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川军师长范绍增发现自己被绿了!怒不可遏的他将这对奸夫淫妇抓捕后,把他们推上了“鸿门宴”,后面的情节就更加奇葩...
范绍增是个传奇人物,他出生于1894年,四川达州清河场人,范绍增大大咧咧的,绰号“范哈儿”。就是“范傻瓜”的意思。
范绍增私生活更是风流倜傥,有名有姓登记在册的大小老婆40余人,其它沾花惹草,一夜风情的女子不计其数。
范绍增专门花费20万大洋修建了半条街的洋房——范庄,以此来养着他的姨太太们。据说范庄里有非常现代化的健身房,台球桌,游泳池,网球场和舞厅。
每天姨太太们等待着范绍增的归来,范大将军白天忙于公务,晚上回到范庄左拥右抱,当然,范大将军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没办法做到雨露均沾,除了分身乏术之外,每一个姨太太的生活用度一分不会少,而且比一般大小姐的生活还要好。
但是必然会有一些姨太太受到冷落,其中第七房姨太太张绍芬有个丫头,正好是范绍增的同乡,长得特别水灵又聪明,被范绍增看中,想将她纳为小妾。七姨太虽然不愿意,但只得随了范绍增的意。紫菊乖巧懂事,范绍增把她宠上了天,甚至为了紫菊,答应从此不再娶姨太太。
活泼开朗、要求上进的紫菊向范绍增提出要读书的要求,范哈儿一听,也满口答应了,马上安排学校,去了重庆的开明学校学习小学课程。
学校学习期间,紫菊喜欢上了打网球,青年校长王世均是网球高手,王世均就成了紫菊的私人教练。王世均不但球打得好,留过美的他风趣幽默,见识广博,让紫菊眼界大开、如获至宝。
两人年纪相仿,一个青年帅气,一个青春漂亮,一来二去,很快两人就走到了一起。
一天,接送紫菊的下人发现了两人的事,立即报告了范绍增,范绍增知道后怒不可揭,下令把紫菊和情敌王世均抓到范庄关起来。
居然敢绿一个手握军权的实权人物,紫菊和王世均必死无疑,得到消息的王世均之母,连忙赶来跪在范公馆的大门口,连连向范绍增磕头求饶,以求范绍增能放过自己儿子一命。范绍增亲家王瓒绪也为紫菊求情。
范绍增虽没读多少书,但为人重情重义,看到几个跪地不起的老人,范绍增有心软了,于是他把枪掏出来放在桌子上,对着紫菊和王世均说:“这把枪只有一发子弹,一个生,一个死。你们两个人是谁先赴死?”
没有想到,紫菊和王世均竟然不约而同地扑向桌子抢手枪,他们都愿意为了对方而死。见此情形,范绍增有些感动,想起紫菊曾经对自己的好,范绍增突然当众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
范绍增当众宣布,收紫菊为干女儿,王世均为干儿子,并且为二人置办酒席,同时还送自己的干女儿5000大洋做嫁妆。
这时,在场的人议论纷纷,有的人对范大将军亮大拇指,说他:范哈公,你搞得漂亮,搞得漂亮。但也有人在心里说,范哈儿果然是个哈儿,太傻了。
范绍增一时之间名声大震,赶来投奔的江湖义士不计其数,日后,范绍增率军抗日,即使血战硬仗,他手下的兄弟对他忠心耿耿,始终不离不弃!
你们说他到底傻不傻?
#达州头条#静态管理三天#疫情最新情况#
达川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通告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现就全面加强达川区全域社会面疫情管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履行“四方责任”。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主管责任,各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要自觉履行防控义务。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院落)、各类场所和机构要严格执行体温检测、扫码亮码、查验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戴口罩、场所清洁消毒、通风换气等防控措施;各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定期核酸检测,加强内部防控,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落实落细风险区旅居史人员排查管控。
二、严控人员流动。停止一切非必要人员流动,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实行居家办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参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城乡运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居住地、工作地“点对点”活动要求,每次出行须向工作单位和下沉工作所在村(社区)实行双报备,凭工作证出入;除经村(社区)同意后外出购买必需生活物资、就医和参加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外,其余人员一律不外出、不聚集、不进入公共场所(公共区域)、不进入其他村(社区)和小区。封控小区,居民每日订购的物资由村(社区)统一集中运送至楼栋门口,有序一一领取;非封控小区,每户居民每天可安排相对固定1人,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村(社区)发放的通行证,外出1次就近采买生活物资。
三、强化重点场所管控。全区酒吧、KTV、网吧、健身房、棋牌室、洗浴场所等各类空间密闭娱乐场所和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游泳场馆、室内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文体活动场所暂停开放和营业。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监所等实施封闭管理。宗教活动场所暂时关闭,暂停宗教活动。学校、教培机构立即停止线下授课。所有景点景区暂停开放。
四、加强核酸检测。辖区居民按照应检尽检原则,按要求参加全员核酸检测。请辖区居民密切关注本区域核酸检测时间,自觉配合村(社区)工作人员安排,按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通知,分时段到指定地点参加核酸检测,坚持佩戴口罩,保持1米线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如收到疫情防控提醒短信或工作人员电话提醒,请严格按要求执行。
五、实施交通管控。除保障城乡运行的救护车、公务用车、消防车、物资保障车、快递车辆等经批准的车辆外,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一律暂停运营,私家车暂停上路行驶,所有客运班线暂停营运。
