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一次到南疆,在喀什结伴了两个女生,一起走沙漠公路,至今回想那依然是一段自由放飞的令人怀念的岁月。
接上一篇游记:在喀什过完古尔邦节后,湖南男生和人拼车走新藏线去西藏,东北姐姐也返回东北老家了。
我和两个四川女生结伴去了一趟塔县后,又返回喀什,本来也想走新藏线去西藏,但是听说已经大雪封路了,所以最后决定环南疆一圈后走青藏线去西藏。
我在喀什住宿的青旅结伴了两个女生,先是从喀什坐火车去和田,在和田住了一晚,第二天坐班车到民丰。
到达民丰时已是下午,听当地人说最近几天都没有班车走沙漠公路,所以最后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包一辆车。
路上车辆很少,茫茫戈壁沙漠,无边无际,但和我想象中不一样,因为公路两边种有防护林,从车窗望出去看不清楚沙漠,而司机说他晚上还要返回民丰,所以路上都不愿意停留,以致于我几乎没有拍照片。
途中只停过一次车,因为司机要喝水,停在了沙漠边的一栋房子前,那是公路养护员住宿的房子,一对老夫妻,他们长年累月居住在这里,平时物资是有顺路车辆运送的。
傍晚时分我们到了塔河,据说这是一座因石油而兴起的沙漠小镇,有一个常年喷火的大烟囱。
圆圆的太阳挂在天空,泛着金黄色,此情此景让我想起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路过塔中继续往前,天越来越暗,四周漆黑一片没有一点亮光,晚上我们到达轮台,找了一家宾馆住下。
第二天我们又打车到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其实就在昨晚我们经过的路上。买了门票和区车间票,游客很少很少,区间车上只有我们。
开车的是一个内蒙小伙子,他说他特别喜欢沙漠胡杨,所以就到了这里来开车,可以天天看胡杨。他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沿途经过的胡杨树,还时不时地停车给我们拍照。
一株株形状各异的胡杨,耸立于茫茫戈壁中,似乎天生就带着千年的沧桑感。内蒙小伙把我们放到终点,然后就开车离开,让我们要返回时给他打电话。
我们没有方向地在胡杨林中乱转,不敢走太远,怕迷路。走路返回时,一辆小车停在我们面前,车窗落下,露出副驾驶上一张和善的女人的脸,她伸出头说,天快黑了,可以载我们出去,因为这里距离大门还很远。
我们说不用了,已经打电话给区间车司机了,他很快就过来了,虽然最后没坐他们的车,但是在遥远的他乡,遇到善意的帮助,感觉分外温暖。
在轮台之后,我们几个人也分开了,有人去库尔勒,有人去伊犁,我要去若羌,从那里再去青海格尔木,继续我的青藏之旅。
——2014年10月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冬日生活打卡季#
#第一次旅游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是2014年7月,等待安置工作期间呆的无聊,一个人到四川旅游,十多天时间无比欢乐。特别是跟团去九寨的几天在车上偶然遇见一位南方姑娘,她也是一个人,两个人刚好结伴而行。想想真是美好,一起游览美景,吃美食,喝的微醉,做年轻人所有喜欢做的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彼此,没有压力、没有任何顾忌。真正旅行的味道,人生不过如此美好,虽然短暂但永远难忘。想起弘一法师说理一段话:遇见是因为有债要还,离开是因为还清了。人和人偶尔的遇见,得是修行了很久才有的一种缘分吧。珍惜一切美好吧
【武胜一单位拖欠工资,相关单位回复了...】
近日,有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称武胜县农业农村局拖欠工资,以下为网帖原文:
我们作业人员在武胜县中心镇、旧县、乐善、永胜、街子、真静、清平等几个乡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发证,2015年我们组织了80多人外业调查干了两年多,到现在拿了一小部分工资,可武胜县农业农村局拖欠农民工工资,现在又到了这个年底,谢你贵局先解次农民工工资,中央一至再三强调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可你们不把中央政策到耳边风,你们解决不,不解决我们只好上中央平台上来解次,请回复刘忠。
对网友发帖咨询的问题,认证为武胜县农业局的账号回复称,已向县财政局申请资金,待资金到位后立即支付。以下为回复内容。
图片网民:您好!您反映的情况已收悉。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经核查,2014年,我局以公开招标形式确定了四川省天府容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实施主体,并于同年9月签订了合同,合同约定金额1452.01万元。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全部项目,我局已拨付资金1066.72万元,剩余385.29万元未拨付。我局已向县人民政府提交了资金请示报告,目前报告正在财政局等候领导批示。资金一到位我局将立即通知贵公司。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相信作为政府工作单位不会故意拖欠项目资金,今年各地财政都相对紧张,导致部分项目款项无法及时结算,希望相关企业单位耐心等待。
来源:麻辣广安#广安头条#
新年新气象 新疆开新局丨新年伊始,新疆各地企业生产忙
网信新疆 2023-01-07 19:19 发表于新疆
2023新年伊始,新疆大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奋进画卷:工业园区车间,现代化机器流水线生产正忙;技能培训课堂,农民趁冬闲主动“充电”;山区滑雪场,冰雪游活动丰富多彩……新的一年,新疆将开启新的征程,书写新的篇章。


新年伊始,新疆各地企业生产忙


新年伊始,全疆各地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为全年开好头、起好步。
铆足干劲 抓生产 赶订单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抢抓新一年开局的大好发展机遇,铆足干劲、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力争首季开门红!
