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永安监狱公务员(永安监狱做什么工作)

【琅岐司法所组织4名刑满释放人员专车返乡,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福州同心抗疫# 11月7日上午,福州马尾琅岐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永安监狱刑释衔接点,与狱警顺利办理好刑释人员交接手续。随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带领4名刑

【琅岐司法所组织4名刑满释放人员专车返乡,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福州同心抗疫# 11月7日上午,福州马尾琅岐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永安监狱刑释衔接点,与狱警顺利办理好刑释人员交接手续。随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带领4名刑释人员坐上专车,沿高速路返程。回到琅岐镇后,4名刑释人员在司法所签订了《刑满释放人员帮扶协议书》《疫情防控承诺书》,司法所工作人员为4名刑释人员及时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档案。办理好相关接收手续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带领4名刑释人员与村干部及家人交接,要求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进行报备并居家隔离,做到了既有“法度”又有“温度”,同时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帮帮团快讯#via@第一帮帮团

不屈上告终沉冤昭雪(八)

 

(因篇幅原因,本故事在我的微头条连载,每天更新一个新故事)

 

公公被自己的儿媳诬告犯“强奸罪”而进入班房!四姐妹开始了长达6年的上告。那渴求清白的信念气贯长虹!那不屈不挠的上告历程可歌可泣!!那患难与共的手足情深回肠荡气!

 

第八集 迎来转机

 

1997年农历二月初八,天上飘着雪。四姐妹又来到了沈阳,这一次省高院顺利接了案。

 

1997年10月底,案子已分到了省高院刑事监督审判庭黄法官手中。案卷调来后,黄法官和同事们仔细研究了材料,又问了张淑莲四姐妹一些情况,最后他和同事们议论说:“这案子漏洞太多,王凤霞的母亲和舅舅头一天来到张家,第二天就出了证;王凤霞每次提供被告人强奸她的时间前后相矛盾;既然精斑化验结果不是张成荣的,就应该彻底否掉!”

 

临走时,黄法官拦住张淑莲说:“回去给我个联系电话就行了,不用再跑了,我们一定会尽力办的,法律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他还亲自把她们送到了汽车站。

 

大概是时来运转了,王英俊律师也正在加紧为她们查找证据。1997年11月底,黄法官打电话告诉她们,案卷已发回葫芦岛市中院重新审理。市法院领导十分重视,决定让55岁的老法官李德平等人重审。四姐妹得知后格外高兴,她们找到李德平:“李大哥,你可要细心给我们看啊,这可是最后一关。”李德平安慰说:“放心吧,不管是谁我们都会好好看的,如果真是冤案,法院一定会为你们做主!”

 

在苦苦的盼望中,张淑莲四姐妹迎来了1998年春节。这一年春节,李德平的心情格外沉重,一尺半厚的卷宗,他会同王宪臣庭长等人一道,翻来复去审核,还几次辗转到张成荣那里调查。

 

1998年2月10日,葫芦岛市中院在永安监狱重新开庭审理张成荣一案。市检察院决定不出庭执行职务。这天,张淑莲四姐妹6年来第一次穿戴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庄严地走进法庭进行辩论。

【失散25年 父子在厦看守所里相认、“团圆”】当失散25年的父子隔着看守所的铁窗四目相对时,两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4月23日上午,同安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在厦门市第二看守所、永安市公安局的配合下举行了一场特殊而温暖的认亲仪式,在押人员杨某与其分别25年的生父老甘相认。今年1月起,为响应“团圆”行动,同安公安分局、迅速成立以刑侦大队牵头的“团圆”行动专班,今年以来已先后替3名走失儿童寻回家人。失散25年 父子在厦看守所里相认、“团圆”_新闻中心_厦门网

郭婉莹婚后不久,丈夫却流连一位年轻寡妇家中,她打扮一番后,敲开了寡妇家的门,向对方说了一句话,丈夫就乖乖回家了!

郭婉莹出生于1909年,她的父亲是“永安百货”董事长郭标,母亲是清末富商马氏家族的千金。

1915年,郭标应孙中山之邀,回国创办了“永安百货”。当时的永安百货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卖的都是高档进口货。

郭标回国后,郭婉莹便是一直是上海的一颗绿宝石,她耀眼而优雅,让无数人倾心,她被称为“四小姐”。

虽然郭婉莹出身不凡,但由于父亲严厉的教导、细心的关怀,郭婉莹并没有染上不好的习性。后来,在郭标的安排下进入中西女塾读书。

中西女塾读书毕业后,郭婉莹想去美国留学,但父亲郭标却认为女孩子出去留学没什么好,不如找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就这样,郭婉莹留在国内,还被家人安排与世家子弟艾尔伯德认识并订婚。

