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籍“70后”同济大学副校长黄翔峰调任浙江大学!截至目前,已有四所国内知名大学校长是咱福建人: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莆田人)、同济大学校长陈杰(福州福清人)、东南大学校长黄如(女,南安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福州闽侯人) #福州头条#
【男子在石材厂意外死亡,家属要求厂方赔偿125万元】#男子工作时被两块石材夹住意外死亡# 今年10月26日,在福建南安市官桥镇某石材厂工作的余先生发生意外,被两块石材夹住导致死亡。余先生的家属从湖北老家来到南安,希望石材厂负责人承担事故责任。今天上午,南安市司法局和官桥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介入这起纠纷。调解过程中,双方在工作性质上存在很大分歧:死者家属认为石材厂与死者是雇佣关系,死者属于工亡,石材厂应承担全责;石材厂负责人认为两者是承包关系,应从意外事件进行认定。且厂方提供监控,认为余先生在调动石材时操作不当,在石材移动时进入两块石材中,导致了死亡。对此,司法所工作人员也从事实、法律、情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建议双方各让一步。截止今天下午四点,双方初步认同:厂方补偿死者家属人民币92万元。但由于死者生前向厂方负责人借款4万元,双方再次起争议,赔偿问题又被搁置。逝者已逝,在此,我们也希望家属尽快走出阴霾,开始新的生活。#媒体微观# #帮帮团快讯# via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
(后续报道:【达成一致!男子在石材厂意外死亡,家属获赔92万元】之前,帮帮团报道了南安市某石材厂因工人意外死亡引发的赔偿纠纷(此前报... )
泉州市南安市乐峰镇人民政府回复了网友留言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的事项#泉州头条#
网友留言:
尊敬的领导,我村是泉州市南安市乐峰镇湖内村的加洋小组。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村里接下来什么计划打算,现在夏季到了蚊虫大量繁殖,该除四害了。村民养殖的猪牛羊和家禽要规范指导下,有的牛羊放养乱排粪污也没有及时清理。需要清除卫生死角和污水收集处理。宣传调动村民积极性参与监督卫生环境的问题。
福建省信访局
网友:
您好,欢迎给福建省人民政府王宁省长留言!您留言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的事项,泉州市南安市乐峰镇人民政府进行了调查了解。
据泉州市南安市乐峰镇人民政府调查了解,泉州市南安市乐峰镇人民政府湖内村已于5月25日(周二)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及除四害,重点清除卫生死角。在保洁清运垃圾方面,湖内村已配备保洁员、卫生督导员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定点投放垃圾,解决陈旧垃圾堆放点等治理问题,保持村内环境整洁干净。同时,泉州市南安市乐峰镇人民政府湖内村拟进一步完善村民公约,加大宣传,充分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提升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感谢您对环境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陈毅为开国上将叶飞做媒,并且强调道:要抗日持久战,恋爱速决战
叶飞1914年出生于菲律宾的一个华侨家庭,他们家的祖籍是在福建的南安。后来长大后的叶飞回到了厦门读书,在中学时便参加了革命,后来又在闽东创建了闽东苏区和闽东独立师。
新四军成立后,他便率领闽东独立师下山改编为新四军,而后成为了新四军的一支主力部队。这个时候的叶飞也就才26岁,是新四军高级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
可是后来陈毅听说,叶飞在战场上威风八面,但是下了战场之后要么发脾气,要么一言不发。陈毅心中已经了解了个大概,为此,他拿上服务团的名册,专门来到叶飞的驻地。
叶飞见陈毅到来后,问道:“陈司令,是有什么紧急任务吗?”陈毅笑着说:“我听下面人反应你最近性情大变,脾气暴躁,我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我想你是该成家了,我是专门为此来的。”
