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1988年出生2015年失踪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顾杰
姓 名:顾杰
身 高:170CM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88-02-05
失踪日期:2015-04-30
失踪人户籍所在地:江苏省南通市
失踪地点:江苏苏州吴中区
特征描述:有近视问题,戴眼镜。
失踪时衣着:不详
失踪经过:儿子2010年6月毕业于江南大学,后在无锡市多家单位工作过。2014年儿子在网上应聘了一家位于苏州高新区疑似叫名硕电脑公司的单位工作,于是儿子于2015年4月29日从如皋坐长途汽车到其公司报到,当天晚上儿子还给我们报过平安,但是隔天4月30日我们尝试联系儿子时,发现联系不上。一开始以为是他刚到新公司可能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我们就没多打扰他。但是过了几天再次联系他,依然无法联系上。其后去公安机关报了案,以及自己家人私底下也进行多次寻找,但无果。
登记人与被寻人关系:父子
口音:江苏口音
注册时间:2020-01-28
失踪人是否有疾病:否
企业职工工作几十拿这么低的退休工资挺不容易的,希望领导跟全国接轨,增加江苏退休职工工资
社保解读江苏省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完善建议之二:改进参数
【我们40余次和他面对面交流】
“真没想到,兜兜转转那么多年,我终于又有了自己的房子,更没想到,检察院对普通老百姓的事这么上心,我真的很感动。”2022年11月25日一早,年近七旬的老陈风尘仆仆地来到我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激动地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老陈质朴的话语瞬间把我拉回到为这起案件奔波的日日夜夜……
拆迁安置纠纷8年未息诉
老陈是我办理的江苏省检察院交办的一起行政争议化解案件的当事人,因涉及房屋拆迁安置,他经历了长达8年的诉讼、信访、上访。
2015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政府决定对淮阴医院东地块房屋和附属物实施征收。当年10月,淮阴区政府拆迁部门开始与老陈协商拆迁安置事宜,但双方一直未达成协议。2016年6月,在没有签订书面拆迁补偿协议的情况下,区政府拆迁部门将老陈家的房屋拆除。同年10月17日,老陈向淮安市中级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请求确认区政府拆除其房屋的行为违法,法院经审理判决区政府赔偿老陈损失43.5万元。老陈不服一审判决,先后向江苏省高级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和申请再审,但其诉求均被驳回。
老陈不服法院的判决结果,向江苏省检察院申请监督。根据老陈的户籍所在地,江苏省检察院将该案逐级交由淮安市检察院、淮阴区检察院办理。
两轮公开听证显成效
接案后,淮阴区检察院、淮安市检察院与江苏省检察院组成了一体化办案组,确定由分管院领导包案办理,三级院分别指派一名员额检察官参与。办案组成员共同调阅了全部案卷,共同走访、询问了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从拆迁安置部门调取了原始档案,向原案拆迁人员询问实际情况,并实地走访了老陈的邻居和老陈所在村的村委会。
在全面调取了相关书证、收集了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之后,办案组通过组织两轮公开听证,分层次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和赔偿问题。第一轮公开听证,我们重在解决实体问题。经调查核实,2007年首次拆迁时,老陈家被拆迁房屋的总面积应为296.81平方米,而实际仅拆除了90.15平方米,剩余的200多平方米应拆而未拆,但老陈当时却获得了两套房屋和12万元的补偿款,对于应拆未拆的房屋,政府不应当重复赔偿。根据《淮安市淮阴区房屋拆迁调查勘察登记表》等的对比情况,在案证据仅能证明老陈应补偿未补偿的面积为55.12平方米,一、二审法院根据淮阴区政府的自认判令按照67.5平方米对老陈予以补偿,未侵害其合法权益。法院一审审理时间是在2017年,法院充分考量房价上涨的因素,参考被拆房屋附近地段房地产均价后酌定每平方米补偿价为6000元,不违反法律规定亦合乎客观实际。全案赔偿43.5万元,符合法律规定。第二轮公开听证,我们重在解决赔偿问题。2016年以来,老陈坚持要求370万元的现金赔偿,不接受房屋安置。经过听证员释法说理和房屋征收拆迁安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拆迁政策,老陈终于接受在本地获得房屋安置的条件。
逐个破题寻找“最优解”
为促使此案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我们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掌握当事人的思想动态,不断调整化解思路,各有侧重地开展释法说理工作。
我们主动与拆迁安置部门沟通协商,指出其行为确实存在不当之处。2007年与老陈签订安置补偿协议并实际履行后,在老陈未按约自行拆除房屋的情形下,行政机关长达5年未进一步履职属于行政不作为,这也是导致这起纠纷长达8年不能息诉的主要原因。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拆迁安置部门表示愿意积极寻求和解方式。
