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医疗险:医保报销达30万,额外给100万】
谈起商业医疗保险,了解的人们都知道,是对社会医疗保险(后简称:医保)的补充;医保对于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社保范围内的基本可以实现85%以上的报销,但加上自费药,报销比例往往就降低到60%以下了;另外对于百万以上的医疗费用,受50万年度报销额度的限制,就更显不足了;因此近些年,百万医疗险和惠民医疗险,广受人们追捧。
不过百万医疗险、惠民医疗险等,这类医疗险也是“报销型”的,也就是针对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按规定进行二次报销的,从而进一步降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但对于不能报销的,比如护工费用、康复费用、收入损失等,这类医疗险是无能为力的;懂的朋友会说,这不是重大疾病保险解决的问题吗?
确实是的,可重疾保险保费高,按目前基本标准的形态,30岁的同志100万保额,每年保费平均约在2万元左右;100万保额核保也有些复杂,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的话,基本都要体检;还有要确诊重大疾病才能赔付,因此赔付门槛比较高,对未达到赔付标准的疾病住院,显然还发挥不了作用。
好消息是:目前市场出现了一款创新型医疗险,创新在于它的赔付方式是“定额给付型”,这和重疾保险的赔付方式是一致的,达到赔付标准,就按约定的额度赔付。有朋友说这是不是住院津贴医疗险,住院每天给多少钱的保险,当然不是了,不然怎么叫创新呢[偷笑]
这款医疗险保障期间是五年,满期可续保,最大续保年龄为65岁;主要保险责任是:五年内如果住院发生医疗费用,医保报销累计达到5万,即赔付10万(假如保额选定10万);累计报销达到10万,再赔付10万(如一次性报销达到10万,则直接赔20万);累计报销达到15万,再赔付10万(如一次性报销达到15万,则直接赔30万);累计报销达到20万,再赔付20万(如一次性报销达到20万,则直接赔50万);累计报销达到30万,再赔付50万(如一次性报销达到30万,则直接赔100万)。见图四
只要五年内因病住院,医保累积报销达到30万,就可以额外获得100万保险赔付,显然这比拿到重疾保险的赔付,条件要低不少,不用拿命去拼了;而且它的保费继承了医疗险“低廉”的特点,30岁同志10万保额,年保费556元;有朋友2019年住院,累计医疗费用70万,医保报销了40万(见图三),假如配置了这款保险,就可以再获得100万,这该多好呀!
具体的投保规则、费率、保障内容,可以参见图五、图六,简单来说:0-65岁有社保的,非高危职业的同志都可以投保,45岁以下投保金额,可在5万-10万间自由选择,45岁以上投保金额,固定为5万;五年内可累积的医保报销包含:住院医疗费用、住院前后30天门急诊医疗费用、门诊手术医疗费用和特殊门诊医疗费用。
它的保费会随年龄上涨,比如5万保额/5年交/每年保费:0岁,235.5元;10岁,174元;20岁,184元;30岁,278元;40岁,666元;50岁,1799元;60岁,4224.5元;因此这款医疗险,可以定位于60岁前的保险加强组合,目前重疾保险普遍投保额度不高,所以它可以弥补重疾保额的不足;总结来说:这款医疗险赔付方式创新、赔付额度高、保费低廉,适合“锦上添花”式的加强,40—60岁处于重点保障时期的人们,尤其要关注。您觉得呢[微笑]
#父出所爱#拼命的湖北人
湖北人特别能吃苦,因此也特别能挣钱,娃姑父,一个人在天津打拼,卖药为生,具体也不太清楚卖啥药品生意,这么多年,常年一个人在天津打拼,过年不回来,疫情,整年整年不回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天门建了三层楼,武汉买了两套大面积房,130平左右,他买的时候一万左右。一儿一女。
女儿养大出嫁,嫁到十堰,不操啥心了,儿子一个大专学校毕业,后来找关系弄到海工大后勤上工作,这么多年旱涝保收,娶了媳妇,媳妇工作一般,住着娃姑父买的房,这几年生活费都靠老爸接济,80后,典型的有个好爹。
最近娃姑父身体不舒服,一年半没回来了,医院检查了下,肺上长了结节,立马回武汉,去协和复查,今天是父亲节,得知结果不好,才63岁,一辈子为了儿子奋斗的男人,没有享福,唉,我就想着他为什么不去体检,平时。
人这一辈子最亏待的就是自己!
