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一位老人站到部队大门口,因无证件被哨兵拦下,为见儿子老人对哨兵讲道:“叫你们师长跑步来见我!”
1970年,河北113师驻地的大门口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虽然看似普通,但老人浑身的气质却与众不同,步伐坚定地就往驻地内走。这时站岗的哨兵主动拦下老人:“老人家,这里可不能随便进。”
老人摸索了身上的口袋,神色也有些紧张,好像是忘带了什么。但是老人没拿出手续,哨兵也不能随意让老人进入。无奈之下,老人竟决定硬闯,哨兵随即跨出一步,拦在老人身前。
老爷子的情绪有些激动,随即向哨兵讲道:“让你们师长裴飞正跑步过来!”哨兵一听,反倒有些不知所措,老爷子虽然上了岁数,但声如洪钟、气场十足,不像是存心闹事之徒。
于是哨兵随即将此事报告给了裴飞正,裴飞正一听,竟真的放下手边工作,跑步赶到驻地门口,向老人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随即将老人迎进驻地:“贺老,您可别见怪!”
哨兵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是大名鼎鼎的贺健少将,想来看望自己参军入伍的儿子,情急之下才想出一招,把自己的老部下裴飞正喊了出来!
讲起贺健将军的从军史,他从1929年加入红军,成了徐向前的警卫员。1932年,潢光战役中,为了及时了解前线状况,徐向前做出决定,要亲自赶赴前线考察!
而贺健也牢牢跟随在徐向前身边,时刻保证徐向前的安全。可到了前线,徐向前正拿着望远镜,专心致志地观察地形,突然天空中传来一声嘶鸣,一颗炮弹直奔徐向前而去!
贺健来不及出声提醒,随即飞身扑向徐向前,将徐向前推到安全的地方,而贺健则用身体挡住了飞溅的弹片和尘埃。强劲的爆炸和气流将贺健掀飞出去,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随即晕死过去。
徐向前抖落身上的泥土,从地上爬起,随即查看了贺健的情况,他的后背被炸得血肉模糊,肋骨不知道断了多少根。但好在经过抢救,贺健保住了一条命。而贺健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仍然在询问徐向前是否受伤。
此后徐向前每每谈及此事,都不禁感慨:“要是没了贺健,那次我就要去见马克思了。”而贺健在队伍里也名声大噪,1937年时,贺健与徐向前分别,并逐渐在抗日战场上独当一面。
解放战争期间,贺健担任部队师长,先后指挥了鲁南、洛阳、开封等地区的攻坚战役,平日里贺健虚心学习作战思路,积极提高指挥水平,作战时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深受部队战士们的爱戴
1955年授勋仪式,贺健被授予少将军衔,而在1970年时,贺健的身份已经是副司令了,不过贺健平日里不喜欢摆架子,做事也十分低调。
因此贺健在处理公务时路过河北保定,顺便去部队里看望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特意脱下了军装,就是想保持低调去见儿子,不想在部队里引发轰动,更不愿儿子因为这层关系受到过多优待。
于是贺健穿得十分普通,却不料证件也忘带了,才被哨兵拦在门外。等裴飞正把贺健带进部队后,他特地交代哨兵:“这位是贺健将军,以后他要是再来,你们可以直接放行!”
被师长教育一通,哨兵显得更加局促了,这时贺健反而拍了拍哨兵的肩膀讲道:“这位可是个负责任的好同志啊!你们也训练得不错,很有原则!”
随后贺健从部队里找到儿子,一阵寒暄后便转身离开部队,没有惊动其他将士。以至于贺健孤身一人离开时,还有人在悄悄讨论,这位精神矍铄、器宇轩昂的老人究竟是谁。
贺健将军一生贯彻自己低调、廉洁的行事风格,始终不搞特殊,不搞优待,坚持为人民服务。他的革命精神与高尚品格,也将永远值得我们缅怀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