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毕业,没做什么准备,参加了本省的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招聘5位,毫无意外,通过了。
当时家里人很高兴,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这好不容易出了一位吃皇粮的人,当真是倍有面子。
等到快要公务员入职的时候,通过打听,这次公务员并不是回县城工商局,而是要下放到各个镇的工商所里去。而且挺“前辈”说,如果想要从工商所调入到县城的工商局里去,需要有比较大的后台才有可能。要不可能一辈子就呆在镇工商所了。
我一寻思,这不能行呀。我好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上了那么多年学,结果又要回到穷乡僻壤的小镇上去。
虽说是在吃皇粮,但在镇上工商所,能有什么发展,可能一辈子就呆在那里了。
经过几天几夜的斗争,决定放弃这次公务员入职机会。
把这个想法跟家里人,学校老师说了之后,所有人都劝我,劝我不要放弃。
公务员这条路就是需要熬,熬着熬着说不定就有了机会。
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公务员的,哪里的公务员竞争都很激烈的,放弃了这次机会,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但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惜和家里人翻了脸。
南下深圳打工了。
十年过去了,现在虽然在深圳安了家,工作工资肯定要远比老家公务员要高,看起来也不算很落魄。但没在体制内工作,没保障呀,各种糟心的事情一大堆。而且说不定干着干着哪天就被辞退了。
反正现在偶尔回想起当年家人和老师的劝说。有的时候在想,没准他们说的是对的。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要是可以重选,你们会怎么选?
你家不是孩子,是祖宗!我儿子28岁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从小我吃什么他就跟着吃什么,我们农村的八岁开始自己煮方便面,自己摊鸡蛋。吃完饭自己去上学!我和他爸爸去出摊做买卖,他还给我们烧好开水,热好馒头,我回家炒个菜吃饭!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特别不招人盼望,想想从前的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家生活,没有哪个父母说烦孩子的,那个时候都是力所能及的做家务和去田里劳动,从来都是父母做啥吃啥,买啥穿啥,挨打受骂理所应当。而现在的孩子,不经常在家住,回来也是甩手掌柜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会主动做一点家务,反而对饭菜挑三拣四,天天打游戏,不参与家庭任何劳作,垃圾制造机一枚,还不敢说他们一句,惹不起就怕他们生气。侄子十一月底就放假了,要在家里待三个多月,听到这个消息,全家都愕然了,也知道他也不愿意回来,他在学校想吃啥就吃啥,想喝啥就喝啥,啥也不用干到月就给钱,学习也不累,但是因为疫情学校也不让留在那里,没办法只好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