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03年河南公务员(2017年河南公务员)

每天晚上看一个小时左右的电视,中央台的联播新闻要看,地方台的新闻也关心一下,了解一个大概吧!

每天晚上看一个小时左右的电视,中央台的联播新闻要看,地方台的新闻也关心一下,了解一个大概吧!

我有三个同学是做领导的,两个是局长,还有一位现在是副区长了,经常在电视新闻上露面,精气神挺足的,忙东忙西的,有时候出现在会场上,有时出现在下基层的调研活动中。

在我看来,50多岁的人了,日理万机的,有时节假日也在工作中,真的也挺辛苦的。

其中有一位原来也是在学校里做老师的,教语文。2003年考公务员考上了,先做了几年镇长助理,后来做副镇长,镇党委副书记,后来调到我们区的某个局做了局长,在这个位置上也干了四五年了,在我们同学中口碑还是不错的,也比较平易近人,就是工作太忙了,原来小范围的一些同学聚会,基本上都邀请不到他,可能受到纪律的制约吧。

每人头上一片天,做领导有的时候也不自由的,老百姓也有自己的乐趣,至少有的时候比较自由。

也只能这么想了。我说得对吗?

人生的轨迹冥冥之中天注定。

今天跟老婆聊天,说起她2003年大学毕业那会儿。

那时我在部队,驻地市区,而且跟地方走的很近,爱人大学毕业就跑到我部队驻地找工作,首长给当时刚成立的网通公司打个电话,就去上班去了记得月薪600元。

我父亲医生,在老家开了综合门诊又出钱让我叔在老家办了幼儿园和小学,而爱人师大毕业的,就想爱人(当时女朋友)回老家当老师,然后“继承”。岳父公务员就想着爱人考公。一个湘东地区一个豫东地区生活习惯相差太大,爱人肯定不愿意一个人去我老家。在网通干了俩月回老家考公,首年上岸。考公后就催我离开部队回地方。闹到年底我也就打背包滚蛋了。

今天想起当时留在刚成立的网通,凭着首长的关系现在也不会差。两位首长一个现役少Jiang一个今年即将退二线的副厅。又想着如果回河南老家帮父亲做事,父亲可能不会那么早生病,我们赚钱估计比现在多些。人生没有如果啊。一步迈开方向大变。

#查令十字街84号#

推荐我喜欢的书。

2017年购买了两本原著,一本我自己留下。另外一本邮寄给远在外省外市的书友。好的书籍总想着跟朋友分享。

九十年代末期在广东学了电脑(offers 办公软件)。回武汉后荒废了四年时间,直到2003年11月份在武汉大学西门(湖北省人事考评中心对面)接手一打印社才又重新做起了跟电脑有关的事情。

那时,能写一手漂亮的正楷字。

接触电脑时间越长,就丢掉用手写笔记的习惯。改用电脑写了……

慢慢的就再也回不去了。不仅手写字毫无进步。连平时看书写批注的习惯也丢弃了!

很是悲哀!

#人生低潮时,该做什么#

我姐是93年考取的中专,当时初中成绩特别好,每门功课都98/99的那种,没有一门偏科。因为她是家里老大,父母希望她早点毕业出来工作,帮家里减轻点负担。于是我姐就考取了市里的财会学习,读会计专业。

96年毕业即失业,家里没有门路,分配的单位还没去就破产了,她没有班上,只能先在一个亲戚的打字店里打工,一个月300元,包住宿。当时我已经高二了,弟弟初二,家里就指望着我姐能有点收入补贴家用。那时她也才18岁,要出去打工也没有门路。18岁的姐姐长的如花似玉,青春靓丽,她闺蜜的单位的一个同事也就是我现在的姐夫,喜欢上了她,开始追她。姐夫个子矮,其貌不扬,但是有着公务员的工作,家庭条件还不错,单位等着分福利房,于是我姐想着自己的处境,想着我很快要高三了,面临大学学费,她就同意了。

有了一个安身之处以后,我姐夫通过朋友关系给我姐找了几个小单位的会计工作,一个工作三五百块。我姐一边自己摸索做账,一边坚持考试。在中专时就开始自考大专,没两三年就拿到了大专文凭,然后又开始考会计初级职称,中级职称,然后又自考本科。到2002年我姐本科文凭和中级职称都拿到了,2001年她又开始考注册会计师,2003年拿到了注会证。2003年县里招公务员,有本科文凭的她顺利考进去了,做财务工作。2009年她又考取了律师资格证,转岗做法官了,没几年后又升了庭长,拿到了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很多荣誉和奖项。

姐姐说当初她一直坚持考试,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变化。但是路越走越宽,自己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最终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人处于低谷时,就拼命学习吧,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2003年,中国抗击非典疫情的人事变动!此后,中国人民实事求是,团结一致,一鼓作气,战胜疫情!

"小伙"霍华民

  早说过,真正朋友跑不掉!