,时长01:14
(来源:霍尔果斯市融媒体中心)
库尔勒香梨进入旺销阶段 线上线下齐发力
春节临近,库尔勒香梨进入销售旺季,不少消费者选购香梨作为年货。1月4日,在阿瓦提农场冷链物流园里,工人们正忙着分装、打包香梨,销往疆外市场。库尔勒六户农哥香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这里的老客户,自去年12月以来,每天都要往合作社在河北、成都的前置仓发送1-2车香梨。
库尔勒零距离
生产车间热火朝天
连日来,在位于泽普县赛力乡的新疆幸福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缝纫机正在快速地运转着,工人们正在进行裁剪、缝纫等工序,忙得不可开交。
新疆幸福服装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成立,主营工装、职业装、校服等服装的设计、生产加工及销售。近年来,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经营方针和策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稳定产品质量,生产的服装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订单源源不断。
(来源:泽普县融媒体中心)
新疆首座加能站正式投运
1月5日零时起,位于乌鲁木齐市迎宾路156号的中国石化迎宾路综合加能旗舰站(以下简称加能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在新疆首座加能站在乌鲁木齐市正式营业。目前,加能站可提供进站加油服务,一旦加气和加电功能调试完毕后,即可“一站式”提供加油、加气和加电服务。
,时长00:35
(来源:掌上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晚报)
热热闹闹办年货 喜气洋洋迎春节
临近新春,家家户户纷纷开始置办年货,新疆多地举办喜庆热闹的年货节,大街小巷也开始变得年味十足。
乌鲁木齐首届地铁年货节开启
1月5日,乌鲁木齐首届地铁年货节开启,市民乘坐地铁1号线在铁路局站、南湖站和南门站下车,不出站就可以购买年货。本届地铁年货节为期半个月,期间还将举办快闪、春联书写等迎新春活动,方便市民在进出站时就能完成年货采买。
,时长00:36
(视频来源:@“夏明”抖音账号)
乡村年货节 热闹迎新年
1月5日,在焉耆县包尔海乡,一场乡村年货大集热闹进行,这里不仅能“办年货”,还能“卖年货”。琳琅满目的年货商品按照摊位依次摆开,汇聚了全县各乡镇的优质农特产品,在家门口为老百姓打造安全、实惠、丰富的年货采购平台。
,时长00:33
(来源:焉耆融媒)
冬日和新疆有场冰雪约会
高山、粉雪、蓝天、暖阳,冬日的新疆多彩而又浪漫;冰雪旅游节、冰雪文化节、冰雪嘉年华……冬日的新疆是欢乐的冰雪海洋,快来赶赴和新疆的冰雪约会吧!
