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中国大陆的第10000个超级充电桩在上海落成,位于上海东方明珠超级充电站。至此,特斯拉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构建起“15分钟生活圈”,进一步提升充电体验。特斯拉以2014年在上海建设落成中国第一座超级充电站为序幕,经过9年的努力,已在中国大陆建设开放超过1500座超级充电站,10,000个超级充电桩,搭配超过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19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完成全覆盖,且在320多个地级市建立了辐射广泛、纵横交错的充电网络。
最近网上一直盛传上海有一个反中医联盟,其实这个组织2014年就成立了。
这个时候,又再一次被提及,估计该组织,又开始有所行动了。无独有偶,历史上有过类似的运动,最终中医还是存活下来了。
所以,这种倒行逆施的组织,存在是很可笑的,你们能翻起什么大浪?

全国各地一、二线城市,都有中医药大学,从县城到首都,均有中医院,你们敢闹腾它们不?
病毒压顶三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在自媒体平台,跟着中医大师,学中医知识了,这将是新潮流,势不可挡,别闹腾了。
2014年上海踩踏事件,36人遇难,政府一人赔偿
80万人民币!
2022年韩国踩踏事件,156人遇难,目前政府一人赔偿约18万元人民币!
2021年美国踩踏事件,10人遇难,政府一分不赔,音乐节组织方面临7.5亿美元赔偿诉讼!
#蔡子说美国#
#头条创作挑战赛##4名中国公民在韩国踩踏事故中遇难#
作为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亲历者,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庆幸自己当时被挤出了人群,倒在地上,继而被一位大叔拉离至安全地带,可惜当时太混乱,脑子一片空白,还没跟大叔说声谢谢,就已经找不到大叔的人影了。那次事故死了36个人,而我,轻微脑震荡、左肩胛骨中度骨折,右小腿划一大口子,也不知是被什么利器导致。但是跟不幸遇难的人比起来,我简直就是万幸了!

这次韩国梨泰院的踩踏事故又一次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2014年的外滩,当时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
那是我第一次在上海过年,跟我的同学一起,当晚我就感觉人异常地多,人流不是顺着一个方向流动的,而是形成了两股对撞的人流,像两股海浪一样互相碰撞着,当时我就感觉到了窒息,就跟朋友一起拼命往旁边挪动,是很费劲的那种。突然人群变得躁动起来,不远处的台阶上有人在大喊伴随着女人的哭声,应该是有人摔倒了。
我当时由于鞋子被挤掉,捡鞋子的瞬间被人顶倒在地,很清楚地记得有人在我的左肩上狠狠踩了一脚,不像是无意踩到,更像是刻意用力的那种,我抓住一个空隙费劲站起来,狠狠骂了一句,但我也不知道具体是谁踩得我,然后又一股人浪压过来,把我压倒在地上,所幸当时已经在人群边上了,一直强壮有力的手抓住了我的脚踝,一下子把我从人群中拖了出来,我只看到是一位头发灰白的大叔,估摸60岁左右。混乱中我忍着疼痛站起来,躲进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旁边就是各种哭声、喊声……确定同行的朋友也没事之后,我瘫坐在地上久久不能平复……

感谢那位大叔当时的奋力一拽,如果您能看到此文,希望您能记起您的这一小小的举动,或许是救了我之后您又去救其他人了,我现在只想对您说一声:谢谢!
最近拍上海的都火了,我也来跟个风,初次来上海是2014年,再后来就是2020年老婆在上海工作就经常往返来上海,一晃又好几年下去了。
[捂脸][捂脸]//@Echo20142020:飞往上海
芬芳的年华这个吓到我了,细思极恐。在飞往海南的飞机上,一男子在航班上冲进人群,突然大声喊叫,“飞机要出事了,他们是机器人,死神已经到来了,全部人都会死,这是第六次循环。”当时飞机上一片混乱,这突然的闯入和男子毛骨悚然的话话语,让飞机上的乘客开始恐慌,随后,男子被飞机上的空警控制,交由公安调查。