郭婉莹是一个性格独立,追求浪漫、趣味生活的女子。

在一次见面中,艾尔伯德送给郭婉莹一双美国玻璃丝袜,还向郭婉莹说这种袜子很结实,穿一年也不坏。

正是这句话,让郭婉莹觉得自己与艾尔伯德没有共同的话题,堂堂一男子竟在讨论袜子结实问题。于是,郭婉莹提出了退婚。

退婚后的郭婉莹开始寻找另一个人生方向。她只身来到北京,进行燕京大学学习儿童心理学。也是在这求学的期间,郭婉莹遇见了吴毓骧。

吴毓骧是林则徐后人,19岁考上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到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读书。

吴毓骧长得一表人才,风趣幽默,两人在一起有许多共同话题可聊。很快,两人坠入爱河,随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论爱情中如何,但是婚姻却是生活。婚后,郭婉莹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妻子,而吴毓骧却出了小差,没有往成为合格丈夫的路上走。

婚后不久,吴毓骧就出轨了一位年轻的寡妇,经常流连其家中,再也不管家中事。这一刻,也许很多女人会以吵闹的方式来解决,但郭婉莹却没有这样做。

她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也没有争吵,只是打扮好自己,在朋友的陪伴下,来到那个女人家中,敲开门,神情平静地对着对方说:“我来带我的丈夫回家”。然后,挽着丈夫离去。

自此,吴毓骧断了外边的花花草草,和郭婉莹举案齐眉,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过着日子。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郭婉莹开始外出工作,她与朋友创立时装公司,走上了独立生活。

但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郭婉莹家里也发生了巨变,丈夫失去工作,她不得不找第二份工作维持生活。最困难时交不出房租,只得搬到娘家居住。

抗日战争结束后,吴毓骧抓住了机会,开了一家公司,同德国做起了医疗器械的生意,家中的条件日益得到改善。但郭婉莹并没有闲着,坚持外出工作。这样平静的生活延续到1957年。

1957年,郭婉莹的丈夫被划成了右派,关进了监狱,家产被全部没收,还需要偿还国家14万元欠款。

作为资本家的妻子与女儿,自己也成了改造的重点对象。每天迎接她的都是无尽的脏活累活。曾经的芊芊十指布满了老茧血痂。即使如此,郭婉莹依旧优雅地活着,从未在现实面前低头。

她穿着优雅旗袍刷马桶,穿着铮亮的皮鞋卖咸鸭蛋,用她弹钢琴的芊手挖塘泥,即便惨到如此现状,她仍是坦然面对,坚强地生活。

1971年,62岁的郭婉莹退休并得到了一张光荣退休证书。退休后,她享受着平淡幸福的晚年生活。曾有人问她那段艰难岁月,她淡淡地说:“这些劳作有助于我保持身材。”

改革开放后,海外贸易恢复,郭婉莹被很多单位邀请去做英文老师和顾问,这一干,直到她84岁。

1998年,年近90岁的郭婉莹去世,她死后按照生前的遗愿将身体捐赠给了医学院,连骨灰也没留下,但留下了她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

不因出身富贵骄,不因丈夫出轨而闹,不因生活苦难而乱,郭婉莹用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真正的高贵,并非活得体面,而是活得坚强。#我要上头条#

戴笠死后,再也没有人去考虑如何照顾周佛海等人了。周佛海等人在重庆被优待了一年之后,1946年9月17日便由重庆杨家山原来的梅乐斯公馆,解送到军统设在南京宁海路21号的看守所,作为重要汉奸囚禁起来。

沈醉因为这事问过毛人凤:“为什么要把周等由重庆送到南京?不一样都是由军统局看守吗?”

毛人凤说:“送回南京是要把他们交法院去判刑,因为郑介民不敢负责再把他们留在重庆,将来往法院一送,就没有我们的事了。”

接着,毛人凤又轻声嘱咐沈醉:“有人向我检举,周佛海的妻子托人送了一大笔黄金给了郑介民的老婆,你去查有没有这回事。”沈去上海和南京找了一些人问了一下,都只是听说有这回事,但给了多少,谁经手的,却没有查出来。

1946年11月7日,第二次开庭时,当庭宣布判处周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周当场表示不服。后来他上诉,被最高法院驳回,维持原判。

此后有一天,毛人凤对沈醉说:“杨淑慧(周佛海的老婆)就住在保密局附近成贤街,你去看看她。”

沈醉去到后,杨淑慧表示万分感激,希望能见见毛人凤。她惟一希望是能把周佛海的死刑改判。沈醉暗示她:“如果谁得了你的金条,这个时候就不应再有什么顾虑,应该跑去找他们拼了,因为反正已判了,不能再加刑。如不能达到减刑的目的,索性把它闹通天。救不了人,拿到的金条至少要退还。”

