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台湾老兵瞒着妻儿寄钱给大陆的原配,没想到妻子居然跟以前的下属“同居”30多年了。
1949年,一名穿着国民党军官服装的人领着一名士兵、一名年轻妇女和两个孩子走进了湖南省邵阳市的黄泥村。
他们在这里稍做安顿后,那名军官就走了,将那名士兵和妇女、孩子留在了村子里。
起初,村子里的人以为这是长官在安顿下属一家,可当时间越来越长,人们越来越奇怪,这“一家人”怎么奇奇怪怪的。
后来相处久了,大家才知道,那位年轻妇女真正的丈夫是曾经领她来的那名军官易祥,身边留下的这位则是易祥的勤务兵庹长发。
那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下令撤回台湾。而易祥作为一名低级国民党军官,没有任何能力反抗上级指令。
而且根据规定,他只能带走两个人。
一开始,他想带走自己的妻子陈淑珍和其中一个儿子。可是,陈淑珍不能忍受骨肉分离之痛,她毅然选择了两个孩子。
仔细斟酌后,易祥便决定让陈淑珍和两个孩子待在乡下,留自己最信任的勤务兵庹长发照顾他们。
而他自己则带了另两位亲信,随大部队一起回了台湾。
易祥这一走,就走了60多年,而庹长发这一留,也留了整整66年。
1938年,14岁的庹长发被人抓到军营里,碰到了低级军官易祥,还收留他在身边。
庹长发曾说,易祥对他很关心,就像亲人一样。
后来,易祥娶了陈淑珍为妻,又生了两个孩子。可没等喘口气,国民党又发动内战,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在临走前,易祥对着庹长发,郑重地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他。
看着和自己相识多年的长官,庹长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对易祥承诺到:
无论你去台湾多久,我都一直照顾着,他们,直到你回来。
没想到,这一句承诺,庹长发守了整整66年。
陈淑珍本是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不会煮饭、不会干家务,更不懂如何干农活。
于是,庹长发一人扛起了整个家里的事务。
即使因身份问题,陈淑珍在受到村里人的“特殊对待”时,庹长发也没有离开,而是一直护在他们身边。
以至于易浩光小时候对庹长发的印象就是“高大、有安全感”。
为了陈淑珍的名声着想,庹长发选择独立一人住在一间潮湿阴暗的危房里。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有时一点粮食比一个人的命更重要。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只要找到一点吃的,庹长发都立即拿给陈淑珍母子,然后自己跑去挖野菜、找树皮充饥。
当陈淑珍的大儿子易浩光长到10岁时,每天需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
路程长、有石头,还没有好鞋子穿,这让易浩光的脚很快就磨出了血印子。
庹长发见此,便把自己唯一的一双解放鞋拿出来。用稻草和绳子给易浩光做出了一双“新鞋子”。
穿着“新鞋子”的易浩光再也没有被磨出血印子,也没有石头硌脚了。
可是,庹长发就没有鞋穿了。因此,他常常赤脚干活,时间一长,他的脚底长出了厚厚的茧子,就像是他的“第二双鞋子”。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79年,身在台湾的易祥也已再次娶妻生子。年事已高的他一直在意着陈淑珍等人的情况,便写了一封信回去。
正是这封信,让易祥和陈淑珍重新取得了联系,也让他知道,还有一个人,在这30年间,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着陈淑珍母子。
看着信的易祥泪流不止,连他自己都不敢想象,竟有一人如此重情重义,守着一句承诺坚持了这么多年。
后来,庹长发知道易祥不会再回来接走陈淑珍母子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选择离开,仍旧一心一意地照顾他们。
2005年,陈淑珍去世。
而此时的庹长发,已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身上因多年的劳作也留下了不少的后遗症。他开始变得沉默,经常在床上一睡半天,由易家两兄弟轮流照顾他。
2015年10月17日,志愿者在听说了庹长发的事迹后,赶到了黄泥村。当他们问老人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时,庹长发默默想了许久,最后才慢慢地说到:
“想回家看看。”
11月6日,庹长发终于回家了。600多公里的路,他用了一生才回去。
庹长发从来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但他却将“信义”二字牢牢刻在心底。
正如易浩光所说:看过那么多小说,见过不少人,像庹长发这样守信义,实在找不出几个。
用一生去守护一个承诺,庹长发的事迹,值得我们去歌颂传递。
参考资料:《真实记录:人性的光辉感天动地》
作者:小橘子
编辑:柳叶叨叨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搞创作#
一对夫妻,分开3年后,因丈夫在婚内随手写下的“保证书”,妻子获赔20w。这是怎么回事?
