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机关单位办事,领导倒的茶,喝了一口,哇,太难喝了!难道公务员都这么简朴了?
自媒体发展了,暴露出来的多了而已
只是人家的位置容易成为话题,容易获得流量与推送和展现。其他人相对于公务员更多,出问题的也更多,只是不易爆雷罢了。
所以,公务员还是洁身自好的管理好自己才好。
以前办公室有个管后勤管公车的年轻人,有一次领导老乡给带了两盒家乡的茶叶,领导放公车后备箱了,结果后来咋都找不到了。问这个年轻人,这人说他没动,但是他去洗车了,有可能是洗车行的人拿走了[捂脸]领导一肚子气,后面也没追究
我一个同学是北方某省会城市的公务员,月工资5000多块钱,妻子在私企工作,工资还没有他多。有一个姑娘正在上大学,原本有一台开了七年的11万块钱的轿车,现在打算换一台20多万元的SUV,但旧车不打算卖,两台车单、双号使用方便。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品茶的内容,茶叶都是2000块钱左右一斤的。经常出去游玩,日常去饭店更不在话下了,可是他的工资很难支撑这些花销呀!
基层村干部喝着茶,看报纸的待遇一去不复返了!以前不管是啥干部都是香的,现在的村干部真是每天都忙的飞起来!
这两个村你负责,做表格,开会!村民的锅碗瓢盆,环境卫生,医疗养老,包括教育等都是基层干部参与,导致有事找干部,确确实实群众的体验感上来了!
以前办理什么事,托关系,找人,送礼等,现在真的是村干部就怕村民找事的,而且现在对于基层干部的相关要求,监督等做的很严格,包括有些项目很透明,猫腻少了!
民贵君轻的时代要来了!服务人民的日子也要来了!#基层干部# #公务员#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女副局长李少莉在公开场合的着装和表现,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称:李局长着装过于精致,耳钉疑似某国际品牌,价值三万。丝巾价值四千余元。随后纪委介入调查。
对此,本人也深感疑惑。作为一名局长,特别是女局长,着装精细有错吗?戴三万的耳钉就得纪委调查吗?她的工资收入买不起三万的耳钉吗?自从“表哥”和“表叔”因戴名表网爆出事后,似乎就有那么一批人,义务做起了“网络警察”。如果这位女局长不修边幅,穿着路边地摊货上台发言是不是也要遭网爆?答案是肯定的。你是公务员,人民的公仆,在台上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不注意形象是不对的,查查她是不是故意卖酸的。反正不管怎么样,总有人能在鸡蛋里面挑出骨头来。这就是网络。
前段时间有网友爆出某某男女明星在地下车库的车里一个多小时没有下车。这算什么事?这又怎么了?累你蛋疼?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 。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更不能用世俗去评价世俗。如果这位女局长戴的耳钉是赝品是不是也会遭人冷嘲热讽,话又说回来了,是真耳钉,真名牌,就能认定这位女局长贪腐吗?如果真是贪腐之人,估计也不会这样显摆,引人注目吧。既然纪委已介入,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从耳钉、丝巾入手,估计难。
#国企员工炫富秀家人有后台?官方通报#
问题一,这一家人都那么齐的聚集在交通部门任职,要说是偶然,或者是组织安排,显然是说不过去的。父母,大伯二伯三伯,几乎把控了一个地方的交通命脉。
问题二,有没有20万的茶叶暂且不去追究,房产加商铺,价值近千万,贷款200多万,房产购置所需资金600万,从何而来?如果说是工资奖金,那估计报考公务员,所有人都会选择报考这个部门了,这,需要给公众一个解释。
这3年来最困难、过得最揪心的就是在私企上班、农民、个体户和私企老板,这3类群体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人,他们收入下降不敢消费随时丢工作和破产倒闭。
公务员体制内的工资照发不受影响、退休群体有退休金的也不受影响。这也为什么现在高材生都往体制内挤的原因,收入稳定工作体面最有吸引力。普通老百姓在这波冲击中收入下降明显,我是一个个体户,店铺也关闭了,实在赚不到钱。现在中年了工作也不好找,很多像我这样的中年人就迷恋起股市来了。中年男人喜欢炒股是有原因的,虽然有风险,但大家还是喜欢沉浸在其中。
都是惯的。
朋友的儿子是基层公务员,这天路过,来我的新家喝杯茶,权作拜访。
见他脸色灰暗,于这年龄不很相符的精气神欠缺,便问他工作可顺利,日子可如意。
趁我沏茶的功夫,他坐下来倒了一波苦水。
原来,数月前接了一户对口帮扶户,生生认了个爹。本是别人负责的,因了工作调动,转而由他接盘。户主是如假包换的滚刀肉,也并不穷,因了有个傻儿子,假日儿童的那种,便有了被定为帮扶户的资格。
前任开了很坏的头,每次去他家,必带东西,鱼、肉、油等,成为了惯例。他也只能照着做,自掏腰包只为与其“打成一片”。并且,一次比一次要更值些钱才行,不然,其人的嘴脸乌黑到能拧出墨汁来。
政策的框架下无论怎样尽心竭力为他服务,全不领情,需要政策外的特珠照顾,各种要求。
多次向他借钱,说是急用。最后,实在耐不过,给了五百,言明下个月卖了牛一定还上。他养有黄牛两头,确能值些钱。
下个月到了,黄牛也卖了,得款一万多。五百元的事,仿佛从未发生过,朋友的儿子不想开口,对方也就顺水推舟。
言语间,时时以弱势群体自居,说交过公粮,贡献很大,理应享受照顾。公家人月月工资花不完,本应捐些出来,供它这样的人受用。
从此,每去他家,一律空手,不再管他脸色。前几天,打电话投诉他态度不好,对其的帮扶不很尽心。害他在领导面前好一番解释。
我拍拍他的肩,给他讲了一故事。
从前,一场大雨至山洪暴发,将村口神庙前的道路冲断了,形成了一道深沟,无法跨越。一路人至沟前看了看,径直进到神庙,搬出木质的判官像往沟上一架,踩踏而过,扬长而去。
又一人来了,看到这情景,大是心疼。扶起判官像,用衣袖抹拭干净,送回庙里安放,并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才小小心心地离开。
庙里小鬼道,这是个好人,咱得保佑他来年发财才好。
判官哼了一声说,罚他灯油十斤!
小鬼不解,人家好生维护咱,竟要挨罚,先前将您当桥使的那人又该当何罪?
判官叹息一声,无奈道,人家都不把咱当回事,如何罪之?
朋友的儿子深以为然,想了一想,又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