杨淑慧频频点头。可沈醉借机会追问究竟谁拿了她的大量金条时,她泪流满面,却迟迟不肯说出来,只吞吞吐吐地说:“谢谢您的指点,我豁出性命来也要试试看。”

最后,杨淑慧还是希望求见毛人凤,甚至还想还请求毛带她去见见蒋介石。

沈醉回去向毛人凤汇报后,他只笑笑说:“见见我还可以,要我带她去见蒋老先生,就是戴先生在世,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

事情却也出人意料,1947年3月26日,蒋介石下了一道特赦令,将周佛海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这在当时还是第一个获得这种特赦的,所以很多人都说是“钱可通神”。周佛海当时已50岁,身体一直不好,很希望能保外就医,却没有得到批准。

后来,周佛海病重,毛人凤要沈醉去探望。周佛海握着沈醉的手,泪眼模糊地说:“我如果死去,希望能在尸体上盖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我将万分感激、无限安慰……”

沈醉认为这不算是什么大事,表示可以请示一下。如果准许,下次就把国旗带来放存在周那里,准备以后可以用上。可沈醉回去和毛人凤一谈,毛马上十分认真地说:“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

沈醉漫不经心地说:“给死人身上盖面国旗算什么了不起的事。”

毛人凤立刻站了起来,用很生气的口吻说:“过去戴先生常说你年轻没有政治经验,这件事你就不懂得利害。如果最高法院提出来,谁把他的汉奸帽子摘掉,而把他作为国家的功臣的?那我们怎样回答?这不是件小事,你太不重视这一分寸了……”

没等毛人凤说完,沈醉就说:“不给他,他自己买一面就行了。”说完起身就走。毛人凤追到门口大声把沈叫回去,改口说:“你就告诉他,这种事你做不了主,已代他向上面请求去了。”

毛停了一会又说:“你为什么不趁这机会问问他,他老婆被什么人诈去大量金条?相信你问他,他会肯讲的。”

可毛人凤不同意周佛海的请求,沈醉就没好意思再去找周佛海,只回复毛说:“周不知道他老婆拿了多少黄金给什么人。”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疑案,谁也不敢说,但又都知道有这么回事。

直到解放后,沈醉去上海参观才弄清楚,是上海一个与郑介民老婆做生意的姓吴的商人,直接找到杨淑慧,说戴笠死后,保密局局长是郑介民,只有通过郑介民,周佛海才能免去一死。

吴某一开口就要500根条子(5000两黄金)。杨淑慧表示,即使把所有的亲友财产全部要来,也不会有十分之一。几经讨价还价,最后以150根条子(1500两黄金)达成协议。吴某从中拿了50根,把100根给了郑介民的老婆。

后来,沈醉找了杨淑慧后,杨找吴某去拼命。郑介民老婆虽然吓得躲去了汉口,但还是硬逼郑介民去活动,直到蒋介石下特赦令,杨淑慧才没把这件事捅穿。

更令沈醉吃惊的是:解放后,杨淑慧还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捐献了愚园路柳林街一座花园洋房。这是抗战前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为了拉拢周佛海,而秘密赠送给周的,因为周那时正在蒋介石身边工作。

后来,周佛海潜逃到上海附逆,到处找房屋落脚,也没有使用近在咫尺的这座洋房。抗战胜利后,军统不断对杨淑慧敲诈勒索,她也没动这座洋房,直到解放后才捐献出来,真有她的一套。

1948年2月初,监狱方面不断传出周佛海病危的消息,到后来已瘦得连注射都无下针处,只剩得一身皮包骨。杨淑慧还四处奔走,希望能够保外就医,仍未得到批准。拖到2月28日,周死在狱中,移葬于南京郊外永安公墓。

那天去送葬的旧同事,只有一位搞新闻工作的金雄白,还是刚刚从军统的看守所释放不久,其余的人都不敢沾边。剩下的就是周佛海生前的司机、警卫、厨师等二十多人。

戴笠死后,再也没有人去考虑如何照顾周佛海等人了。

周佛海等人在重庆被优待了一年之后,1946年9月17日便由重庆杨家山原来的梅乐斯公馆,解送到军统设在南京宁海路21号的看守所,作为重要汉奸囚禁起来。

沈醉因为这事问过毛人凤:“为什么要把周等由重庆送到南京?不一样都是由军统局看守吗?”毛人凤说:“送回南京是要把他们交法院去判刑,因为郑介民不敢负责再把他们留在重庆,将来往法院一送,就没有我们的事了。”

