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磨盘山传说故事】,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磨盘山传说故事:黑龙江省五常市历史传说故事
- 2、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
1、磨盘山传说故事:黑龙江省五常市历史传说故事
龙凤山的传说
相传在隋朝时期,上八仙张果老驾祥云从此路过,俯瞰这里风水很好,景色秀丽。正驻足观望间,突见一只金翅凤凰正与九条巨龙在水上争斗,金凤凰正展翅俯冲,欲嘴衔龙头,九条巨龙同时在水上跃起,将金凤凰团团围住,大有吞没金凤凰之势。在这紧急关头,张果老将佛尘一甩,九条巨龙同时伏卧于河东岸,化作九座山峰,金凤凰因与九条巨龙搏斗而筋疲力尽,随即也落于西岸,化作一座山峰。后人将东山称之龙山,西山称之凤山,龙凤山因此而得名。
五龙山的传说
据传说,忙牛河上游沿岸有个村庄,村头有一户姓杜的人家,全家三口人,年过古稀的老母和儿子、媳妇相依唯命。儿子、媳妇非常孝心,平日里靠种田、捕鱼奉养老母,一家人过得衣食无忧的日子,颇得邻居称赞。有一年,老天连降大雨,洪水突然泛滥,一家人在睡梦中惊醒,儿子慌忙背起老母、拉着媳妇推门外逃,可是来不及了,眼瞅着洪峰奔腾而至,三口人都惊呆了,心想,这回恶运临头了,三人抱成一团,闭目等死之际,只觉得水声从身边咆哮而过,不一会,洪水退下,三人起身看见邻居家的房子已被洪水冲毁,而自家的房子一点水的痕迹也没有,觉得奇怪。这时,走来一位道士说,刚才你家周围有五条巨龙保护,将水分开,致使洪水绕房而过,幸哉幸哉。这真是“孝感天地,得此正果”。从此以后,人们把杜家居住的后山称为五龙山,此地为“龙脉之地”,流传至今。
神仙洞的传说
磨盘山西南角下有弧形山环,山环右弯处有一石洞。洞高约1米,宽约1.6米,深2米。洞前有约1米见方的草坪,四周松林掩映,环境幽僻恬静。山北坡有一洞,高2米,宽2.5米,深4米。洞中有炕,石板铺就,可容10余人偃卧。两扇木制洞门、上有椭圆形玻璃。洞上端约6米处又有一洞,成为洞上洞,深2米,宽、高各1.5米,有山崖小径与洞口相通。相传,此三洞为伪康德元年(1934年)一马姓道士凿建,历时数年,完工后,马道士在洞中修身养性。从此,人称三洞为神仙洞。
万年灯山的传说
万年灯山位于背荫河镇兰旗村公路东200米处,地面高程近百米,传说此山在古时经常燃烧,火光高达数十米,照得附近数十里一片通明,在阿城南的白城亦可看到火光。素有万年灯照白城之说。据考察,山呈漫圆形,山顶有直径20米左右的深坑,据分析辽金时代此山是小型火山,数年后熄灭。
多欢"三成"的传说
三成姓孙,本名已无人可知,"三成"是他的乳名,家住五常县红旗乡多欢站。三成的父亲是清朝咸丰年间从关内闯关东来的,当时家里很穷,衣不遮体,饥不得食。有一次与本屯张家老汉一起去背荫河山里放山采参。一日在山上共同发现了一棵大人参,足有3斤多重,其父顿起邪念,为独占此宝,把老张头害死在山上,自己将人参拿回,扬言"老张头在山上被野兽吃掉。"事后他将此参送到北京,献给了当朝皇帝,得到皇帝的欢心,把长春以北至他家乡以南的百万垧土地,上千处窝棚赐给他。从此,成为本地一大豪绅。为了感激皇恩,他在本屯立庙,朝拜京城。随之建起了皇宫式的殿宇,每天过着奢华的生活,他娶了10几房夫人,还有很多丫环侍奉,美中不足所有夫人均生女孩不生男孩。老孙头为此十分苦恼,年近60岁时,仍无后嗣。因此又娶了最后一房姨太,不久怀孕。一日,老孙头正在门前闲坐,旁边的丫环为他端茶扇扇,不觉睡去。只见被他害死的老张头破门而入,他受惊而醒,原是一梦。这时,后房一名丫环匆匆跑来,向其贺喜说:"十一姨太在后房分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欢喜万分随丫环来至后房一看,果然是生了个肥头大耳的男孩,当即起名叫"三成"。
