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姐讲法[超话]#【每日学“典”:货物交付前,损毁风险由卖家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零四条: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via~今日说法
#女子顺丰寄4万手表疑被调包仅赔百元#,学法用法[灵光一闪]
#法姐讲法#
@四川监狱 @金华公安 转给更多人[惊喜] 网页链接
“砰砰……”1951年,八声枪响后,八名罪犯接连倒下。轮到第九个,就要被枪决时,突然传来一声大喊:“枪下留人!”
只见来人向刑场主官,出示一份省公安厅长的急报:“速送黄标同志回省。”就这样,邢台上的“大汉奸”黄标,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带走。
黄标生于1895年,习得一身武艺,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兄弟。
之后,他还带着大家加入革命。并于1930—1931年,分别担任沔阳县苏维埃政府经互会主席,湘鄂西省委会海关登记处主任。
一年后,事出有因,他又带着兄弟们无奈地离开队伍。奔波的途中,他无意中救了一个姑娘。因为那次英雄救美,竟让他当上赫赫有名的金华寨洪帮帮主。
他经常带着帮派兄弟,为百姓除不平,做好事。由此,大家都尊他为:四哥、四爷、仁义大哥。
他人虽在帮派,但心里一直不忘打听组织的消息。谁知,组织没联系上,却被日军给盯上。
1938年,日军占领沔阳,知道黄标在当地很有名望,于是多次拉拢他为日军办事,但黄标每次都避而不见,搞得日军气急败坏。
直到两年后,组织上的几位领导悄悄找到他,还给他下达一个任务:接受日军的拉拢,打入敌军内部。
一开始,黄标很抗拒。他本就痛恨日本人,现在竟要他为日本人办事,那不就成了汉奸吗,会被戳脊梁骨的。
可领导们说,他在当地有影响力,最适合打入敌军内部,为党获取情报,来牵制敌人。
最后,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做党安插在敌军的眼线,为解放事业发光发热。
很快,黄标被任为清剿大队长、日伪维持会长、自警团长。他还利用这些身份,多次救同志于危难中,为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天,33名青年妇女被汉奸抓来做慰安妇,他想起这些妇女老家有疫情,建议日军先检查她们的身体。结果查出6人健康,剩下的全部要被烧死。
黄标急中生智,赶紧向日军解释:在中国,没谁会放火烧死有疫症的人,这样做只会引起民愤,以后谁还敢为皇军办事。最后,33名同胞被安全放回。
后来,新四军余清听说黄标做了汉奸,就去刺杀他,不幸被日军抓住。看到曾经的战友满身伤痕,他压下心里的悲愤,积极营救。
他明面宣布枪决余清,暗地里抓来一个死囚,把他打得没法辨认。行刑那天,死囚代替余清被枪毙,而余清早已被转移。后来,黄标用同样的办法救了好多批同志。
但是,乡民都骂黄标是卖国贼,残害同胞。家族得知后,气得在族谱里剪掉他的名字,母亲更是气得上吊自尽了。
黄标悲痛万分,有苦说不出。革命尚未成功,还不到说出真相的时候,他只能继续隐忍下去。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五师全军36万人,因为没有军饷,只能吃糠噎菜,穿破衣服,处境艰难。
为了筹到军费,他智取内荆河管理权,那是水运交通要道。他以保护日军物资运输船的理由,建立水上巡逻队,清除了河道上的土匪,还一路设卡收税,每月高额进账。
除了上交给日军,他还每月偷偷拿出20万银元秘密交给新五师。就这样,组织的军费有了,日军还对他赞赏有加。
1945年日军投降,黄标率部下600多人及20条船回到襄南军分区。领导陈秀山激动地向大家公布:“黄标不是汉奸,他是共产党员...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命运总是一波三折。1945年5月,国民党发起疯狂围剿,黄标因受伤和部队走散了。一晃四年,组织下落不明,也不知具体番号。
原本平安无事的他,竟被当成反革命,在1951年被押回沔阳枪决,于是回到开头那幕,黄标被救了下来。但最终以“汉奸”罪,被判刑10年。
虽然黄标极力辩解,他不是真的汉奸。可他一没有党籍,二没有人证,可以证明他的身份。曾经知道他身份的人不是牺牲了,就是下落不明。
就这样,黄标带着一生的遗憾和不舍,两年后病逝在武昌监狱。一代谍将,就这样落寞而去。
黄标一生跌宕传奇,为了革命事业忍辱负重,甘愿付出一切,可歌可泣!
作者:西枝sophia
编辑:青青
参考资料:中国青年网《抗日英雄黄标的谍战秘闻:立奇功被误当汉奸》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监狱紧急开通绿色通道 他与百岁母亲,见了最后一面】
“这是我5年来最珍贵的20分钟!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见到母亲的这一面……”近日,省金华监狱罪犯陈某在视频会见结束后,向民警表示感谢。
2016年,陈某被捕时,他的母亲已是96岁高龄。漫长的刑期,对陈某来说度日如年。“原本可以给母亲养老送终,却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失去了自由,真是悔不当初。”在省金华监狱服刑后,对于家中的一切,陈某十分挂念,尤其是在母亲过完百岁生日后,他时常在“修心日记”里吐露心声,“老母亲年事已高,但我的刑期还很长,不知道能不能见到最后一面。”
通过“修心日记”了解到陈某的担忧后,民警郑晓虎主动联系了他的家属,利用监狱开通的“新芽有家音”栏目,为陈某带去母亲的视频、寄语等。看到母亲的身影,陈某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改造表现也有了明显改变。
近日,陈某家人通过亲情电话告知,陈某的母亲身患重病,随时有生命危险,弥留之际心心念念的就是想再看看自己的儿子。得知这一情况后,郑晓虎一方面安抚陈某的情绪,一方面迅速为其申请视频会见审批绿色通道。接收资料、审核审批、急速办理……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只为达成一名百岁老人的最后心愿。考虑到陈某母亲的身体情况,经过与陈某家属、当地司法局、医院反复沟通与商量,最终确定了视频会见时间及地点。
焦急的等待后,视频接通了。“妈妈,是我……”屏幕上刚出现母亲,陈某就已泣不成声。已经意识模糊的老人家一看到儿子,就用微弱的声音不断念叨着“早点回来,早点回来……”亲属告诉陈某,他母亲生病后,每天都要念叨他的名字好多遍,希望他为了这个家努力改造,早点回来。听着家人的叮嘱,陈某一个劲地点头,“你们放心,我一定吸取教训,痛改前非!”