回望百年:列强最毒鸡汤: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190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这一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战神附体代表清政府对11个列强开战,精神可嘉,结果太惨。
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大肆抢掠无恶不作。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一路向西,取道山西,西狩西安。
联军在北京城抢了两个多月后,德国的瓦德西才匆匆赶到了北京。这位没有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的八国联军总司令,想的是如何树立自己的军威。德皇威廉二世由于做了个噩梦,在欧洲宣传黄祸,并命令瓦德西对中国,“绝不宽恕,不留活口”。随即他开始命令八国联军的军队分兵围着北京对中国军民进行攻击。
此时的慈禧,魂已经吓飞了。她下令所有的军队,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西安。瓦德西不可能放过慈禧,在八国联军清理了北京周围的战场之后,迅速向西集结。法军先行一步,到达了娘子关。
守卫娘子关的人叫刘光才。出身于曾国藩的湘军。湖南新宁人,时任山西大同镇总兵,而他的部队却是五花八门。有山西本地的军队,有自己的湖南老部队,有湖北增援来的武功营,还有撤退下来的八旗残部。刘光才在东天门到娘子关一线修筑了近百里长的防线,修关卡、炮台,挖地洞,埋地雷,严阵以待。
轻敌的法军被刘光才轻松击退,法军被打败了!他们向瓦德西报告,这里的守军太厉害太可怕了,打不过。瓦德西轻蔑的认为不是清军太强大,而是法军不堪一击。还是换我们天下第一陆军的德军来吧。然而在易守难攻的娘子关前,瓦德西打了六个月,居然没能够前进一步,而面对着刘光才的杂牌军,瓦德西却只能用车轮战、人海战来一次次的进攻娘子关,然后一次次被打败。瓦德西迷茫了、瓦德西错愕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的清军,突然一下子爆发了这么强大的战斗力?而六个月的进攻,留给瓦德西的,只是2000多法德联军的尸体。其中德军1400多人,要知道从1900年10月到1901年4月,德军在华总共阵亡3000余人。这对于日耳曼战车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本应抓住时机绝地反击。清政府竟然命令刘光才放弃抵抗,让出娘子关。于是,曾经一次次击退德国精锐部队的东天门防线,就这样一枪不发的交给了德法两国侵略军。深感窝囊的刘光才无奈地叹道:
“夫惟用兵之道,全在赏罚严明,号令严肃,随机应变,操纵自如,方足以励军心,而尚难必操胜算。况时至今日,敌国之欺凌俞甚,军家之锐气全消。徒使握兵符者,进退无据,战守皆非。蒿目时艰,杞忧曷极?”——刘光才《防堵晋东敌兵记》
这场发生在娘子关的战斗,这场自1840年到满清灭亡止,中国军队取得最大战果的战斗,在相关文献记录上却只是几笔带过。慈禧大妈真是让列强吓破了胆。清政府对此毫不在意,倒也不足为奇,内忧外患无暇顾及这个胜利,而且这个胜利最后看起来似乎于事无补。
但是德国人却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瓦德西很是纳闷:你们不是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吗?到底是不是?于是,他以德国人固有的认真劲,派出军医26人把住北京的13道城门,凡出入的18至60岁中国男子.一律按德军士兵人伍标准强行进行体检。结果是每100名中国男子,竟有95人符合标准。瓦德西大吃一惊,这是“东亚病夫”吗,这是假的吧?
瓦德西立刻将这一发现上报,德皇威廉二世马上派出庞大的调查团,深人考察了中国人的体能、脑力、性格等。最后认定:中国人的体、智和知识都不亚于白人,其吃苦耐劳、守法明礼、易于统领,更在白人之上。基于此,列强不敢深入腹地,对大清要钱不要土地,由此慈禧逃出生天。
之后许多年东亚病夫的称号忽悠了国人也忽悠了日本人。
1984年许海峰的中国奥运首金告诉世界,中国不是东亚丢病夫。其实百年前的德国人用他们严谨的数据试验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娘子关战场上用血肉打败列强的士兵比霍元甲更加英雄。只是大清不想说。列强更不会说。
今日中国自信富强,过去的屈辱不可遗忘,在亡国灭种的境地一路走来,唯有时刻警醒。中国才会更加强大。华夏民族才可屹立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