妻子李女士是湖南邵阳人,2009年,她与前夫喜结连理。婚后,他们和大多数夫妻一样,过着平淡琐碎的日常。2015年某天,两人在聊天过程中,丈夫突然许诺,要写下一份“忠诚协议”,大概内容是:若婚内出G,自己将给妻子100万元。
原本,李女士只当这是夫妻间的小情趣,没想到,2018年12月,她竟发现,丈夫真的做了越矩之事。一怒之下,她提出了L婚。
分开后,李女士拿出这份“保证书”,让前夫兑现承诺。对方却说,自己暂时拿不出钱,但不会赖账,所以,给她补写了一份欠条,表示:因为他出G导致两人婚姻破裂,同意赔偿100万。此后,每次李女士提到此事,前夫都只是口头许诺,一拖再拖。
就这样,两人因为这份“忠诚协议”拉锯了3年。
今年6月,两人再次协商无果后,李女士将其起S。经认定,保证书和欠条都属在忠诚协议的范畴内,所以,前夫需赔偿李女士承诺的100万元精神损失费,但考虑到他的经济状况,仅要求他支付20w元。
两人来回拉扯了几年后,此事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件事情曝出后,网上出现了不少“婚内忠诚协议模版”。出于好奇,我也找到一份研究了下,发现,所谓的忠诚协议,主要就是约束另一半和异性的交往尺度,包括精神上和行为上的。
看完两人的经历,不免让人有些唏嘘。
不知从何时起,现代人的婚姻,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没有安 全感,就连忠诚,这种婚姻中最基本的品质,都要靠一纸协议去维系。
婚姻里的忠诚,说到底就是一个人的人品。
陶行知说: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而我想说,每一个决定走进婚姻的人,都应该将自己的人品树立起来,建筑起“婚姻的护城河”来。
婚姻如爬山,两人紧握双手,互相拉扯着上山,再后来,两人相互搀扶着下山。
由始至终,彼此扶持,走向共同的目的地,这才是婚姻最好的意义。
愿每一位选择结婚的人,都能始终以人品做底子,和爱人相濡以沫,走到白头。
我是@周一酱,一个想开着房车浪迹天涯的姑娘,愿我们能成为朋友[送心]
#婚姻# #情感#
#官方通报“1800万引进菲律宾博士”# 是谁主导了邵阳学院的亚当森博士批发案?
根据Jim博士的调查,在一份2020年8月6日邵阳学院《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地》自评报告里,邵阳学院体育学院有一个2015-2019年基地成员出国进修名单,名单中共有21位派往菲律宾的批发博士:
其中2017年1人,2018年1人,2019年8人,2020年11人在读!
而这仅仅是体育学院的博士批发计划!
也就是说,邵阳学院的亚当森博士批发案远不止我在《克莱登的阴影:湖南邵阳学院如何引进的23位菲律宾亚当森博士?》中披露的23人那么简单!
同时,为何邵阳学院2019年的官方通报的合作单位是2所马来西亚大学,而完全没有早在2015年便开始实施的菲律宾大学批发博士的通告?是否涉嫌故意隐瞒?
同时,这份自评报告披露了2016年的亚当森博士黄艳军担任方向二--健身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的方向带头人!
而黄艳军也是邵阳学院自培养、作为高层次人才自引进的第一个菲律宾亚当森博士,时间也是2016年!