叶飞没想到陈毅会专门为了他的私事前来,心中顿时暖暖的。陈毅接着对他说:“你想要什么样的,是美女还是才女,服务团的人尽你挑。”说着便把花名册放到了桌子上,让叶飞立马表态。
叶飞仔细想了想,表示还是喜欢才女。当时陈毅便向他推荐了王于畊,并介绍道,王于畊是服务团第一才女,写过两个大剧······还没等介绍完,叶飞就打断说:“对,就是王于畊。”
陈毅顿时大笑道:“哈哈哈,原来你早就注意到她了,你嫂子还专门推荐了王于畊,没想到想到一块去了。”陈毅接着说:“我把人给你调过来,成不成就看你了。我主张抗日持久战,恋爱速决战。”
回到司令部后的陈毅找来了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让他找到王于畊,告诉她工作调动的事。为此,钟期光专门找来王于畊,同她讲了工作调动的事,让她去部队做宣传,并向她介绍了新四军一纵司令员叶飞,希望王于畊在个人问题上可以向前迈一步。
王于畊这才知道,原来这次工作调动还有别的目的。当时叶飞是新四军鼎鼎有名的战将,她早就听说叶飞了,但是一直没见过,她心想:我又没见过他,为什么要嫁。于是她便推却道:“容我想想。”
当天晚上钟期光连夜写了封信,信中尽是对她的劝导,并且命人第二天交给王于畊。第二天王于畊正在读信之时,陈毅的夫人张茜也过来找她,对她说:“叶飞是个优秀的领导,是个可以托付的人。”说罢还又拿出了陈毅专门写给王于畊的信。
当然不用说,陈毅的信也是在介绍叶飞。对于领导和组织的良苦用心,王于畊不好再拒绝,于是便下定决心,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到钟期光主任那里报到,表示服从组织安排。
第二天王于畊便动身前往叶飞所在的一纵,此时接到通知的叶飞早已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看到王于畊到了后,便赶忙将她迎了进来。由于有个会议要开,叶飞便让警卫员将王于畊先带到住的地方安顿下来。
出了司令部后,王于畊看到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有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当时王于畊拿了本《战争与和平》,想借走阅读一番,结果被叶飞的警卫员给拦了下来,说:“首长说过,不准借给别人书,借书的人多半是不会归还的,所以,保护书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往出借。”王于畊说:“我爱读书,这么多书,我看完一本还会再借一本的,我一定会还的,你放心。”
就这样,王于畊隔三差五地就往叶飞的司令部跑,叶飞也天天在那等着她。他们两个人就边看书边交谈,王于畊逐渐对叶飞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他不但是个战将,而且对文学还有着十分精辟的见解。就这样,漫漫地两个人便走到了一起。
很快,叶飞与王于畊的结婚报告便送到了陈毅的面前,陈毅高兴地对叶飞说:“叶飞啊,你抗日持久战打得好,恋爱速决战也打得好,我们同意你的报告了。”
“电影里那女人是我媳妇!”1952年,一解放军连长在看电影时突然放声大哭,成了全团人的笑柄。可人们都不知道,这事竟是他6年来的心病。
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1952年底,一名警卫员飞快地跑进连长冯学永的营房,离老远就说:“连长,今晚咱们放电影,你必须要去呀!”
“看个电影你激动啥?”冯学永正在专心地看书,被这个“愣头青”吓了一跳。
警卫员激动地说:“今晚咱们看《一定要把淮河治好》,你家不就是淮河边上的嘛,肯定有不少家乡的镜头!”
冯学永嗖地站起来,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已经整整6年没回家了。
到了晚上,警卫员早早地就给连长占了个好位置。
可没想到,电影刚开始没多久,性格刚强的冯学永竟然边哭泣边颤抖起来。
警卫员以为他思乡情切,忙问他怎么了,却听冯学永高声喊着:“电影里那女人是我媳妇儿!”
冯学永这一嗓子在周围引起了轰动,战士们纷纷问:“冯连长,电影里这么多女人,你说的是哪个?”
冯学永激动地说:“就是主角,李秀英!”
周围的人哄堂大笑,其他的连长、营长都跟他开玩笑说:“我说老冯,你不是想女人想疯了吧?”
在战士们的哄笑声中,冯学永也没心思看电影了,带着警卫员就回到了宿舍。
警卫员安慰道:“连长,别听他们瞎取笑!”
冯学永的情绪好了一些,他淡淡地说:“都是多年的老战友,我怎么会放在心上。”
“那电影里的李秀英,真是嫂子?”
