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省直公务员容易晋升吗(公务员职级晋升容易吗)

常听一些网友分析,说在省里副处有时候不如县里的副科实职。果真如此吗?

常听一些网友分析,说在省里副处有时候不如县里的副科实职。果真如此吗?

显然这有点夸大县里副科实职的权惠,而小看了省直部门副处的影响力。县里副科实职主要是指各部委办局以及乡镇的副职,在县一级单位,因为绝大多数的上限是正科,因此一个副科实职已经相当牛了,既有分管的业务,还能管人管钱管事,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算得上是大领导,权力、地位、影响力包括实惠确实不小。不过也仅此而已,再想往上走事实上已不太容易,个人晋升的天花板非常明显。而省直的副处不一样,县里的副科干十年有可能还是副科,省里的副处干十年很大概率可以晋升正处,有的甚至走上厅级领导岗位。这些副处离普通老百姓比较远,看起来没什么作用,不如县里的副科那么有权有实惠,然而不要忘了,副科只是副科而已,而省里一个副处特别是重要、关键部门的副处,实际上掌握着一个省某个行业或领域的政策指导权,而这些政策往往与项目、资金挂钩,他们的一个倾斜可以影响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因而很多时候县委书记、县长都要亲自去拜会这些省直副处。一个县里的副科实职在县里都不够格和书记、县长对话,而省里的副处有必要分分钟可以撩电话给书记、县长,你说他怎么可能不如县里的副科实职?太天真了!

#职场微头条# #直言职场#

清华大学那个是生态环境厅的二级参公单位,不是厅机关,如果是副厅可能还好,如果是正处就真一般般了。机关和下属参公单位晋升差距真的很大很大……待遇反正省直肯定比省会低的,哪个省都是这样没办法

如果想考定向选调,高考报志愿时选择985有很大优势。选调生作为党政机关的重要后备干部来源,以后的发展越来越朝着高学历化、高校顶尖化、职位省直化、升职快速化的趋势发展。

1、选调生重点培养的群体变为定向选调生,定向选调的院校一般比较少,很多省份为20所左右的强势985院校,只有好学校的学生才有当上定向选调生的机会。从去年开始,各个省市都扩大了定向选调清华、北大学生的人数,可以说有多少要多少,这就是顶尖学校的优势。

2、一般硕士研究生转正可定副科级岗位,博士研究生可定正科级岗位。所以学历越高,起点越高。

3、很多名校的毕业生都愿意到省直部门,平台高,资源多,从省直部门报名情况看,有的职位甚至达到了50:1.这几年省直部门拿出来招定向选调生的职位越来越多,也是名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不错选择。

4、名校优秀毕业生的光环,一般这些人都干得不错,平台又高,职务获得快速提升也在情理之中。

正处级的监狱长能直升【副厅级的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吗?

省监狱管理局是省司法厅管理的副厅级局,局长、政委是【省管】的副厅级干部,而省直监狱的监狱长是【省司法厅管理】的正处级干部,二者看似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这种升迁方式基本不可能存在,就像普通副市长不可能直升市长一样。

省监狱管理局是省直监狱的直接上级,局长和监狱长之间还隔着副局长。

正常情况下,监狱长要先升任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成为【省管】的正处级干部,才有希望竞争局长一职。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 ,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清华的硕士到省直机关19年,才晋升四调,是什么原因?

朋友小丁,清华硕士,当年以人才引进进到省水利厅。刚到厅里来时,一看清华的硕士,众人仰慕,厅长自豪。小丁也因自身出身名校,对同时期进入厅机关工作的其他两位河海大学的学生有些低看,觉得自己似乎高人一等。

但工作起来,处长和厅长就发现远非想象中的名校学生能力出众,似乎另外两人对工作上手更快。慢慢着,看到两位同期入职的哥们儿,逐步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并得到领导认可,小丁开始怨怼领导的不公,甚至觉得大家好像是有意针对他、排挤他,整天满世界都对不起他,牢骚满腹。

随着这种状态的日积月累,大家对他日益远离,处长也曾多次就他的工作进行反复指导,但他不仅不认为是帮助,反而认为是故意找茬。

随着两名同期入职人员的提拔,小丁更是怨怼不止,单位份儿内的工作也是应付,甚至就直接摔挑子不干。于是领导让他抽调去干帮扶的工作,他不仅不好好表现,反而到处去说自己名校毕业,对别人工作指手画脚,还与抽调单位闹意见,没办法,单位只好另外换人。

后来,单位抽调他去下乡扶贫,同时谈好两年后给其解决副处,三月底,扶贫工作结束了,厅里也兑现了承诺,给晋升了四级调研员。与他同期入职的两名同事,一名已经是副厅长,一名也正处实职了。

@直言职语 人,开始起点高,不代表你永远高。名校毕业只说明你的过去,或者说你是擅长考试,不代表你的今后就高人一等或职场一路顺利。工作中更看重的是你的综合协调能力。同时,一时的挫折不是你破罐子破摔的理由,更不要总是觉得社会与你不公平,要学会客观的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否则永远也不会摆正位置。#职场众生相#

我认识的省里面一位“大笔杆子”领导,10年时间就从正科级提拔到了副厅级,10年前他还是市里面一个没有职务的主任科员,并且在单位没有少受到欺负和白眼,后来凭借出色的写材料功底一步步逆袭成功。他给我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要想材料写得好,提纲框架不可少!要想提拔晋升快,请示汇报必须快。

