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尺子(公务员百分尺)

#1076万毕业生的就业季有多难# 都说就业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其实应该庆幸是今年毕业,因为明年会更多,更难。回顾这几十年的大学毕业生数字就明白,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一年比一年多,一年会比一年难。

#1076万毕业生的就业季有多难# 都说就业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其实应该庆幸是今年毕业,因为明年会更多,更难。回顾这几十年的大学毕业生数字就明白,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一年比一年多,一年会比一年难。

但未必是没有需求,可能很多时候是大家不满意。曾有人提出体面就业,我很难赞同。人人都是大学生的今天,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不啃老,养活自己,而不是理想的工作!

2001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万。20年后,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这里面还没有算回国留学生人数,有多少?自媒体说100万,肯定是错的,但至少应该超过60万,两者相加总量超过1130万应该没有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就业目标是1100万。换句话说,解决了大学生就业,基本就完成政府全年就业目标了。

三年疫情,前两年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连续扩招的压力都压倒了今年,明年,乃至后年,大学毕业生的确很煎熬。但一些大学生可能真不着急,还一直在挑,甚至按以往的尺子在挑挑拣拣。

前两天一个地方本科大学负责就业的老师说,其实我们岗位需求是大于毕业生的,尤其是理工科,但仍然有很多学生没有就业,因为不满意目前的岗位。还有一个家长抱怨说,孩子考公务员没有考上,准备三战,但实际上每天在家里就是打游戏,愁死了。

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越来越多,也是一批有资本啃老的孩子的一种选择,或者说对现实不满意的回避。

在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的今天,大学生需要意识到,大学生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有一个合理的期待,至少,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养活自己,而不是选择认为理想的岗位,薪酬。发展都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实现的,包括薪酬与机会,绝不是在选择中找到的。家长也需要明白,务必把孩子赶出去,先养活自己,不准啃老,否则一部分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家里了,会啃你一辈子的!

最后想提醒,普遍都存在理工科专业好于人文社科专业的情况,上大学,包括走班选科时多想想你的选择: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秉烛静思】

当你站在两层楼往下看,你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垃圾遍地。当你站在一百层楼往下看,你看到的都是风景。更何况登高才能望远,才能把问题的全貌看得清楚。

看教育最低的层级就是分数。以分数的视角来看教育真可谓是一片狼藉,血流成河,失败者遍地。因为你无论怎样看都只能看到优秀、良好和落后。差生永远存在,因为这把尺子只有一个维度。用这把尺子衡量教育,在广东,如果一本算是成功,那成功的人只有全部学生的5%左右,二本算成功,成功的也就近15%左右。假如以985和清北算作成功,那失败的人将会是99%。以分数看教育看不到活泼泼的多元的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个机器,一个个生命感不足的人而已。

站地再高一点,站在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看教育。你会发现,只要孩子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此生他就差不了。再加上他做事有坚毅的品质,有目标、有方向,你完全就可以以一种更开阔的胸襟来拥抱孩子的成长。有些人在孩童时代表现平庸甚至平凡,而到了老年才可能会大放光彩。现实中的王德顺老师,八十岁后才红起来。钟南山院士也是因为这次新冠病毒才被所有中国人铭记。历史上的发明大王爱迪生,36岁在田野中奔跑的达尔文等等,都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对象。

再站得高一点。站在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上来看待。有些孩子就不是我们的孩子,他属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孩子;有些孩子就是我们自己家的孩子,人品不错,社会贡献不大,但就是在我们身边,为我们养老,其实也蛮好的。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人世间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意义。每一个人都是人才。只不过才有大有小而已。做一个医生不是也蛮好的,做一个教师不也蛮好的,做一个公务员不也蛮好的,做一个律师不也蛮好的,做一个大厨不也蛮好的,做一个平凡的普通小商贩不也蛮好的,做一个扫大街的不也蛮好的。只要能够做一个好人,不偷不抢,不危害社会,还能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又照顾着自己的小家庭衣食无忧,生活安康,不也蛮好的。是的,每一个在这人世间的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找到他们的价值,剩下的就只有欣赏生命。

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会各不相同,自然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会有不同的认知。我们当知道,身为父母,只有自己站的高才能够望的远,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引领自己的孩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6371/
1
上一篇乡镇公务员能参加遴选(乡镇公务员参加遴选需要县组织部同意吗)
下一篇 公务员和警察(公务员和警察哪个好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