我在上海呆了14年,现在回农村养老了,说实话农村比城市里好多少,自己有院子养养花种点菜钓鱼,
这两天中介圈里一直在传几个小道消息:
1、上调普通住宅标准:内环内-600万;内外环间-450w;外环外350w;
2、取消三价就低;
3、降首付:首套首付30%,二套首付50%。
你们觉得可能性有多大?楼市君觉得第一条可能性会比较大,原因如下:

1、目前现行的标准是在2014年制定的,上海房价经历过15-17年和20-21年两波上涨之后,已经非常不符合现在的市场形势了;
2、提高普通住宅标准是一个综合措施,一方面可以降首付,一方面可以降税费,效果可能会更高效。
对于第二、三条可能性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三价就低去年刚刚实施,不太可能这么快打自己脸,当然可以合理提高三价就低的最低价,例如将原来的5-7成,提高到8-9成,或者提高到市场价,也算是取消了,但是也不会说取消三价就低,毕竟“脸”很重要;
2、关于降首付;
首先,普通住宅标准的提高或者三价就低中最低价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都算降首付了;
其次,如果真实施这么明显的降首付措施,这是把风险留给银行,不利于稳定金融系统风险;
再次,就算真大幅度降低了首付,受疫情影响,大家考虑到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效果未必会好,还不如降息来得更划算一些。

以上是楼市君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你们觉得后市政策会怎样演变呢?
2014年,胡歌在上海开了一家餐厅,靳东急急忙忙跑过去捧场,点了近5000多块的菜品,等到结账时,靳东大笔一挥:“先记账上!”
服务员不乐意:“长得人模人样,怎么还吃霸王餐?”
原来,当时《琅琊榜》和《伪装者》还没有播出,服务员不认识靳东也很正常。
最后还是将店长请出来,这才给靳东签了单。
从这以后,靳东只要到上海就一定会到这家餐厅“报到”,并且从来都是记账,绝对不买单。
但众所周知,胡歌和靳东的感情确实非常不错。
当年,胡歌拿奖后,第一个感谢的人就是靳东,他说:“在《伪装者》中,靳东是我大哥,他把最好的东西全都留给我,戏里是家人,戏外我们也是家人。”
每一次胡歌到北京,靳东都会将到带回自己家中,然后亲自下厨做菜招待他,胡歌也是毫不客气,一待就是两三天。

其实除了靳东和胡歌两人以外,王凯也是其中一员。
曾有好事的媒体问胡歌:“为什么总不带上王凯一起玩?排挤他吗?”
胡歌笑着说:“因为靳东是老大哥,老大哥和老干部的休闲生活就是如此。”
言外之意就是王凯还年轻。
有一次活动,胡歌还专门就靳东不买单这事当面吐槽过:“听说你天天跑我店里吃饭,光记账不买单?打算什么时候把账结一下?”
靳东听后哈哈大笑:“这钱肯定会给,只不过是要等到你结婚的时候,等你结婚,我一定给你包一个大大的红包。”
胡歌听到这话当场闭嘴。
虽然说靳东与胡歌、王凯等好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不太正经,但是只要入戏,那完完全全就是几个不同的人。
看《伪装者》就知道了,三个人都把里面的角色演活了,也成功让这部剧成为了被很多人推荐的经典影视剧。

如今,靳东和宋佳主演的《纵有疾风起》正在热播中,作为今年的开年戏,这部剧集结了十几位实力演员,一看就是冲着爆款剧去的。
众所周知,在去年年初,《开端》和《人世间》这两部开年大戏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信今年的开年戏《纵有疾风起》也会延续去年的辉煌!
#今年的开年戏能否延续去年的辉煌#
#娱评大赏#
朱永嘉原是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教师,因在文革期间,加入并领导上海市委“写作组”,一度成为继张春桥、姚文元之后在上海很有影响的政治人物!
四人帮倒台后,朱永嘉被隔离审查了6年。1983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朱永嘉视书如命,入监时,据说带去的书足足装满了一辆吉普车。1988年,57岁的朱永嘉保外就医,提前释放。出狱后的他笔耕不辍,写下了四五百万字的书,凭此不仅当上了教授,而且还拿到了不菲的稿费。
晚年的朱永嘉,由于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并不断有论文见诸于学术刊物,因此在史学界颇有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