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莒县公务员考试地点(莒县公务员小区在哪里)

1946年2月4日正好是立春。一大早,陈毅就催促妻子张茜快快起床,做好上路的一切准备。今天,他要去莒县慰问起义不久的郝鹏举及其部队,并一起欢度元宵佳节。

1946年2月4日正好是立春。一大早,陈毅就催促妻子张茜快快起床,做好上路的一切准备。今天,他要去莒县慰问起义不久的郝鹏举及其部队,并一起欢度元宵佳节。

至于带什么人随行,要不要带警卫部队,陈毅和下属们对此进行过认真的讨论,意见很不一致。

负责警卫工作的同志提出:该部起义不久,内部还不稳固,也可能还有暗藏的国民党特务混迹其间。陈毅是华东最高领导人之一,安全必须绝对保证。为此,他们建议带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卫连护送陈毅前往。

但陈毅却另有考虑。

陈毅深知郝鹏举狐疑成性。眼下他虽然起义了,口口声声说“极为钦佩共产党”,信誓旦旦。但是,观此人一贯的历史,常常口是心非,而且郝在旧军队混了这么久,要他一下子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也不现实。因此,使郝思想上真正树立起对我党我军的信任感,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第一位的政治任务。

因此,陈毅决定和张茜一同前往,只带个把参谋人员及警卫员。

郝鹏举率部起义后不久,对人事作了一些调整,毕书文、李克昌、李泽洲任副总司令,刘伯阳任参谋长,王效曾任副参谋长,韩君明任政治部主任,张润三任政治部副主任。部队编为四个师,乜庭宾任第一师师长,张奇任第二师师长,李铁民任第三师师长,曾纪瑞任第四师师长。

华东局和郝鹏举商议确定,该部调至莒县整训。莒县是抗战时期山东的模范根据地,小有名气,出产小麦、大豆、高粱、谷子、玉米和水稻。虽然八年战乱元气尚未恢复,但仍节衣缩食,保障郝部的供给,使其一切待遇优于新四军。

例如新四军吃高粱、玉米等杂粮,郝部官兵却吃大米、白面,并继续发薪饷。驻地群众还积极帮郝部官兵洗洗缝缝,做军鞋军袜,慰问伤病员,呈现出一片拥军新气象。

考虑到原先许下的诺言,新四军和山东军区决定不向郝部派出政治委员,只派朱克靖作为联络代表常驻该部。同时还派出几批政工干部前往该部,帮助进行政治教育,不具体担任某师某团的政治委员。

朱克靖是1922年入党的老党员,抗战胜利后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派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至郝部任常驻联络代表,足见对该部的重视。

2月4日上午,陈毅到达莒县于家庄郝总部时,郝举亲率三位副总司令、四位师长、正副参谋长、正副政治部主任及总部八大处处长和二夫人刘琼等,在路口列队迎接,接着设盛宴为陈毅一行接风洗尘。大家畅谈甚欢。

陈毅夫妇当晚即下榻于郝总部大院。警卫人员要为陈毅站岗,陈坚决不同意。

郝鹏举发觉陈毅住处未设内卫,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开会,激动地说:“陈军长夫妇住处未设警卫,是相信我们。人家这样看得起我们,我们就要对陈军长的安全绝对负责。”他当面布置有关处长轮流值班,负责警卫。晚间,他还亲自进行检查,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天上午,陈毅在城西飞机场对郝部官兵进行检阅。事前,郝又亲自召集师团长开会,规定所有参加检阅人员只携带枪支,一律不准带子弹和手榴弹,违者按军法严惩,并对其长官追究责任。

陈毅此行特别高兴的是,在郝部碰见了一位20多年前中法大学的老同学张润三。

1923年,陈毅进入北京中法大学学习,与张润三由相识、相知,渐成莫逆之交。1925年暑假后,陈毅到北京市党部工作。次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北洋军阀政府下令通缉学生领袖,陈毅名列其中,从此与张润三各奔东西,想不到一别就是二十多年。

5日下午,陈毅兴致勃勃地和郝鹏举等高级将领策马前往当地著名风景区浮来山,去观看元宵节庙会。游览过程中,陈毅和郝鹏举等人来到古刹定林寺。寺内大雄宝殿前,有一棵古银杏树,树高24.7米,树身合围15.7米,虬枝参天,古朴苍劲,雄奇而壮观。

郝鹏举随口说道:“想不到莒县境内有这等古、大树。这树该有1000多年了吧?”

