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去年考进局机关,平时开会时都躲在后面的角落里,看着局长部署工作,庄重威严,心中对局长生出一些畏惧感。
今天,他看见了局长,大大地一愣。因为此时他看到的局长,并不是平时那个西装笔挺、表情严肃的局长,而是一个一丝不挂的普通男人,和他一样湿淋淋地泡在池子里。
雾气腾腾间,小王和局长赤身裸体地泡在池子里,颇为尴尬。其实小王一直都想在局长面前表现一下,但是汇报工作都是处长去,轮不上他。这回终于逮到机会和局长近距离接触,却又是在这样的场合。小王有一肚子想法却无法表达,在水里憋得脸通红。
过了一会儿,局长泡好起身,小王哗啦一下从水里站起来,慌不择言道:“局长,我给您搓澡吧。”
局长吓了一跳,定下神儿,微笑着说:“不用了,有搓澡工。”
“局长,就让我来吧。”说着,小王殷勤地扶着局长跨出池子。

小王拧干毛巾,一丝不苟地替局长搓背。他一边搓,一边跟局长闲聊。聊着聊着,气氛逐渐轻松下来,小王心里消除了拘谨,觉着是时候表现表现了。他壮着胆子说:“局长,我想提个建议。”
“好啊!年轻人就该多想工作。”局长应道。
小王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说道:“现在公车要改革,纪委正在严查公车私用,而且网络这么发达,您的车牌号一看就是机关公务用车,建议您再弄个普通车牌,这样您办点私事就不怕被人拍到了。”
局长趴在床上,半天没吱声。
小王没留意,头脑一热,继续说:“其实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见您的车停在对面的马路上,我以为是您司机在私下用车呢,多显眼呐。”
局长沉吟了半晌,问:“搓完了吗?”
“还没。”小王答道。
局长摆摆手,“那快点搓吧。”语调恢复了往日部署工作时的严肃。

小王心下感觉不好,有些诚惶诚恐。
一周后,局里开会,对部分人员进行了内部调整,小王从业务处室调到了办公室,专管行政后勤。他经办公室主任同意,定下用车规则,八小时工作日外,公车一律入库。
局长以身作则,除了上班用车,业余时间基本上都停车入库。其他副局长见状,也都不好意思用私车了。这样一来,不仅油费大幅下降,局里的经验也被纪委肯定,登上了廉政简报。
小王在办公室干得风生水起,但联想到那次洗澡的事儿,总是摸不着头脑,局长到底是生气呢,还是认可呢?
转眼间,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就结束了。纵观这半年来的学习,不仅让我们初学了各种应用文的写法,更让我们对应用文的重要性有了深层的了解,可谓受益匪浅。
应用文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处理公共事务,以及人民群众处理个人事务使用的,具有直接价值和惯用格式的文书,是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应用文。比如书信、请假条、借条、通知、申请书,包括我现在正在写的总结,都属于应用文的范畴。老师用了一个相当生动、恰当的比喻形容了应用文的组成。应用文的主题为其灵魂,材料为其血肉,结构为其骨骼,语言为其细胞。如此一来,我们便能感观地理解写应用文要注意哪些部分。

应用文具有六大特点,即实用性、真实性、规范性、针对性、时效性、简明性等。
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和其他实用文体,它不在于使人明事理、开阔视野或供人欣赏,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文的写作有其明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应用文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用”。为用而写,有用才写,这是应用文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明确这一点,对我们写好应用文有很大作用。写应用文,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应用文的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容虚构,语言要简明扼要,忌浮华、抒情。它的格式也需规范,以便阅读、处理和收发。试想,若一份文件全篇尽是优美的句子、华丽的辞藻,大段大段的描写、抒情,阅读者又怎能迅速地从中看出主要传达的信息?如此一来,应用文的作用就无法体现出来了。
应用文的写作过程不太复杂,主要分三步:明确写作目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对于应用文写作,总的要求是准确、简明、得体,具体来说,要有合体的语言运用和恰当的表达方式。其中,叙述要用真实的人称、真实的对象以及单纯的线索;议论得是客观的评价,不能带主观色彩,要就事论理、引据论说;说明要运用术语,运用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运用数据、资料。若能满足以上各项条件,便是一篇不错的应用文了。

