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调任恩施州政协党组书记是属于提拔重用吗?
级别而言仅仅是平调,都是正厅级,但可以说是重用。
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学校,属于正厅级别,因此该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属于正厅级。
而恩施州政协党组书记是该州政协的主要领导,也是属于正厅级。因此级别属于平调。
但普遍认为,地方四大班子的主官比院校主官权力更大,前途更好。
#宜昌故事#彭天琦:烽火硝烟中走来的宜昌市委书记
彭天琦(1909-1978),四川荣县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津浦支队工作团团长、冀鲁边游击支队政委、中共鲁西北地委副书记、襄西地委书记。解放后,历任中共宜昌市委书记,湖北省总工会主席,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第二副书记,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中共武汉市委第二书记,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第一书记。宜昌市档案馆的相关文献,记载了彭天琦的相关事迹。
抗日战争
自制武器打击日伪
1917年起,彭天琦在荣县上小学、中学。1928年考入成都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预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到处捕杀革命志士,父亲也有严禁子女参加党派活动的教训,但他毅然离开成都东下,准备经重庆过三峡到湘赣找共产党。
行至大足县境,遇国民党重庆当局严密盘查,彭天琦不得已又返回成都继续读书。1932年川大毕业后,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响彻着抗日救国的怒吼声。从闭塞的四川来到这里的彭天琦,很快就增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的行列。在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中,他白天奔走呼号唤醒民众,夜间刻印、散发宣传材料,深得同学们的敬重。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彭天琦曾参加南下学生宣传队,沿途宣传民众,加入全民抗战洪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第四、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训处政训员,八路军津浦支队工作团团长,冀鲁边区游击支队政委,中共鲁西北地委副书记,八路军鲁西支队政委,中共鲁西区第四地委书记,中共鲁西区第三地委、卫东地委副书记。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彭天琦教育干部、群众克服“速胜”思想,树立持久抗战的观念;他带领干部深入根据地和游击区,指导群众自制土枪、土炮、炸药、地雷,建立地方联防组织,打击小股出动的日伪军;他注意统战和敌工工作,教育、团结地方各种武装势力一致对外,派出可靠同志打入伪军、伪政权、伪组织,争取了一部分伪军政人员反正,配合八路军、武工队在战场上的作战。
解放战争
翻山越岭寻找刘邓大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彭天琦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党校学习。1947年秋由党校结业刚担任中共泰运地委副书记不久,即调任南下工作大队大队长。
南渡淮河时,由于白天国民党飞机盘旋扫射,只能在夜晚偷渡。河上没有桥,河岸没有船,时已初冬,河水冰冷刺骨,他带头脱衣下水,带领全大队顺利渡过淮河。
过河不久,又遇到国民党军拦截。大路不能走,他们走小路翻山越岭。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在大别山找到了刘邓大军主力,胜利完成了南下任务。
1948年7月,中共襄西地委和襄西军分区成立,彭天琦被任命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解放后
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
1949年1月,江汉区襄西地委更名为江汉区当阳地委,彭天琦仍任地委书记。当时,支前任务繁重,他根据上级指示,以支前工作为重点,保证了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的供给,有效地支援了荆当远战役和宜昌战役,积累了新区支前工作的经验。
