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点钟,镇江市区对比丹阳市区句容市区和扬中市区热力图人口密度。
镇江常住人口320.35万人,人口密度约为832人/km²,户籍人口270.16万人,属于人口净流入城市,丹阳靠常州,句容靠南京,扬中靠泰州更近,镇江三个县级市比较分散不集中都融合不了市区,之前说镇丹一体化发展改区实际效果不理想丹阳融合常州,所以镇江经济怎么破局很关键!
人情世故是这样的一一
一个小区的老丁,他是江西萍乡人,夫妻俩于19年前(2002年6月)带着-8岁的男孩来到江苏镇江的一小镇上打工,儿子在这边上学,直到现在已接近20年了。
老丁的小孩上到高中的时候(2010下半年),由于是外籍户口,他的儿子不能在江苏参加高考,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老丁找到了自己的老板,有求于他(因老丁自已在江苏这边没有房产,迁户口是很难的)。后来经过二年多的努力,终于在参加高考的当年把户口帮忙从老家迁到这里(江苏),如愿地参加了江苏的高考,且考上了好的大学。
老丁感激不尽,由于收入不是很高,他也拿不出什么好的礼物报答老板,即使勉强买点礼物送去,老板都不接受,说你们出门打工不容易,买礼物就免了吧!我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也谈不上谢我。老丁感到非常内疚,他同妻子商量好,即使是空手,也要在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去老板家拜谢,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每次回老家,总是特意带些土特产来送给老板。老板平时也是问寒问暖地对他(老丁)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你尽管找我,我只是举手之劳嘛。
这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情谊,一直保持到现在。
别人帮了你,你也不能忘了人家,也要有所表示,要懂得感恩。这才是所谓的人情世故!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还有在出租房里结婚的年轻人吗?
有啊,我刚听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今天和我爸一个病房的病友聊天,他有一个女儿也在上海工作,女儿硕士毕业于某个二本大学,这个月8号刚刚结婚。女婿是镇江人,普通本科毕业,两人在上海的收入都是20左右,但是没有上海户口,家境也是普通人家,单靠某一方无法在上海购房。
女孩是93年的,男孩大两岁,两人在上海经朋友介绍认识,相处一年多以后结婚。这个病友特别自豪地说,他们家没有收一分钱彩礼,他还资助了小夫妻不少。
对女孩来说,是一味等待一个有房有户口的男生,还是主动选择一个和自己差不多条件的男生一起努力,需要细思量。
#广佛楼市#
拒统计,2020年至少14个城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他们是沈阳、葫芦岛、鞍山、黑河、抚顺、威海、无锡、舟山、泰州、扬州、盐城、镇江、绍兴、常州。
东北人口流出不意外,长期趋势就是这样。长三角也有这么多城市人口不增长!有点点小意外。还是珠三角城市人口最稳,特能生,并且还有其他区域人口的流入!
我今年39岁,作为83年出生的女孩,老家在苏北盐城农村,经历了重男轻女的爸妈,为了生个男孩,从农村老家来镇江躲避计划生育。当时我大概5岁,已经有两个妹妹,老二在外婆家出生,没有户口,后来就一直由外婆抚养到5岁,老三出生后,由外婆做主送给没有男孩的一家人家了。后来爸爸妈妈就来镇江种蔬菜,又生了老四老五。老五是男孩。家里四个孩子要吃饭读书,种地根本存不了钱,生活非常辛苦。所以家中的孩子都没有接受好的教育,那时候感觉能吃饱就不错了。衣服很少买新的,都是穿别人给的旧衣服。
我从小在镇江长大,读书也就读到初二就下来打工挣钱供弟弟妹妹读书了。没有文化,工作也很辛苦。现在我们都成家了,我怀孕时,我老公希望是女孩,结果生下来是男孩。
国家现在提倡二胎三胎,我们从没想过,普通打工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不是一般大。
说的没错,昆山上学太难了,2019年我家孩子在晨曦园上幼儿园的,2020年我在镇江这边买的房子,40万100平方,现在孩子在这边上学,这边上学条件很简单,不要户口,积分,只要在划定学区位内,学校随便上。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在这边生活,工作。比在昆山安逸多了,昆山上学条件太卡,逼走了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