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国军整编74师覆灭,华野俘获了近2万战俘,改造历时三年,阻力重重,却因过节的一道菜整得战俘集体破防。
国军整编74师是老蒋的精锐王牌部队,在孟良崮战役中,陈毅、粟裕完胜顾祝同、张灵甫。此战歼灭国军32000余人,其中生俘近2万人。
这2万战俘的吸收转化改造工作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1947年5月16日战斗结束到1950年中秋节,足足三年时间的转化,才让这些思想顽固的国军俘虏放下成见,心服口服地接受改造。
刚一开始登记俘虏身份时,整编74师的官员就十分不老实,大多数人都隐瞒自己的身份。他们知道长官、特务、谍报人员残害解放军,罪孽深重,怕暴露了身份,我军会实施报复。于是,他们谎称自己是文书、后勤人员、军需处人员、随军医生。
因为他们知道自称是战斗兵,分分钟就能甄别出来。毕竟自己手上没有打枪扣板机留下的茧,脚底上也没有磨出厚厚的老茧。
这批老奸巨猾的军官特务试图混淆视听,充当后勤人员,减免自己的罪责,给陈毅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刚开始,陈毅只得从那些曾经在报纸上看到的人物着手,把74师中几个响当当的人物拎出来。陈毅直接走到他们跟前,握着他们的手报上他们的大名:魏振钺、李运良、皮宣猷……
这几个校级军官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身份。陈毅打破了缺口后,从这些军官口中问出一些信息,找到了人事科科长。
陈毅耐心地给人事科长宣讲了我们的政策,想要争取宽大处理,就得坦白,将功补过,我军会对立功人员采取既往不咎的政策。
人事科科长是个明白人,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说出不少军官、谍报人员的身份。随后,俘管所组织战俘开大会宣布:现在坦白的我军会宽大处理,如若继续隐瞒,将要严惩不贷。
接着陈毅让军官认领士兵,再由士兵互相指认,终于大多数俘虏身份得到确认。有些军官、特务发现被指认的人并没有被枪毙, 便减轻了顾虑,纷纷主动承认自己的身份。
身份基本被认定以后,我军便开始了对他们进行分类改造工作。
对于战斗兵,我军先将他们分散开来分配到解放军队伍中,与大家同吃同住。
有些士兵本来就是被抓当壮丁的,以前在国民党的军队里非常卑微,甚至有的被长官欺负,生了病也没人管。
跟着解放军同吃同住的这段时间,他们受到了尊重,既不用被打骂、搜身,又能够吃饱穿暖,生病了,还有人帮着治疗。慢慢地,大部分士兵也就被同化了,有的还加入了共产党。
基层士兵转化改造工作比较顺利,而那些长官的改造工作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我军把校级以上俘虏送往后方“华东军区解放军训练营”进行专门收容管理改造。
这批人有的在黄埔军校或陆军大学上过学,进行过系统的军事教育,思想反动而顽固。让他们思想转过弯来,陈毅下了不少功夫。
陈毅允许军官们带着自己的女眷同住,把所谓的“共产共妻”的谣言化于无形。这一举动让那些军官觉得共产党给予他们的家庭成员尊重与保护,够宽宏大量的。
还有一件事,让那些军官更是心服口服。
国民党军19集团军少将旅长李华被俘,连同他的家属也带来了。李华不甘心当俘虏,叫上副旅长、参谋长带动一批战俘谋划了一场小暴动,三人趁夜色溜之大吉,可他们三个人的家眷却留在了训练营中。
俘管所的干部十分气愤,准备把李华三人的家眷扣留。陈毅却下令把他们三个人的家眷礼送出去,而且所有的日常用品都让带走。
俘管所这次的行为让国民党军官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人的胸襟。
后来,军官训练营撤回到山东禹城。途中被国民党的飞机盯上,飞机反复对训练营进行轰炸。随行的解放军战士为了掩护军官战俘,好几个人被炸死炸伤。军官们看到解放军战士为了他们牺牲了生命,都深深地感动了。
之后,解放军的生活条件有了些改善,我军战士吃大灶,管饱就行,却让那些国民党军官吃中灶,有些荤腥,让他们感觉到训练营的温暖。
渐渐地,被俘军官们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他们逐渐认识到了解放军的魅力,情感上慢慢倾向于解放军。
转眼到了1950年的中秋节,陈毅下令给这些军官战俘们加一道过节菜。这些军官看到自己比解放军战士吃得更好,不禁感慨万千。
有几个战俘军官触景生情,觉得当年兵戎相见是一种错误,不由得后悔起来,悲愤交加,先是眼圈红了,接着泪水哗哗往下流,后来竟止不住抽泣起来。就这样,一桌一桌地传开,战俘军官们集体失声痛哭起来。
三年多的战俘转化改造工作,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深深地被解放军的人格魅力和博大胸襟折服了。
江山换了主人,不光是政权的交接,更难能可贵的是人心也跟着过来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造战俘这件事,也足见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必然!#人物#