1949年5月,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在当阳组建,省委电令彭天琦任宜昌市委书记兼宜昌市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他率宜昌市党政机关从当阳迁驻城区,在接管城市、恢复生产、稳定人心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1950年1月,彭天琦调任恩施地委书记,后历任湖北省总工会主席,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等,为湖北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63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交流大行政区干部的决定,彭天琦被任命为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第一书记。他愉快地接受组织调动,不带工作人员和家属,只身到西安上任。如何把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好,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
他虚心向市委领导班子中的“老西安”“老陕西”请教,向文化、文博工作部门的专家学习,下力气抓了保护文物古迹、拓宽城区街道、绿化城市环境等工作,还促成了西安与日本京都缔结为友好城市,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在市委分工中,他还负责农业和农村工作,对郊县如何围绕城市需要发展农业做过大量调查,提出过不少好的建议,并通过在长安县蹲点,搞科学实验,指导面上工作。
1973年在长安县蹲点期间患病住院,1978年12月12日病逝于上海。
1936年初,蒋介石对侍从室进行改组,任命钱大钧为首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从当时算起,到1945年11月侍从室撤销,第一处主任共经历了七任。他们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是;钱大钧、林蔚、张治中、贺耀祖、林蔚、钱大钧、商震。
七任里,每一任的任期有长有短,一般在一年左右到两年以上或几个月不等。商震是最后一任,他的任期最短,只有三个月。恃从室撤销后,商震改任“国民政府参军长”了。钱大钧和林蔚都先后做过两任,他们每一个人的任期累计都在三年左右,林蔚比钱大钧的任期略长一些。
第一任钱大钧,从1936年1月侍从室在南京改组后,就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钱大钧曾随蒋介石指挥湘、黔、川、滇各省部队堵击红军和解决两广事变,并随蒋介石到西安,在西安事变时被击伤,直到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从南京撤退到武汉后,钱大钧于1938年3月间,改任航空委员会主任,离开侍从一处。
第二任林蔚,他于1938年4月间在武汉接替钱大钧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这时,侍一处又增设了一个副主任,由侍从室第二组组长邹竞(字效公,保定军校毕业)升任。林蔚接任不久,日军继续西进,武汉会战爆发。不久后,林蔚随蒋介石从武汉撤退到重庆后,在重庆市中四路曾家岩附近,选定了川军将领许绍宗的住宅 ,作为蒋介石的侍从室第一、二两处各组办公的地址。抗战期间至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迁回南京以前,这两处办公的地址始终没有变动过。1938年12月,国民党原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因长沙大火事件被免职,来到重庆见蒋介石。蒋介石便于1939年4月让张治中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林蔚调任桂林行营参谋长(白崇禧任主任)。
第三任张治中,张治中在侍从一处当主任只是过渡,他在1939年4月初接任后,到了1940年4月,军委会政治部长陈诚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赴湖北恩施上任,蒋介石让张治中接任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严守机密、寡言少主张”,颇得蒋介石的好感,后来还担任了西北行营主任等要职。
第四任贺耀祖,他原本是军委会办公厅主任,1940年夏初接替张治中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资历很深,二次北伐时是蒋介石任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第三纵队总指挥,不过在厦门事变中,对日主战的贺耀祖和主张妥协的蒋介石产生矛盾,一度被免职。因此,贺耀祖就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后,虽然蒋介石对他表面十分客气,但是并不是很信任,1942年9月,贺耀祖被调离,不久后担任重庆市长兼重庆防空司令。
