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替补进面的同学很多,都在问替补能不能考上,既然是替补,那笔试就是最后一名,想考上肯定会有难度,但你应该放好心态,做好面试准备,如果遇到图片上这种好运气,你也要有接住的准备啊[碰拳][碰拳][碰拳](5月15日选调生面试案例,刚刚出炉)
U1S1,非常心疼今年毕业的小孩儿们,今年这个就业形势真的非常严峻。
上上周,我下面有一个测试工程师(人力外包)说要离职,然后我马上就申请了一个替补她的人力外包的需求,经过了简历筛选环节,上周基本上每天都有安排面试,说一句真实的感受,在面试的过程中,很明显的能感受到,挺多人找工作找麻了,情绪上很焦虑。
筛选简历的过程中,我还看到有超过30+的人也在投人力外包的职位,我在他们的简历中看到有的从业者不是因为没有实力,确实也有生不逢时,或者是运气不太好这种因素。但是,需要说明的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基本上到了30+这个阶段,还在做人力

外包(我个人没有半点歧视的意思),其实大多数的面试官很大可能不太可
能会给面试的机会了,除非是圈子里
认识的熟人内推,因为他们可能认为,真要是有两把刷子,不太可能会再做这个选择,又或者是,非常优秀的人,很大概率也被内部吸收了,这个确实也是当代从业者需要正视的现实。
我筛选简历的时候,大概人这么几个原则:
1.既然是人力外包的岗位,我更倾向于年轻人,大致的年龄区间在22岁到26岁之间,对接供应商的同事告诉我,我们预算有限,基本上没有太多谈的余地,也就是说,我需要梳理清楚我的要求,然后去筛选合适的人。过了我上面说的这个年龄阶段,一个考虑是受不了加班和长期的工作压力了,二个是思维可能会固化了,再有就是,我们预算满足不了面试者了。2年轻人可能可塑性比较强,培养成本,管理成本综合来看,更有利。

最后,祝愿最近找工作的朋友能得尝所愿,找到一份稳定且满意的工作。#程序员# #职场# #成都# #成都因你更新#
“小王,今天面试的5个新人怎么样,有可以的吗…”“条件倒是都不错,但因为5个都是女性,我们头说:pass…”
财务部张姐打算辞职,公司着手招聘新员工替补。今天路过人事部,看到有5位女性在等着面试。
于是,午休时间,我调侃张姐:“你应该很快可以解放啦,我今早看到有5个人在面试”
还没等张姐回应,人事部的小王走了过来,说:“没那么快,今天面试的时候5个,我的头都说不过…”
“5个都没过,不是吧”张姐疑虑的问。
“是啊,5个都没有过”,“我来给你分析一下我们头的理由吧”,说着小王就介绍起了5位求职者的情况来。
①第一位求职者是大专生,今年6月份毕业,但性格太文静了,面试时说话声音跟蚊子一样小…

好几次我们头儿都听不到她在说什么…所以我们头儿说:这个人心理上就不过关,pass掉。
②第2位是一位刚毕业的本科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但已经有男朋友,且计划今年下半年结婚,估计1年内就得休婚假、产假、哺乳期假…
③第3位,28岁,有3年的财务相关的工作经验,已婚未育,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得要孩子,要休产假了……
④第4位,30岁,有一个女儿,但做了6年的全职妈妈,去年下半年孩子上小学才出来找工作的,且未来2-3年考虑生二胎,所以…
⑤第5位,35岁,儿女双全,但没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估计为了照顾孩子,得三天两头请假……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5位都不录用…这让我不得不感慨:女性找工作可真难啊!要想事业家庭双丰收,就更难了…
刚毕业的女生找工作,HR:没工作经验,不要;
工作2-3年后想跳槽,HR:已婚未婚,不要;

生了孩子后找工作,HR:你得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上下学,不要…#职场达人说# #职场达人炼成记#
我以前的朋友圈真是宝藏,现在翻看仍然收获良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记录我自己,以前是用朋友圈,现在是用头条。
摘自九边:
“悲观”这种事谁都会,
“乐观”却是个稀缺技能,
“积极”更是无比稀缺的技能,选择了积极你就等着被生活反复修理吧,不过往往能有些意外收获。
很多人吃亏就吃亏在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表现的很悲观,然后把自己给骗了,成了个消极的人,然后把自己钉在原地了。
今晚我领导说了个事,他说当时招聘的时候,那个面试的人是没看上他的,他学历也不够公司要求,本来已经没救了。
不过他觉得自己面试没表现好,第二天又去酒店敲那个面试官的门,那个面试官依旧没要他,因为人家已经招够了。