接着,毛人凤又轻声嘱咐沈醉:“有人向我检举,周佛海的妻子托人送了一大笔黄金给了郑介民的老婆,你去查有没有这回事。”沈去上海和南京找了一些人问了一下,都只是听说有这回事,但给了多少,谁经手的,却没有查出来。

1946年11月7日,第二次开庭时,当庭宣布判处周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周当场表示不服。后来他上诉,被最高法院驳回,维持原判。

此后有一天,毛人凤对沈醉说:“杨淑慧(周佛海的老婆)就住在保密局附近成贤街,你去看看她。”沈醉去到后,杨淑慧表示万分感激,希望能见见毛人凤。她惟一希望是能把周佛海的死刑改判。

沈醉暗示她:“如果谁得了你的金条,这个时候就不应再有什么顾虑,应该跑去找他们拼了,因为反正已判了,不能再加刑。如不能达到减刑的目的,索性把它闹通天。救不了人,拿到的金条至少要退还。”杨淑慧频频点头。

可沈醉借机会追问究竟谁拿了她的大量金条时,她泪流满面,却迟迟不肯说出来,只吞吞吐吐地说:“谢谢您的指点,我豁出性命来也要试试看。”

最后,杨淑慧还是希望求见毛人凤,甚至还想还请求毛带她去见见蒋介石。沈醉回去向毛人凤汇报后,他只笑笑说:“见见我还可以,要我带她去见蒋老先生,就是戴先生在世,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

事情却也出人意料,1947年3月26日,蒋介石下了一道特赦令,将周佛海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这在当时还是第一个获得这种特赦的,所以很多人都说是“钱可通神”。周佛海当时已50岁,身体一直不好,很希望能保外就医,却没有得到批准。

后来,周佛海病重,毛人凤要沈醉去探望。周佛海握着沈醉的手,泪眼模糊地说:“我如果死去,希望能在尸体上盖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我将万分感激、无限安慰……”沈醉认为这不算是什么大事,表示可以请示一下。

如果准许,下次就把国旗带来放存在周那里,准备以后可以用上。可沈醉回去和毛人凤一谈,毛马上十分认真地说:“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沈醉漫不经心地说:“给死人身上盖面国旗算什么了不起的事。”

毛人凤立刻站了起来,用很生气的口吻说:“过去戴先生常说你年轻没有政治经验,这件事你就不懂得利害。如果最高法院提出来,谁把他的汉奸帽子摘掉,而把他作为国家的功臣的?那我们怎样回答?这不是件小事,你太不重视这一分寸了……”

没等毛人凤说完,沈醉就说:“不给他,他自己买一面就行了。”说完起身就走。毛人凤追到门口大声把沈叫回去,改口说:“你就告诉他,这种事你做不了主,已代他向上面请求去了。”

毛停了一会又说:“你为什么不趁这机会问问他,他老婆被什么人诈去大量金条?相信你问他,他会肯讲的。”可毛人凤不同意周佛海的请求,沈醉就没好意思再去找周佛海,只回复毛说:“周不知道他老婆拿了多少黄金给什么人。”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疑案,谁也不敢说,但又都知道有这么回事。

直到解放后,沈醉去上海参观才弄清楚,是上海一个与郑介民老婆做生意的姓吴的商人,直接找到杨淑慧,说戴笠死后,保密局局长是郑介民,只有通过郑介民,周佛海才能免去一死。

吴某一开口就要500根条子(5000两黄金)。杨淑慧表示,即使把所有的亲友财产全部要来,也不会有十分之一。几经讨价还价,最后以150根条子(1500两黄金)达成协议。吴某从中拿了50根,把100根给了郑介民的老婆。后来,沈醉找了杨淑慧后,杨找吴某去拼命。

郑介民老婆虽然吓得躲去了汉口,但还是硬逼郑介民去活动,直到蒋介石下特赦令,杨淑慧才没把这件事捅穿。更令沈醉吃惊的是:解放后,杨淑慧还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捐献了愚园路柳林街一座花园洋房。这是抗战前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为了拉拢周佛海,而秘密赠送给周的,因为周那时正在蒋介石身边工作。

后来,周佛海潜逃到上海附近,到处找房屋落脚,也没有使用近在咫尺的这座洋房。抗战胜利后,军统不断对杨淑慧敲诈勒索,她也没动这座洋房,直到解放后才捐献出来,真有她的一套。

1948年2月初,监狱方面不断传出周佛海病危的消息,到后来已瘦得连注射都无下针处,只剩得一身皮包骨。杨淑慧还四处奔走,希望能够保外就医,仍未得到批准。

拖到2月28日,周死在狱中,移葬于南京郊外永安公墓。那天去送葬的旧同事,只有一位搞新闻工作的金雄白,还是刚刚从军统的看守所释放不久,其余的人都不敢沾边。

剩下的就是周佛海生前的司机、警卫、厨师等二十多人。

戴笠死后,没有人考虑如何照顾周佛海等人。周佛海等人在重庆受到一年的优待后,于1946年9月17日从重庆杨家山的梅尔斯故居被转移到南京宁海路21号军事管理和统计局拘留中心,并作为重要叛徒被监禁。

沈醉问毛仁峰:“为什么要把周小川等人从重庆送到南京?”?他们都由军事统计局看守吗?”