应用文主要分为行政公文、事务公文、专用文书几大类。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公告、通告、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合同及论文等多种类型的应用文。有的是学习、生活中常用的,有的是以后工作中可能要用到的。我想,都很有学习的必要性。
应用文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主要包括领导指导作用、规范准绳作用、沟通协调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及凭证依据作用。
应用文在行政管理、社会实践方面都有指导作用。如党和国家的各级组织和各部门的组织系统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上到下都是通过公务文书来传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意见办法;人们按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服药;工厂在各种设备说明书的指导下安装设备、操作仪器等。
应用文是法律、法规的载体,部分应用文用来发布法律和行政法规。如宪法和依照法律制定的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和大量的条例、规定、办法等行政法规,或章程、制度、规则等规章,都对人的行为产生规范、准绳作用。

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极为复杂,不协调各种关系就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行政公文在传递信息、协调上下左右关系方面功不可没,而简报、调查报告、书信、礼仪文书、合同、协议书等应用文,在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协调关系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用文的沟通协调作用,能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在应用文中,行政公文和法规规章的政治宣传、思想教育作用特别显著,其他的应用文,无论是办公务还是办私务,也都能在客观上产生宣传教育作用。
俗话说,“口说无凭,立字为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都以文件为载体、为依据,这也正体现了应用文的凭证依据作用。由此可见,应用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确有必要掌握一些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在生活、工作中正确使用。
比如,给领导草拟文件,一定要弄清楚领导的意图,否则妄然下笔只会徒增工作量。再比如写请示、公函、报告、简报等,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与所发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如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关系、业务工作关系等,据此才能采取合适的文体,在文中使用相应的语气和措辞,这样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否则可能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大错。

以后,我们势必会接触到写通知、写活动计划书、写项目策划书、写个人简介、自荐书、设计个人简历等应用文的写作,掌握了它的基本写法,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有所帮助。
我认识一个县教育局局长,他的成长历程及从政过程有点“传奇色彩"。
他姓刁,我们姑且称他为刁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他学习成绩一般,高中毕业后未考上大学,但他是居民户口,因此,去了环卫所当了亇环卫工人,环卫工被称为城市美容师,但工作很辛苦,可谓披星戴月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刁先生当时长得瘦小,干了二年实在吃不消,于是就央求他父亲想办法换亇工作。
刁先生父亲是个老干部,原则性很强,但经不住其妻子的死缠烂打和儿子的苦苦哀求,就找到了他一个在中学当校长的老朋友,把刁先生调到了中学当驾驶员。刁先生情商甚高,把校长服待的心满意足,赞不绝口。但学校是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刁先生在学校工作,总感到低人一等,于是,报名参加了某师范大学夜大学的学习,三年的业余学习拿到了大专文凭,学校安排他上一个班级语文课并兼任学校司机,出乎意料的是,所上班级的学生成绩竟达到年级组同学科的中等水平。校长认为他孺子可教,有培养前途,就送他到师范大学读教育管理专业,毕业后,就立马提拔为学校的教务处副主任。

当时强调"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刁先生不仅智商高,情商更是突出,加上有个“有水份"的本科文凭,就被推荐为学校的校长助理,有了认识县教育局主要领导的机会,由于刁先生"很会做人",其“才华"顿时被发现,干了一年的校长助理后,就被破格提为一所中学的校长。
当了学校的一把手后,其独断专行的霸道行径立马显现,上任第二天,就通知财务室,老校长无签字权,学校人事权、财权由他掌握决断,弄得改任书记后的老校长灰头土脸。
在第一次学校班子会议上,刁校长宣布了他的施政原则:领导交办的事,要毫不犹豫地去办;朋友交办的事,要想方设法地去办;一般人交办的事,要看着办。他的讲话,可谓石破天惊,弄得班子成员一愣一愣的。
刁校长嫌原来的办公室太土气,于是责令总务处为他装修,弄得校长室富丽堂皇,教师在背后议论纷纷,说校长像个大老板。