与此同时,我们40余次和老陈面对面交流,20余次实地走访,针对老陈的诉求及其家庭情况制定专门的化解方案。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老陈终于认可了我们提出的解决办法,在本地小区获得房屋安置,并同意息诉罢访。2022年8月26日,在检察机关的见证下,老陈与地方拆迁安置部门签订了和解协议,老陈也自愿签署了息诉息访承诺书,这场持续8年的行政争议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是我从事检察工作13年来首次参与办理的一起省检察院交办的行政争议化解案件。通过三级院联合、一体化办案、多部门协商,困扰了当事人老陈多年的房屋拆迁安置问题终于解决了。作为承办此案的检察官,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意义所在。
来源:检察日报
2015年,江苏一老人被确诊为胃癌晚期,随后,北大毕业的儿子将老人骗出国。不曾想,回来后医生检查老人身体时,却惊讶地说:“这不太可能……”
老人名叫顾全平,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一辈子本本分分。
顾全平有两儿一女,在那个年代,普通农民养活三个孩子,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是供养三个孩子读书,更是难上加难。
孝顺的老大和老二,看出了父亲的不容易,主动辍学,将学习机会让给了最小的弟弟顾颐。
顾颐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为了不辜负父母和哥哥姐姐的付出,他格外努力。
十年寒窗苦读后的顾颐,没有让家人失望,考上了北京大学,一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所有的付出也都值得了。
进入大学后的顾颐也比其他同学努力,因为他知道,大学是新的起点,并不是终点。
四年后,顾颐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书。
经过多年打拼后,顾颐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也有能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了。
可没想到,日子刚刚好起来,顾全平竟然病倒了,检查结果让顾颐和家人难以接受:胃癌晚期。
医生很遗憾地告诉他们,老人家的病很严重,剩下的日子不多了,要尽可能多陪伴。
听到这样的话,顾颐和哥哥姐姐都哭了,想到父亲一辈子操劳,刚要享福竟然得了癌症,他们根本无法接受。
尤其是顾颐,一直忙于事业的他,几乎很少陪伴父亲,更没有父亲到处走走。
就在这时,顾颐在澳大利亚读书的儿子,听说爷爷病了,就要回国看望爷爷。
顾颐突然想,为什么不带父亲出国看看,父母亲还没有走出过国门呢?
可是这个决定遭到了父母的拒绝,因为他们舍不得花钱。
无奈之下,顾颐只能用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说:孩子没有放假,又想见爷爷奶奶,只能我们过去了。
老两口这才同意。
到了澳大利亚,老两口终于见到了孙子,可他们担心待久了花钱多,又吵着要回去。
顾颐又以买不到机票为由,继续带着父母留在澳大利亚。
这一呆就是两个多月,期间,顾颐带着父母玩遍了澳大利亚的著名景点,老两口别提有多高兴,尤其是顾全平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回国后,当医生再次给顾全平检查身体的时候,惊讶地说:这不大可能……
原来,顾全平的病非但没有恶化,还有了好转的迹象。
一家人听了,别提有多高兴。
不得不说,儿女的陪伴,和一个绝对放松的好心态,真的是良药啊……
所以,儿女要多陪伴父母,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2015年,江苏一男子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一张600万元银行存单,银行拒绝支付,反手告他金融诈骗:存单是假的,予以销毁。
刘海斌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母亲在家附近一家国企当会计,父亲在税务局工作,虽然不是什么富贵家庭,但也是衣食无忧。
刘海斌也没让父母失望,大学毕业后进入当地的江阴农商银行工作,一路从普通职员晋升到成都支行行长。
期间,刘海斌结婚生子,买了房子和车子,日子过得无比幸福,可命运有时就喜欢捉弄人,一切都在母亲去世后发生了转折。
2013年,刘海斌母亲黄小妹突发重病,被送医治疗,可几场手术下来,病情依旧不见好转。
一天晚上,刘海斌守在病床前照顾母亲,母亲可能意识到自己已时日无多,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刘海斌:“儿子,咱家的阁楼里有一个木箱子,里面有我留给你的东西,等我走了,你就打开它。”
几天后,黄小妹病情恶化,治疗无效死亡了,那天,刘海斌在医院走廊哭了一夜。
刘海斌和父亲料理了母亲的后事,刘海斌沉浸在悲痛中久久缓不过来,他忘记了阁楼木箱子的事,休整几天后,又前往成都继续工作了。
2015年,刘海斌请假回老家给母亲扫墓,突然想起了两年前母亲的话,他来到阁楼找到那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银行存单,存款金额竟有600万人民币!
银行存单显示是1994年2月存入的,那个年代,才刚刚兴起万元户这个词,能拥有600万巨款的人算得上是富豪的富豪。
刘海斌丝毫没有心理准备,他被这张存单震惊了,清醒过后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这张存单是真的假的?