毛仁峰说:“当他们被送回南京时,应该交给法院判决,因为郑洁民不敢负责把他们留在重庆。”。一旦他们将来被送上法庭,我们就不会有问题了

然后,毛仁锋温和地问沈醉:“有人告诉我周佛海的妻子给郑洁敏的妻子寄了大量黄金。去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事。”沈去了上海和南京,询问了一些人。他们只是听说了这件事,但他们没有发现他们给了多少钱以及是谁处理的。

1946年11月7日,第二次开庭时,周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周当场表示不满。后来,他的上诉被最高法院驳回,维持了原判。

有一天,毛仁锋对沈醉说,“杨淑惠(周佛海的妻子)住在特勤局附近的成县街。去看看她。”

沈醉抵达后,杨淑惠表示感谢,并希望见到毛仁峰。她唯一的希望是改变周佛海的死刑判决。沈醉向她暗示:“如果有人得到了你的金条,你现在不应该有任何担心。你应该去找他们打架,因为他们已经被判刑了,你不能增加刑期。如果你不能达到减刑的目的,你可以把它弄得一团糟。如果你救不了人,你得到的金条至少应该归还

杨树辉频频点头。但当沈醉借此机会问是谁拿走了她的大量金条时,她泪流满面,但她不愿意说出来。她只是结结巴巴地说:“谢谢你的建议。如果我冒着生命危险,我会试试的。”

最后,杨淑惠仍然想见毛仁锋,甚至想让毛仁锋带她去见蒋介石。

沈醉回去向毛仁峰汇报后,他只是笑着说:“没关系,我想带她去见蒋先生。”。即使戴先生还活着,他也没有这样的勇气

1947年3月26日,蒋介石颁布了特赦令,将周佛海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当时,它是第一个获得这种赦免的人,所以很多人都说“金钱可以通向上帝”。周佛海当时50岁,健康状况不佳。他希望保释就医,但未获批准。

后来,周佛海病得很重,毛仁峰想喝醉酒去看望他。周福海握着醉醺醺的手,含着眼泪说:“如果我死了,我希望用红旗盖住尸体。”。我将非常感激和安慰…'

沈醉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并说他可以要求指示。如果允许的话,我下次会把国旗带到周的地方,以备将来使用。但当沈从文回去与毛仁锋交谈时,毛仁锋立即非常严肃地说:“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沈漫不经心地说,“用国旗盖住死者没什么。”

毛仁峰立即站起来,非常生气地说:“过去戴先生常说你年轻,没有政治经验,所以你不了解这件事的利益。如果最高法院提出这个问题,谁会脱下他的叛徒帽子,把他视为民族英雄?那我们怎么回答呢?这不是一件小事。你对这项措施不太重视…'

在毛仁峰喝完之前,他喝醉了,说:“如果你不给他,他可以自己买一个。”然后我起身离开了。毛仁峰把沈赶到门口,把他叫了回来。他改变了语气,说:“告诉他你不能成为这种事情的主人。”。我请他代表他去

毛停顿了一会儿,说:“你为什么不借此机会问他,他骗了他妻子很多金条?”?我相信如果你问他,他会愿意告诉你的。”

但毛仁锋不同意周佛海的要求,因此他喝得太醉,无法再次找到周佛海。他只回答毛:“周不知道他妻子给了谁多少金子。”当时,这确实是一个谜,没有人敢说,但大家都知道。

直到解放后,沈才去了上海 在访问中,他发现是一位姓吴的商人在上海与郑洁敏的妻子做生意。他直接找到杨树辉,说戴笠死后,密探局局长是郑洁敏。只有通过郑洁敏,周佛海才能避免死亡。

吴一开口就要了500条(5000两黄金)。杨淑惠说,即使亲戚朋友的所有财产都要来,也不会有十分之一。经过多次讨价还价,最终以150块黄金(1500两黄金)达成协议。吴拿了50张,给了郑洁敏的妻子100张。