不过过了一个礼拜又说是要他了,因为之前招到的一个小子不去了,着急再找一个,面试官第一反应想起来他这个替补,他的人生就是这么改变的。
后来他做的几个大项目,都是这种,死马当活马医,再去试一试,试完不甘心,再试试,好几个竟然救过来了。
有很多事没啥特别的技巧,很多高手也不是靠智商,积极些,平和些,很多问题说不定就搞定了,搞定的事多了,别人也就不管你是怎么搞定的,你就是高手。
——九边
早上到了公司,领导让我把李强的薪资明细发给她。我有些好奇这到底怎么回事,但是没问出口。后来才知道领导的用意。
李强是去年11月份中旬入职公司的,当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老王离职了,急需人员替补,于是李强就在那个时候被招进了公司。
本来在面试完李强后,领导就对这个候选人不大满意,领导觉得他为人有点小狡猾,不老实,因此有意淘汰他。但意外的是李强在销售部王总那里却得到了不错的评价,王总直说他是做业务的一把好手,希望让他尽快入职。因为拗不过王总,最终领导也只好同意了。

但前几天王总找到领导,直言遇到难题了。领导有些不解,王总把领导拉到会议室,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而我呢,从销售部同事和领导那里,零零散散地才总算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强入职公司后,不久就把销售部的工作都接手了过来。当时公司新上线了一些产品,王总为了激励李强,同时考核李强的个人能力和真才实学,于是找来认识的朋友设计了一份业绩考核方案。这份业绩考核方案里设计了几项指标,王总言明只要李强达到这些指标值,就会另外给予业绩奖励。
出乎王总预料的是,李强居然连续两个月都达到了目标!他原本以为这是新产品,要达到不是容易事,所以才轻易许下承诺,只要完成了就给予奖励。可是没想到人家不仅完成了还超额完成!然而这业绩奖励是王总私下跟李强协议的,还没来得及报备公司。
所以那天王总才急匆匆来找领导,让她帮忙想个办法。领导建议让王总去找专业人士给点意见,看看业绩指标值的设计是否合理再做决定。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不前两天王总找到了认识的懂这行的朋友,把这业绩考核方案给他看了。这才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原来这业绩考核方案做出来后,王总并没有立即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值。而是找来李强一同参与了指标值的设定。因为王总是分管销售部门,并不是专业做业务出身的,所以对于这块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也许也是出于对李强的信任,在李强设定完考核指标值后,王总对此并没有怀疑。
然而让王总没想到的是,李强在设计这些指标值时存有私心,把数值制定的都比较低,因此他才能连续两个月都超额完成任务!
得知这些后,王总当时就感觉不好了。他想当初就是看重李强的业务能力才让他入职,没想到这人竟这么不老实,他想竟是个养不熟的,所以就考虑辞退李强。然后领导才让我把李强薪资明细发给她。
最后不知道领导怎么跟李强谈判的,王总承诺的业绩奖励没有,但公司按照规定给他发了工资。这事也算是翻篇了。

李强离职后,公司里的同事在背后都说他居然是个这么不老实的人,还好走了。不然指不定捅什么大篓子出来。
而我却觉得这事情,怪不得李强一个人。王总身为业务部门的领导,对于这块专业知识欠缺,那在设计指标值时就应该先找专业的人士来参与协助,而不是让李强一个人做决定。毕竟人性存在弱点,当然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而李强的业务能力是不容否认的,但是问题在于:
1、品德存在缺陷。在职场上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如果光有能力,却品德存在问题,对公司不忠诚,那么最终也会将个人的职场之路断送。
2、贪图捷径。新产品上线后,要把市场做开不是容易事,也正是因为这点,李强才会故意把销售指标值值设计的这么低,便于自己顺利达成目标。这种贪图捷径的做法最终也害了自己。因为企业很难容忍这种耍小聪明的不老实的员工继续待在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