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百万之众的韩馥,竟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惊慌之中跑进厕所,一把拿起刻书用的小刀割腕自杀,妥妥的窝囊废。然而,韩馥挖的天坑,不但坑了自己,就连老狐狸袁绍也给坑惨了。
韩馥字文节,颖川郡人士。当时的颖川是名士家族的聚集地,韩馥也是名门之一。韩馥曾经做过汝南袁氏的门生,并且担任过朝廷的御史中丞。
后来,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封了韩馥为冀州牧。而此时已经和董卓决裂的袁绍,被封为了渤海太守,归韩馥节制。
当时的冀州硬件条件非常好,潜在的兵力十分强大,粮食储备惊人。可韩馥到了冀州后,为了自己成为冀州土豪们的木偶,立即提拔了一大批颖川名士,包括荀彧、荀谌、辛评、郭图等等,建立了自己的公务员队伍。
然而,冀州本地也有不少地头蛇,如沮授、审配、田丰等等,综合实力要比这些空降的颖川名士强许多。
一时间本地土豪和外来土豪为了一个官位,打的不可开交。而韩馥作为颖川名士,为了站住脚跟,只能重用颖川名士,排斥本地土豪。
而此时的韩馥也在牵制甚至压制董卓的死对头袁绍。作为董卓派出的地方官,袁绍外派之前就和董卓闹翻了。韩馥果然是恪尽职守,不仅派人监视袁绍,并且时不时给袁绍制造麻烦,导致袁绍迟迟不敢在渤海起兵。
其实,韩馥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他对董卓有多忠诚,只是在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毕竟要是袁绍和董卓打起来,韩馥肯定得派兵,百害无一利。
只可惜韩馥的这种自保心态,却让他一时间没有看清天下大势。董卓擅自废立皇帝再加上暴行颇多,早就惹得诸侯想要讨伐董卓,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只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没过多久,东郡太守桥瑁就伪造了一份朝廷的求援信,各路诸侯终于揭竿而起。此时的韩馥再三犹豫,慢慢吞吞地加入了讨董联军。
韩馥的冀州牧是董卓封的,韩馥还是翻脸了,一边压制董卓,一边攻击董卓。不得不说,此时的韩馥还是有几分汉末诸侯唯利是图的最起码的"素质"。
那些个讨伐董卓的人,大都捞到了不少好处,而韩馥什么也没捞着。在关东诸侯内部,韩馥既没有人气也没有建树。
此时的韩馥不想着努力建功立业,缩小和袁绍的差距,还在想着怎么给袁绍使绊子,经常给前方的袁绍断粮断饷。只因他害怕袁绍在这次讨董联盟中成为最大的赢家,会威胁到自己的冀州统治。
可韩馥毕竟出身颖川名士,可不是什么政治白痴,玩起政治手段可比董卓强多了。当他意识到自己什么也没捞着时,韩馥立马大着胆子策划了一起大案。
公元191年,韩馥联合袁绍,意欲拥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不得不说,韩馥一出手都是大招,他这一手堪称绝地反击,拥立刘虞当皇帝,既能牵制袁绍,也能稳住各路诸侯,董卓也不会单独找他算账。
不料,刘虞却拒绝了韩馥的拥立提议。其实,韩馥可能也考虑到刘虞会拒绝,只不过他想趁机在关东诸侯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我韩馥连董卓把持的皇帝都敢废,看我反抗董卓的决心多彻底。"
可此时的讨董联军各怀鬼胎,大都想自己称王称霸,压根不在意谁当皇帝,立马开始了火并。
而韩馥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袁绍看上了冀州这块宝地,一心想当成自己的根据地。
于是,袁绍先是请公孙瓒攻取冀州,而公孙瓒早就盯上了冀州,立马带兵攻打冀州。而冀州可是带甲百万压根不带怕的,都督赵浮、程奂带了万把人驻扎在河阳,准备和公孙瓒决一死战。
而此时的袁绍一边悄摸派荀谌去游说韩馥,让韩馥清楚自己能力不足,乖乖投降还能保全性命。荀谌的三寸不烂之舌果真让韩馥动摇了,就连前线大将的劝说都听不进去。
另一边袁绍开始偷偷挖墙脚,把那些个不受韩馥待见的本地土豪一个个封官,而韩馥的颖川名士队伍,有的人还在路上,有的像荀谌早已经投了袁绍。
而此时冀州内部名士反抗,颖川名士投敌,带兵大将反叛,冀州内部四分五裂,根本抵御不了外敌,再加上外敌无比强悍,韩馥腹背受敌。
于是,韩馥便装的柔柔弱弱,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导致袁绍和公孙瓒为了冀州打的你死我活,给袁绍挖了个大坑。而真正的大坑,依然是他一手造成的颍川名士和本地土豪的对抗局面。
