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的小学语文教学
双减,确实想“减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但是,只要读书,就不可能没有负担!要“减去”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能不深思!
读书阶段的终极去向,可能只有一个非常“高大的”目标,那就是高考。难道高考的功能也能被“减去”?在当下,高考毕竟是最公开、最公平、最公正的遴选人才的手段,不一定“一考定终生”,但可以允许多次考试。只要是考试,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
作为江苏的高考的优秀地区,南通的小学、初中、高中三位一体的循序渐进为高考的模式,一直被高考成绩欠发达地区所景仰,但是,学南通,皮毛好学,精髓难仿!
尤其淮安地区,小学与初中的脱节,初中与高中的脱节,其实一直是行业里人员的共识。可是,什么时候改变,不是空喊“高质量”的口号就能解决的!一群负责教育的常委、一群负责教育的副县长副区长、一群负责教育的局长们,到底有几个真的懂教育呢?到底有几个能发现淮安教育不发达的真正的原因呢?
为“减”而减,其实就是对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不负责任!不要只喊口号,要沉到教育教学第一线,要沉到摸索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的规律,这样去“减”,才是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