报告中提到:本基地成员黄艳军副教授并于2016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本基地同时大力支持基地成员继续进行深造,于2018年9月起分多批次资助吴秋来、袁爱国、罗跃平、赵乐峰等28名老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
而令人震惊的是:2015-2019年期间,邵阳大学的这个基地引进了3名代培博士,其中2人是北京体育大学培养;而其他有6人是应届博士,竟然有3位是北京体育大学、2人是湖南师范大学博士、1人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
也就是说,这期间引进的人才仅有10%是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引进的!更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一年引进的5位博士全部是应届博士!根本不存在在国内无法招聘人才、人才不去邵阳学院的“权宜之计”情况!
而这只是体育学院的菲律宾博士批发计划的一部分,仅仅这一份文件便有28人,那么邵阳学院一共19个学院参与博士引进计划,那么批发博士的总数得有多少?
我刚刚看到《光明日报》也针对邵阳学院的批发博士做了报道。
根据湖南教育厅的通报,目前的披露,仅指出邵阳学院在“博士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不当做法”,以及学院党委在此过程中“论证不充分、决策不科学、工作不严谨”等问题。
然而,根据我的调查,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是谁主导了邵阳学院的亚当森博士批发案?
与此同时,我仔细地核查了黄艳军的菲律宾亚当森经历,发现黄艳军2015年以邵阳学院为单位、以亚当森大学在读博士身份与易弟兰共同发表一篇论文!
而易弟兰目前在邵阳大学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处任职!
此外,根据详细调查,Jim博士发现一位名叫“黄艳兵”的担任湖南长沙三家公司的股东,包括两家企业的法人:
2018年5月28日成立的湖南长沙的湖南学信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4月湖南奥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而这个湖南学信网主页上公布的提供服务的大学名单中包含了邵阳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我认为邵阳学院的批发亚当森博士一事,需要更加严格的调查!
六盘水开往上海虹桥的G1328次列车,每天10:15从六盘水站始发,沿途停靠:六盘水东、六枝南、安顺西、贵阳北、凯里南、铜仁南、怀化南、邵阳北、娄底南、湘潭北、长沙南、萍乡北、南昌西、进贤南、鹰潭北、上饶、江山、衢州、金华、义乌、杭州东、临平南、嘉兴南,于21:40到达上海虹桥站,全程2015公里,历时11小时25分钟。
这趟列车由成都局贵阳客运段担当,列车运行车底采用鹭港号CRH380D动车组。
全程票价:二等座817元,一等座1367元,商务座2563.5元。
最快运行区段,萍乡北到南昌西249公里/小时,最慢运行区段,杭州东到临平南81公里/小时。
Jim披露邵阳学院亚当森批发博士一事刚刚被《人民数据》正面报道啦![作揖][作揖][作揖]
另外,我昨天披露了邵阳学院更庞大规模的、系统性的批发博士资料:这是一批邵阳学院体育学院的2015—2020年连续的、有组织的、规模化的批量批发水博士的计划,涉及邵阳学院在职教师达26名!
目前正有待相关媒体跟进,我也正在整理详情资料。[作揖][作揖][作揖]
邵阳学院斥千万引进菲律宾博士,提升师资“姿势”要正确
批发博士的模式源自哪里?
