信息也属于谣言类别。

AMD EPYC Genoa 和都灵必须使用相同的 SP5 插槽。之前泄露的一份文件反映了一些 SP5 基础设施组的峰值功率为 700W。但这只是一个持续时间为 1 毫秒的短期值。并且在 10 ms 内,它降低到 440 W 或更低。

AMD EPYC 7005 系列(都灵)预计要到 2023 年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 2024 年。这些芯片将基于 Zen 5 架构并使用 DDR5 内存。过去的泄漏表明 DDR5 内存模块的速度范围从 5600 到 6400 MT / s。

#cpu# #amd#

#中国领先水冷技术灵感来自都江堰#中国节能领域,最新进展!中国领先水冷技术,降低能耗达42%!

今天,在中国双碳战略目标牵引下,各行业进一步节能减排,降能降耗势在必行。尤其是作为用电大户的数据中心,每年消耗超过2000亿千瓦时的能源,年排放超过1.08亿吨的二氧化碳和5万吨的污染物,节能降耗更是迫在眉睫。

目前,水冷技术是被业界广泛认可的能够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可靠方案,与传统风冷技术相比,它可以大幅降低能耗。同时,还可以提升算力,提升数据中心运算效率。

作为ICT领军的联想,在水冷技术方面已经有10余年的技术积累,自2012年以来,联想不断创新优化自身水冷散热解决方案,将效率从85%提升到90%乃至更高水平。

近日,在《未来如此-绿数新生》的科技脱口秀中,联想集团副总裁、ISG中国行业事业部总经理刘文超介绍了第六代的温水水冷技术,它能将PUE降至1.1以内,远远优于传统风冷数据中心PUE平均值1.9,还节约了42%的能耗和间接碳排放,将中国数据中心降耗水平再次提速。#北京科技脱口秀全程cue绿色节能#

联想这一技术,让很多人赞叹中国科技企业的领先,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联想温水水冷技术的设计理念,竟来源于2200多年前的都江堰工程。都江堰核心工程鱼嘴堤、飞沙堰、宝瓶口,它们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做到自动分水、引水,旱季水少的时候,通过鱼嘴堤,60%被分到内江,通过宝瓶口引水到成都平原;洪涝水大的时候,通过鱼嘴堤,60%水分向外江,有效实现了农田四季水利灌溉。

受都江堰这一伟大设计理念的启发,联想设计了紧密耦合的闭环水系统,去离子水循环其中,服务器内部的CDU根据不同功耗部件的能耗量智能的调节水量,这个过程很像鱼嘴堤分水。再通过“宝瓶口”把水引入到重要的散热部件周围,并围绕其工作,如同江水流入成千上万灌溉渠一样,整个过程精密、安全、高效,使整个散热达到了最佳效果。

古为今用,2200年前的工程设计借由联想,竟在今天的节能领域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践行者的联想,将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持续发挥科技企业的引领作用。

马斯克公布星链用户数突破25W($100*25W=$2500W/每月月租收入)

同时针对交付乌克兰的星链终端可以通过更新,让星链终端实现更低的功耗,从而可以通过汽车的点烟器供电,启用移动漫游服务就可以让星链终端实现在移动车辆上保持联网。

不清楚仅仅是针对乌克兰地区的星链终端,还是所有星链终端都可以实现移动漫游,因为基础版本的星链终端有地理围栏,服务地址是固定的,超出一英里的范围就无法获得服务,只有准备在二季度推出的高级版星链终端及服务可以不受地理围栏限制。

马斯克还表示spaceX正在优先考虑对网络安全防御以及信号干扰的改进,这会导致星链和星舰的进程受到一些推迟(这应该是受到了这几天英伟达服务器被黑,台湾电厂故障导致台积电在生产晶圆损坏的警示,最近网络安全问题频出,让马斯克开始重视其网络及通讯安全)。

重磅:首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位于“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节点,这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上了。

1,乌兰察布大规模数据中心处于“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节点,按规划约建设两万个10千瓦机柜,全部完成后预计可支撑30万台服务器。

雨哥认为,这是产业政策出来后,有公司的在实际行动了,相信这只是开始,后续跟上的会接二连三,东数西算行情将不只是概念的炒作,行情将会纵深发展,优秀公司会被市场进一步深挖。

2,此大数据中心将大量采用国产芯片,兼具高性能与低功耗,将最大限度应用自然冷源、风能、太阳能、低能耗设备。

雨哥看到了二个重点,其一是,国产芯片将被大量采用,也就是国产化,芯片相关公司将受益,其二,低炭低功耗,电力、太阳能有望被带动发展。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上周此概念中上涨的大多公司与数字经济有关。

雨哥今年一直分析研究数字经济与稳增长二大分支,近期大盘在徘徊不前,但二大分支有序轮动,随着东数西算产业的不断被催化,有助于数字经济发展驶向快车道!

我是雨哥,新股朋友及时关注,股市不迷路!同时感谢大家点赞支持![玫瑰]

云原生安全成为未来重要发展趋势!联想构建“边云融合”边缘侧全栈解决方案

当前的云计算发展,在经历了以“设备”为中心的服务器阶段,以“资源”为中心的云化阶段,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阶段之后,目前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以降低人力依赖度、提高资源运维效率、降低部署难度、提高应用敏捷度以及更加可信安全智能的“云原生2.0”阶段。

赛迪顾问在近日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云安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提出,伴随着企业上云的速度、广度、深度不断提升,云原生具备的开箱即用、弹性、自适应、全生命周期防护等显著优势,给企业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带来了新思路,云原生安全成为未来重要发展趋势。未来,云原生安全在脱虚向实的过程中还将激发更多技术领域迎来变革。

11月9日,在2022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新算力,创造数智新时代”分论坛上,联想重磅发布智能边缘产品家族。

联想以“慧天”品牌边缘计算全栈硬件为支撑,结合联想边缘云、联想边缘大脑的优势能力,形成“边云融合”的边缘侧全栈解决方案,构筑了满足新趋势、无处不在的新算力。

联想慧天边缘产品全面涵盖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工业一体机、智能边缘网关、边缘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以不同的算力能力、多样的产品形态,满足各行各业需求。

基于系统结构创新(液冷方案和高功率被动式散热设计)、支持异构计算能力、可拓展模块化设计三大核心技术支撑,联想慧天智能边缘产品家族具有适应严苛外部环境、覆盖多种场景、实现灵活定制的显著优势,拓宽了算力的可应用场景,为打造无处不在的新算力夯实基础。

作为可远程管理边缘计算基础设施的软件系统,联想边缘云不仅实现了更加安全、全生命周期的边缘应用管理,更有效提升了中心管理的统一性与智能化程度,从而探索出了云边协同的可靠路径。

此外,联想还针对行业应用场景特别推出了边缘云一体机,整合边缘硬件终端和边缘云平台的领先技术,带来灵活的算力配置与应用。边缘一体机内置了轻量的边缘安全防护,支持传统的虚拟机应用和现代云原生应用,实现了一节点到多节点的边缘集群的灵活建设与扩容,为边缘算力提供更为便利的配置支持。

联想边缘大脑以边缘动态模型训练系统、云管低代码AI方案开发系统、边管模型快速批量部署系统、边缘推理加速系统四大子系统,实现边缘侧人工智能模型的快速构建、部署、开发与应用。

作为业界领先的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联想在边缘计算领域率先布局,通过创新的软硬件产品与服务,构建全栈智能化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推进云边协同和数智融合,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79370/
1
上一篇海镜清:乌克兰一市长用俄语向市民讲话被罚
下一篇 珏儿ivy:京东启动最大调整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