文/36宁静致远
编辑/呆呆 幽
1947年5月,国军第74师整编瓦解,华野俘虏近2万人,整改历时三年,障碍重重。重组后的国民军第74师是大江的精锐王牌部队。
孟良谷之战,陈毅、苏羽彻底击败了顾竹同和张灵甫。这场战斗消灭了 32,000 多名国家军队,其中包括约 20,000 名俘虏。
吸收、改造、改造这2万名囚犯,在现实中绝非易事。从1947年5月16日抗战结束到1950年中秋节,这些顽固的战俘们用了三年的时间来抛开偏见,坚定地接受转型。
在首次登记囚犯身份时,重组第 74 师的官员如此虚伪,以至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他们知道军官、特务、特务对解放军犯下了严重罪行,他们担心他们的身份暴露后我军会报复。
所以他们谎称自己是文士、后勤人员、军需官和军医。我们知道他们是自称的战斗人员,所以我们可以在几分钟内识别出他们。
毕竟手上没有扳机枪痕,脚底也没有厚厚的老茧。这些狡猾的军官和情报人员,试图迷惑公众,充当后勤,减轻罪责,给陈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陈毅首先要从他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人说起,从第74师中挑选了一些知名人物。陈毅直接走近他们,握了握手,报了他们的名字:魏振岳、李云良、皮玄佑……这些校级官员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身份。程毅填完后,向这些军官打听了一些资料,找到了人事部的负责人。
陈毅耐心地向HR经理解释了我们的政策。如果你想赢得宽大处理,你必须承认和弥补。我军对有突出贡献者实行放手政策。人事经理是个懂事的人,通晓时事的人很帅。
他指认了许多军官和间谍。之后,战俘学会召开战俘大会,宣布认罪的我军将宽大处理。如果继续隐瞒,将受到严惩。
陈毅让军官辨认士兵,士兵互相辨认,最终大部分俘虏都被辨认出来。一些官员和情报人员发现被指认的人没有被枪杀,于是打消了顾虑,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在他们的身份基本确定后,我军开始对他们进行分类改造。至于战斗人员,我军先将他们分散,编入解放军队伍,让他们一起吃吃住。一些士兵最初是作为壮士被捕的。
他们在国民党军队中非常谦虚。有的士兵被上级欺负,生病时无人理睬。他们与解放军同住同吃,受到尊重。我可以自己吃饭穿衣,而不必被殴打、责骂或搜查。
谁来帮助他们治疗呢。渐渐地,大部分士兵都被同化了,一些人加入了共产党。基层士兵的改造和改造比较顺利,但是那些高级军官的改造就困难了一些。
我军已将校级以上囚犯送至后方“解放军华东军区训练营”进行专项收容管理改造。其中一些人还就读于黄埔军校和战争学院,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他们是反动的和固执的。
陈毅千方百计改变主意。陈毅通过允许警察收容女性亲属来消除所谓“共产主义妻子”的谣言。此举让官员们感到共产党足够慷慨,可以尊重和保护家人。
还有一件事更让军官们信服。国民党军第十九集团军少将、旅长李华被抓获,并与家人一起被带回。不甘被俘,李华召集副旅长兼参谋长,带领一群俘虏策划一场小暴动。
战俘营干部非常愤怒,试图拘留李华的三个家人。然而,程毅却吩咐三人送来礼物,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被带走了。入狱行为使国民党官员更具有共产党的头脑。
之后,军官训练营撤回山东禹城。途中,他们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袭击,多次轰炸训练营。随行的解放军士兵被打死打伤,以掩护官兵。看到解放军士兵为他们牺牲生命,官兵们深受感动。之后解放军的生活条件有了一点改善,我们的士兵吃一个大火炉就够了,但是国民党干部却喂了一个中号火炉,让他们感受到了训练营的温暖。
被俘军官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逐渐领悟到解放军的魅力,逐渐感同身受。转眼间,1950年中秋节,程毅为这些军官和战俘订了一顿庆功宴。
这些军官看到他们吃得比解放军士兵好,激动不已。几名战俘军官对这种情况感到震惊,认为见面是错误的。他们心中充满了遗憾、悲伤和愤怒。
首先,我的眼睛是红色的,泪水倾泻而下,我禁不住抽泣。于是,这个故事从一张桌子传到另一张桌子,战俘军官们泪流满面。
三年多来,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战俘的蜕变和蜕变,让我深深感受到解放军的魅力和开放。这个国家已经改变了它的主人。
值得称道的是,不仅权力交接,人心也随之交接。
谁赢得了民心,谁就赢得了世界,战俘改造也说明了解放军的胜利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