第五任林蔚,他在调任桂林行营参谋长后,1940年桂林行营撤销,成立了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以李济深为主任,林蔚调为副主任。贺耀组离职后,蒋介石调林蔚第二次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继续兼军委会桂林办公厅副主任职)。林蔚第二次在侍从一处主任这个位置上又干了两年,可见蒋介石对他的工作还是很认可的。1944年,经过一番明争暗斗,陈诚终于取代了何应钦,担任军政部长,同年冬,林蔚被任命为军政部政务次长。
第六任钱大钧,何应钦被免去军政部长时,钱大钧是军政部政务次长,钱大钧和何应钦公私之间的关系都不错,陈诚和何应钦则势同水火,于是为了让陈诚便于工作,蒋介石便将林蔚和钱大钧的职务调换了一下,当然钱大钧也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蒋介石虽然不信任何应钦,但是对钱大钧却是信任的。1944年11月钱大钧第二次调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后,一直任职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派钱大钧任上海市长。
第七任商霞,他是在1945年9月初接替钱大钧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商震曾学过英语,他能同外国人直接用英语作一般交际性的谈话。因为这层原因,蒋介石就看中了商霞,先是在1941年1月,蒋介石为了联络英国,保证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安全和准备协同英、缅方面的军队对南进日军作战的目的,曾组织了“滇缅参谋考察团”。蒋介石派商震为“考察团”主任,林蔚为副主任,团员有孙立人等人。这就为后来商震代表国民政府出任驻美国军事代表团长,预先作了准备。商震到侍从一室就职不久,侍从室就酝酿改变组织系统。1945年11月底,侍从室的名义撤销了。以原侍一处的第二组和侍二处的第四组为基础,分别编并到国民政府参军、文官两处之内,成立了军务、政务两个局。商震在结束了侍从室第一处最后一任的职务以后,便改任国民政府的参军长了。
上述五人(七任)只是侍一处的主任,另外还有以陈布雷为主任的侍二处,在1940年时,又增设了以陈果夫为主任的侍三处以及俞济时任侍卫长的侍卫长室。由于侍一处权力最大,导致不少人将该处主任习惯地称为侍从室主任,这种叫法是错误的。(图片:钱大钧)
1999年1月,蓝胜利正式回到州经贸委上班,任职副主任,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商人生涯。“昙花一现。”蓝胜利自讽道。
还是上中学的时候,有人给蓝胜利算命,说他没有“偏财运”,“一辈子就是七品的命”。似乎都言中了。
从1994年担任利川市市长,到2010年在州物价局局长任上面临退休,蓝胜利做了十六年正处级。在蓝胜利原地踏步的时候,他的昔日下属有几个已经晋升为厅级干部。
“钱赚不完,官当不完。”酒桌上,他自我解嘲道。
重回官场,蓝胜利学会了打麻将,不过老是输。工作之余,他还下围棋,写诗,写小说。
2002年,蓝胜利调任州畜牧局局长。1年3个月后,调任州物价局局长。“这个部门要和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打交道,检查处理乱收费的行为。”蓝胜利说,“只有老人才镇得住。”组织上知人善任,蓝胜利在这个位置上一坐至今。
恩施清江两岸盛产一种“云锦石”,光滑的石头表面,兀然突出各种形态的花纹,殊为珍贵,是当地收藏市场的主流商品。任畜牧局局长一年多时间,蓝胜利进京十余次,跑部钱进。为了送礼,他开始收集云锦石。不知不觉间,集市竟发展成为他闲暇间最大的爱好。几年潜心收藏,蓝胜利的家中,如今布满各种奇石。主人经常会拿起一块石头,在抚摸把玩之间,任凭岁月静静流失。
“退休后,我准备开个奇石馆。”蓝胜利说。名字都想好了,叫“攻玉堂”或“独步斋”。
蓝胜利有些古诗词的底子,家人颇多爱好者。蓝胜利说他写诗不究平仄,只求直抒胸臆。在经贸委工作期间,蓝胜利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题写过一首七律:“帐纱斑斑留雨痕,绿苔片片依墙生。寒鸡鸣床梦多怪,北风透窗夜频惊。檐泥打头紧闭眼,疾雨敲门懒翻身。最是怕听旁人说,明晚又有雨三更。”
写的是那齐岳山上的“农耕岁月”。——2010年9月6日《中国企业家》杂志#商业文明#
尔后的作战行动表明,陈诚根据“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的兵法原则做出的判断异常准确。中国军队的部署与调动没有重走李宗仁枣宜会战的老路,是鄂西会战赢得胜利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鄂西会战的胜利,陈诚居功厥伟。
但是,当鄂西会战爆发之际,陈诚已经离开第6战区,正主抓远征军的训练、补充、整顿工作。接到重庆林蔚文的电话,陈诚知道蒋介石要亲赴恩施,指挥第6战区战事,立即请求林蔚文转报委员长批准他回鄂指挥作战。
蒋介石当然很清楚,如果自己亲自指挥鄂西会战,万一失败,自己的威望必定会受到很大打击;倘若发生不测,问题会更加严重。因此,陈诚能够主动要求代替自己前去指挥第6战区的作战行动,蒋介石大喜过望,即刻顺水推舟,将这副担子交给陈诚。