刁校长经常对班子成员说:领导干部要一手拿酒瓶,一手拿浆糊瓶,上面摆摆门,下面撸撸平。他不仅这么说,而且"言出必行",可谓搞得“四平八稳","左右逢源"。
刁校长深谙厚黑之道,平时深居简出,除了他在教工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县教育局来人陪同外,几乎不见他的身影。他还"忙里偷闲",“刻苦学习",弄到了“硕士学位",令人"刮目相看"。
也算刁校长时来运转,干了二年校长,组织部门要交流干部,刁校长被提拔为正科领导干部,去某镇担任分管教育副镇长,在他领导下,该镇教育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屡次受到有关部门表扬。
某日,刁副镇长在出席一次宴会时,碰到了一个刚刚空降本地,操京腔口音的厅级领导干部,一攀谈,这位厅级干部的奶奶竟和刁副镇上的奶奶是表姐妹关系,于是,刁副镇长抓住机遇,顺杆子往上爬,一声声表哥叫得令人心动。领导干部也是人,一来二去,逐渐产生了感情,刁副镇长把某厅领导干部家当成了"外婆家",经常去表哥家里汇报工作,得到了其表哥的赏识,带他认识了不少领导干部。

某年,原县教育局长到龄退休,组织部要遴选一个教育局长,具体要求,除了德才兼备外,还必须是有教育背景,年龄在45岁以下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当中选用。组织部经考察后,向县委有关领导推选了2个人选,有关领导一锤定音,说:"刁副镇长年富力强,有教育背景,加上多岗位锻炼,是最合适的人选。"
经人大任命后,刁副镇长走马上任,变成了刁局长。俗话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第一次局班子会议,他就来个下马虎,见会议桌上并行放了局长和书记的席卡,就大发雷霆,说:“教育局是局长负责制,局长是一把手。”责令局办公室主任把书记席卡放在会议桌的旁边,他一个坐在圆会议桌中心位置。每逢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干部会议,他必须坐在主席台中心位置,而且每次县教育简报上都是他"重要讲话。"就连公务接待用餐时,他必须坐头位,以显示他的权威。

当了局长几年,在教育上他仅仅做做表面文章,华而不实,没有真抓实干,因而全县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社会上议论纷纷。
刁局长管理水平没有提高,但酒量却迅速提升,每次不喝几瓶红酒或一斤白酒不过瘾,可谓无酒不成席,被人称为喝酒"大哥大“,终于在一次酒后驾车时被交警抓个正着,按规定,县委建议并经人大决定,免去了刁局长的职务,并给予了党内处分,改任了三级调研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文中姓名均是化名。照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公司的财务由我负责,今天接到老总助理给的一份资料,是关于涨薪的文件资料。我看了几次,发现除了我,全员涨薪!我实在有些气愤,自己这么努力勤奋工作,为公司争取了荣誉,为什么不给我涨薪?
7年前,我通过层层面试,应聘上了现在这家公司。我是大专毕业,家里也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矿,能进入国企工作,我是真的很珍惜这次机会。

