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是怎样的体验# 我的妈妈于今年农历九月十一走了,享年91周岁。两个多月了,我没有一天不在想她,不在挂念她,亲爱的妈妈您在那边还好吗?见到了我爸爸了吗?今天在这里我谈谈我的妈妈,她有着特殊的经历,也是对她老人家的纪念吧!
我的妈妈是著名的“五千湘女上天山”的其中一员 。她193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的一个小山村,上面有九个哥哥,她是家中最小且唯一的女娃 。她在读完高小相当于现在初中的十六岁那年,之身一人徒步走进长沙,去追随她那共产党员的哥哥,走上了革命道路,就职于当时的长沙军工被服厂 。
她要一直这样按部就班的走下去 ,肯定是城市中人,成为市民,挣着工资,找个婆家,生儿育女,安度生活。但她却于1949年9月瞒着我外婆报名参军去了几千里之外的新疆,再见到她妈妈时已是10年之后的1959年的冬天,她自己也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
我妈妈的婚姻,因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时期、特殊的情况、特殊的社会背景,由组织做主 、领导决定,嫁给了大她16岁当营长的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曾是王震将军的部下,三五九旅中的一员。父母亲,一个是出生于河北农村,目不识丁的泥腿子的北方汉子;一个是生长在山清水秀,有文化正值青春年华的南方姑娘,由于南北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还年龄相差那么大,我爸又是当兵出身的军官,自身必染军阀作风,脾气火暴、武断专行。从我记事起,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关石光荣他们两口子家事的演绎,就是我父母真实生活的写照,父母经常拌嘴吵架,家中时常硝烟四起。
我的妈妈在遥远的新疆,举目无亲,生养了我们姊妹五个,还当上了排长,(后来所有军人就地转业,改制为兵团建制,军事化管理),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保卫新疆、开发新疆、屯垦新疆,建设新疆,即是军人,又是农工。
妈妈重任在肩,家务缠身还要参加劳作,摘棉花期间都是披星戴月。在那个激进的年代,结了婚的男人根本不顾家,何况我爸是干部,从来都没管过家,家就是他的旅馆,早出晚归。有时因出差、学习、培训、开会等公务,一年半载的见不上他。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蹉跎的岁月,又是非常落后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我妈说;那时真是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差,干的比驴累啊!可想而知,我的妈妈那时有多苦、有多累、有多难、有多么多的不容易。
我的妈妈把青春献给了新疆,把婚姻献给了军人,把一生献给了革命。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她收到了国务院颁发的纪念奖章,这是党和国家对她一生的肯定,也是给她的最高荣誉。
我亲爱的妈妈走了,她又在天堂和我爸团聚了。一双父母,一对军人,同为革命 ,贡献一生!
亲爱的爸爸妈妈 ,天堂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