时军事紧急,第6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孙连仲已赴常德,鄂西境内人心不免浮动。陈诚一回来,立即做稳定民心军心工作,在执行疏散计划的同时,分电前方各总司令、各军长,勉全体官兵,振作精神,严明纪律,戮力同心,共歼顽寇。
1943年5月19日,日寇由暖水街、刘家场、茶元寺等地,全力西犯。中国军队抵挡不住,节节后移。至23日,渔洋关失守,敌军继续西犯。次日,长阳失守,宜昌西岸之敌,亦合力进犯。
危急关头,蒋介石电话指示陈诚:“石牌要塞须独力固守十天,希望成为我国之斯大林格勒,如无命令撤退,即实行连坐法。”
为了执行蒋介石的电令,陈诚命令自己赖以起家的部队第18军第11师胡琏部死守石牌要塞,并预作孤军作战准备。
5月29日,敌军攻势已达高潮。石牌要塞前,敌军攻势甚烈。攻击石牌要塞之日寇,死伤极重,但仍强攻不舍。陈诚当即与胡琏通电话,把蒋介石的命令告诉了他,胡琏回答道:“请放心,我誓与要塞共存亡,以保持第18军荣誉。”
5月30日,日寇攻势已告顿挫,综合各方面的情报,陈诚判断敌军有退却模样,当晚即下达了全军追击的命令。
5月31日,第6战区各部开始进击,于长阳、聂家河、枝江、宜都、茶店子等地,先后遮断敌人的退路,几经激战,斩获甚众。至6月3日,江防军已完全恢复会战前之态势。9日克复枝江,12日克复松滋,14日克复公安。至6月中旬,除藕池口一地外,江南方面一律恢复原来态势。鄂西会战至此遂告胜利结束。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1路军入缅作战失败后,中国入缅部队除一部辗转撤入印境外,大部均转进怒江东岸,隔江与敌成对峙之势。
这时,国民政府为防止滇西敌军东窜,并为准备反攻,调集了大量部队进入云南,为统一指挥起见,设立远征军司令长官部。1943年2月,蒋介石将远征军司令长官人选圈定为心腹爱将陈诚。
1943年3月23日,蒋介石审定了军政部云南练兵的具体计划,命令有关部队迅速向云南集中。随后,陈诚带领大批人员到云南,在楚雄建立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并将楚雄以西所有军队指挥权从昆明行营的系统分割出去,掌握在自己手里。
与史迪威经过数日咨询研讨,明了敌我的总体情势以后,陈诚提出了调整部署的方案:一、滇西方面:以第71军任怒江防务,第36师改为独立师,属第11集团军,接替腾北游击任务。第6军之第93师任车里、佛海守备,军部率其余2个师开盘县、普安整训。第2军主力2个师开顺宁镇接替第6军之云滚路方面任务,余1个师开祥云附近。第93军军部及所辖2个师开西昌会理整训,余1个师另有任务。
二、滇南方面:第1集团军仍旧,第9集团军所属第52、第54军开文山附近。
三、昆明防守:第5集团军所属第5、第6军任之。
四、其他:第53军暂驻镇远、黄平,第8军先开兴仁、兴义,第74军暂驻衡山。
#聚焦“十五检”#【抓落实!湖北各地检察机关迅速传达贯彻“十五检”会议精神(之一)——恩施州检察院 】恩施州检察院召开学习贯彻第十五次全省检察工作会议暨基层检察院建设推进会精神党组(扩大)会,就相关会议精神进行专题学习研讨。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恒明要求,要更加注重理念转变,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推动检察理念深化落实,革除旧有既定观念,推动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要更加注重品质塑造,锚定更高目标、坚持更高标准、努力追求极致,以更大力度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更加注重科学管理,用好案件质量评价指标,提升案件质量,有序管理办案组织和各类人员,凝聚人心,调动干警积极性;更加注重素能提升,提升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常态化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加强学习,开展岗位练兵,努力创造新的业绩;要更加注重基层基础,把抓实基层院作为长远大计,认真落实省院“八项工程”,对标对表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夯实检察发展根基。
清华硕士,网红书记陈行甲,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即将被提拔时,选择裸辞,投身公益!为什么?为什么?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有不少人为之惋惜,也为政界惋惜失去这样一朵高洁的莲花;同样有人暗中窃喜,挡我财路之人终于离开了!2016年,陈行甲演讲时解释说:“人生分为上下半场,我今年45岁,刚好是上半场结束下半场开始的时候。”
2011年,陈行甲空降湖北巴东任县委书记。此前,陈行甲是百强县的书记,如此调任,官场内皆知,此行只为镀金,陈行甲仕途前途无量,巴东之行只需在任期内按部就班即可。
陈行甲,刚入巴东,就被那里的“民刁官滑”所震惊!在任期间,总是不断地有人“变着花样到自己面前送钱”!一次一个老板到陈行甲办公室谈事,临走留下一个盒装的普通衬衫,可是打开里面有个信封,信封里竟然装着20万港币!陈行甲真是“大开眼界”,头一次见到这么大面额的钱。后面的事情,估计那个老板做梦都没有想到,礼物会被退回!
