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班长的故事出现了逻辑问题,2018年7月驻村,驻村两年时间积极刷题备老,最终考进公务员队伍,这样一算最早也是2020年下半年考进公务员队伍啊,何来2019年年底提拔成副镇长。
被迫下乡的人们该怎么办
2022年2月的一个星期天,突然接到单位领导电话说是让去单位一下,我急急忙忙收拾好东西就去单位了,来到单位领导把我叫到了他办公室,说让我下乡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当初我也没多考虑太多就答应了,心里想在哪儿也是干活都一样,于是我就去组织部那里办理手续,结果到了我们这儿下乡办人家不同意,说我不是党员不能担任第一书记。后来我就回单位和领导说明情况,结果领导让我顶替别人的名字让我下乡去干活,当时我就没同意,觉得不合适,就和领导反映了情况,也和领导说明了厉害,结果领导生气了说不用我下了,结果就这样不欢而散了。到了晚上领导托人又给我做思想工作,意思就是让我顶别人的名字让我下乡驻村。当时我也怕惹得领导不高兴,给我今后的工作使绊子就想还是答应算了,第二天领导又叫我上他办公室,我只能不情愿地答应了。没想到我们单位被分到了离县城70多里的村庄驻村。由于我们是示范村,只有一个第一书记驻村,其他都是三人一组。就这样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了驻村的地方。
跟大家说实话示范村的任务比贫困村多多了。贫困村需要做的你都得做,贫困村不需要做的示范村也要做,而且还是一个人。
再说说我们单位,领导为什么选我一个不是党员的人下乡。本单位除了我不是党员其余都是党员,却偏偏选中了我,只是因为我年龄小吗?我家里也有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刚刚六个月,正是需要父母的时候。注:单位其余人员孩子均已长大,有上大学的,大学毕业的。最重要的是本单位有参公人员公务员都挣的车补,却偏偏选个事业人员下乡,只因我没关系吗?不管怎么样了,我还是坚持了一年多,每当碰到检查是最发愁的时候,由于名字不一样,我只能顶替别人的名字。心累啊!不知道驻村工作队啥时候能撤。
驻村干部怎么成了尴尬的“夹心饼干”?单位越来越不重视,荣誉、提拔不考虑,业务生疏了,同事关系疏远了,我们该怎么办?
驻村马上三年时间了,主要领导更换了两任,单位从最初的将个人列为第一提拔对象,到如今已提拔职务、职级三轮,仅是晋升了个一级主任科员,基本所有够条件的科长都晋升了的,仍然没有给予考虑。“五一”劳动奖等个人表彰也从未考虑,对村里工作也由最初的经常研究过问,到现在的基本不闻不问,好像没有这项工作,更像是为其他单位干工作似的,让我们驻村干部心都寒了。
作为选派干部,正式文件写着优先提拔、优先使用,三年时间,在我们同批里竟没有一人被优先!倒是我们一再要延期,单位的业务生疏了,同事关系疏远了,我们回到单位需要再从头开始,难道三年就这样白白付之东流了吗?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要上微头条# #微头条日签# #驻村# #公务员#
公务员驻村生活,谈谈思想变化。
租了间民房,简单装修了一下,单位配备了空调、洗衣机、冰箱、宽带等,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
门前种上了花花草草,已经发芽了,让人忍不住去看看。菜园子需要等隔壁邻居收割完这一季后才能种。
到了村子,才知道村里同志压力很大,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开展疫情排查、动员群众注射疫苗、搞美丽乡村建设等,前些日子担惊受怕防范台风“烟花”,一直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他们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谋划村子长远的发展。
另外,他们或许早已习惯了现在的工作状态,重压之下对一切的改变有着本能的排斥。
我试着投进去一个个“石子”,却激不起一点波澜,自身还不熟悉农村相关政策、程序,也不能蛮干、瞎干,目前正处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迷茫期。
这时候,一些杂念就找上门了。有时想,如果不报名驻村,我可能就联系服务书记了,以后想下乡镇的话,找个机会直接提乡镇长不是更好吗?有时想,自己是不是有毛病,明明孩子这么小,报名来这边远村子干什么。
杂念既然来了,就得理一理自己的思想了。我报名不就是想村子在产业发展止能有所突破,老百姓生活上能有所改善,急难愁盼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吗?这些便是我来这里的目标和意义。
而村子现状呢,产业发展仍然靠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下大一点的雨就有大片大片的地块内涝,而旱的时候呢,前些年前修的机井有一半出不来水。
还有断头路、路灯、厕所、疏通沟渠、环境整治等等难题,需要我谋划、协调、督促,一件一件地妥善予以解决。
越是彷徨的时候,越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从今天起,摒弃升官发财的思想,俯下身子一心一意做为国为民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