几天前,抖音巧遇霍华民,25年没见,彼此换过几部手机,联系断绝,这回巧遇,他仍叫我“大侠”,我还称他“小伙"。

小伙不是一般人才,出书写文,讲演书法,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当年,小伙在新青年杂志社当总编室主任,总编辑助理,每期都刊发我稿件,我经常拜访他,杂志社编辑也混得相当熟悉,例如摄影家于夫,诗人谢文利,艺术家曲艺峰,王显尧,白庆祥等。

后来,小伙去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任副所长,再后来任省政府主办的活力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发我不少经济类稿件。

2003年,小伙全省公务员考试第一名,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分别对他进行考核,答应他,一年内提拔副厅级或大学领导。

一年后没了消息。

这时,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来哈尔滨引人才,小伙觉得,还是做学问好,便参加报名,很快批准,还给25万安家费3万科研基金。

黑龙江省统计局城调大队高队长曾写报告给有关部门,觉得霍华民这样的人才,从黑龙江流失,非常可惜。

小伙到河南洛阳,如鱼得水,当上教授,成为河南名人,报纸有名,电视有影,在鲜花和赞誉中事业辉煌,他培养许多书法和新闻人才。

如今,小伙退休,又返聘在大学任教,还当郑州商学院文学院教授。

欧派橱柜、新豪轩门窗、敏华家具人事变动。欧派橱柜事业部总经理刘军已经离职。刘军自2003年入职欧派以来,历任区域经理、营销总监、欧派集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欧派橱柜总经理、集团营销副总裁等职;新豪轩门窗营销总经理李阳于2022年12月31日正式离职新豪轩。众所周知,李阳曾任好莱客家居营销中心总经理,是从定制跨界闯入门窗黄金时代的操盘手典型。任职新豪轩期间,带领新豪轩团队再度开启了品牌建设的革新之旅,立足“高端定制·以爱筑家”,从全新的品牌营销中心到全新的终端店面SI形象再到全新的品牌标识形象等动态;12月24日,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发生人员变更,新增副董事长曾文省。敏华家具成立于2005年6月23日,公司注册资本1.02亿美元,法人戴全发。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敏华实业有限公司持该公司股份100%。

#我的薪水成长记录#

我是1981年技校毕业参加工作的,3个月试用期后我每个月的工资是30多块钱,那时母亲要求我每个月交给她26.6块钱,她帮我存到银行存3年到期后零存整取1000块钱!

那时在单位食堂买饭吃,一个月5块钱吃的就已经很好了!每顿都是有肉有青菜的!那时每年都有工资涨虽然涨的不多,但是,跟地方上的工资比较起来,我们单位每个月有野外津贴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1987年当时结婚时房子是单位分的,想买的家用电器当时是紧俏商品,有钱都未必买的到!我们结婚时买的三洋牌电视机还是老公嫂子开后门,从她们的单位商场悄悄的买回来的!当时还搭了一台收录机,因为,我们已经买了一台高档收录机,后来搭的收录机也是通过老公嫂子卖给了别人!

后来我们的工资从38.61开始慢慢地涨起来,每次工资都是从几块钱十几块钱的涨起来的,有时是每个职工都有份的普涨,有时则是单位所谓表现好的人才有资格涨的工资!

再后来就是国家根据职工参加工作时间职称和职务来定工资标准,这时的工资标准相对来说就合理了很多!

1992年后其实职工都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工资到底是多少,因为档案工资是由单位的人事部门管理!单位职工上班时拿的工资跟档案工资无关,一般是单位承包负责人给大家发工资,这个工资标准由承包负责人和单位相关人事研究决定!

只有在职工退休时人事部门才会通过每个退休职工的档案工资,来结算退休职工每个月该拿的退休金!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一般职工是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工资的!每个月拿到手的只是自己在单位承包负责人那里多劳多得的工资!

2003年我从单位因病内退时,单位根据当时我的档案工资,并按一定比例给了820元的生活费!这个生活费也因档案工资在涨而会涨的,一直到2012年我正式退休!

从2012年到2022年我们单位退休职工的管理,经历了从央企到地方的交接退休金也有了很大提高,当时的退休金是多少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因为,10年时间退休金每年都在涨,谁还会记10年前自己的退休金是多少呢?

反正我记得的是:除了2012∽2013年我的退休金没涨一分外,从2014年开始后来每年都是100多块钱的涨幅,涨的最多的一次是交到地方的那一次大概500多块钱!上个月我的退休金是5400多块钱!

好好查查

君临天下121语文高级教师

看了李少莉的履历,才知道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华丽转身!差一步,她转不了事业编制;差一步,她成不了公务员;差一步,她就要退休了;差一步,她晋升不到副局长。她的人生,有许多巧合,有许多时间节点,让人感叹,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一样。

第一步,工人身份转为事业人员身份。1984年,她进入纺织厂上班,成为工人,第二年她就一边上班一边参加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1990年4月取得中专学历后,李少莉调到医院上班,通过转干或者代干或者聘干,成为事业人员身份(现在叫事业编制),至此,李少莉的身份,成为了“干部”,为她进入机关,成为公务员打下了基础。第二步,从事业人员到公务员。2003年7月,李少莉调到了卫生局工作,一直到2006年7月提拔。卫生局,是行政部门,至此,李少莉再一次转换身份,由事业编制人员成为了行政干部,即公务员。这期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巧合。一、2003年推出了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做法,就在这一年,李少莉调进了政府机关,工作岗位成为了后来的公务员岗位,她正好踩在“逢进必考”的过渡点上,避免了考试。二、2006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首次登记。登记要求,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从事业单位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的人员,定性为“逆向调动”,违反“凡进必考”程序,不能登记。但首次登记时,如果是副科级,可登记为公务员。而李少莉就在2006年7月,提拔为中蒙医科副科长,符合登记条件。第三步、通过提拔避免55岁退休。根据相关规定,55周岁是女性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在2021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新规,新规规定,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按照规定要求2021年李少莉如果一直是正科级,就要退休。但是,在2020年8月被提拔为副处级,担任副局长,属于副处级干部。那么,按照规定,她自然而然要延长至60岁退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71248/
1
上一篇宿迁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江苏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截止时间)
下一篇 2014年烟台公务员考试(烟台公务员公告)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