在巴东的五年零2个月,陈行甲得罪了太多人。2015年,陈行甲会议上怒斥:“100万的工程最后结算成200万,1000万结算成1500万,确保你发财了是吧!对这些人,我直接给他一个字,“滚”,有多远给我滚多远!"“我就是不能忍受有人在这么穷的地方、面对穷到这个程度的百姓,还单笔几十万几十万地收钱!我就是要代表50万人民对他们表示愤怒,就是要代表50万巴东人整死他们!”
在巴东的五年零2个月里,有87名干部和老板吃了牢饭!有人认为陈行甲断了他们的财路,便威胁说:“既然你想搞死我们,我们也要搞死你,搞不死也要搞臭你。”
陈行甲慷慨激昂说:“既然他们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也算是在成全我了。我从小就有英雄情结,总梦想有朝一日白马轻裘仗剑天涯,去斩妖除魔惩恶扬善。”
陈行甲说,你们现在看过的小说,电视剧,电影都没有我经历的精彩。不愿意去描述他们坏成什么样子,这些人是“真坏”!只有我坚守底线,不收一分钱,我才能要求大家向我看齐!
陈行甲在大力反腐的同时,还不忘大力发展巴东经济!他在当地先后实施了“交通建设年”“城镇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旅游推进年”。
开山修路,发展旅游,为宣传巴东旅游业,拉动巴东经济,他甚至“豁出去”,上演“县委书记真人秀”,直播3000米高空跳伞,亲自录制MV!
有人说他为官太高调,但巴东的百姓却称他是为民办事的好官。陈行甲坦言,我不收一分钱,我不怕炒作,只要为了巴东百姓好,干什么都行!
2016年,五年任职期满,陈行甲被提拔公示,拟任恩施州领导班子成员。他却突然宣布辞职,转身投入了公益事业。
陈行甲带着他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在官场的道路上选择了中途离场,开启了他人生的精彩下半场,只是留给巴东人民,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惋惜!
2021年,陈行甲出版了自传随笔《在峡江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里面有对母亲的爱,对妻子的情,主政巴东五年的曲折,从事公益后的风生水起。豆瓣评分9.9,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一份平淡的讲述,却让人看到一份坚定,一份正气,一份干净,一份刚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詹国枢看后说出六个字:解气!痛快!过瘾!并写下12字评语:激情如火,纯真似婴、嫉恶如仇!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陈行甲有个好朋友,在一个被邀请参加的活动午宴上,看到主桌和附桌上都没有陈行甲的名字。陈行甲就自己搬了个凳子在附桌上挤着坐下。这位朋友看后特别难受,说如果你还在继续当书记,何至于被人冷落成这样。
陈行甲笑了,在决定转场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有可能面对的落差,事实也大概如他所料。
我读陈行甲的《人生笔记》,好多次抑制不住流下了泪,被他平静地自述中所饱含的真情深深打动!
陈行甲像是一棵大树,在向天空生长的同时,总是不忘俯下身子为柔弱的小草遮风挡雨,因为他从没忘记自己也是从一棵卑微的小草长起。
无论是从政,还是从事公益,他都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对弱者永远充满同情,并能真诚地伸出援手。这种心灵的柔软与干净,传自他的母亲,这是他一生的底色与依托!