福海县第十六届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
为进一步推动福海县冰雪旅游市场健康发展,打造高品质的冰雪旅游业态,加大冰雪旅游产品供给,1月7日,福海县第十六届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节开幕。为期三天的活动将举办醒网捕鱼、祭祀表演、年货大集、嬉冰戏雪、品鱼宴等活动。
,时长00:29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在开幕活动现场,一口直径3.5米的鱼羊鲜大锅成为大家的焦点。八方游客正向品尝鲜美的鱼羊鲜汤。
雪都融媒
,赞136
冰雪嘉年华 乐享冬日好时光
冰上爬犁、雪地拔河、冰上赛龙舟……小寒刚过,乌鲁木齐市水西沟中学里,一场冰雪嘉年华活动让校园热“雪”沸腾。
1月6日,走进乌鲁木齐市水西沟中学冰场,不少同学和家长们在冰雪中热力四射:有冰上赛龙舟的激烈追赶,也有雪地拔河的欢笑,更少不了摔个趔趄、“刹不住车”的惊险……
,时长00:35
(来源:掌上乌鲁木齐)
新年开门红,全年好开头。新年伊始,新疆各地发展不断提速,生产车间赶进度、冰雪旅游聚人气、商超消费日渐旺……站在新起点上,天山南北一派新气象!
1970年,演员李小龙找到邵氏合作,开出一部电影10000美金片酬。邵逸夫不同意,直接压到2500美金,两人谈崩了。一气之下李小龙转身投到邵氏的冤家对头嘉禾。
嘉禾老板高兴极了,立刻亲自派人赴美,李小龙觉得嘉禾有诚意,于是,两人就签约了。
不久后,邵逸夫却突然找到李小龙,想要和他合作,但李小龙拒绝了。
李小龙会拒绝邵逸夫,可能是心里的那股气还没有完全消散吧。
邵逸夫之所以会回过头来找李小龙,其实是有原因的。
李小龙进入嘉禾后,凭借着他的中国武术,拍出了一系列好看的武打动作片,其中就有《唐山大兄》、《精武门》等等……
特别是《唐山大兄》这部电影,在香港一上映,就赚下了350万港币。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小龙的武打动作片风靡全球,直接掀起了中国功夫热,新一代天王巨星也就此诞生。
也就是在这个时,邵逸夫突然找到李小龙,希望能和李小龙合作,李小龙也是个奇人。
他用邵逸夫的手机,给嘉禾打了个电话,嘉禾一听就懂了,立马就给李小龙涨了片酬,李小龙和邵逸夫的合作也就不了了之了。
以至于后来,大家都说邵逸夫是因为抠门才错过了,一代巨星李小龙。
【小张文史会】
但我并不认同。
我认为,邵逸夫之所以把价砍到2500美金,可能是当时李小龙的片酬确实只适合给到这么多,并不是邵逸夫抠门。
毕竟,邵逸夫前前后后光对内地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就超过100亿港元。
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1985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当时有关部门特地立碑予以纪念。
虽然在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唯有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1987年,他回乡探亲访问,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家乡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他曾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
20世纪90年代初,江浙一带遭遇台风和洪涝灾害,不少学校被淹没。邵逸夫一次性资助150多所受灾中小学。
1991年,邵逸夫又先后16次向内蒙古地区捐赠善款,总额达1.37亿元港币,全区有逸夫学校104所。
1994年,邵逸夫向牛津大学捐赠300万英磅,成立了中国研究所。
2002年,邵逸夫宣布设立不限种族国籍、宗教和信仰的“邵逸夫奖”,每个奖项颁给100万美元,比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的95万美金还高,因而也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2005年,南亚因海啸受灾,邵逸夫又捐出1000万港元。
2008年5月15日,也是5·12汶川地震三天之后,邵逸夫又向教育部捐款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000万元)。
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邵逸夫又捐款1亿港币。
2011年,邵逸夫退休之时,邵氏基金将公司2.59%股权馈赠给数家教育及慈善机构。
2013年3月,邵逸夫向浙江大学捐赠2亿元港币,建设“邵逸夫医疗中心”和“邵逸夫医学研究中心”。
当年4月22日,四川雅安又地震了,邵逸夫再次向灾区捐款1亿元港币。
我想任何一位抠门的人,都不会舍得捐赠这么多钱吧。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安详逝世,享年107岁。
今天是他去世的9周年。
邵逸夫一生都在致力于慈善事业,虽然他已经去世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就如诗人臧克家曾说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朋友们,你们觉得邵逸夫抠门吗?