三成一生下来就哇哇乱哭,疑是有病,请医调治,但仍然哭叫不止,到了周岁,三成还是天天哭叫。一天,其父拿了个蓝瓷茶碗给三成玩,不慎摔到地下,哗啦一声摔个粉碎,三成一见立时不哭,咧嘴一笑,从此每摔一样东西,三成就笑一笑,不摔就哭,从茶碗到茶壶,到贵重的玉器,摔了许多,为的是使三成一笑。三成到了十一二岁时,天天到处玩耍,一切吃用都是上等东西,但不去念书,整天在赌场看人赌钱,不久学会上场和大人一起赌钱,每赌必输,输后再赌,一夜之间就输掉18处窝棚。到了十七八岁时,从长春往北的大片土地、窝棚几乎被他输光。此时,其父年近80,突然患病,临死时把三成叫到身边,嘱咐说:家业已经荡然,只剩所住的房屋,但也无妨,有困难时可把房屋拆掉变卖,因为每块砖下有1块银元,每根柱脚底下有1块金元宝,仅这些也足够你过一、两辈子,说完死去。其父死后,三成仍然赌钱,欠债累累,家产卖尽只好变卖房屋。三成手懒,图快,没有拆着卖,而是把整个房屋一股脑卖掉,抵了欠债。从此,三成一无所有,只身靠乞讨为生,最后死在阳沟里。
三成的住房被本屯姓那的买去,那氏将原房拆掉,从中得金银财宝无数,发了横财.民国初年置土地千余垧,开商店、油坊、磨坊多处,成为拉林西第一大地主,那氏兄弟欺压人民,无恶不作。在伪满洲国时,给日本侵略者当狗腿子,残酷地压迫剥削贫苦农民,抢男霸女,坏事干绝,直至解放后土改时,被人民群众斗倒,房屋土地尽归贫苦农民所有,恶霸那维奇,人称“西霸天”,民愤极大,于1952年被人民政府镇压。
“南蛮子“探宝的传说
清朝年间,杏花山北麓,最先来这里居住的是一户张姓人家,以后陆续进户居住,大家都叫南张,有一年,一天来了10余人的骆驼队,都是南方口间,屯里人叫他们“南蛮子“骆驼队。就在南张屯老张家下榻休息。他们看见眼前的杏花山,虽然不是名山大谷,但却满山苍翠,山间云雾缭绕,不时发出一道金光。南蛮子看后说这是宝贵吉祥之兆,山里埋藏18缸金子,一匹金马驹,附近将有贵子出世。
岁月匆匆,十年后,“蛮子“骆驼队又来到这里。目睹眼前的山依然如故,但却不见祥云瑞霭,也看不到闪闪金光,他们匆忙去张家询问,张家主人说:“自多你们走后,我家的马生驹,猪下崽,都象妖怪,很快都列掉了,生了个儿子七岁也死掉了┅┅”。骆驼队听后拍一下大腿说:马生麒麟猪生象,是贤达贵人将要降生的预兆,怎么说成是妖怪呢?“蛮子”心里暗想,十八缸金子和金马驹是得不到了,这么办吧,你在山下开一条道,把龙爪斩断,再在山上划一座坟茔,把龙头压住。“蛮子”如此吩咐完了,他们骑着骆驼从张家走出,去西北团山子不知住了多少日子,在山上修了一座庙宇,把凤尾压住了。
以后传说,杏花山下出生一个男孩,长大唱戏专饰皇帝,团山子同生一个女孩,长大唱戏专饰娘娘,后来人们才明白,因为“蛮子”没得到金银财宝,一气之下把真龙真凤给压在山里,用假龙假凤应付时运。又过了些年,张家出了一名读书人,中了秀才。传说是“蛮子”骆驼从张家选定坟茔,沾一点风水,作为在他家吃住的微薄报答。
文章来源:五常大志 作者:
2、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
