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报名第五天!人数已突破7万+!竞争最高323:1!#山西省考# #长治头条#
1、报名人数最多十大岗位图一
太原第四监狱)职位1,招录5人,报考人数425人;这个岗位已经连续三日拿下最热门岗位第一,或将成为今年省考的“最香”职位,因为大专可报、不限专业、不限制党员、不限基层工作经历的各种宽松条件,预计此岗位有可能上演“千里挑一”的局面。
2、竞争激烈十大岗位图二
截止至7日16:30 ,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是太原市民政局职位1,连续4天成为竞争比最高的岗位。
3、无人报考岗位仍有126个岗位图三
避开热门,谨慎报考
4、各市报考情况汇总图四
5、选调生报名情况图五
#庆哥评论# 每日演示文稿
2023年1月7日农历腊月十六㊗️周六健康平安
1、民航局发布公告,自8日零时起,取消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
延期举行的2023年度国考今、明两天开2、考。本次国考,近260万人通过资格审查,录用比约70:1。
3、2022年我国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170亿立方米。
4、5日,美“钟云”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我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一切动向尽在掌握。
5、中国人民银行定于9日发行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6、北京市疾控中心6日表示,当前北京暂未发现XBB、BQ.1等变异株的流行。
7、闽台家庭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术交流论坛近日在福建平潭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进一步增进两岸家庭对根、祖、脉的认同。
8、南罗平县中三叠世海相地层(2.44亿年前),发现一种新的肿肋龙科爬行动物,代表了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
9、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2022号墓考古发掘资料,据考古人员推测,该墓应是西周时期一座国君级别墓葬。
10、上海调整入境人员管理措施,8日零时起,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不再对入境人员“健康码”赋码。
11、欧盟:建议成员国要求所有来自中国旅客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外交部回应:欧盟应客观公正看待中国疫情防控形势;
12、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专吃病毒生物,可主动食用病毒并茁壮成长,将改变人类看待病毒的方式;
13、美众议院决定休会至北京时间7日凌晨,11轮竞选投票仍未选出众议长,有人投票给特朗普;
14、日本预排放核废水计划即将来临,多个太平洋国家反对:若核污水安全,请倒在东京。最终实际排放将远超130万吨;
15、俄罗斯正式实施36小时停火指令,乌拒绝停火提议继续炮击俄军事阵地,俄外交官:基辅愿意为西方地缘政治游戏牺牲人民;五角大楼:美国考虑训练乌军使用"爱国者"导弹系统;
【每日双语】A truly happy person is>
[爱慕]同学们,山西省考已报名5.2w人了
[舔屏]最高竞争比189:1
[爱慕]无人报考岗位222个
[舔屏]截止1月6日16:30
[爱慕]报名人数最多的岗位是:
[爱慕]监狱系统-山西省监狱管理局
[舔屏]山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
[呲牙]省考报录比最多的岗位:
[爱慕]太原市直-太原市民政局
[呲牙]从事综合管理等工作
#我的公益一分钟#“我向来是不信命运,可老天像是给我开了个玩笑。”高考619分,超出一本线114分,但他并不是一个正常学生,而是一个有听力残疾的孩子,他就是来自山西的聋人泽同。
2003年,泽同出生在山西忻州一户特殊家庭,父母都患有轻度智力障碍,所以一家人都日常生活只能靠爷爷奶奶维持。在泽同4岁那年,他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去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患了“感音神经性耳聋”,后来还是在国家的资助下,佩戴了助听器。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泽同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而每次考了好成绩,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爷爷,然后爷孙俩在院子里的枣树下一边乘凉,一边下象棋,这是泽同小时候最幸福的事。
但好景不长,泽同10岁时,爷爷因肺气肿去世了,家里的重担只能由奶奶一个人扛。泽同不仅失去了世上最亲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再也没了那个陪他聊天和下棋的老人。
祸不单行。2018年,泽同被确诊为“双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也就是说听力会逐步下降,直至全聋。在听力逐渐恶化的情况下,他的学习成绩也受到极大的波动,变得很不稳定。在泽同右耳完全失聪后,医生建议植入人工耳蜗,但高昂的费用家里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
后来,还是姑姑替他想到了办法,他们的救助申请在“爱的分贝”第二次评审会中获得通过。有了爱的分贝的资助,高考结束后他就可以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了。这对一直饱受听力障碍折磨的他来说,无异于一次“新声”。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泽同的高考成绩达到惊人的619分,已经超越99%的正常人了。可想而知,这优异的成绩背后,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人生的确很难,每个人也会经历很多坎坷和困顿,所幸泽同并没有放弃他的人生,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和努力!“对不起,我没有赢,可我也没有输。”追光吧少年,加油,未来可期!