六、全面加强疫情监测。各医疗机构严格发热门诊管理,各类诊所禁止接诊发热病人,零售药店严格执行“四类药品”管理措施;诊所、药店主动引导发热病人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七、防范外溢风险。非必要不离达,确需离达的自2022年9月4日6时起,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要主动向所在村(社区)报备,同时在交通卡口主动接受查验,还要关注自身健康情况。
八、加强个人防护。辖区居民要严格落实个人防控责任,自觉扫码、测温、戴口罩,如出现咳嗽、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主动向所在村(社区)报告,同时积极配合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如有发热、干咳、乏力、味(嗅)觉消失等可疑症状,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九、严格责任追究。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辖区居民自觉履行疫情防控的法定义务,认真执行疫情防控的政策规定。凡拒绝接受检验检疫、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或者治疗,隐瞒疫区行程和密切接触史,拒不向村(社区)报备,或者阻碍疫情防控公务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人民的支持是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感谢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对达川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正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希望我们携手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早日打赢抗疫攻坚战。
本通告自2022年9月4日06时起施行,暂定实施3天,后续将根据疫情进展和防控需要作动态调整。
达川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2022年9月3日
1961年夏,原湖南军区副司令回乡,去往母亲坟前拜祭。副司令来到母亲坟前时,只见荒草丛生,低头黯然落泪。当地陪同干部提出:“由地方出资,马上修缮墓地。”副司令摆手讲:“别给乡亲们添麻烦了。”
故乡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永远眷念的地方,那里有我们魂牵梦萦的美好回忆。民国12年,13岁的达县青年陈国懋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万县第四师范学校,得以接触到更加广阔的天地。此时,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革命的思想也传进了校园。
在读书求学期间,陈国懋接触到先进的革命思想,义无反顾投身到学生运动中。此后,他告别了父母亲人,正式参加了红军,开始了革命的一生。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在陈国懋等同志的带领下,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新中国终于建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陈将军担任了湖南军区副司令,积极为一方群众造福。因为工作繁忙,陈副司令虽然思念家乡,却抽不出空来回乡看看。1961年5月,陈副司令外出视察,顺道回乡探亲。
汽车徐徐停在达县河市坝村村口,当地干部已经在等待了,陈副司令快步下车。他提出:“我当年就在村里读学堂,咱们先去学堂看看吧。”陈副司令刚走进学堂,就被院子里的孩子们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孩子们都在喊“陈爷爷”。
陈副司令微笑着一一回应,问孩子们:“学习上有没有困难?”廖校长慌忙出来迎接,陈副司令与廖校长握手后,叮嘱道:“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你一定要担起责任了,多为国家培养人才。”
临别时,陈副司令与全校师生照了1张合影,大家脸上都是笑容。离开学校后,陈副司令步行前往母亲坟前,只见坟前荒草丛生,他低头黯然落泪。当地干部一看,当即表态:“由我们县里出资,马上修缮墓地。”
陈副司令亲自动手,将坟前的荒草拔除,摆了摆手说:“不用,这是我个人的私事,不能给乡亲们添麻烦。”陈副司令清理完荒草后,在母亲墓前深深三鞠躬,泪水不停滴落,哭祭了良久良久。
祭奠完母亲后,陈副司令准备返回祖屋,途经一片农田。田里的庄稼正在茁壮成长,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让陈副司令欣喜不已。陈副司令对当地干部讲:“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这是头等大事,你们要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在陈副司令的谆谆教导下,河市坝村的乡亲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将河市坝村建成了达州市的“粮仓”,彻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粮问题。众人走在田埂上,陈副司令望见了路旁的一片野草,对警卫员讲:“我小时候家里穷,最爱吃这种东西。”
警卫员一听,从老乡家借来了镰刀、箩筐,开始采摘起野草来。只是警卫员采摘了野草的茎叶,陈副司令连连说:“小同志,错了错了,我们吃折耳根。”后来,陈副司令亲自动手,采摘了两筐折耳根。
还没来得及清洗,陈副司令就拿起折耳根,放在嘴里慢慢品尝。他一边咀嚼,一边说:“真香,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我要带回去给老战友尝尝。”回乡探亲几天时间,陈副司令就住在自家祖屋里,吃饭在公社食堂,坚决按价付粮票。
几天后,因为有紧急公务,陈副司令又不得不惜别家乡父老,匆匆返京去了。
43年前,桂某因涉嫌利用教学工作之便强奸多名女学生被捕,半年后,宣汉法院以强奸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达州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1990年桂某刑满出狱,2013年9月4日,因原审定案证据不足,桂某被改判无罪。随后,桂某向法院申请国家赔偿,但均遭到拒绝。理由是,桂某的案件发生在《国家赔偿法》施行之前,其请求国家赔偿于法无据。