堡,关中一带也叫堡子,是指外有沟壕内有高墙围成一圈的村庄,多为富家大户为防匪患而修筑。陕西泾阳县境内北山边有个安吴堡,在八百里关中道上可谓声名显赫。安吴堡,意在吴姓族人无祸平安,它能从清朝中叶开始辉煌鼎盛百十年,创造陕商传奇,其背后是有渊源的。
【吴氏庄园暨“安吴青训班”旧址】
【吴氏庄园暨“安吴青训班”旧址】
【吴氏庄园暨“安吴青训班”旧址】
先说安吴堡的风水它背靠关中名山嵯峨山,古名荆山,《史记》载:黄帝铸鼎荆山之阳,鼎成驭龙升天。嵯峨山俗称关中五台山,主脊上东西向一字排列五座山峰,削峰为台分别建有庙宇,主峰二台海拔1405米,建有皇家寺院—唐振锡寺和大唐悟空禅师(西游记孙悟空原型)舍利塔。另传闻面积最大的五台曾是北宋杨八姐驻军练兵的抗金基地。安吴堡的崛起和兴盛是托了圣先佛祖的福。
唐振锡寺和大唐悟空禅师(西游记孙悟空原型)舍利塔
唐朝皇帝德宗李适(kuo)选定嵯峨山为其寝陵,在相传同是老子讲经台的嵯峨山大台半山腰凿修地宫建成崇陵。如今穿过堡子往北不到二里,就能看到崇陵的地表遗迹。高大的华表独刺天空,石刻的文官武将和石狮石马在荒野里静默着,看护着神道上待收的庄稼。安吴堡能风调雨顺富甲一方是借了皇帝的龙脉。
唐德宗崇陵
唐德宗崇陵
后说安吴堡的时运清朝道光年间,安吴堡轮到了一个女强人掌家,此妇娘家是三原县富商周家大院,十七岁上被吴家大房老爷所瞒骗,为病入膏肓的独儿冲喜,过门不久丈夫一命呜呼,老爷老太随后撒手人寰,吴周氏成了吴寡妇。可这寡妇非一般女流之辈,把吴家产业越做越大,田地连畴,遍布泾河以北川原大地,商号票号开到西安汉口,乃至京津,农、商、房产结合,大吴家可真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大院
大院正厅
【吴氏庄园后院的望月楼曾是青训班的图书阅览室和小会议室】
1900咸丰六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慈禧太后携咸丰帝一路西奔,住进了西安城里北院门。吴寡妇捐银十万,说是让朝廷购置军火打洋人。太后听闻降旨召见,吴寡妇就带上三原名小吃金线坨坨和泡泡油糕去了西安城,太后当场就封其为“一品夫人”并认下做义女。老佛爷一生只收有三个义女,一为满人,一为蒙人,吴寡妇为汉人。安吴堡兴旺到了极盛,是因为与皇家攀上了亲。
【吴氏庄园后院的望月楼曾是青训班的图书阅览室和小会议室】
【迎祥宫曾是吴寡妇念佛的宅院 戏楼曾是青训班开大会演节目的地方】
【迎祥宫曾是吴寡妇念佛的宅院 戏楼曾是青训班开大会演节目的地方】
再说安吴堡的时运吴寡妇42岁离世,偌大家业留给吴大少,这是抱养的本家侄儿。转眼间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吴大少听说八路军要借用吴氏庄园培训干部,于是就痛快答应,为此建国后政府还给吴大少记有功劳。中共在此举办“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通称“安吴青训班。蒋委员长电贺,毛泽东主席题词,朱德总司令亲临报告。