老和尚笑道:“将军有所不知,这树已有3000多年高龄,有天下第一银杏古树之称。”

郝鹏举不大服输,问道:“何以见得?”

陈毅站起身来,说:“此言不谬!”他领着郝鹏举走到银杏树南面的一座石碑前,念出了碑文。郝鹏举听罢碑文,脸上露出似懂非懂的表情。陈毅遂向他解释道:“这碑是清朝顺治甲午年间莒州太守陈全国所立,记载的是鲁隐公八年,鲁国国君鲁公和莒国国君莒子在树下会盟的故事,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已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陈毅又讲了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断制造内乱,齐桓公见鲁国多难,又是亲戚之邦,派使者前往慰问,使者回国后向他报告了鲁国的内情,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来,鲁人因为庆父反复无常,好乱成性,作恶多端,就将他赶跑了。庆父逃到了莒国,后来被押送回鲁国,畏罪自缢而死。

陈毅滔滔不绝地讲历史,言者有意听者也有心。郝鹏举是个聪明人,他听出了陈毅的弦外之音,于是赶紧表白自己的心迹,口吟了一首诗:“策马浮来展大荒,齐桓刘勰两茫茫;千年老树应知我,一片忠心照夕阳。”

郝鹏举到底像不像他表白的这么忠心呢?小编下一篇再接着讲。

(507)义熙五年(公元409年)4月,东晋实际掌权人刘裕在仅有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和参军臧熹支持,其余群臣全部反对的情况下,仍执意率兵北伐南燕。

先插一句。可能有人会问,这几年南燕新君继位,政权不稳,而东晋近十年更是祸乱不断,那北魏呢?拓跋珪呢?俗话说“趁你病、要你命”,强大的北魏为何不趁势东征或南征?

其实前面都说过,截止409年,北魏发动的最后一次对外战争是402年对后秦的柴壁之战,此后再未出兵。为何?因为后期的拓跋珪不思进取,昏聩无比,沉迷酒色和慢性毒药寒食散,喜怒无常,大杀开国功臣,根本没有心思开疆拓土。就在刘裕北伐南燕这年,拓跋珪自食恶果,被皇子拓跋绍刺死,长子拓跋嗣杀了拓跋绍后即位。拓跋嗣登基之初百废待兴,还要面对北方强大的柔然,无心也无力南顾。直到422年,刘宋业已建立,拓跋嗣在搞定柔然后才腾出手来对南方用兵,此为后话。

也就是说,自402年柴壁之战到422年拓跋嗣南征,这20年间,北魏对南方从未主动用兵。其中417年刘裕北伐后秦时曾和北魏有小规模交战,但北魏目的是防止刘裕进入境内。

言归正传。

5月,刘裕经淮泗北上后抵达下邳(今江苏徐州邳州境内),随后下令留下辎重和船只,步行至琅琊(今山东临沂境内)。刘裕为防止被南燕骑兵断后,采取步步为营策略,所过之处皆修筑城池,分兵驻守。

过琅琊后,刘裕准备经莒城(今山东日照莒县境内)北上,通过大岘(xiàn)关后直抵临朐,进而包围广固。这条路线基本一路北上,没有绕弯,相当便捷,缺点就是需要攻克大岘关。大岘关也叫穆陵关,位于今山东潍坊市临胊县东南的大岘山,关口最窄处仅容一车,被誉为“齐地天险”。

