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学校分过来一个特岗教师,本来是在区税务局上班,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用她的话说“每天闲的发慌”,一想到接下来三十年里都要过这样的生活,突然觉得人生很没有意义,所以果断辞职考招教。
考试也比较顺利,卡在最后一个名额被录取了。办公室的老师都被她逗乐了,说工作几十年,从没见过公务员下来当老师的,而且还是从税务局这么好的单位下来。老师们一口咬定,这个小姑娘一定会后悔。
按学校的规定,每一个新分过来的老师只要不是在孕期,都要当一年的班主任,这个女老师就这样在“懵懂新奇”中开启了她的“职业新旅程”。
每天早上5:00起床,简单洗漱后要在5:30去操场等学生们集合跑操,上午除了备课、上课外,还要处理一系列班级的纠纷,检查卫生等杂乱的事务,大课间学生做操,她需要盯操,中午学生吃饭,她需要去现场盯饭,管理卫生纪律。还有每天不断地班主任会、教研会要参加,以及教育局派分下来的大量表格需要填写,学生头疼脑热、打架斗殴的事件也都需要当天处理。晚上查寝后确保学生全员到齐就寝后才能回宿舍。
一周五天,从早5:00到晚9:00,没有1分钟空闲时间,再加上碰到不良家长,小姑娘初出茅庐,面对家长的脏话、质问、控告,总是难以应付。就这样,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没出一个月,她就说后悔辞职来当老师了。已经哭过几回了,每次看到其他老师下班,她都投来羡慕的眼神,总说自己也想回家。
一周五天吃住在学校,没有什么个人生活,永远在处理各种事务,教学直接相关的、与教学间接相关的,与教学毫不相干的,对她来讲都是与她相关的。她说自己以前总以为老师一天上两节课,很轻松,没想到这么累。她现在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不知道明年会不会重新再去考公务员。
人们总是喜欢隔山看海,对海抱有诸多不切实际的想象,以为海是辽阔的、壮美的、梦幻的、朦胧的,只有置身其中才知道它也是无情地、狂暴的、幽深的、可怖的。
任何一个职业都一样,他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只看你处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而任何外行人,倘若有些许严谨性,都不会对一个自己完全没有从事过的行业做太多主观性的评价。有句话说得好: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我做过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上了小学校长。你不知道我有多难,下学期无论如何要辞去校长职务,即使你给我磕头,我也不改变注意。
我29岁,现任一所小学校长。六年前通过省特岗教师招聘统一考试被录取,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几年来,我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特岗教师,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特岗教师工作满三年后,正式在编。
有一天,镇中心校长跟我谈话,他说:“你校老校长几天后就退休了,经过中心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让你担任你学校的校长职务。”
我马上拒绝说:“我年纪轻,阅历浅,缺乏管理能力和经验,恐怕不能胜任,你还是委派有能力的人干吧!”
镇中心校长说:“我们认为你能胜任,你就甩开膀子干,不要有顾虑,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帮助你。”
我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无奈地答应领导先干一段时间试试。到现在任校长快三年了,感觉自己不是当校长的料儿,曾几次向领导提出辞去校长职务,领导都不同意。
当一个农村小学校长,你不知道有多难,比自己过日子难多了。县教育局下辖乡镇中心校,镇中心校下辖各农村小学和幼儿园。各小学的教育经费由镇中心校管理,各小学一切经费开支都是本校校长先垫付,然后再到镇中心校报账。冬天光取暖费就垫付了六万块钱,加上垫付其他开支的钱,弄得自己只有借钱才能垫付。
学校大部分都是特岗教师,她们来自外县市的居多,一旦她们本县或市里有教师招聘考试,就会应考,如果考上,不定哪个时候就会提出辞职走人,有的才来几个月,学期半就辞职走人,造成学校学科教师空缺,影响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有一年,在学期半途中,有两个教师因考上公务员辞职,有五个因考上了她们本县的招聘教师辞职,造成七个学科空缺。我把情况反映到镇中心校,领导说:“学期中途不是招聘和分配教师的时候,只有你们学校内部自行调节,合理重组安排。”
本来教师就不富裕,一个人也不多,一个萝卜顶一个坑,突然缺少了七个人,让我怎么调节安排?数学教师和语文老师本来就教两个班,我总不能让她们每人教三个班吧,你多给钱也没人教,因为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最后弄得我自己教两个班的语文,加上学校工作,把我差一点累趴下了。
教师辞职很随便,干一个月辞职,三个月辞职,教育局领导都批准,就不能跟特岗教师签个不到期末不能辞职的协议吗?
下学期说什么也不当这个校长了,不在为难自己,做一个普通教师干好自己的工作最好不过。你好话说一火车也不行,坚决辞职,不同意辞职,我就自行撂挑子了。
我女儿高考435分,刚够上本科线,报的专科,农业特岗生,学习两年,毕业就回本县工作,进了财政笼子,事业编制,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5000左右,但是铁饭碗,一个女孩,安安稳稳最重要,找了个对象是个公务员,什么选调生,听说211毕业的研究生。我们两口子都是体制内的,提前就了解清楚了,孩子毕业前早就做好准备。很多家长听都没听过,不敢报,其实竞争也很激烈的,如果家长都能未雨绸缪,竞争会更激烈。幸亏人们知道的人少。
(感谢网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