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头条##辅警# 我有个高中男同学,2014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着钦州市局某派出所的辅警工作,14年6月入职,那时候工资只有1380,现在到手2800,单位好听别人又觉得高大上,但是赚不到钱,这点工资在钦州不说养家,养活自己都难,还好家底不错,家里做点小生意,爸妈可以额外的给予点补助什么的,不过工作7年有余,都30岁的人了,难不成爸妈一辈子养你吧?他每个月上班的油费大概 700,上班距离家10公里,早上去上班晚上五点半下班,中午有宿舍休息,一日三餐在饭堂用餐,这份工作一直陪伴了他七年,从他毕业后的谈恋爱到结婚 到生孩子,本来期望转正,但总是看不到希望,现在决定辞职,网友们请给些他建议!谢谢!
1、30而立的年纪,这时候如果想要离职,况且已经准备好了的话,那就尽快找机会离职,如果再等上几年离职,估计都没有机会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做了八年,无论什么原因,作为一个大学生都不应该去做这么久了。
2、这七年你可以考在编警察,也可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这么多好机会,这么多时间都浪费了,有点可惜,这个需要自己反醒的,可能你想等着转正,这是基本不可能的,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加油努力吧,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希望钦江大桥别爆破,都是方方正正的原石呢,好好拆下来给钦州老街建个什么馆或者广场,让后人留点念想吧。
钦州这座拱桥不能留下来讲历史真是太可惜了,拆除钦江大桥可能是平陆运河唯一让人伤感的事,60多年风雨人事,如果小一点都该放进博物馆了。
白石湖那座几米长的“州官桥”都能这样珍惜,何况这座新中国的钦州第一桥?几代人的亲历和行走,情怀难舍啊!你说是吗?
#钦州头条# #厉害了大钦州#
图一、二,因为风大挡物资和做核酸的帐篷都被吹塌了。
图三,是七七一见天气冷回家帮我们妹子都准备了毛衣,不然今天真的会冻成狗。
图四,收工后,回来的路上,沙井大道的紫荆花。这又刮风又下雨,花期更短了。
图五六,消防支队门口的紫荆花。
图七,枫姑娘在疫情开始又回镇上参加抗疫。前段时间天气明显是春到夏的气候,今天突然降温直接转到冬天的气候,而她唯一的厚衣服是车上的外套。
连续守路口的她,睡觉不能好好睡,连衣服都没得,生不如死了。
心疼我们姑娘,基层公务员太不容易了。
图八,唐总给我和小燕带的黄桃罐头,还多给我一瓶猕猴桃汁,罐头还好,猕猴桃汁我感觉添加剂有点多[笑哭]。
图九,还请各位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工作,能早来的就早点来,不要一直拖着,大白们真的很辛苦啊。
戴好口罩,积极做核酸,齐心协力共同战胜疫情,大钦州加油!#钦州头条# #记录生活# #钦州#
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智洋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光大集团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监委对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智洋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经查,黄智洋违反政治纪律,签订虚假协议、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隐瞒家庭房产情况;违反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职责,私自留存举报信件;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利,收受他人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黄智洋身为国有金融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隐瞒事实、欺骗组织;任职纪委书记期间,执纪违纪、知法犯法,将手中权力作为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为不法商人充当掮客,大搞权钱交易,从中收取好处,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研究决定,给予黄智洋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黑龙江省监委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依法处理。
黄智洋简历
黄智洋,男,汉族,1968年7月生,河南罗山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0年10月进入光大银行工作,历任郑州分行人事教育部、办公室总经理,荣华支行行长,福州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纪委书记
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历任兴业银行郑州分行行长助理兼综合部总经理、党委委员、纪委委员
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历任光大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郑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任光大金控(上海)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筹备组)董事长
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历任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工作董事会秘书兼董监办总经理、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党委委员、助理总裁
2014年8月至2019年1月历任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董事会秘书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历任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2020年12月被免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光大集团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监察委员会)
为了考入理想中的好大学,他复读了11年,成为高考钉子户,今年将参加第12次高考,这样的选择值得吗?
学习改变命运,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应该就是高考。尤其是对农村孩子来说,高考是最公平的舞台。
但是为了考取一个理想中的大学,坚持复读11年,这值得吗?
唐尚珺,1988年出生在广西钦州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是家里的小儿子,三个姐姐都以成家。他的高考故事耐人寻味,他的理想大学是中国科技大学。
2010年,第一次高考,他成绩不到三本线,家里让他学一门技术,但他想选择更好的学校,拿着父母给的学费,偷偷选择了复读。家人以为他去上学了。
2011年,第二次高考,他成绩过三本线几十分,依然难以选择合适的学校。
2012年,第三次高考,他成绩超过二本,但是不足以选择好学校。他选择继续复读。
2013年,第四次高考,成绩超过二本线,因为志愿没填好,他选择复读。
2014年,第五次高考,总分563分。西南政法大学招生办的电话联系他,他不太满意这所学校,就拒绝了,选择继续复读。暑假的时候,他去打暑期工赚生活费。
这几年,他连续复读,一直是瞒着父母的。家人都以为他已经工作了,在南宁上班。
第五年,过年回家的时候,他还给小孩子准备了红包,给妈妈500块钱。装作是已经工作了的样子。
他的学费来源于学校的复读奖励,并且每个月还有400块钱的补助,足以支撑他的上学的费用。
2015年,第六次高考,他被吉林大学录取,但是调剂的专业他不喜欢,选择继续复读。
2016年,第七次高考,他考出了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经过慎重考虑,他同意去上学。
那一年,他才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告诉父母真实情况。父母表示支持孩子的决定,希望孩子有出息。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爸爸被查出肺癌晚期,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
暑假期间,他带着父母去北京玩了一趟,去了天安门,吃了北京烤鸭,实现了藏在心底的一个梦想。
2016年9月3日,他到中国政法大学报到,成功入学。10月份,他爸爸在老家开始进行化疗。
这个时候,他发现亲情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获得高中复读招生奖金20000元,作为父亲的医疗费,他选择从中国政法大学退学,回去复读。
然而,父亲还是一年之后就去世了。
2017年,第八次高考,受父亲影响,考试发挥失常,570分,所以只能继续复读。
2018年,第九次高考,他考试成绩619分,他选择继续复读。
2019年,第十次高考,他考试成绩646分,被重庆大土木工程系学录取,他感觉离梦想中的大学有点远,所以也放弃了。
今年,他依然坐在高考复读教室里,紧张地准备着高考复习。
从2010年到2021年,整整12年时间,他一直在高考。同学们都已经工作,结婚生子,他还是执着于中国科技大学的目标!
他的坚持让人感动,但是结果让人唏嘘。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卡,但绝非唯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从他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一 高考成绩,是时间和学习能力的共同决定的,比拼的是学习效率。一个理智的人,不会在一个选择上,浪费十多年时间。站在山底,只能看到山峰,爬到山顶,才能看见更多风景。
二 知识改变命运,农村孩子的最佳出路,还是高考,他表示,想要挣扎跳出出农村的圈子。但,中国科技大学并非唯一选择。
三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不行换一条。12年时间,能读三个本科专业,他却紧盯高考这棵歪脖树,做着重复且低效率的事情。对于理想,尽人事也要听天命。
四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33岁还坐在高考考场里,就是一种悲剧。即便他今年如愿,大学毕业后已经37岁,这样的年龄和经历,未来还有多少可能呢?
@Veeyn,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是好事儿,但死死盯住高考这一条道路就是钻牛角尖。从22岁到33岁,人生最美好的12年,浪费在高考考场上值得吗?#聪明孩子养成记##高考季##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