7年间,除了一次生病之外请了一周的假,我几乎全勤。父母经常催我赶紧找个人嫁了,工作归工作,家庭还是要的。这个我当然明白,只是工作确实太忙了,我不敢放松,我哪有时间谈对象。而且像我这样在工程单位上班的,经常会在在离市区很远的地方一待就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谈了也不稳定。
在公司里,名义上我是资料管理员,实际上,我负责的事情挺多挺杂的。公司的人事、简报、财务以及施工台账等,都是我负责。有时候还要做其它一些领导安排的临时任务。
有一次,领导让我制作一个视频,反映公司企业文化和工作日常的,要拿去参赛的。我之前也没接触过视频制作,但还是边学边做了,那段时间,就更忙了,连周末的时间都填满了。最终这个视频,获得了一等奖,我还是觉得挺自豪的。
虽然负责的工作这么多,我的工资却不高,税前4000元月薪,没有其它补贴了。即使这样,我还得帮公司垫付平常的快递费,要到年底才能报销。如果我把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快递明细弄丢了或者缺失,我就很难要回这笔垫出去的快递费了。

所以,我觉得自己对于这份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对于公司,不说有多大贡献吧,起码为公司争取过大荣誉,勤勤恳恳地完成了各项杂七杂八的任务。
没曾想这次不给我涨薪?!全员都涨了,就我一个没有,我太委屈了。于是我就去找老总理论,我一口气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了。老总只是跟我说:“小张啊,不是不给你涨工资,是我也没办法。公司有制度的,你要赶紧考一建二建。这个平常我也多次提醒你了。”
我听了哑口无言,回想之前,老总确实跟我说过要我赶紧考证,但我工作实在太忙了,哪有时间去考证。但公司制度在那里,我只能悻悻地回到办公位发闷气。
@奋起的新米 这是一个网友发的自己的工作情况。就她这个事情,结合自己在国企的经验和身边在国企工作的朋友的看法,其实主要责任还是在她。在国企工作,不能瞎忙,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才能有机会加薪升职。

1. 考证考编,一定是首位的,是再忙也要做的事情
在国企,在任用和提升人才方便,甚至薪资方便,主要有两个方向考量。一个是工作业绩,这个容易理解,就是你的本职工作,做得好不好。二是职称,影响到职称评定的除了业绩,还有相关的证书和编制。
虽说现在很多国企在实行编内编外同工同酬,但毕竟有个过程。能考编的尽量考编,要考证的尽快考证,把这些硬性条件先尽快达成了,才有机会加薪升职。
2. 公司考量的是本职工作里的业绩,主次要分清
在国企里面,经常会组织很多业余活动,比如球赛、知识竞答之类的。这种活动当然要积极参加,但是要注意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
小张在视频竞赛中为公司争得了荣誉,是增光了,但不是关键的。对于她的加薪,可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薪资是劳动的报酬,只有本职工作做出色了,报酬才会跟着往上涨。

所以说,涨薪的核心是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要清楚本职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先把这个做好了,再去做其它的事情。不然会显得主次不分,留个拎不清的印象给领导,有功劳才会有苦劳。
3.工作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
小张的工作,看似负责很多事情,做得很多,实际没有核心,在国企里面,经常会设置这样的岗位,一般叫综合岗。其实说是打杂也不过分。
这个岗位的工作很分散,不像其它岗位,比较单一。工作内容单一的岗位容易定考核指标,只要跟着考核指标走,就容易知道是否出业绩。
而一些杂事,很多是一次性的任务或者日常性的工作,很难定考核指标。因为在大家的认知里,这类事情,做得好是应该的。
如果做了这样的岗位,忙是肯定了,但不要一味地忙。要自己抽时间去跟理清楚手头的事情,哪些是可以定考核指标的,这件事情的成果展现是什么样子的,要想清楚。
自己想清楚后,再去跟领导谈,如何考核自己手头的工作情况,要有一个共识。等做汇报总结的时候,把相关的数据成果摆出来,就相当于给领导弹药,帮你跟公司争取利益。做事要让领导看见,这个很重要。
朋友们,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对于国企的工作,你还有哪些建议?小张这个情况,要不要考虑离职呢?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我是@奋起的新米,每天分享普通人的职场事,谈职场理,如果对您有启发或帮助,记得点击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