到了袁绍手里,冀州看起来兵强马壮,实则对抗局面愈加严峻,外来户和本地土豪明争暗斗,一直影响到了官渡之战导致袁绍的失败。
不得不说,这个看似最窝囊的诸侯,活着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为袁绍挖坑,死了也要给袁绍挖个天坑,着实是有谋略。
袁绍接管冀州后,封韩馥为奋武将军,实际上毫无权利,而不受韩馥待见的朱汉却成了大官,朱汉对韩馥怀恨在心,砍了韩馥大儿子的双脚。
韩馥听闻后,内心恐惧不已,请求离开,转头投奔了陈留太守张邈。没过多久,袁绍派使者去往张邈处,只因使者在张邈耳边轻声细语,在座的韩馥以为自己性命难保。
随后,韩馥借口去了厕所,拿起刻书用的小刀割腕自杀,韩馥可以说是死的最奇葩、最窝囊的诸侯了。#历史冷知识#
对于“老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这项政策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老师们肯定支持这个政策,可公务员和其他事业编制人员却有不同的看法。用他们的话说:“老师们每年都有带薪寒暑假,我们没有,不公平!”可老师们觉得自己每天早出晚归,上班时间远远大于其他编制人员,尤其是“双减”以来,学校延学,每天的工作时间更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既然已经写进法律,肯定有其道理,但目前是很多地方老师们的到手工资其实是没有公务员高的,因为行政编和事业编的补贴不一样,比如说车补。现在老师的基本工资是不低,但综合起来还是低了。
谁也没想到明雅会离婚。懂事、乖巧,长得漂亮,而且没有职场人那种唯利是图地俗气,对丈夫、对婆婆那么好。可是,不声不响的,明雅就和前夫把离婚证办了。
明雅是那种对你好,就会倾其所有的好。前夫一家人是那种特别自私和自我的人,总是认为来自农村的明雅找到他家享了大福。明雅的前夫是一名公务员,明雅在一家事业单位,婆婆认为,他的儿子高明雅很多,明雅该牺牲一切地伺候好丈夫,公婆。
明雅起初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反正自己已经结婚了,就该无私的爱丈夫和他的父母。渐渐的,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家里吃剩下的明雅吃,家里没米没面明雅去买,老公过生日、公婆过生日,明雅要操持,家里大事小情,都需要明雅去办。婆婆曾经和邻居吹牛,说你们的儿媳妇不行,看我家儿媳妇,治得服服的,什么活儿都得干,不干就不要她了。明雅正好下班,听见了婆婆的话,心里有了波澜。
有一次明雅发烧,在家休息。婆婆看她没起床,就有了气,在客厅把电视声音开得大大的。明雅心情烦躁,就起来让婆婆把声音开小点。婆婆就像没有听见,依然故我。明雅等丈夫下班后,给他说了,结果丈夫说,你哪那么多事,要是困多大声音都能睡着。明雅第一次感到有些伤心。
还有一次,明雅的父母来看她。婆婆让明雅不用管,她来做饭。明雅说已经联系了饭店,就不在家里,挺麻烦的。婆婆守着明雅的父母说,年轻人就不会过日子,动不动就下饭店,就在家吃。明雅的父母看这情况,就推脱说不留下了,回家地里忙还有事。送父母去车站的时候,明雅的父母明显担忧女儿在这个家庭会不会受气。明雅第一次落了泪。
公公婆婆、丈夫过生日,都会买蛋糕,只有明雅没有买过。伤心的明雅开始回忆结婚以后的日子,越是回忆越感觉这段婚姻错了。她和最好的闺蜜说了自己家庭的事情,闺蜜听了很惊讶,帮她分析了原因,认为她就是这个家庭的保姆,丈夫根本也不爱她,只是享受她对他的爱。
明雅自己想着,丈夫真的很上进,为什么自己不再忍忍呢?闺蜜说,如果想到了忍,那就算了。一辈子很长也很短,没有谁可以值得搭上自己一生的幸福。明雅想到了孩子,还是犹豫了。
最终压垮明雅的,决定离开的是丈夫出轨了。那个女人明雅见过,非常强势的一个女人,而且在单位出了名的刁蛮,从来不吃亏。
明雅恍然大悟,原来爱是暖不了人心的,没有爱的婚姻也注定是忍耐和无原则的忍让,根本不会获得幸福。她坚决要求离婚,起初丈夫以马上升职为借口,怕有影响不离。公婆也充满了不屑,直接说你离开我们家还有什么?明雅决定了的事情,从来不会反悔,她不再计较这家人的态度,决意离婚。最终前夫同意了,两个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婚姻是平等的,如果你在婚姻里感觉到不受尊重,一定是婚姻有了问题。(原创)#我要上微头条##婚姻与家庭##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