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人力资源岗位专业性不强吗?#
我上大学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所学的专业课来说人力资源是一个相对综合的学科,理科类需要学高数、线性代数等(让我这个文科生在大学苦不堪言),文科类有英语,专业课有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管理学,还有经济学(宏观、微观、劳动)、劳动法、薪酬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等,和我一起读这个专业的也都是文理科学生都有,从所学的专业课来说,人力资源岗位的专业性还是比较强的。
后来毕业后,我也一直在做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先是在上海的一家大型企业,七八百人的那种,人力资源的部门叫做人资中心,里面根据人资六大模块进行了细分,比如招聘部、人事部、培训部、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部等,层级也从人资总监到部门部长、员工,在上海做人力资源的同行给我的感觉专业度都是比较高的,各类制度、流程也非常的规范,学到了不少东西。
后来我从上海回到淮北,加入了开发区的人力资源中心,给淮北本地的企业做一些人力资源服务,我深深地感受到,淮北当地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几乎没有概念,而淮北专业学人力资源的很少,人资大多缺乏专业知识,仅仅停留在最基础的一些职能上,最明显的就是招聘会上去的大部分是办公室主任,甚至还有会计去做招聘的,而老板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就是招人,做考勤做工资(发工资是会计),怎么约束员工(这么说算客气的,其实就是怎么严格管理)。在淮北求职者的眼中,很多人力资源就是老板的“狗腿子”,想方设法帮老板从员工身上抠成本,压榨员工的。其实这种情况是相互的,老板不重视,人资就不需要多专业,同时也得益于本地员工缺乏法律意识,好忽悠,好管理,所以无法强迫人力资源提升专业性,但这几年随着淮北打工人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公司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优化管理模式,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关怀,跟随这个趋势,相信淮北的人力资源们也会逐渐更加专业。
#淮北复工日记##淮北头条##我眼中的淮北##现在面试的人事招聘员都那么叼的吗?##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