“感谢监狱富有人情味的管理,为我们家属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会见结束后,陈某亲属感激地说。而陈某在即将回监舍时,仍念念不舍地看着已经黑了的视频画面,“我一定会努力改造的,这样才对得起母亲,对得起帮助过我的警官。”
个人感觉不会这样。2020年2月下旬,全国疫情都很严重的时候,我从湖北到金华浦江,隔离地点就在正规的宾馆,虽然不是星级酒店,但是规范、卫生。2022年了,不太可能送监狱隔离。
【退休后,他们组成“银发讲师团”】
他们当中,有人19岁参加抗美援朝,至今肺里还残留着2块弹片;有人参加过100余场战役,见证了祖国在战火后的涅槃重生;还有人扎根基层三十余年,为罪犯教育改造贡献女性力量……
他们是省金华监狱离退休老干部。如今,曾在峥嵘岁月中披荆斩棘的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银发讲师团”。
为发挥余热,近年来,省金华监狱的一些离退休老干部组成讲师团,由监狱离退休人员管理科统一安排,赴各地讲述党史故事,继续用实际行动书写初心使命。
在听众心中播下信仰的种子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金华市雷锋文化馆,不时会响起一名老爷爷的歌声。他叫孙阿毛,19岁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在金城反击战中三次负伤。
为了将信仰的种子播种到年轻人心里,退休后,孙阿毛来到离家最近的金华市雷锋文化馆,以革命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为主题,讲述革命军人的奋战故事。他的讲课方式富有感染力,收获了不少铁杆粉丝,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孙爷爷”。
“我希望,通过我的讲座,能让更多人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他说。
不计报酬的义务讲师
“天大地大不如共产党恩情大。”这句话,孙敬梅经常挂在嘴边。他18岁参军,参加过上百次战役,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退休后,孙敬梅经常深入街道、学校开展党史宣讲。2019年23场、2020年31场、2021年30场……这是他近年来义务宣讲党史的次数。每次宣讲前,他都会把要点记在笔记本上,以进一步增强宣讲实效。这本笔记本的封面,写着“不要报酬、不要纪念品、自带开水”几个工整的字。
每次备课,孙敬梅毫不含糊。围绕战斗故事、烈士事迹等专题,他共制作教案十余份。即使在生病住院的时候,他也在修改讲稿。他的党史课曾被录制成视频播出,听众累计达万余次。
“革命精神不能忘。”谈到宣讲的意义,孙敬梅这样说。
我有责任把党史告诉年轻人
从2019年开始,金华烈士纪念园经常出现一名老人的身影。他叫曹民裕,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近年来一直义务为前来纪念馆参观的群众宣讲党史。
从开园讲到闭园,从金华地区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讲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晚上回到家,曹民裕经常累到声音沙哑。为了寻找好的宣讲题材,他不时翻看报纸、浏览新闻,编写宣讲教案,还自编自创诗歌、快板,用更活泼生动的方式讲授党史。
“作为过来人,我有责任把党史告诉年轻人。”曹民裕说,这是自己退休不退岗的原因。
用自己的力量激励女性
“我在罪犯教育改造战线上工作了三十多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也能出彩。”说这话的人叫柴秀琴,是浙江省第一代女性罪犯管理民警,从1965年参加工作直至退休,一直坚守在基层。因工作突出,她获得过很多荣誉: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省妇联“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一退休,柴秀琴就马上参加了街道妇联组织的巾帼志愿队,通过分享自身的工作经历,宣讲女性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光荣事迹,激励女同胞在岗位上贡献巾帼力量。
“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将平凡的工作做好也很了不起。”她说。
【联动助力社区矫正】
“这次法治教育贴近实际、形式灵活,内容通俗易懂接地气,对我们今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很有帮助。”近日,省金华监狱联合金华市婺城公安分局组织普法志愿队,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结束后,婺城区蒋堂镇司法所副所长林炳朝点赞道。
活动中,省金华监狱公职律师赖美林结合工作经验,围绕社区矫正法,教育社区矫正人员遵守规定,接受监督管理;同时通过讲解正反面典型案例,引导社区矫正人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他人、面对自己。
社区矫正人员刘某学习之后感触颇深,称今后将时刻约束自己,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金华监狱充分发挥民警队伍专业优势,打造了“党史教育、英模事迹、廉政教育、法治教育、心理辅导”五大课堂。此次普法活动,监狱专门成立了由公职律师组成的普法志愿队,计划走进乡镇、社区、学校,开展普法活动20余场。
【关系再好,车也不能随便借!】#明水检察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借车人要勇于说“不”,避免赔了钱财又折车!
via~今日说法
据头条新闻~#男子新买百万奔驰被朋友借走撞烂#,学法律涨知识
#法姐讲法#
@四川监狱 @金华公安 转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