后来,沈醉找到杨树辉后,杨树辉去找吴帮忙。虽然郑洁敏的妻子吓得躲在汉口,但她还是强迫郑洁敏去参加活动。直到蒋介石颁布特赦令,杨树辉才将此事公诸于众。

更令人惊讶的是,解放后,杨树辉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捐赠了位于豫园路柳林街的一座花园洋房。这是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为了在抗日战争前赢得周佛海的支持而秘密赠送给周的,因为周当时在蒋介石身边工作。

后来,周福海潜逃到上海参加叛乱,四处寻找安家之所,没有使用附近的洋房。抗日战争胜利后,军统不断敲诈杨淑惠,杨淑惠没有搬家。她直到解放后才捐出。她真的有自己的一套。

1948年2月初,监狱一直听说周佛海病入膏肓。后来,他瘦得连打针都打不了。他骨瘦如柴。杨淑惠也四处走动,希望保释就医,但她没有获准。2月28日,周在狱中去世,并被安葬在南京郊外的永安公墓。

当天参加葬礼的唯一一位老同事是刚刚从军统拘留所获释的记者金雄白。其余的人不敢碰它。其余20多人,包括周佛海的司机、警卫和厨师。

南北朝时东魏猛将高敖曹,以神力而闻, 他使用的马槊势大力沉,勇猛无敌,当时被誉为可与西楚霸王项羽相比。

高敖曹最初投奔起义军葛荣时,驻守在武城,当时,西魏军中有一个著名鲜卑神箭手,想要亲自射杀高敖曹。

这个鲜卑人隐藏在城外的一处乱石中,静静地等待着在城上巡城的高敖曹。

这天傍晚,晚饭后,高敖曹按习惯带着十几个卫兵,登上城楼巡视,突然,一道寒光,一只冷箭直射他的面门。

高敖曹刚一躲过,他身边的卫兵就被射死了几个。高敖曹大怒,飞身冲下城楼,翻身上马,手持马槊从小门直奔鲜卑人而去。

这时城上的兵士已经有十几个人中箭毙命,这鲜卑人正在搭箭时,就见人影一闪,高敖曹的大槊己到将鲜卑人打得脑浆四溅。

后来,高敖曹投奔了北魏皇帝元子攸。有一次,元子攸拿出一副盔甲对高敖曹说::“朕听说古代最有名的神箭手,力能穿透七层铠甲,你试试看看?”

高敖曹让士兵把铠甲放在一百多步开外,张弓搭箭,一箭将铠甲全部贯穿。

高敖曹出身在渤海蓨县 ,少年时放荡不羁,以胆力过人著称。

当时乡人对高敖曹非常敬畏,不敢指责他。他父亲高翼对乡人说:“我死后也不知还有没有儿子给我送老添土?”

二年后,高翼患病去世,当时高敖曹在外,闻听父亲去世,星夜赶回家。高敖曹跪在地上说:“您生前就怕死后没人给您添土,现在您知道我的本事了吧!”

建义元年,高敖曹与哥哥高乾在河济聚众造反,投奔了当时的农民军首领葛荣。葛荣看高敖曹兄弟勇猛善战,就让兄弟俩率兵抗击官军。

北魏皇帝元子攸与高乾是小时候的伙伴,他听说高乾哥俩在叛军中,就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人交给了高乾。高乾看完书信,就带着弟弟高敖曹投降了朝廷。

孝庄帝元子攸见高乾兄弟来降大喜,封高乾为剌史,高敖曹为通直散骑侍郎,封武城县伯。

这时,大将军尔朱荣跟孝庄帝说:“高乾兄弟先叛后降,反复无常,陛下不应当让他们担任重要的官职。孝庄帝无奈,只得命他们回归乡里。

高氏兄弟回乡后,暗中招集勇士,占山为王,袭击抢掠尔朱荣的官军。

尔朱荣闻讯后,便密令刺史元仲宗请高乾与高敖曹喝酒,乘其不备,诱俘了兄弟俩。然后把他们囚禁在晋阳监狱中。

永安三年,尔朱荣进入洛阳,掌握北魏军政大权,不久,他被孝庄帝诱杀。高敖曹兄弟这才被放出来。

尔朱荣死后,其家人尔朱羽起兵造反,围攻洛阳,孝庄帝急命刚被释放的高敖曹率兵迎击叛军。

高敖曹手提马槊,直奔敌阵,他所向披靡,诛杀叛兵几千人。

击败叛军后,孝庄帝任命高乾为冀州刺使、高敖曹为直阁将军,屯兵家乡。

高氏兄弟临行时,孝庄帝把他们送到黄河边,举起酒杯说:“你们兄弟俩是冀州的豪杰,将来如果京城有什么变故,一定要来支援朕!”高乾、高敖曹流着眼泪,发誓效忠皇帝。

不久,叛军果然袭击洛阳,孝庄帝遇害。高敖曹听说后,便与哥哥在信都起兵。

这时,尔朱羽率五千兵马来到信都,高敖曹在家中来不及披挂铠甲,便率领家丁十余骑迎战,高敖曹一杆大槊勇力无比,尔朱羽生大败逃走。 

这年十月,晋州刺史高欢在朝中掌权,任命高敖曹为大都督,率部去韩陵与尔朱羽交战。

 

高欢对高敖曹说:“你所率领的都是汉族子弟,他们身单力薄,我给你一千名鲜卑兵吧!”