很多人说陈行甲的高调行为有点“做作”!那我建议你认真地看一下他的《人生笔记》!你就不会再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做作,反而觉得很真实,很平常。
已识乾坤大,独怜草木青,放弃前途无量的仕途,投身公益,作为爱与善的传薪者,我相信他将用信仰和悲悯、干净与担当,守护抱薪者留给这世间的温暖!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陈行甲:为官时,嫉恶如仇,坚守本心,做公益,不是太阳,却有着无比温暖的同情心。他有着一颗初心!一颗干净的初心!
《陈行甲人生笔记》可以给你一份向上生长的力量! 给你一份真诚的感动!#头条品书团##阅读的温度#
83年大学毕业和84年,我莫名其妙地被国家级和省级报纸宣传了一番。当时我觉得莫名其妙,几十年过了,想想也很有趣,现追忆如下。
83年4月,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概念教学的探讨》,指导老师是物理系教材教法教研室的张老师(女)。接到课题后,我在学校图书馆收集了部分资料,张老师本人也为我也提供了部分资料。
当时商定的结果是该论文到沙市三中去完成。沙市三中有在我们年级进修的刘维真老师,春节前回到了原单位,并且担任了教导处副主任,该校有一名物理特级教师,有完成课题的条件,据此向系里打报告获得了批准!
当时离校写论文的有年级团总支书记毕晓玲(去恩施)、曾宇星(去湖南),她们是什么课题我已忘记。
物理系里一位领导给我们三人谈了话,开了介绍信,还给了生活费和出差补助。谈话结束我们回宿舍,在路上我对毕晓玲、曾宇星说:到荆州、沙市我相当于回家,希望两位同行,一起到古城荆州看看,我尽地主之谊,两位同学欣然答应。到荆州后我们游了古城,并且合影留念。我荆州的亲人很热情,专门请毕晓玲,曾宇星到家里吃了饭,两天后她们离开,分别回了恩施和湖南。这期间班主任马世豪老师专门到荆州找过我一次,他直接在地委大院我亲人家里找的我,谈了些什么事我已回忆不起来了。
有天我正在家里写论文,我的长辈拿着《光明日报》从单位回家,指着头版说:哲东你上报纸了。我异常惊讶,我一看果然是写我,里面还有记者和我的谈话,我说这事应该有些影子,但记者从未采访过我,因为我本人当时不在武汉华师,而是在荆州沙市写论文,也没有记者来采访过我。论文写成回华师已是六月了,临近毕业,没有任何领导及老师和我谈及此事。
84年6月,我在拉萨四中上班,临近暑假,我想调离四中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工作。通过一位领导推荐,我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事处写了一份简历,还带去了我发表的部分作品,领导说你先回去等着,我们研究后下调令。
我回校后,便随武警边防检查的人员去了林芝,一直在边防哨所转。
二十多天后才回拉萨,回拉萨后,我便去问调令的事,结果马处长让我看前几日的《西藏日报》。上面专版刊登83年入藏大学生的先进事迹,无独有偶,对我仍是答记者问,里面有我决心扎根普教,奉献青春的决心。
当时我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这样调动变成了不可能,于86年内调回了山东。
曾不帅于7月15日坐火车前往湖北恩施宣恩县会见一位祖籍宣恩县的台湾女艺人刘乐妍,这个170高体重56公斤的台湾女艺人是中国台湾人(她这么说),并且在今年6月23日发布微博纪念入党一周年向河北党委报到的图片而受到台湾岛内举报,并且让今日头条著名评论人司马南关注而且写了篇微头条做了刘乐妍入党的情况及可能相应受到台湾处罚的解释。
曾不帅去湖北之前只知道是一个女艺人,不知道名字也没有见过面更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也就不知道刘乐妍是歌手,演员,主持人,在中国台北长大,祖上是湖北宣恩县人,是少数民族土家族人。2014年进入内地发展,2017年辽宁舰编队途径中国台湾海峡,她个性鲜明的力挺辽宁舰让岛内舆论爆炸。
曾不帅见到刘乐妍,她热情,大方,随和,直爽,比如凑近镜头说蹭曾不帅的热度,当曾不帅告诉她自己不用美颜时,她说你个超级直男不用美颜,刘乐妍又靠近镜头仔细看了一下果真没有美颜说那太简单粗暴了,(哈哈大笑起来)那别拍我。(惹的车上他们两个都哈哈大笑),刘乐妍对着镜头高兴的笑着说,我现在在宣恩县城,等一下我们要去吃饭。
曾不帅说:我们要去吃烤鱼。
刘乐妍又笑着说:很开心我连发了5条微博。
曾不帅问刘乐妍:我听说你就是你的爷爷还是奶奶……
曾不帅的话被直爽的刘乐妍抢着说:我就是宣恩人。因为我爷爷是宣恩人我就是宣恩人。
曾不帅接着问:那就相当于你现在回乡探亲是吧!