我读书时,有很多朋友是公派出国、联合培养。通常都是单打独斗。偶尔有一个导师会同时派2个学生在国外同一研究组联合培养。所以,我也是从来没见过大规模在同一学校批发的事情。
虽然曝光的邵阳学院公开资料是2022年7月7日,但是我现在调阅到的最早的亚当森博士是体育学院教授黄艳军:
当时还是讲师的他在2015年以亚当森大学博士生发表数篇论文,2016年获得亚当森博士,并且以高层次人才形式引进的。而公开档案里,体育学院批量培养是从2017年开始的。这是非常确定的“模式”。
所以,尽管很多朋友来信提到邵阳学院是借鉴其他学校模式,但是我还没有看到比邵阳学院更早的记录。
我之前调阅的资料里,邵阳学院是由于湖南省2018年出台“双一流”计划的刺激,而出台相关批量培养博士计划。而我调阅的大量数据也反映很多学校是近三年突然增加的。
如果大家有判断比2018年更早的案例,或者对批量读博的起源有明确的观点,都可以留言或私信交流。[作揖][作揖][作揖]
#湖南这十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邵阳,古城蝶变日日新
2 从交通“盲肠”到四通八达,融入大湾区3小时经济圈
7月13日,记者来到城龙高速公路项目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施工现场,见工程车来回穿梭,建设者挥汗如雨。该路2025年建成后,将成为邵阳市对接广西的又一条快速出省通道。目前,该市在建的还有永新高速、新新高速和白新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之多,领先省内。
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市致力于打造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同时拥有3条高铁线路穿境而过,8个县(市、区)融入全国高铁网,邵阳武冈机场建成通航。昔日交通“盲肠”,如今畅达八方。
“现在到大湾区,很方便了!”珠三角产业转移企业邵阳连泰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吴昆感慨。10年前,他受委派到邵阳建厂时,乘绿皮火车从广东东莞到邵阳花了10多个小时。而今,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开通后,坐高铁到广州3小时、到东莞4小时。邵阳阔步走进粤港澳大湾区3小时经济圈,连泰鞋业也在不断壮大,2021年,该公司员工达1.2万余人,成为我省少数大型用工企业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邵阳市交通建设投资最大、发展最快的10年,重大交通项目多点开花。在此期间,建成洞新高速、安邵高速、邵坪高速、武靖高速等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新增高速里程288公里,相当于以前高速公路的总和。同时,获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市,实现村村公路畅通。
2014年、2015年和2018年,沪昆高铁湖南段、娄邵铁路扩能改造、怀邵衡铁路相继建成运营。从邵阳城区出发,坐高铁可直达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城市。
2017年,邵阳武冈机场通航,补齐立体交通网络“空运短板”。目前,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重庆、西安等多个重要城市的航班,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50余万人次。
构建起立体式对外大通道体系,邵阳与外界距离更近、联系更紧。2012年该市举办首届邵商大会以来,邵商回乡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
#邵阳头条##三农小分队#【湖南农家俗谚】早起三朝当天工,免得求人喊公公。
农村地方俗语,难就难在地方话,如果把地方话弄懂了,俗语也就不难懂了。这句湘西南俗语难懂的就是“公公”一词。
公公,是对人的一种称谓,但不是电视剧中太监的称谓,而是对自己爷爷的称谓。
湖南自古为百濮之国的一部分,孔安国《传》说:濮在江汉之南;张守节《史记正义》说濮在楚西南,指的均为今湖南湘西及湘西以及我国西南地区。
相传百濮之国的说法口音为百鸟之声,也就是上百种不同的口音。这种说法正好与湘西南之地常说的“十里不同音”之说相呼应。“十里不同音”,湘西南之地,方圆十里之地,说的土话就不相同了。如此,就出现了村与村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土话的口音差异比较大。
这种现象,在今湖南省绥宁县境内尤其突出。绥宁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近三十个乡镇(2015年合乡并村后为十七个),当时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土话,有的乡镇还有两三种土话,总计不下于三十种土话。
在湘西南地区,人们对爷爷的称谓比较普遍的有三种:第一种是“嗲嗲”;第二种是“爷爷”(有不同的口音,比较有典型性的有“丫丫”,“牙牙”两种);第三种是“公公”,简称“公”。
如此,“免得求人喊公公”这句话就好理解了,就是“免得求人喊爷爷”。
为什么说“免得求人喊爷爷”呢?