山西省考最热门岗位竞争比高达203:1
目前竞争最高的岗位依旧是太原市民政局职位1 ,招录1人,已经有203人报名,竞争比已达203:1。
2023年山西省考报名第三天!
截止16点30分
报名人数已经突破37380人!
热度再创新高!#山西头条# #山西#
2004年,山西省横水镇惊现3千年前古墓,考古队挖到墓室时,看到黄泥土竟变成了血红色,继续清理,队员们盯着面前通体鲜红的墙,一阵冷汗从后背冒了出来。
横水镇一麦田里传出“砰”的一声巨响,村民们闻声赶到麦田,看到一个大洞,想到近期村里出现的陌生人,村民们意识到有人在这盗墓,立马进行上报。
很快,考古队赶到现场,进行了勘测,麦田下确实有座规模较大的古墓,而且初步判断已有3千年的历史,大家看盗洞内空空如也,已失去考古价值,心痛不已。
考古队员准备进行善后工作,没想到,在被盗的古墓旁边又发现了两座大墓,更让大家震惊的是,初步统计,就在这两座大墓后竟整整齐齐排列了近300座古墓。
在距横水镇不远的曲沃县和闻喜县就曾发现晋国的大型诸侯墓,这会不会也是晋国的诸侯墓群呢?
考古队把目光锁定在两座大墓上,其中规模较大的命名为1号墓,另一座为2号墓。专家推测这应该是夫妻合葬墓,按照古代男尊女卑封建思想,1号墓主人应该为男性。
1号墓的发掘工作开始不久,考古队就不淡定了,古墓的规模远超想象,仅墓道开口面积就超过20平方米,墓道长竟有27米,从墓道规制判断,古墓年代正好是晋国所处的西周时期。
随着进一步挖掘,墓室里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考古队员意外发现,黄土中露出了血红色像纺织品的东西,继续清理表层泥土,一块红墙出现在大家眼前。
墙表面是一块保存完好的纺织品,上面印有鲜红色的精致图案,走近仔细看,还能清晰看见针脚。一位队员兴奋地说:这就是传说中的“荒帷”!
“荒帷”简单说就是就是覆盖在棺椁上的一个罩子,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先秦史籍《周礼》《仪礼》对其都有记载。可是,专家们还从未见过。
就在这时,队员们惊讶地发现,荒帷上面赫然印着一只火鸟,一座诸侯墓中竟出现了象征女性的火鸟图案。
在大家摸不着头脑的时候,2号墓中传来了更令人奇怪的消息,在2号墓内发现了大量青铜兵器。
难道1号墓的主人是女性,在男尊女卑的西周时期,又怎么会出现女性墓葬规模大于男性的呢?
队员们带着疑惑打开了1号墓中的棺盖,令人震惊的是,棺材内堆满了女性装饰用的玉器,说明1号墓的主人就是女性。
大家在角落发现了一个青铜器,抹去上面的灰尘,从上面的文字得知,这件青铜器是丈夫“倗伯”送给妻子“毕姬”的。
史料记载,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周王朝,分封了97个诸侯国,将分封对象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倗伯就是倗国君主的封号,毕姬是周王室宗女,她属于下嫁,所以墓葬规模就要比倗伯的大。
倗国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呢?
令人不解的是,查遍了史书文献,几乎没有关于倗国的记载,只有往日考古出土的少数西周青铜礼器上有“倗”字。
大家只能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和墓葬中的信息,对倗国进行了解。
倗国属于北方少数民族赤狄部落,在西周时期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在冶金制陶和农业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很多诸侯国都有联姻,其中包括毗邻的晋国国君。
遗憾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上海博物馆有一件西周铜鼎,上面有一段铭文记载翻译过来是:晋国的士兵追杀敌人,到倗国边境突然停止。
专家推测:可能是晋国出兵征讨倗国,倗国为了保全身家性命,或者是为了避免生灵涂炭,主动投降,归顺晋国,所以关于倗国的记载也被晋国毁掉了。
古倗国墓葬群,与秦始皇兵马俑齐名,同被称为中国伟大的考古发现,这次考古工作持续了3年,总共发掘了1299座倗国墓,出土文物多达1万4千多件。
古倗国墓葬群的发现不但填补了一段空白的历史,还成为横水镇的一张名片。
那里展示的一件件文物,仿佛都在向今人诉说着那段尘封千年的往事,向我们展示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丢失那段历史的记忆。
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正是每一次新的发现,才让我们对历史有更清晰的了解,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宝贵的文物,还是文化的传承,更塑造了华夏儿女鲜明的形象!
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
我是睦景先森,带你了解文物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揭开一个个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