关注@小张文史会 ,一起读有趣的故事。#头条创作挑战赛#
【百城新房价格自2014年后,时隔7年出现年下跌】其中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下跌0.02%;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0.77%。
谁的青春里没有《武林外传》呢?时隔十六年,演员沙溢再扮《武林外传》白展堂。
近日,因为要给新综艺《我们的客栈》预热的缘故,综艺嘉宾们纷纷扮演起了经典角色,其中沙溢扮的就是他曾经的经典角色白展堂。
白展堂有一绝技,那就是葵花点穴手,在江湖上都赫赫有名。
现在的沙溢穿上那套熟悉的衣服,虽然没有当年的风范,因为岁月已逝,他的身材也一去不复返。
不过给人的感觉却还很熟悉亲近,喜剧点还是能拉满。曾饰演郭芙蓉的姚晨也成为了电视剧女王,此前主演的《摇滚狂花》虽然小众,但是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欢。
这次她也与沙溢一起参加《我们的客栈》,姚晨再现郭芙蓉,与沙溢一起再现经典角色,回忆感满满。
沙溢,1978年2月1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小学就读于长春汽车一小,初中就读于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中在吉林艺术学院学习作曲。
家就住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对面,从家里的阳台上就能看到片厂的布景,从小对电影充满好奇。
父母都是评剧演员,小时候的沙溢学习萨克斯,准备从事音乐事业,在吉林省艺术学院学习作曲期间,因为经常去学校戏剧社,爱上了表演,从而明确要走上表演这条路。
1997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2001年毕业进入了空军政治部话剧团。
2002年,参演尚敬导演的《炊事班的故事》,获得第16届“金星奖”优秀演员奖。2006年凭借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白展堂,而被观众所熟知。
2012年因《王的盛宴》中萧何的出色表现,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的肯定,被赞是一个可以驾驭多种角色的演员。
2013年,参演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2014年主演徐纪周导演的《秀才遇到兵》。2015年,主演大型年代传奇励志电视剧《东方球王》。
沙溢胡可援建希望小学,为公益更为后代树榜样。2008年在四川地震发生后,行事低调的沙溢在第一时间向灾区人们捐出了善款。
沙溢与众多文艺界人士共同录制了赈灾公益歌曲《给你我的力量》。通过歌声,向灾区人民传达自己的心声。
沙溢是一个注重自己形象的人。在电视银幕上抑或是很多访谈里沙溢都是搞笑幽默的存在,但在生活中,沙溢是一半幽默一般严肃。
沙溢在表演上基本功扎实,肯下功夫并非常善于挖掘人物角色的深度,且非常吃苦耐劳,沙溢在表演过程中不仅把角色演绎的生活化,准确的把握人物性格,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形和夸张。
沙溢和胡可是在2009年由胡可主持的一个访谈节目《胡可星感觉》中首次相遇,随后两人在合作电视剧《闯荡》时确定恋爱关系,2011年2月20日在北京举行婚礼。
沙溢是个非常顾家的男人,喜剧出身的沙溢看似跳脱活泼,却非常值得托付和信赖,沙溢婚后一直低调,鲜少曝光家庭生活的细节,低调和安稳在娱乐圈中十分难得。
2011年7月16日,妻子胡可剖腹产诞下儿子沙俊伯(小名安吉)。2014年8月19日,沙溢胡可再得一子,沙俊良(小名小鱼儿)。
沙溢胡可夫妇似乎也是有意将孩子们作为艺人培养,平日里让安吉和小鱼儿接触学习的都是偏艺术类特长,比如钢琴和唱歌等。
如果日后安吉和小鱼儿真的入圈做了艺人,你们觉得他们会大红大紫吗?你们觉得兄弟俩能在娱乐圈闯出一番天地吗?#八卦手册# #娱乐圈那点儿事# #说TA#
安徽百人目击事件:“巨蟒”被雷电劈中坠地,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吗?就在1995年的时候,在安徽地区,发生了一件怪事。据说当地的百余名村民,都见到天空中有一条“百米巨蟒”遭闪电击中,然后还掉落了下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传说中的“巨蟒渡劫飞升成龙”,真的存在?
