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海建脑卒中防治三级网络北区网络覆盖200万民众

二级医院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高危人群,进行进一步评估,并制定防治策略,策略制定后则向下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进一步的随访。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尽管北京人均预期寿命已跨越80岁,但以心脑血管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尤其是脑卒中,日益成为公众健康与生命的严重威胁。

  北京正在全市范围内分片区建设“脑卒中防治三级网络”。13日,北京北部地区覆盖近200万人口的脑卒中防治网宣告建成。以实现脑卒中慢病管理系统化、层级化。据知,北京北部地区沪北闸北、普陀两区的防治由北京市第十人民医院牵头。

  据知,脑卒中已成为当前中国民众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院方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人群急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上升,患病一年以上的死亡率也逐年上升。脑卒中防治缺乏系统规划成为主要原因。当下,很多患者不具备防治知识,对自己的病情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或完全不用药干预、或用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医疗系统层面的情况也不乐观,病人可以任意选择一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的区级医院或三级的市级医院就医,每一级别机构的医生,也都可以开具降血压、控血糖、调血脂的药物。然而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缺乏分工与协作,治疗的依从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得不到确切的保证。。

  该院神经科主任刘学源告诉记者,等到脑血管意外发生再作事后补救,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要想达成脑卒中慢病管理的目标,必须秉持系统化、层级化的原则。

  据悉,由市十医院牵头建立的北区脑卒中防治三级网络,覆盖闸北与普陀两个行政区,并辐射宝山南部与虹口西北部,将200万常住人口纳入其中。位于体系顶端的是十院神经内科;包括市北医院在内的二级医院成为联络中轴;遍布基层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的基础,联合区疾控、区科技信息化委员会等,共同组成三级网络体系。

  刘学源说,在体系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脑卒中服务窗口,根据高危人群筛查表开展筛查,并将高危人群向上转诊二三级医院进一步确认及制定防治策略。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向下转诊,即进行二三级医院治疗后的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

  二级医院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高危人群,进行进一步评估,并制定防治策略,策略制定后则向下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进一步的随访。如发现有疑难病例或者需要手术治疗病例则向上转诊三级医院。

  三级医院负责接受二级医院转诊的疑难或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相应的规范化治疗,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之后向下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刘学源表示,将建立有脑卒中急诊病人三级网络应急机制,一二级医院发现有适合溶栓治疗的脑卒中急诊病人可开启快速转诊机制。

  据知,北京第十人民医院的专家将定期下沉至一级、二级医院,为脑卒中治疗防控医务人员提供培训,负责脑卒中规划化治疗的质量控制,并对患者进行宣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9/
1
上一篇15岁少年猛吃月饼把胃撑破个洞 经常不按时吃饭
下一篇 90%药品无儿童剂型 医生:儿童用药“减半”隐患大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