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进体制,一届更比一届强!这两年给孩子们报考最深的感受便是,来自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许——进入体制,父母们可能来自过来人的感受,就业不易,生存不易,唯有体制可保一生安稳。尤其是今年,家长们更多频率地提到:大学学什么未来能保证进入“铁饭碗”行业!
似乎在家长眼里, 未来进入体制是最好的就业方向!公务员岗位,无论具体做什么,工资多少,在长辈眼中就是“正式工作”。在过去,在是否要考公、进体制这件事上,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可以说是“被迫”的 ,有多少是自己真正理解喜欢的? 但是现在似乎有所改变,即使家长不逼孩子们考公务员,这几届毕业生似乎也自己认识到了体制的“香”!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主动进入体制内,顺利“上岸”成了许多年轻人追逐的梦想。
就拿2020年国考来看 ,计划招录2.57万人,审查就通过了157.6万,达到了近三年之最高,平均竞争达到61:1,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招录比高达3334:1。可能受疫情影响,这还能理解,但是这么高的比例着实让我们看了体制多么受追捧。疫情下,“求稳”的需求得到最大化的认知,在高考报考中,公费类专业 直接一次性全部投满档,没有征集,恐怖啊,一个都不剩!
2020年的各大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来,拿“双一流”来看,签约就业毕业生中进入体制(不含国企)的情况:4成毕业生进体制的高校不在少数,最高的竟超过9成,啥概念,不搞研究了,不做生意了,当官去了都!具体如下图:
z占据首位的首都师范大学,为师范类院校,所以进入教育体制的概率比较大,但是你这也太大了吧,且近五年占比一直在逐渐增加:本科毕业生从2016年的80.62%升至88.52%,研究生毕业生从2016年的58.86%增至76.76% ,吓不吓人? 具体如下表格:
为啥这两年这么多进入体制的?其实很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待遇问题,之前不管是哪些岗位的公务员,其实待遇和薪资都一般,体制内的老师更一般,但是这两年出台的相关政策,待遇薪资都是全面升级,这是最实际的,最能感受得到!一直被人称为“穷教师”的教师行业,如今也获得了薪资和社会地位的“双丰收”。
现在看看大学各个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会发现,不管学什么专业未来公务员占比都占了很大比例,不管啥专业,都是这样,而且不管是,本科 ,研究生,博士都有着同样的趋势,看看深圳中学招聘的老师,清一色清华北大世界前100强!
我是孙老师,本来想过年这几天有时间,给你们开直播聊聊来着,结果感冒了[雾霾]。
祝孩子们学习进步!祝大家牛气冲天!
#深圳头条#“女士,小孩更改民族需要等到18岁后,由本人持相关证件到相关办事机构才能修改“。
我和老公,我是汉族老公是少数民族,因闺女是在我们老家生的,当时户口也是上在我们老家的,户政室上户时根本没问我们就直接上成汉族了,后面儿子上户时多留了个心眼,问了下是否能随爸爸上成少数民族,结果儿子真的上成了土家族,闺女就成了汉族了,前几天和公司同事聊天,他们家小孩情况和我们一样,他们户口转成深户后在深圳变更了民族,只是他们变更年份较早,我们现在也是深户,想着应该也可以变更,就试着打了深圳民宗局电话咨询了一下,结果告知深圳从2016年开始小孩未满18岁前,除非父母离异就可以变更民族,否则需要等到小孩年满18岁后,由本人持相关证件到相关办事机构才能修改,看来闺女的这个”民族“问题,只能后面由她自己更改了~
本来想着闺女今年初中要毕业了,改成少数民族在中考方面是否有优惠政策,看来是没有希望了,不过咨询了一下民宗局的工作人员,没有在少数民族地聚居的孩子,在国考上也是没有任何分数加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是否变更为少数民族是不是都没啥区别了?大家说有必要更改吗?
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共 53 人,实际在医院护理岗位上就业的可能仅是个位数。
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就业统计,护理学院53名毕业生中,前往国内外高校学习的共 31 人,占 58%;前往医疗卫生单位、党政机关和企业就业的共22 人,占 42%。按这个比例,就算平均,前往医院就业的人数也只是个位数。这么低的护理就业比例,完全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培养、输送高水平护理人员的办学初衷相悖。
更令人意外的是,近些年来,北大护理学毕业生还有去中公教育、网易、太平人寿保险等企业就业的(能写进毕业生就业报告的企业相对来说还是很好的了),也不知道护理专业是如何“对口”上的。
今年,北大护理虽然在云南最低分考生仅比理科一本线多1分,但在不少省市还是招到了高分考生。比如,在重庆最低录取分为682分, 河南最低录取分为678 分等等。但是可以说,这些孩子算是读了个性价比最低的名校专业。
相信这些考生要说真心喜欢护理,不能说没有,比例肯定是很低的,大多应该还是家庭看重了北大这块金字招牌对将来发展有利或者是受中学老师的鼓动。但是分析一下:从“钱途”和社会地位上说,一个医术精湛的外科医生不比护士发展的顶层——护理部主任香得多吗?要是想走公务员这条道路,也没有哪个地方政府非要招收护理专业的选调生,国考和公考护理学专业需求也不大;要是想走学术研究道路,护理学现在出过什么影响世界的重大成果没有?护理学有两院院士没有?这个“三不沾”专业仅仅是因为名校举办就能收割这么多高分考生,确实不是一个教育生态应该有的正常现象!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发表看法。
图示为2016年—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深造分布,以及2020年护理学院毕业生去向比例。
#教育##高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