2019年,因患糖尿病,桂某带着遗憾去世了。直至其去世,仍然没有获得国家赔偿,也没有恢复教师公职。
有类似遭遇的并不止桂某一人,他们的错案发生和再次获得自由均发生在1995年1月1日之前,而得到平反却是在1995年1月1日之后,想要获得国家赔偿时,往往会存在较大阻碍。赔偿义务机关通常都是以法不溯及既往为由,拒绝国家赔偿。
所以,值得讨论的是,发生在《国家赔偿法》施行之前的错案难道就真的无法获得国家赔偿吗?在1995年以前,因为国家机关的错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难道就没有国家赔偿制度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国家赔偿制度并不是《国家赔偿法》施行之后才有的,在这部法律之前,国家已经以其他法律、法规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
比如说,1982年的《宪法》规定,因权利受到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而遭受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由此可见,国家赔偿制度并不是《国家赔偿法》确立的,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国家赔偿制度了。
除此之外,《民法通则》也规定,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规定充分说明,国家赔偿和《国家赔偿法》是不一样的,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国家赔偿法》固然是国家赔偿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是唯一依据。
事实上,根据最高院关于《国家赔偿法》溯及力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国家侵权行为发生在1995年1月1日前,但持续到1995年1月1日之后的,属于1995年1月1日之后的部分,仍然可以适用《国家赔偿法》进行赔偿,在此之前的部分,适用此前的规定处理。
对桂某来说,虽然1990年的时候已经刑满释放,但是其被宣告无罪的时间是在2013年。可见,其精神上所遭受到的痛苦,自其被抓之时一直延续到了2013年,因此,对于1995年之后的部分,桂某是有权要求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进行赔偿的。
至于1995年之前所遭受到的损害,也可依据当时行之有效的法律,比如《民法通则》要求赔偿机关进行赔偿。
#达州头条##在头条看世界##达州#
4月25日起!开江这些区域禁止机动车鸣笛,违者顶格处罚
开江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关于城区禁止机动车鸣笛的通告:
为统筹推进万达开区域生态宜居宜业公园城市建设,控制交通噪音污染,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宁、清新的工作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现将开江县城区禁止机动车鸣笛通告如下:
一、自2021年4月25日零时起,开江县淙城街道辖区(南北环线以内)所有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全天24小时禁止鸣笛。
二、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工程救险车等特种车辆非紧急公务时不得使用喇叭和警报器。在紧急公务时可以继续使用,但喇叭和警报器的音频必须符合规定。
三、自2021年4月25日零时起,对违反禁止鸣笛规定的机动车驾驶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八项之规定顶格处罚,并按不文明交通行为予以曝光。
附:开江县禁鸣区域图
开江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2021年4月13日#达州头条#
辽宁沈阳,34岁郭先生牵着33岁老婆黄女士急切地奔往社区核算检测点,检测人员拒绝了2人,需凑满10人才能检测,需耐心等待!一听这话,夫妻二人可忍不了,抬嘴就骂开了,见旁边站的是辅警,一拳挥了过去!
执勤辅警右边半边脸直接被拳头打肿!
@了不起的达州 :
说句良心话,真不是检测人员故意为之,而是检测试剂为10人,不想浪费,就得等够10人,他们听不进解释,心里已经产生不满,并开始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谩骂。
执勤辅警当时见情形不好,上前对二人进行耐心劝阻时,郭先生与黄女士一看是辅警,不仅不听劝阻,反对执勤辅警及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谩骂和殴打,造成执勤辅警右侧面部受伤。
当时,现场其他执勤民警赶紧赶过来将这夫妻二人带回公安机关调查处理。经讯问,郭某某、黄某对谩骂殴打公安执勤人员、妨害公务的言行一口承认。
目前,郭先生、黄女士夫妻二人因涉嫌妨害公务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惩治。
古语有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郭先生和黄女士这对暴躁夫妻去做个核酸检测,都能和辛苦的工作人员吵起来,也是不靠谱了。
核酸检测试剂是10人,那么就你俩去了,给你两个人马上检测了,那剩下8个人的量怎么办?
是直接现场丢弃,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是放在那里,等待后面来的8个完全不知情的“倒霉蛋”继续进行检测?
不论哪种结果,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人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看出个人素质高低,这对夫妻的言行,是典型的拿自己当人,别人的生死都是小事。
谩骂辛苦,衣不解带地给沈阳的千千万万人做核酸检测的医务工作者,殴打努力维持秩序,帮助广大市民都能有序排队进行检测的辅警,哪一点做对了?
这对夫妇是典型的三看不上:
看不上其他来检测的沈阳市民,看不上耐心检测的医务人员,最看不上的是辛苦维持秩序的辅警,如果是正式警察,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下手?
必须严惩!#沈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