那年4月,刘海斌的妻子拿着存单来到了江阴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小王收走存单后,说这张存单年代太久远,需要找专业人员鉴定一下,让她回去等通知。
几天后,刘海斌接到了那家银行行长任素惠的电话:“刘先生,经鉴定,这张存单是假的,银行需要没收并销毁。”
刘海斌自然不能同意,这是母亲的遗物,不管真假,肯定要拿回来。
刘海斌三番五次找银行索要存单,这件事甚至惊动了自己工作单位的银行副行长卜新锋,卜新锋专门找到刘海斌给他做思想工作:“你就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了,你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了,不要因此毁了自己的前程啊。”
刘海斌并没有要退让的意思,7月,他收到了银行的免职通知,被调到了偏远地区的一家支行当普通职员。
刘海斌气不过,当天就提交了辞职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银行返回存单,并告知免职理由。
银行这边则指控刘海斌涉嫌伪造存单,进行金融诈骗,理由是银行这边没有这张存单的任何记录,并且印章模糊,无法辨认。
12月,刘海斌将江阴农商银行告上法庭,但此时警方正在调查金融诈骗案,他的这一诉求被驳回,这一调查,就是好几年的时间,但最终没有任何结果。
2019年,此案终于撤销,那年5月,刘海斌和父亲再一次将老东家告上法庭,要求银行归还存单并支付本息共800万元,最终因证据不足,被法院驳回。
随后,刘海斌又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都被驳回。
现在,刘海斌依旧在为银行存单四处奔波,他在这家银行干了20多年,怎么也没想到会跟老东家闹成这样。
编辑:凡友
2015年,央视女主持曹晴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要嫁给富豪,不料婚后备受虐待,每天只能吃剩饭和过期食品,曹晴说:“我的丈夫给我一小包卫生巾,让我用一年。”
曹晴,1978年在江苏苏州出生,家庭条件也很好。曹晴长相非常具有灵性,她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异,可以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江南女子。
曹晴是一个典型的苏州美女,长得温婉可人,家里家境很好,从小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
从小,曹晴就成绩优异,不仅大家眼中的乖乖女,还是同学眼中的学霸女神。后来由于她对播音主持十分感兴趣,所以在高考时她就报考了播音主持专业,还考到了中传。
在学习学的是电视学院电视系形象设计,在学校期间她表现也是非常优异的,毕业之后,曹晴成为中国教育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的一名记者,在第2年他就被调到了北京电视台《时尚装苑》栏目,做外景主持记者。
而后曹晴的才能得到了央视的认可,她也进入央视开始主持节目,《走进科学》、《聚焦三农》等等大家都看到了优秀的曹晴。
就在事业稳步前进中,曹晴却突然萌生了嫁人的想法,而对方正是见过几次面的美籍华裔屠中恒。
对方是一个美籍的华裔医生,虽然年龄比她大了很多长相也一言难尽,但是曹晴就是爱的深沉。
据说对方家中资产殷实,是一个妥妥的富豪。而曹晴也扬言:"我到美国是想过阔太日子的。"
就这样年轻有为的曹晴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转身结婚了。
屠中恒从小家境优渥,是美国的博士后,后来成为医生。
父母都是天津大学的教授,他本人也有学历、有钱,比曹晴大不少,除了长相,其他条件可以说堪称完美。
据悉,两人的婚礼非常气派豪华,由侯耀华亲自担任主婚人、老布什家族代言人担任证婚人,可想而知屠中恒的家族有多强大。
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时光,丈夫对曹晴十分宠爱,几乎有求必应。在他的安排下,曹晴特意为爱辞去工作,跟着他一同移民美国。
2017年,一段由央视前女主持曹晴在网上发布的自拍视频引起了轩然大波。
再次看到曹晴是她十分狼狈的样子,曹晴结婚之后生活过得并不幸福,甚至还遭到了丈夫无情的虐待。
本以为自己能过上富豪太太生活的曹晴万万没想到自己婚后竟然活得连一只狗都不如。他的丈夫从来也没有让她吃饱,这导致身材高挑即有168公分的曹晴却只有九十几斤。曹晴在家吃的从来都是剩饭剩菜,甚至是过期的面包和食品。而一旦曹晴表达自己不满的时候,话音未落便受到丈夫的一顿暴打。
2017年,曹晴将这段不为人知的经历公之于众,她将丈夫告上了法庭。
面对法官,曹晴哭诉说,自己在移居到美国不久,就遭到了丈夫的变相禁足,别墅偏远,自己又不会开车,她唯一能靠的人便是屠中恒,但是屠中恒却故意让她吃剩菜剩饭。曹晴称曾想自己做饭,但屠中恒却不让用油,还控制洗澡用水,冰箱里的食物则全是过了期的,更奇葩的是一年只给她1包“卫生”巾。
总之在曹晴的口中,她一直忍受着非人的待遇,用曹静自己的话说:“我过得还不如一条狗。”
最可笑的是,曹晴只是想和丈夫和解,并不是想离婚,难道是“苦”日子没有过够吗?
总之,曹晴的现状让很多的人感慨,豪门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的美好,有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伪装的特别的善良,他就像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所以大家在选择配偶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要冷静谨慎的做决定,不要让自己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