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真的有那么香吗?
国企五险一金是有且足额缴的,这一点已经远远比大部分民营企业强了。国企千差万别,重要的是平台。即使是文员这类的基础工作,如果平台够高,那你也是领导。举个例子,头条上的应届毕业生签的中建中交中铁,看上去是副省级的央企,实际上你签的就是这些大集团下面的一个子公司的一个办事处的一个项目部,连科级平台都不是。一个副省级城市城投集团的本部,看上去是个地市的单位,但是这是在一个副厅级的平台上,一个内设机构就是一个参照正处级的机构,这里的一个文员到了子公司也算集团领导。这就是区别。要看的是你所在的平台,说中铁中建中交不好的,我保证没有一个是他们集团机关的职工。民营企业一般没有平台这个概念,只有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区别。
真正让人羡慕的国企岗位,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进去的。这才叫国企,其他的只能算国企性质的企业,相差太大。就好比,在企业里面专门管理用印的文员,和中字头央企的施工员,大家都是国企背景,但谁是祖宗谁是牛马,傻子都心知肚明。举的例子或许有点极端,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国企有个好处,晋升到副处级就有到地方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大型央企、省属国企基本年年都会选拔副处级干部到地方挂职,干得好甚至可以申请留在当地,算是变相体验公务员。另外如果就是想生活的轻松点,摸点鱼儿,快乐生活。垄断行业国企总部是你的不二之选。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送心]
我大表弟大学毕业考了铁路,现在参加工作2年半不到,在中铁几局还忘记了,他上次说到手工资六.七千。不过最近要去国外两年,非洲,公司在那边有项目,说工资一个月两万过些,我侄儿河北一个交通专科生,现在石家庄铁路局工段吧,记不住了,工作五年了,每年有九万多,算下来还是8000多,很好了,耍得好,吃的好,这是他说的,侄子说:其他局他不懂,他们局现在有个规定,大学生(本科生)进单位一定要到一线历练,四年以后才能转干,如果你参加国铁集团得名次那就另外说了,提干后才有资格升副科,正科,后面往上升,两年就想混得多高,又想工资高又想稳定,还想压力不大,去私企或者外企,但是看你有没有能力进去了,当公务员两年也升不了副科吧!发现个问题,说七千很多的人,很想进铁路的人都是:1,学习不行丶学历不行,也许专科或高中;2,没啥能,收入偏低;3,眼高手低的,不了解铁路性质,大夜班丶没完没了的培训考试丶无孔不入考核…这些人说说可以,真进入铁路不一定能干了,干了也不一定干好。现在年轻人入路2年辞职的得有20%~30%,年轻人有的受不了那个罪。小马过河,试试才知道,围城一样。老铁路没有希望子女进铁路的。
国企辞职都这么麻烦吗[抠鼻]?你绝对想不到辞职都需要九个部门盖章,真的是辞职界“天花板”,连辞职都这么卷呀!
最害怕找领导签字盖章啦,不是今天这个部门领导不在,就是那个部门领导不在,跑了四五十趟,腿都跑断了,两个月了辞职手续还没有办完,真的被辞职手续烦死啦,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辞职啦!
国企待遇也算是体制内,待遇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在中铁工作的,月薪10000+轻松到手,还有过节假日、出差等杂七杂八的补助,收入比公务员工资还要高,真的是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就有人国企辞职,真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啦。
疫情期间,辞职了这么好的工作,找到工作都难,再不要说合适的了。不过每个人都不同考虑,所以做出选择就不同,希望辞职后不要后悔。
国企工作你觉得怎么呀样,辞职是不是不明智呀?
#体制内那点事儿#
#将来教师的工资会是事业单位最高的吗#
除了部分经济超级发达的一线城市的重点学校外,可以说剩下的95% 的学校内的教师工资想的超越公务员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我国的事业单位包含部分国企的,国企有的部门主管或者负责人动不动都是年薪500/6800万的,例如茅台集团和烟草公司水利部门等事业单位。
以水利电业部门的和污水处理厂的高级工程师随便领一个出来职务工资+级别工资都能破万的,更别说盈利性事业单位的公积金和节假日福利更是远远秒杀教师工资。
还有中铁集团内的电气工程师收入也是按年薪来计算的,年假也是正常休息的,各种福利出差补贴更是好得很。因为这些单位都是国家控股集团,盈利能力非常强,当然他们也承担着我国经济和能源调控的主力。当然这些高级的技术人才例如会计或者焊工等都是需要付出许多努力才能达到拿高薪的水准的。保险公司的精算师都是注册会计师的水准,年薪可达50万。
我们再来看下学校本身就是一个非盈利性事业单位,老师的工资和学校运作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和地方补贴来支持的。所以呈现出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教师人均收入高的能达到10/30万一年,而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师现在还是拿着3万/5万元一年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实际到手2.5万/4万左右。而且教师是涨工资是靠职称评上去才可能拿到高薪,有很多职称评上去了,但是所在单位没有职务空缺还是拿着低工资的。
出生平凡的年轻人要来大城市打拼,北上深这种的才行,普通的省会城市都不够好。
只有在大都市里,你才能够见到一大堆靠能力赚到钱的人,而不是一个个赚钱全部靠关系。
有个朋友,以前在北京待得好好的,后来回乡下老家去了。
当然,说是乡下,那是以北上深的标准,实际是省会城市。他是世家子弟,回老家直接就是人上人,的确不用在北京当北漂。
但真的就是乡下,除了公务员、事业编,整个城市就没有好岗位,整天无所事事,中午回家吃饭。他也是职业股民了,闲得发慌,每天微信找我们聊天。
可你是普通人,那些好岗位跟你没有关系,况且也并没有多好,一个个穷得要死。
我作为职业股民,本来可以回乡下老家的,不用忍着较高的生活成本待在北京,但我不走,因为乡下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我不想跟那个朋友一样寂寞,只能天天远程骚扰那些留在大都市的朋友解闷。
在乡下,你和他聊Roe,企业经营,他们觉得你不行,最后你说句我爸管国企,我朋友在中铁,如何如何,他们就服了,觉得你行。
你说咱们好好干吧,正经做投资,一年20%,他们不信;你说我认识谁谁谁,有内幕消息,一年20%,立刻就信。
乡下地方赚到钱的几乎全是关系户。
当地穷人还好,稍微有点身家的反而越发不信正经做事能挣钱。可作为一个普通人,不靠正经做事赚钱,又靠什么赚钱?
有人会觉得,只有条件好的才能去大城市,大错特错。
条件越差,越该往外走。
北上深这些地方,只要你身体健康,别的什么条件都不需要,就能靠自己本事找到工作养活自己,还能每月攒下两三千甚至四五千块钱。
要是在小地方,得到处求关系,然后找到一个狗屁不是的工作,每月总收入两三千块。
年轻人先闯一闯,实在混不下去了再说,千万不要一开始就放弃往外走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