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9公务员联考答案(2019公务员考试及答案)

明明就是5个,其它的答案都是歪理邪说。这样考试,不知道要什么样的公务员。

明明就是5个,其它的答案都是歪理邪说。这样考试,不知道要什么样的公务员。

单选题

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强调抓主要矛盾,类同于计划工作中的( )。

  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D.改变航道原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理学原理。A项正确,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期望的目标。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的方案。故它强调的正是“抓主要矛盾”。B项错误,许诺原理,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C项错误,灵活性原理,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D项错误,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主管人员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故本题选A。#教师##公务员考试##国考#

“孔子姓什么”?

这是公务员考试一道选择题,一大半选了“孔”,是对还是错?

难倒了众多考生,你会选择哪个?答案请见评论区!

#隋唐演义#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朋友可能知道,有一道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题问的是: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A.黄河;B.长江;C.淮河。

在“一衣带水”中,“水”指的是长江。答案选B。

“一衣带水”的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在成语“一衣带水”的背后,还有个“誓要拯救天下苍生”的典故。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隋文帝杨坚。

语出《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和陈朝三个主要政权并存。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经过七年的精心准备,隋文帝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决心灭掉陈国。出发前,他对仆射高颎说了这句话:“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了中国南北,至此,他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古代中国的大举。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意指彼此联系紧密。

(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7343/
1
上一篇公务员分数差(公务员为什么分数越考越差)
下一篇 2016陕西公务员辅导(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