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控,向皮包公司学习!
皮包公司,一般是以服务业为主的中小企业。
既不是劳动密集型,又不是窗口服务型。
多则有个办公室,少则一部手机。
以资源、人脉、技术等立足于社会~
以电话、渠道、网络等方式将手中的商品进行合法及非法的销售来牟利。
上海具有顶尖的技术研发能力,这个资源可以通过皮包公司的运作转化为商品,就像欧美大企业一样(自己不生产),在全国各地找代工厂和加工厂,分散封控风险,最终在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生存。
代工,分散代工。
加工,分散加工。
这个模式不仅仅适用于上海~
困难的是餐饮行业,如何实现食品制造和配送?能不能制造预包装食品?有没有专业的食品预包装自动化智能无人打包及消杀流水线散包服务?
最后就是物流配送人员,众多失去管理目标的公职人员(比如交警),只要是能出来的,可以即刻转为兼职快递员外卖员,只需按照外卖快递的正常按件收费标准就可以支付他们粮饷了~辛苦,但不会少~

思路思想绝对正确,但是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中。物流电商,互联网企业,公务员招考,研究生招生……哪个不是在内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理念了。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中华民族有极大的人口基数,万分之一的优秀人才在支撑着我们前行而已。期待着能动员起百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的同行者。
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毕业十年后可以年入百万?我觉得喊少了,在当今时代,就应该直接喊一千万。毕竟再过几年,这部分人压根不会再发声。
我是个普通的二类本科毕业生,目前毕业第三年,经历过一个比较有趣的过程:一头是捧着铁饭碗,安稳年收入12万;一头是弹性自由,靠奋斗年收入12万。目前给实体做招商获客,到处跑,也不过是辛苦钱。

很显然,我目前走的是后面一条路。别问我后悔不后悔,我目前段时间内想多收入抬高,也只能走这条路。
偶然刷刷一款职场软件,看到大学同学目前的职业,集中于这几类:
①保险经纪人
②普通文员
③物流网点负责人
④房地产中介
⑤事业单位外编
不排除有考上公务员或者事业正编的,但是不多,比例在1/10以内。因此,当年我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我捧上铁饭碗已经不错了,这句话我是信服的。
目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切身体会是,我身边大部分人都没吃到红利,都在靠着自己真本事混口饭吃。二本其实是个很尴尬的层级,驮着包袱禹禹前行,没有任何帮助。
而且我们这代人,都是听着“上个大学就啥也不愁了”长大的,可是毕业以后发现,上了个二本,如果没有编制,真跟没上差别不大。
我接触到的,也有很多低学历靠着真本事干销售,月入几万的案例,他们还会轻蔑一句:学历没啥用,本科生还不如我。
是的,说的没错,事实上大量二本三本的人,和大专毕业生拿着同样的底薪在过活。
其实怪不得任何人,只怪二本都开始自给自足,从自我做起给集体减压,下面的那部分人,更应该自己养活自己,少给别人添麻烦。
机会让给少部分被选中的人,而我可以选择不缴纳社保,不赡养这部分人的爷爷奶奶。
#赚钱# #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