刘乐妍高兴的用手比划着说:我在台湾的时候我的那个身份证,小时候还没有改版的时候我的身份证就被注籍了,我是台北市祖籍宣恩的台北人。所以我是回乡吗?我第一开始是先找找到了现在就是回乡(刘乐妍甜美的笑容让曾不帅有点害羞)。
当曾不帅说自己不是宣恩人的时候刘乐妍很惊奇说:哈,你不是宣恩人,那我给你介绍吧(刘乐妍已经完全融入了湖北宣恩县,她对这里太熟悉了,她滔滔不绝讲起沿路水域,地名,宣恩的菜肴,宣恩晚上这里的夜景超美到处通亮不缺电,可是台湾缺水缺电)。
曾不帅是比较谨慎的害怕有人过来骂,告诉刘乐妍尽量不要捧一踩一,刘乐妍笑着拍着曾不帅的肩膀说:陈述事实跟捧一踩一那是不一样的好不好。是我说的要骂还是骂我怎么会骂你啊?我都不怕人家骂的你怕人家骂(曾不帅嘿嘿的笑了起来)。
刘乐妍一边摸了一下曾不帅的脸一边说:你这种脸皮没法做自媒体啊(他们互相笑了起来,一向深沉的曾不帅的情绪被刘乐妍给调动起来了,满脸幸福的笑容)。
他们下车后在去吃饭的路上,刘乐妍说:就差不了几天我就要死了。房子就法拍(遭到法院强制执行拍卖的房子,这里指刘乐妍在台湾买的房产)。
曾不帅疑惑的问刘乐妍:这是你那里的房子,在燕郊的房子。
刘乐妍说:台湾买的房子,我燕郊还买不起。
曾不帅接着说:那我看你不是住在燕郊的吗?
刘乐妍说:那是租的。
曾不懂明白了说:那你等于说现在要挣钱还你台湾房子的贷款。
刘乐妍点点头说:台湾房子卖不掉啊!对啊。
刘乐妍很肯定很真实的笑着说:台湾已经不适合人居住了。水也没有电也缺,然后人口外流。城市人口老化,我也不知道怎么办?(突然刘乐妍看着曾不帅的笑脸大声认真的说)只能等统一了!
