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数学共20道题,其中选择9道,填空6道,每道5分,合计75分。解答题5道,每题15分,合计75分,总计150分。比较有难度的是最后一道选择题和填空题,合计10分,解答题最后两道题,合计30分,另外第一道解道题拿满15分也有一定难度,拿10分比较有把握。有难度的题目合计5道,45分。
从孩子的三次月考看,分别是108,109和125分,其中最后一次月考选择题最后一道是蒙的,实际得分是120分。三次月考失分基本在这五道题上。
所以,如果希望达到130分以上,一是最后一道选择题和填空题扣10分,19和20题扣10分,其他不能失分。二是选择题答对,最后一道填空题扣5分,19扣5分,20题扣10分,合计扣20分。有希望
如果希望达到135以上,则填空题扣5分,19和20题合计扣10分。有难度
如果想达到140以上,则填空题最后一道必须做出来。19和20题合计扣10分。难度很大。
首考进行了2天,网上惯例是一片吐槽声:
物理选择题不难,后面三道大题是硬骨头。政治逻辑大题。化学年年伤透心。通用技术题型大改。历史生物倒赋分?地理难到哭。
儿子大一,去年这时候首考。估分后觉得政治可以扔掉,出来的结果和估分相去很远。为了不做六边形战士,最后把唯一一门优势学科英语首考128分(也没考好)扔了(因为老师说英语能上135的很难),结果二考英语却相当的简单。首考110分上下的,二考都上了130。太坑了!
很多人觉得浙江考生幸福,有两次机会,做为过来人,真心觉得这样的机制不好。两次考试不仅把战线拉长,加重了负担,而且对于英语这样直接给分的科目不可能实现两次完全一样的难度。祝23届考生好运吧!
当年高考150的数学卷,我考了132,今天看这卷子一题都不会,全靠蒙,这是咋了。
当年高考数学130分,现在看了下,一题都不会做!!!
我研究生毕业的,当年的数学一难度比这大一些,我也才考了80多[泪奔][泪奔]这些题目只适合考研究生。
这题难?我高中毕业15年了,看着也不难啊,是后面有两道大题难,这不正常嘛,所有人都会做还是高考数学嘛,基础题都做了,考个110-120还是很容易吧。
今年高考数学题多数人认为难,极少数人觉得不难。你觉得呢?
高考是选拔人才,就算题难,大家要难一起难,应该是公平的。#我要上头条# #微头条日签#
老师白教,学生白学,家长白头!
平常练习1000道题,模考次次130➕
难度达不到高考要求,都等于0。
上难度,拼刺刀。
莫侥幸,温水里只能等死,烈火中才能炼出真金!#高中#
同事家孩子数学平常考试都是130分左右,今年高考做数学题时,他说,做完选择题的时候感觉自己可以考130分,填空题做完感觉自己可以考120分,等到做大题的时候,心里感觉是:完了,考不100分了!
这就是学生对2022年高考乙卷数学试卷难度的看法。
47中高三这套月考试卷,真是有难度这套试卷能考130多,我承认你就是学霸了。
第一:这套试卷把所有的知识点全考了,这高三才开学一个月,绝大多数知识点全没有复习,比如说数列和椭圆。
第二。这里面确实有难题,选择题最后一个题,在考场上是真难,考了函数的构造和恒成立,这个题跟英华的第一次月考第八题几乎一样,但是难度比英华的难多了。还有第十五题零点问题,一般复合函数的零点都是求参数范围,但是这个题考的零点相加减,当然这么考的题很多,但是这个题也转化成了导数问题,这我得给出题老师点个赞,出的非常好真是。
这套试卷就这样了,老师也说了为了降低难度,向量,不等式,导数都故意降低了难度,确实,这几个题还算可以。来吧,同学们,起来刷题了。
是不是史上最难的数学高考试卷?虽然我毕业了十多年,早已忘记高中数学,但是毕竟是黄冈县级最好的高中毕业的,当年数学也是130-140水平,硕士研究生数学也考了137,涵盖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好歹也是阅题无数,拿着这套卷子,我懵了,即便是高三的我+硕士研究生考试前夕的水平叠加,可能也做不了120分。
三年疫情,很多学生可能上了半年到一年的网课,教学质量本身就不如线下,加上课外辅导班又取消了,难上加难。
难度过大对刻苦的学生不利,因为有些题目超出了平时的训练范畴,尖子生也不会,高分数的群体会变小,难题都不会,简单题都会,总分相当于没有150分,分数差距会变小,没那么努力的人占了点便宜。
同情这届考生,他们可能经历了人生中最难熬的两个小时。
今天花了3个小时, 才把今年的高考数学题一卷做完了,估分130。
我的感觉是,今年试题难度中等偏上,运算量比较大,但区分度很高。虽然试题难度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精神是违背的,但是起到了拔尖选材的导向作用。
总结就是,国家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智才,而不是靠填鸭式教育苦学出来的庸才。
最后,提个建议,希望有关部门把高考数学考试由2个小时延长到3个小时,谢谢![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同意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