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两个小时能全部做完吗?
如果有谁告诉你他在120分钟里面做完了130或者135道题,
还一题没蒙,
那他肯定蒙的就是你!
就算是再牛逼,
敢说自己能做完行测题的也是极少数。
就按照简单题和难题7:2:1的比例来算,那1 0%的难题,也就是13道题的难题,怎么也得有一半得是蒙出来的吧。
按照大神们的普遍做题速度,国考行测按照以下的做题速度是比较合理的:
常识判断: 20道题,最高用时10分钟,正确率50%以上即可。
言语理解: 40道题,最高用时35分钟,正确率85%以上。
判断推理: 40道题,最高用时35分钟,正确率85%以上。
资料分析: 20道题,最高用时25分钟,正确率90%以上。
数量关系: 10道题,最高用时7分钟,正确率60%左右。
再加上涂卡的7、8分钟,一共是120分钟。
这中间的细微调整,
个人情况的不同用时也不同了。
行测其实最难的地方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时间。
考了两次事业单位,两次公务员的我深有体会。
行测的题目单个看起来,也就是小学奥数题目的水平。
可为什么每年考60来分的大有人在?
就是因为高度紧张的时间,题目会做又如何,根本没时间做也是白搭!
想要在行测考试中拿到更多的分数,就要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规定时间内做出更多的题目。
大家备考行测的时候也不需要拿‘必须要把卷子做完为目标”。
转换一下思路,
把目标设定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拿到更多的分数,就够了。
#冬日生活打卡季# #2022生机大会#
高考加一门科目中医,中医课低于120分(满分150),其他科分再高也不予录取。要想考公务员事业编先得考中医,想出国办签证考中医,想进国足考中医。总之一切考试选拔出关必须考中医,中医不过一门否决。
数学真的靠天赋。我九零年初中毕业中考满分120考了118分,平时上课听十来分钟,作业都是抄的。高一碰到立几就懵逼了,老师说我空间概念太差。高二的平面解析几何又满血复活,期末考试数学满分差一分。有和我一样的空间概念不行的人吗?
国考即将开始了,作为已上岸并有过国考培训机构教学经验的过来人,简单总结几条干锅建议,希望能帮到有缘人:一般来说准备考公的同学们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你刚开始接触公考,对公考题型什么的都还不掌握。那么很简单,就先老老实实的买一本公考教材。先把公考的题型搞清楚。这样你至少先知道考试是怎么考的,有哪些题型。这个是基础,就不用详说了哈。这个阶段过后呢,就进入第二阶段了。当你已经知道公考的基本题型后,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大量的做真题,这一步很关键、很重要!一定要是真题,而是必须自己掐着点来做,考试120分钟做完,你也必须安排出专门的时间,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去落实。比如,本人当年备考的时候,就是每天9点至11点做一套真题,然后下午去研究错题。当你把市面上能找到的真题做完之后,你会突然发现,以后做的所有题目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所有培训辅导教材中的题目要么来自真题,要么从真题改编的,都是差不多的。而你要面对的真正的下一次考试的真题,也会与前十年已经出过真题有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相似度。所以,吃透真题绝对是应对公考的杀手锏!
时间关系,今天先说到这,有时间再继续更新!感兴趣的或有需要的可以关注我,也可以私信我,我可以免费解答你们的问题!
做难题到底有没有意义,到底有没有必要。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如果数学成绩没达到110,甚至没达到120,做难题意义都不大。
每次考试,你可以详细分析下自己的试卷,真的是只有难题在丢分吗,你可以看看有没有这些情况:
1.有没有低级错误?
2.有没有见过的题型自己反而不会?
3.虽然会做,但耗了很长的时间?
其实对于那些难题来说,就比如导数那道题,只要你基础过关,拿8分相对是很容易的,后面那4分,即使成绩很好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拿上。
你和学霸成绩上的差距,就是学霸能把会做的都做对而且是又快又准确,这样也就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后面较难的题。而你比不上学霸的原因就是,丢了很多不应该的分数。其实你们智商没多大区别,区别就在于学习习惯,学习方式。
#错题学习法# #错题学习法每天巩固一种错题类型# @错题学习法梁瑞锋
我希望这是山东最后一次听力考试,以后高考英语,就是120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会听,不会说,也挺好的。
建议四年级前,期末考试把英语作为考查科目。#我的生活也是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