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想当年我也是从乡镇一步一个脚印写材料,慢慢爬到了现在省直部门,吃了不少苦,也受过不少气,但是我都熬过来了。对于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我来说,只能自己凭实力创造机会,得到领导的认可,最终能够爬上更高的平台。

说到写材料,提纲和框架真的很重要,就好比建房子一样,只有地基打得稳,框架搭得牢,才能经受风吹雨打。有经验的“笔杆子”都会七分思考三分动笔,认真列出要需要写到的点,整理成提纲框架,用缜密的思路去推动更加优质的内容。

有人说,光是材料写得好,也不一定就能得到重视啊,有些人干了一辈子还在那个材料岗位上,甚至都没有得到提拔。那么,如何在材料写得好的同时,又能得到领导的提拔重用呢?这里又回到了刚才那句话上,一定要多汇报思想,多请示写法,一个只会闭门造车的“老黄牛”是永远不会得到领导青睐的。

所以,写材料一定要“早请示、晚汇报”,写之前列出提纲请示领导的意见,写好之后再向领导汇报自己的想法和行文逻辑,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想不成功都难,再加上你懂请示、懂汇报,领导想不重用你都难。很多“笔杆子”不是材料写不好,而是根本就没有掌握与领导沟通的经验和技巧,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也是很正常的了。

要想把材料写好,从小白晋级为“笔杆子”,一定要拥有这个《老秘公文写作超级素材库》,上亿字2.6G海量素材,有范文、有提纲、有好词好句、有写作技巧,可复制粘贴,是你“爬格子、少加班”的必备神器。以下的提纲就来自素材库,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或者【看一看】下单哦。

#中一职称教师评高级教师困难吗# 要明白职称评审的难度,那我们必须得清楚晋升职称的政策是什么,接下来我就以甘肃省为例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甘肃省的高级职称区分基层有效和全省有效!全省有效高级职称首先有能力条件标准(部分如下)。

第二十二条 教育教学能力。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教育教学经验较丰富、能力强,研究能力较强,身心健康,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须完成教育部门或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其中,校长年均教学工作量(授课或听评课)不少于同学科专任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的1/3,其他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同学科专任教师的2/3。

(二)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对培养指导至少2名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

……

这些都是晋升职称的基本条件,最关键的是能力标准[奋斗][奋斗][奋斗][奋斗],较往年变化较大的如下;

第三十条 达到下列第(一)款或第(二)款条件标准之一:

(一)达到下列条件标准1项:

1.获省级表彰或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参考其它专业技术业绩。

2.获市厅级表彰2次,或省直部门、市州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参考其它专业技术业绩。

3.任现职前个人曾获省级表彰或教育教学先进称号并取得第(二)款中除第3项外的2项业绩(其中第1项至第11项须至少达到1项)。

4.获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定额人员)以上1次。

(二)达到下列条件标准3项,其中第1项至第11项须至少达到2项:

2.注重教改实验,教学方法灵活新颖,课堂教学效果好,并经学校考核推荐,获市州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公开评选的精品课、最佳课、优质课、优秀教学观摩课等教学活动省级二等奖1次,或市级一等奖1次,或市级二等奖2次(未设定奖项等次的,获市州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1次)。

3.获市厅级表彰1次或省直部门、市州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或市州直部门或县(市、区)党委政府或地(厅)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或县(市、区)直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3次。

5.本人或本人辅导的学生或集体(以获奖文件、学校备案及教师指导计划为据),参加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公布的本专业竞赛活动或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本专业竞赛活动(含体育比赛、艺术展演),全国获奖或取得名次、或全省前5名或二等奖以上1次。体育教师担任行政部门举办的全省体育运动会、单项比赛正副裁判长1次,或市州裁判长1次。

6.作为前5名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或省部级项目1项,或作为前3名完成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或教改实验重点项目1项,或作为前3名完成市州科技局或省直部门下达的项目1项,或作为前2名完成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专项)课题或教改实验一般项目1项,或作为前2名完成市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专项)课题或教改实验一般项目2项。(不含子课题,以课题立项通知书及结题证书为据)

7.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独著或作为第一主编正式出版专著、列入计划的教材1部,或作为合作者,撰写8万字以上。

思政课教师在中央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视为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在全省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视为省级期刊论文。(增刊、副刊发表的理论文章降低1个等次对待)

8.在县(市、区)以下基层(含甘南州、临夏州属单位)、省市属艰苦单位(矿山、森林、野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20年以上,现仍在以上岗位,并获市州直部门或县(市、区)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

9.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中,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文件为据),城市、县镇中小学教师任教以来在县(市、区)域内交流至乡村学校工作连续满3年以上,并任现职以来获县(市、区)直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

11.受聘为省级学术刊物编委3年以上,或担任全省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或正、副秘书长5年以上。

12.教师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经单位统一安排,结对培养指导至少2名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学校备案及教师指导计划为据),作为第一指导人在培养指导期间,至少1名被指导教师获市州直部门或县(市、区)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或取得本条第(二)款第2项业绩1次。

14.教育教学方法独特、效果好,经3名及以上本专业取得全省范围有效职称资格、在编在岗满3年的正高级教师签订诚信承诺实名推荐。

总体而言,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科,尤其是政史地科目的老师晋升难度非常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72042/
1
上一篇2015太仓公务员录取(太仓公务员录取公示)
下一篇 参照公务员管理条件(参照公务员管理和公务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