高敖曹说:“我这些士兵训练已久,战斗力不弱于鲜卑兵,还是用我自己的人马吧!”高欢同意了。

等到两军交战时,高欢大败,率军后撤。尔朱兆趁胜追击。就在这时,高敖曹率五百骑兵突然出现,将尔朱兆的军队拦腰截断,尔朱兆大败撤退。

永熙二年,孝武帝听信谗言,秘密将高乾杀死。当时,高敖曹在外征战,听说哥哥被杀,便回军对洛阳发动猛攻。

孝武帝抵挡不住逃往关中。孝武帝逃走后,高欢立清河王元善见为皇帝,并迁都邺城,任命高敖曹为司徒。

于是高敖曹就住在了邺城。这天,他府中的一个家奴高京偷了银子,被高敖曹抓住,要杀死他。

高京说:“主人,我曾三次在危难时救过你,今天不过拿了一点银子。你怎能因为这点小事杀死我。”

高敖曹大怒说,”我饶你不死,但活罪难免,说完命人将高京的一条腿打断。”

这年的二月,宇文泰率西魏军主力突袭高敖曹,高敖曹没有准备,全军覆没,他单人独骑突围出来。

等逃到河阳城时,河阳太守高永乐与高敖曹以前有过节,他关闭城门不让高敖曹进城。

高敖曹见城上不理睬他,便拔刀劈砍城门。这时追兵已经赶到,高敖曹匆忙藏到了护城桥下。  

这时追兵抓住了高敖曹的家人高京,便追问高敖曹的下落。高京早对主人怀恨,因此用手一指,告诉了敌兵高敖曹的藏身之处。

于是追兵里三层,外三层将高敖曹包围起来。

高敖曹没有战马,只好徒步挥舞马槊与敌兵交战,砍杀敌兵无数,可是敌兵太多,高敖曹又是马上将,最后他身负重伤。

这时,他对一个敌兵头目说:“你砍下我的头,拿去封侯拜将吧!”说完,自刎而死,敌兵砍下他的脑袋离去。

高欢得知高敖曹战死,追封他为太师、大司马。并将他的灵位放在世宗高澄的陵庙中。

1949年11月下旬,蒋介石下令对重庆集中营的革命志士进行黎明前的血腥大屠杀,最残忍、狠毒的就是杨进兴、徐贵林、张界、漆玉麟等臭名昭著的四大杀手。他们杀人后自知罪孽深重,伪装隐藏下来。

解放后,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清匪反霸和追逃行动,这四个恶贯满盈的杀手最终先后落入法网,被押上历史审判台处决。

四人中,为恶最大的就是杨进兴,他浙江省宣平县人,出生于1917年,从23岁起进入军统。由于他枪法准,加上凶残成性,很快便由看守所特务队队员变成军统行动队队员,后被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看中,提拔为自己的便衣卫士,不久又升任戴笠侍从副官,曾经负责“监管”过叶挺将军。但“好景”不长,戴笠于1946年3月17日上午11时从青岛乘机返渝,因飞机失事摔死在南京附近板桥镇。戴笠死后,杨进兴一度失宠,被派到渣滓洞监狱当了一名看守员。

杨进兴奉命杀人出了名,毛人凤、徐远举、周养浩等特务头目派人杀害革命志士时,第一个就想到他。

1946年8月18日,杨进兴将地下党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押去松林坡的戴公馆,一阵乱枪扫射之后,杨进兴便让特务们提过事先准备好的汽油,浇上后放上一把火焚尸,然后仓皇挖了一个坑,将两者的遗骸埋到戴公馆车库后面的松林里。

1947年9月13日,杨进兴奉命把尚承文、张占鳌、朱念群三人从白公馆解押到杨家山“中美合作所”,用美国人发明的电刑实施杀害。不料设备失灵,三人中有两人没断气。杨进兴冲过去,操起旁边的十字镐,残忍地将尚有余息的二人打死。