传闻在1995年的一天晚上,安徽的一处村落中,人们都在呼呼大睡。然而,天空的颜色开始变得十分异常,似乎预兆着一些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突然之间电闪雷鸣,巨大的雷声滚滚传来,吵得村民们无法入睡。
在电闪雷鸣之间,村民们隐约发现,窗外有一道黑影时不时地被闪电照亮。
仔细一看,这黑影的形状竟颇似一条蛇影!村民们赶紧穿好衣服,还跑到了鸡圈边查看,生怕自家的鸡被蛇给叼走。
山里面看到蛇,是常见的事儿,毕竟,曾经也有村民打死过一条三米多长的大蛇。可是,眼前的这条“巨蟒”,却吓得村民动也不敢动,肉眼看上去,至少也有百余米之长。
在村民们的注视下,这条大蛇缓缓向山上爬去。紧接着异象丛生,山林里的动物开始四处乱窜,像是在逃命一般。然后就在下一秒,那几十米长的蟒蛇居然拔地而起,冲向了天空,一头扎进了雷电的包围圈中。
没一会儿,在巨蟒和闪电斗得难舍难分时,一条闪电击中了它。巨蟒似乎受到重创,瞬间坠落到地上,没了动静。
后来,有村民大着胆子去找这条巨蟒的尸体,发现这条蛇被闪电劈得四分五裂,十分惨烈。
虽然不少村民都见到了这条可怕的巨蟒,但由于科技落后,并没能用摄影设备将它记录下来,所以现在无法找到当时的任何资料。
对此,有不少人认为,这其实只是一起民间传闻而已。但是,听当地人的描述,这件事似乎又不像是假的。那从科学的角度,可以解释这起事件吗?
在神话传说中,动物想要跨越生物种族的隔阂逆天而行,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雷劫”。不过,其实从自然现象来说,雷本来就有可能劈中地面上的生物。
比如就在2014年3月25号的夜间4点,四川巴中发生了一起森林大火,而这次大火的始作俑者,却正是一条蟒蛇。从后续的结果得知,一条长约五米的巨蟒爬到树上,结果被雷电击中,并点燃了它所待的那棵树,进而导致森林大火。
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古人所谓的“渡雷劫”,说不定就是看到有雷电将动物劈死,臆想出的产物。是否能够说明,安徽的这起事件,使人们以讹传讹,将正常被雷劈死的蟒蛇,说成了故事中的那番景象呢?
而且,根据如今已有资料可知,世界上最大的蛇,是生活在亚马逊丛林中的森蚺。但即使是森蚺,最长也只能长到10米多长,完全与事件中的“百米巨蟒”相差甚远。所以,这会不会是因为当时的村民太过惊恐,所以看错?亦或者是口口相传时,一些人为了夸张,使事件变了味?
而且,即使在现在的社会,也有很多现象被人们误认。比如就在2021年的9月19号晚上,在山西太原,有市民朋友声称自己拍到了“游龙”。而在视频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个光影在云中时隐时现。后来,据有关部门证实,这个所谓的“龙影”,不过是附近广场的探照灯,在云层中晃动留下的影像。
对比这个乌龙,发生在广东江门下川岛的龙吸水事件,则显得靠谱得多。那是在2021年9月17号下午,下川岛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漩涡,紧接着,一个巨大水柱从中升起,赫然正是“龙吸水”现象。
所谓“龙吸水”现象,是一种出现在水面上的龙卷风,正因如此,常常也被称为“水龙卷”。和陆地上龙卷风不同的是,“龙吸水”现象持续时间往往较短,仅有几分钟。所以,很多人还没来及看到,便就会消失。正是这样的神秘感,才造成了人们的误会。在古代时候,人们见到这样的场景时,就会以为是龙王发怒了。
通过以上这些分析,其实不难看出,关于安徽的“巨蟒渡劫”事件,有很大概率是以讹传讹的。可能当时人们的科学认知比较低,加之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会将许多无法解释的事,从神话故事的角度出发,再加上后来为了夸张描述当时的场景,这才有了如今所看到的这个版本。
[what]2023年1月5日,四川大学发表2023年首篇《nature》!
2023年1月4日,四川大学化院-余达刚教授课题组与美康奈尔-林松课题组合作,以“Electrochemical reactor dictates site selectivity inN-heteroarene carboxylations”(在电解池调控CO2参与的氮杂芳烃区域选择性羧基化)为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了相关论文。
四川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注:余达刚博士,男,1986年9月出生于江西奉新;
2007年7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2012年7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德国明斯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5年1月-至今,在四川大学化学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
2018年,获得国家优青资助;
2022年,获得国家杰青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