冯学永一声长叹,说起了曾经的故事:
1946年,冯学永在外出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从此就与家里失去了联系,而那时,妻子李秀英马上就要生了。
不过冯学永不愿意当炮灰,更看不惯国军的腐败。
好在冯学永的营长是个明白人,带队起义。
冯学永也加入了解放军的阵营,跟着部队一路向南打。
解放后,冯学永还没来得及回家看看,就遇到了抗美援朝,又跟着部队去了朝鲜,一直到1952年底才刚回国。
在这期间,冯学永也给家里写过不少信,可由于通信不便,再加上部队频繁调动,一直也没能联系上。
然而如今突然间有了妻子的消息,冯学永却冷静了下来。
他觉得自己当年突然失踪,妻子肯定嫁人了,最好还是不去打扰她的生活。
就这样又煎熬了3年,冯学永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妻子。
1955年,冯学永鼓起勇气,请上级帮忙落实一下。
可没想到,李秀英竟然一直未嫁,还在等着冯学永。
冯学永大呼后悔,一刻也不停,立马写好了信,给李秀英寄了过去。
很快,李秀英就回了信,信中没有任何抱怨,只有浓浓的爱意。
冯学永实在走不开,但是心已经飞到了妻子身边,在征得领导的同意后,他马上写信让李秀英来部队团聚。
没多久,李秀英就站在了福建南安县某军区的大门前。
冯学永一路狂奔,顾不上战士们好奇的目光,一把就将李秀英紧紧地抱在怀中。
将近10年的相思,夫妻二人再也控制不住泪水,相拥着痛哭了很久。
在招待所内,冯学永迫不及待地问起这些年妻子是怎样熬过来的,他想到她的不容易,却没想到她却成了全国模范。
原来,冯学永失踪后,李秀英也想到他是被拉去当壮丁了,生下孩子后,就和婆婆一起相依为命。
婆婆看李秀英日子过得艰难,也曾劝过她改嫁。
可李秀英坚信丈夫还活着,无论如何要等他回来。
1950年夏天,淮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4350万亩良田被淹,上千万人口受灾。
毛主席对此十分忧心,短短两个月内,连下4道批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在这句口号的号召下,数千万老百姓响应号召,光是第一年,就又300万百姓走上了治淮的工地,其他支援物资的更是不计其数。
李秀英13岁那年,老蒋下令决开花园口,导致洪水泛滥,李秀英的父母全都遇难。
这次一听说国家要治淮,也把孩子交给婆婆,来到了淮河边上。
村里的男人看到她上来了,都纷纷说:“女人回家看孩子去,这不是你们能干的!”
可李秀英却不信这个邪,她组织了妇女大军,加入到治淮的行列中。
李秀英干起活来一点也不逊色于男人,她曾在一天之内挑坏了4条扁担。
在上级来拍摄治淮纪录片时,李秀英由于工作突出,成了电影里的主角,还被水利部评为:“治淮一等功臣”。
1951年国庆前夕,李秀英作为全国特级劳模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亲切接见了李秀英,还特意给她签了个名。
这次见到冯学永后不久,李秀英就辞了工作,将家人接了过来,一家人总算团圆了。
李秀英将写有“毛泽东”的签名装裱好,当作传家宝一样收藏起来。
一家人幸福地生活了很多年,冯学永1984年去世,李秀英老人如今已经94岁,依然身体健朗。
作者:心之语
编辑:池鸿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从福建舰到郑成功
1
2018年我曾去大连。
参观了当地那些近代史上重要史迹后,看到了辽宁舰。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
同在6月,福建泉州南安盛大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年,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亲自出席。
是的,历史自有它的节奏。
2
西班牙人曾经短暂地占领台湾北部的一小块地方。
淡水古迹红毛城,就是1628年,西班牙人建的圣多明哥城。
1644年,荷兰人重建以后,在清朝再度整修。
1867年,英国人看上红毛城,作为英国领事馆,一直到1972年英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为止。
红毛城,就说明了很多事。
3
荷兰为了转口贸易,出兵占领南台湾,主要以现在的台南为主。
跟西班牙有段时间,分据台湾南北。
后来在1642年,因为贸易,不断发生利益冲突。
帝国主义者解决冲突的办法,当然就是战争。
于是,西班牙人被荷兰人赶走。
于是,除了南台湾,荷兰人也控制了北台湾港口区。
4
军队负责战争,商与政,则互为表里。
为利益而盘踞、控制台湾。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实际统治台湾的势力。
从一开始对明朝跟日本的转口贸易,到后来,发现台湾本地的物产, 比如糖跟鹿皮等等,都让他们更有暴利。
于是对台湾的盘剥加剧。
用利诱、控制、屠杀、分化原住民。
当然也控制台湾岛上的汉人。
5
从1624年到1662年被郑成功打败的这38年之间,荷兰是台湾岛上实质的最大控制者,对台湾施行的,是标准的帝国主义殖民统治。
当然,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也曾经占领台湾中部。