在杀害杨虎城将军时,杨进兴为使他在遇害前经受沉痛的身心折磨,先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家属,随后,联同张静甫、熊祥等特务挥刀朝杨虎城刺去,杨虎城前胸致命的一刀,正是杨进兴刺进去的。另外两个特务陈宝琪和张鹄则冲到另外一间屋子杀害了宋绮云将军和他的妻子徐林侠。丧尽天良的杨进兴还亲手杀害了“小萝卜头”宋振中,沈醉后来

在1949年的“11·27”大屠杀时,杨进兴以换地点为由,把黄显声将军和张学良的副官李英毅骗去步云桥,亲自开枪将其杀害,并偷走黄将军手上的金表。在“11·27”大屠杀中,杨进兴腰插十多支手枪,身背十几个弹匣,对白公馆、新世界关押的数百名革命志士疯狂扫射,又欠下了80多条人命。

犯下滔天大罪之后,杨进兴自知并非毛人凤的亲信骨干,想要乘机逃台湾不可能,便与保密局其他杀手一起,跳上重庆警备司令部准备好的汽车,朝成都方向逃去。按照西南特区的编组计划上山。途中,杨进兴得知华蓥山已获得解放后,惶恐不安,便脱离其他几人,只身逃到南充永安乡下,躲进一户姓张的农户家中。

杨进兴谎称自己是广安人,名叫杨大发,父母早已双亡成了孤儿,给地主家当放牛娃,四处漂泊混碗饭吃,众人被他的假象所蒙骗,答应让他暂住下来。

此后,杨进兴伪装得很好,他不管刮风下雨,都在田间地头劳作。村民们哪里想到,就是这个会过日子的“庄稼人”,却曾是保密局的杀人魔王。

后来,杨进兴在土改中干得十分“卖力”,骗取了当地群众和乡政府干部的信任,在定出身成分时被评定为贫农,分得田地三亩多、房屋一间半、粮食五担(一担十斗)。在互助组成立后,杨进兴更是被村民们选为互助组组长。

就在杨进兴自以为得计的时候,他却忘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53 年6月,全国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永安乡政府发函去广安调查,广安县公安局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判断杨大发有可能是国民党漏网特务杨进兴。但没有足够的证据不能随便抓人。

为了摸清真实情况,侦察员们带着相机来到杨大发所在的永安乡,说杨大发所领导的互助组是先进社,要照一张全社社员合影照上报县政府搞宣传。杨大发没有起疑心,表现得很积极,立即组织全体社员拍照。重庆市公安局一个老侦察员看过照片说:“他就是杀人魔王杨进兴,这个坏人化成灰我也认得,就是他杀害了我们许多人。”

为了再次确认,侦查员又拿着照片,让原保密局收发股股长邓培新、特务陈威等人进行辨认。几个特务仔细看了照片后,都十分肯定地对侦查员说照片上的这个男人就是杨进兴。

确定杨进兴的真实身份后,接下来就是制定详细的抓捕计划。重庆市公安局吴国成等人来到永安乡,带了一张四川省评选全国劳模的审批表,由乡政府通知杨大发前来村公所填表以便实施就地抓捕。

杨大发进了村公所,把填写好的“全国劳模审批表”递了过去。吴国成接过表看了看上面贴的那张照片,大吼一声:“漏网特务杨进兴,你被捕了!”与此同时,公安局的两个便衣警察冲了过去,将杨进兴扭住双手制服。

1958年5月16日,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人民文化宫广场召开公审大会。逃匿十多年的杨进兴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就在前后时间,徐贵林、张界、漆玉麟等潜伏隐藏的特务也都一一落网,获得了和杨进兴一样的应有的下场。

抗战真实故事,一位普通的中国母亲,她先后把丈夫和5个儿子都送进部队,放弃小家的利益,为国家放在首要位置,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就是邓玉芬,生于北京的一户穷苦人家里。抗战全部爆发后,虽然她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她却有非常高的思想觉悟,她先后动员自己的丈夫和5个儿子参加八路军。

战争是残酷的,母亲的举动是平凡也伟大。

1942年3月,丈夫和四儿永合、五儿永安归家种地,汉奸出卖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同时遇害,四儿也被抓走了。苦难接踵而至:1942年秋,大儿永全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中;1943年秋,二儿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死在家里;1944年春,邓玉芬的六儿在躲避敌人“扫荡”中跑丢了,刚满七岁的小七也连病带饿死在妈妈怀里。

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玉芬为她的丈夫和儿子们立了衣冠冢,告诉为国捐躯的丈夫、大儿、二儿、四儿、五儿、七儿:咱们胜利了!

1970年,邓玉芬去世。她最后的话是:别把我埋在深山里,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八路军10团的孩子们回来。#历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70178/
1
上一篇宿州 公务员考试地点(宿州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
下一篇 考公务员过了年龄(年龄大了考公务员考的上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