实际上,这句话中含有平时人们经常说的一种话:“求人的人是孙子,被求的人是大爷”。现在一般被套用为:“欠账的人是大爷,收账的人是孙子”。
按照农村的辈分排位,侄子称伯伯为大爷,“被求的人”比去求人的人要高出一个辈分,也就是说,“被求的人”自觉得要高人一等。而公公比孙子要高出两个辈分,因此,“求人的人”自己觉得比要求的人低两个辈分,也就是低人两等。以此来说明求人太难的现实,以及害怕求人的心理作用。
“早起三朝当天工”,意思是说,在农村,如果连续三个早晨起早的话,就能抵得上一天的工日。如果每天坚持早起,累计起来,把农事做完了,就免得像孙子一样去求人来帮工了。
过去农村夜晚的生活比较单调,都是早睡早起。现在农村,人们夜晚的娱乐方式丰富多彩,从电视到手机,再到牌桌,一些人喜欢熬夜。或者娱乐活动,或者盯着电视和手机,到半夜不睡,白天睡到中午才起床。
如此,“早起三朝当天工”之说,应该早起三朝当一天半的工。
(本期图片为湘西南民俗与风光)
湘军威武!湖南4所高中2022年飞行员录取喜报亮眼,周南中学35人考入空军航空大学,5年平均出飞率全国第1,常德市一中31人考入空军航空大学。
周南中学和常德市一中能够考入那么多飞行员,除了学校本身不错之外,还有一个省内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从2015年起,空军在湖南省的长沙市周南中学和常德市一中设立了青少年航校。
周南中学青少年航校面向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永州、邵阳和娄底等8个地级市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常德市一中则面向另外的6个地级市。
作为为国家承担飞行员前期培养重任的周南中学和常德市一中,也是非常具有历史光辉与沉淀的名校。
常德市第一中学的前身为1902年熊希龄先生创建的西路师范讲习所,学校是湖南省首批8所重点中学之一,培养出宋教仁、林伯渠、粟裕、滕代远等大批杰出人才。
周南中学则由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于1905年毁家兴办,始称周南女校,培养出了向警予、蔡畅、丁玲等一大批社会精英和教育家。
桃源县一中也是近几年出飞行员的明星学校,只不过被耀眼的高考成绩掩盖了,抛开2所青少年航校,空军飞行员数量稳居全省第1,2021年有7人被录取为飞行员,其中空军4人,海军3人。
2022年桃源一中飞行员上线14人(含海军飞行员),录取人数应该也不在少数。
另外常德市的石门县一中2022年也有5人被录取为飞行员,其中空军3人,海军2人。
作为恢复高考以来湖南考入清华北大人数最多的县级高中,仅仅2002~2021年间就有164人,飞行员和国防科大的录取人数同样很多。
曾国藩携湘军挽清朝于危墙之下,左宗棠收复新疆,开国群英建立新中国。
作为一个在近现代历史上名人辈出,并立下赫赫战功的省份,在新的历史时期,湖南依然是国家最值得信赖的力量。
你认为呢?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喜欢的点赞,不喜欢的解散。#2022高考季# #常德头条# #长沙头条#
雷海为,2018年央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他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7岁起开始读诗,喜欢文字的节奏感、韵律感。2015年,外卖行业兴起,雷海为当起了杭州点我达外卖平台的一名外卖小哥,但他爱诗歌的心从未改变。等外卖的那些零碎时间,都被他用来读书、看报、背诗。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央视主持人董卿评)
庸常的日子里,我们渴盼奇迹、寻求华明。而他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集体的愿望。一个朴素的外卖小哥,在中国最大的电视舞台上一鸣惊人,夺得诗词大会总冠军,完美诠释了草根的成功逆袭。在成名之前,他未必奢望凭此爱好博求非常名利,只是陶冶其间,乐享古典神韵。越是浮躁的时代,越需要沉潜味道,变化气质,越能够用实力惊艳全场!在生存压力下不改志趣,于碌碌风尘中毋忘诗心。”
“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已经有了,远方也必须有。”努力可以成就双多彩人生,"起初见他的时候,他其实是一个挺内向的人,但当谈到自己最擅长的诗词领域的时候,真是判若两人,他的话匣子就会一下子打开了。并且,雷海为不仅仅在诗词方面高于常人,在国学的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见他的功底不是一般的深,他对诗词的诠释与热爱,铸就了自己淡定平和的高尚心态。"(王良洪评)#雷海为# #诗词# #教育# #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