曾不帅是个很细心的人,仔细看过刘乐妍的微头条,刚一进吃饭的店门,问她是否吃的惯这里的饮食,吃饭的筷子都让刘乐妍和曾不帅笑的前仰后俯。
曾不帅眼中的刘乐妍是个热情,敢说,敢做,随和,努力工作,说话又风趣的一个漂亮女子。其实台湾现在缺水缺电最缺的是疫苗,疫苗进不去,有钱的人宁可花高价坐飞机来大陆打疫苗。
一篇不得不转的专文(下)
再 宏
(续)
,……纵目锦绣图,智慧金点子,宏观至吸引五湖四海,微观至调动一村一户,大政策,小环境,款款连接政府,条条通向民间,促进“旅游目的地”焕然造势,辉煌夺目!今日渝都超大城市,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楼外青山,楼栋列车,云里轻轨,本身就是最大亮点和景点。
在《异视角 看旅游》中,再宏先生还对中越三县市鼎立的滇南明珠河口以及水秀三江的古韵合川等都有独特的“异视角”观覰和论述。诚如罗兹柏教授所言,再宏先生“几乎完整地亲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作为一位全程参与的一线经营实践探索者,更是一位从一开始就孜孜以求,颇有视野、情怀与见地的思想者与研学者。”
前面说过,除了旅游学者,再宏先生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影视编剧,代表作品有电视剧剧本《湍激的川江水》、《学府春秋》及多部电影文学剧本作品。电影文学剧本《36号客栈》曾获第五届“北京影协杯”入围提名奖、第四届“重庆电影杯”三等奖;《大码头的丘寡妇》获第五届“重庆电影杯”提名奖、第三届北京剧本推介会优秀作品奖;《桂花村的姑娘》获第三届“重庆电影杯”三等奖;《鱼城烟岚》获第三届“重庆电影杯”优秀剧本奖;《小城 桑达》获中国藏地首届穹庆原创剧本大赛二等奖;《羌寨下的红樱桃》获“戏剧中国”2019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影视类“上佳剧本”荣誉;电视短剧《飞车情怨》《留守》《浪儿回心》《迷醉》等在北京台、重庆台及网络频道播出;主笔编剧的网络电影《安居囧事》已拍摄完成,故事片《红丝带》、微电《春日的阳光》、宣传片《流动的风景》等亦拍摄并播映。文集中他选录了《36号客栈》电影文学剧本,我这里想说的是他的《河东河西》,是根据《桂花村的姑娘》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这就要跳开本书了。该剧定位大背景下的中国农村题材,传播致力于扶贫攻坚、改变命运的感人故事。上世纪70年代末四个青涩年龄段的少女结为金兰姐妹,往后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大桂、二桂、三桂、四桂几乎概括了中国女人们全部的经历体验,苍黄翻覆,变化不测。四个女子四条线,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几十年瓜瓞绵绵,分株繁殖,繁衍出纵横交错的人物生态链,繁衍出感慨万端的世间悲喜剧。《河东河西》有一层寓意,潮涨潮落,时代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其戏剧性和冲击力都在难言难尽之中。
《河东河西》的剧情围绕桂花村姐妹们的命运遭遇层层推进,百态众生,令我想起《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两者都是农村题材,都汇集了各形各色的人物,都反射了历史时代的阴寒和阳光,《许》剧擅长爆发,着重是通过爱情与婚姻反映特定年代的善良与邪恶,而《河》剧善于蓄力,涉及的时间段更长,社会生活更呈多样化和丰富性;《许》剧浓缩,《河》剧放达;《许》剧以男人(许茂)提桶子,《河》剧以女人为中心,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同样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同样接地气,《许》剧《河》剧我都爱。当然赚取眼泪不是目的,反思国家与民族的进退才是正道。
可以斗胆说一句,如果《河》剧能够有一个优秀演出团队,注重提升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力,好的演员与好的剧本匹配到一起,定会璀璨于影视百苑。这里附带说一下,本剧也有一些细微末节,譬如包括剧中地名人名等,似乎还留有斧凿痕迹,未脱俗尘,明显可以做点相应的技术处理,置人文符号于自然的“意识形态”之中,不局促不呆板,不落窠臼则升值有望。
再宏是我的候鸟文友,虽无深交,但有共识。他是做过企业的,他做过的企业曾是跑长江跑社会,后又专事旅游,因此他对世事的参悟更实际更深刻,与之交流是享受是学习,每次开会发言他都做足了准备,娓娓道来,幽默风趣,极有感染力,说他是煽情高手,实不为过。所以读《异视角 看旅游》于我说来,就是读再宏先生其人,写此文我是连人带书一起读了。
(张永柱2021,11,25于湖北外河园书斋)
张永柱先生简介:
张永柱,湖南籍湖北人,1949年生,湖北及恩施州文化名人,早年在重庆万州三中就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职于湖北恩施州报社,高级记者,诗人,曾任《楚天声屏报》社长、总编、恩施州政协常委,中国乡土一诗人协会理事。期间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诗文、新闻作品1000多件,有多篇诗文被十多种文艺刊物收集出版,近年出版有《新闻感情线》《苏马荡 一个生长诗歌的地方》等文学专著多部。
(注:部分照片来自朋友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