当他被招安,回内地当官以后,就把地盘或租或借给荷兰人。
不过荷兰大本营还是台南为主。
两大军事阵地,一个是热兰遮城,就是今天台南安平古堡。
另外一个,是普罗民遮城,就是台南的赤崁楼。
6
郑成功被赐姓明国姓朱,民间都称他为国姓爷。
他被封延平郡王,奉明为正朔,绝对是抗清拥明最重要的军事势力。
他率军10万攻打南京大败,退回厦门。
这时,前荷兰通事何斌,建议郑成功拿下台湾。
他说,台湾为霸王之区,沃土千里,可以做为最有屏障的军事基地。
郑成功点头。
他其实也只剩下这条路。
7
在台湾的汉人,在郑成功败退厦门时,就开始听说国姓爷要打台湾了。
1661年3月,郑成功准备25000名水师,从金门出发攻台。
荷兰把所有汉人仕绅软禁在热兰遮城中,因为怕汉人跟郑成功通消息。
4月30日黎明,在大雾中,郑氏船舰抵达台南鹿耳门。
早上10点,郑氏军队正式登陆台南洲仔尾。
8
郑成功并不是轻松取胜。
登陆之后,经过9个月围城,终于在1662年1月27日,荷兰决定投降,双方开始和平谈判。
最后在2月1日,双方缔约。
2月7日,荷兰就完全撤离台湾,台湾进入明郑统治。
条约内容,荷兰文版本是18条。
郑成功也不为己甚,几乎大部分都同意了,首肯了16条。
现存在荷兰海牙国家档案馆的荷兰投降文书,是荷兰文的版本。
9
郑成功打败荷兰,取得台湾,是历史上一个关键转折点。
中国向来不是海权国家。
近代之前,也从来没有海上来的入侵者。
所以,台湾第一次显得重要,是因为郑成功。
因为他举大明旗帜打败荷兰,所以,从此台湾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因为他把台湾作为根据地,所以康熙势必要剿灭明郑。
10
康熙在康熙22年(1683年)统一台湾。
因为台湾长期以来,是海盗倭寇盘据地,要好好治理,必须大举花费。
又因为当时有俄罗斯侵犯,跟三藩之乱,国事如麻。
所以许多人建议对台湾“迁其民而弃其地”。
康熙犹豫了许久。
11
幸亏姚启圣跟施琅奏请,要根治倭寇海盗,就要把台湾纳为版图。
施琅更是上书”恭陈台湾弃留疏”,让康熙决心保留台湾。
12
从郑成功1662年击败荷兰拿下台湾,到最终1895年台湾被迫割让日本。
整整233年。
1945年台灣光復,台灣又重回中國懷抱,但今日尚未完成國家統一。
13
我曾经去福州马尾,仰望前贤,流连无法离去。
清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上奏请建船政学堂。
没想到准奏后,他就被调任陕甘总督。
沈葆桢继任船政大臣,开创了船政学堂,人才辈出。
所谓中日黄海海战,是以“一校一级战一国”。
14
忠臣义士,倾尽一生,肝脑涂地,所为何来?
不过是为了国强民富,国泰民安。
为了挽救国家民族。
15
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年,适逢福建舰下水。
为福建舰,干一杯。
为前贤忠义,干一杯。
为中国,干一杯。
#黄智贤中国##我国第三艘航母下水 命名“福建舰”##祖国统一 民心所向##中国台湾#
1956年成立,1985年被撤销的福州军区,一共存在了29年,共拥有5位司令员。因为福州军区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与台湾隔海相望,同时还掌管着东南海防,因此每一位福州军区司令员,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
第一任司令员,是叶飞。说起来叶飞就是福建人,他的祖籍在泉州南安。14岁就参加革命的他,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也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二任司令员是韩先楚。17岁参加革命的他,在长征的时候还只是营长,但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不断的立下战功,尤其是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又参加抗美援朝,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任司令员是皮定均。15岁参加革命的他,最为人乐道的是中原突围战,仅仅以一旅兵力,牵制着胡宗南的大部队,极大限度的保障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毛主席还专门作出“皮有功,少升中”的批示,于是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四任司令员是杨成武,他是福建长汀人,15岁就参加革命,先后历经历经中央苏区反“围剿”、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北京军区的首任司令员,还代理过总参谋长,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五位司令员是江拥辉,他是1983年被调任为福州军区司令员的。16岁就参加革命的他,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都没落下,1955年是更是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