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当代的完人
#社会##热门##历史##头条#
这人是英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时候出生入死。
建设祖国的时候主动地去了贫困地区。
后代工作的时候因为单位要求精简,主动要求自己的后代下岗。
一辈子秉承着“不给组织添麻烦的”信念。。。
陕西蒲城战役,张富清带着两个队友组成突击队,带头跳下城墙。
这在古代就叫“先登”
当天晚上他们端了2个碉堡,缴获两挺机枪,四箱弹药,杀敌无数。
这在古代叫“陷阵”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没有撤退而是一直坚守阵地到天亮大部队来了,他还接着指引部队追击。
这在古代叫“搴旗”
下来之后才知道另外两位英雄已经牺牲了,他脑袋也中了一枪,头皮已经被掀翻了。
《三国志·魏书十七·张辽传》:“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明史·戚继光传》:“ 继光 先登,左右军继之。”
唐太宗在张士贵攻打高丽的战役中表彰他的军功时说到“卿有先登的功勋,有超恒准,赐奴婢八十口、绢彩千余段、金一百卅挺。”这还不算日后的人事提拔,只说了给的奖励。
李如松率领明军攻打日军盘踞的平壤城时,就曾下令:“明日攻城,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在古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00人民币,5000两就相当于150万。
老爷子一生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特等功一次,两次荣立“战斗英雄”称号。
上面这些战功就已经是小说不敢写的了,老人转业后的事迹更是让无数人羞愧。
老人转业后自然是可以选择大城市的工厂享受战功带来的富足,但是当他知道组织“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的情况就毅然决然的去了最偏远的来凤县。儿女也没有人因为他的关系获得任何好处。
做一天好人不难,做一辈子好人就是神话...老人用一辈子时间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只希望我死的时候能够有老人的万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