“安吴青训班”史料展厅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从1937年创办到1940年撤离,安吴青训班共举办了14期,毕业学员12000余名,分别输送到延安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著的贡献,被誉为“青运史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我党著名政治理论家胡乔木曾在此任过教员,前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父亲刘瑞龙就是“青训班”的教务长兼班主任。
左丁玲 右刘瑞龙
刘瑞龙 刘延东之父的办公室
刘瑞龙 刘延东之父
安吴堡在抗战期间,爱国青年纷纷投奔,英才云集,成了国内外的聚焦点,号称“青年故里、干部摇篮”而再度极盛,是顺应了时局的潮流。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最后说说安吴堡的吴氏陵园今天安吴堡的吴氏庄园成了“安吴青训班”旧址展馆,吴氏陵园成了“青训班露天教室”旧址,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走进吴氏庄园,曾记否从这座宅院中走出过共和国的部长,人民军队的将军,诞生过新中国的科学家艺术家,人们在感受关中民居特点的同时,也在缅怀着革命先烈的奋斗业绩。
吴氏陵园正门
吴氏陵园已被文管部门修葺一新,里面古柏苍天葱郁,安眠着四墓八人吴氏先祖,墓碑上所载都是些巡司巡检、游击尉骑、道台府台之类的官衔,放到今天不是省部级也是厅局级。园内石碑楼4座,每座长6米,宽2米,高12米,牌楼属石灰岩质所造,为三间四柱三楼石牌楼,明楼顶建造,一小形二层重檐,四角攒尖厅,梁坊多雕以动物、山水、人物、生活器皿等图案,栩栩如生。石刻层顶,凿有板筒瓦,勾头滴水。国家文物局专家曾评价,吴家陵园的石雕可与圆明园石雕媲美。
吴寡妇倾巨资修建祖先陵园,就因无嗣按族规无法入葬陵园,当年只好安葬在陵园北200米处,据说在大修梯田年代坟垣被铲平,连一钵黄土都没剩下。吴氏族人入葬祖坟是有等级地位讲究的,最后入园的有三位,均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分别是吴氏五房的一代国学大师吴宓雨僧教授及弟弟吴协曼院士,再就是吴氏庄园最后一位传人,吴寡妇的养子吴大少。
一代国学大师吴宓教授长眠吴氏陵园中
后记前几年孙俪主演的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就是以安吴寡妇为原型改编创作的,剧情概要如下:
1884年,周滢跟着养父周老四来到关中,输光钱财的周老四将周滢卖到沈家当丫头。周滢逃跑时躲进吴家东院大少爷吴聘的轿中,颇具商业头脑的周滢得到了吴蔚文的赏识,被获许留在吴家。沈星移怀疑沈家大少爷被吴聘暗杀,出手将其打伤。为救昏迷的吴聘,周滢嫁入吴家冲喜。吴聘身亡,吴家处境困窘,周滢决定要重振吴家东院。周滢入股陕西织布局,却遭受了朝廷反对洋务运动势力的打击,陕西机器织布局面临重建。为救深陷牢狱的周滢,吴家交出陕西机器织布局的所有股份以及与洋商的生丝合同换得周滢一命。出狱后的周滢重燃斗志建立泾阳布厂,吴家产业再次有了新起色。庚子国难,周滢用自己的方式担起了吴家大业的重振之风,又引领了动荡时局的改革之路。
安吴堡所带来的传奇效应继续着......
本文关键词:磨盘山由来,磨盘山遗址,磨盘山什么意思,磨盘山传说有鬼,磨盘山传说故事有哪些。这就是关于《磨盘山传说故事,黑龙江省五常市历史传说故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