晋军轻装简从,除非能及时获取补给,否则无法持久作战。众将对能否顺利通过大岘关充满疑虑:“燕人若是以重兵防守大岘关,然后坚壁清野,我军长驱直入,一旦补给困难,则此行不仅是无功而返,就连能不能返都是问题”。

刘裕却胸有成竹:“我已考虑多时。鲜卑人贪婪,毫无长远之计,只在乎眼前利益。这些人进攻就为了俘虏人口,撤退时害怕伤了禾苗。他们认为我们孤军深入,无法长久作战,所以一定会轻视我们。他们最多也就在临朐稍加抵抗,然后便会退守广固,依托广固城池之险逼我们撤退。因此他们既不会坚守大岘关,更舍不得坚壁清野。这点我敢保证”。

刘裕的判断究竟准不准呢?

晋军北上,慕容超当然会在第一时间知道,于是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征虏将军公孙五楼首先发言:“晋军轻装简从,不能持久,必然希望速战速决,所以我们应当避免与其正面交锋。大岘关有万夫莫开之险,我们宜重兵防守,将晋军阻挡关外,相持日久,晋军锐气必然下挫。同时可派2千精骑沿海岸南下,抄到晋军后方断其粮道。另外命段晖率兖州兵自梁父(今山东泰山新泰市西)出发,一路东进,从背后进攻刘裕,使其腹背受敌。此为上策”。

公孙五楼接着说:“命各郡县守将依托险要固守,留够自用的粮食物资外,其余全部焚毁,田地里所有青苗全部割除。晋军无粮又求战不得,不出一月必不战自溃,此为中策!放晋军过大岘关,我军再出城迎战,此为下策”。

上中下三策条理清晰,对晋军弱点看得相当透彻,对境内地形了如指掌,应对之策攻防兼备。这像是出自一个独断专权的大奸臣之口吗?史书在这里非常矛盾,一面说慕容超是昏君,宠幸公孙五楼这种无才无德的奸佞小人。可记载的史实却让我们得出相反的结论。

尽管公孙五楼做了精准的敌我分析,并给出了优良差三种方案,不过最后还是刘裕的判断起了作用。

慕容超却说:“如今岁星(木星)正居于齐地,以天道推测我们可不战而胜。晋军势单力孤,和我方兵力悬殊,按人事而言,他们长途奔袭疲惫不堪,必不能坚持长久。从地利来看,我们拥有五州之地,有山河之险,有铁骑万群。天时地利人和尽归我方,为何要尽毁青苗迁徙百姓?这岂不是向敌人示弱?不如先放他们入关,然后集中精骑以雷霆之势将其践踏马下”。

慕容超显然没有不问政事,包括公孙五楼在内只能提建议,拍板只能是慕容超。很遗憾,慕容超恰恰取了公孙五楼的下策。另外,史书虽未记载此次刘裕兵力数,但从慕容超口中可知,两军数量相去甚远。到目前为止,刘裕指挥的所有战争都是以少胜多,而且是实力悬殊的以少胜多。

辅国将军、广宁王贺赖卢见慕容超单选下策,于是苦劝慕容超出兵大岘关,可慕容超一根筋认为自己占尽优势,太过轻视刘裕,对任何意见置之不理。贺赖卢失望至极,出来后对公孙五楼说:“若陛下果真如此,我大燕离亡国就不远了”。

太尉、桂林王慕容镇也急了,对慕容超说:“陛下必须派重兵防守大岘关,然后以精骑出关迎战,纵使不胜仍可退守险关。怎能自弃险要,放任敌人入关呢!”

慕容超依旧置之不理。

关注本号,感受两晋十六国烽烟,品味乱世风云,历史的精彩就在这里。内容完全尊重史实,写作不易,非常需要您的关注、点赞或留言,感谢您对原创的支持!(507)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71492/
1
上一篇新疆乌苏考公务员(公务员国考新疆)
下一篇 公务员(参公)(公务员参公岗位)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