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石化一线员工工资高的嗷嗷叫,19W
19W不包括公积金,现在因为“小洋人”,有这样的工作旱涝保收,还去考什么编制,家门口中石化不香吗?#厦门头条# #厦门新鲜事#
考试佳话
宋代,福建莆田,有一个人叫翁乾度,他有六个儿子,参加科考的时候考出花来了:
建隆元年(960)录取的莆田进士仅二人,这二人恰好是翁处厚和翁处易。
开宝六年(973)录取的莆田进士只二人,这二人恰好是翁处朴、翁处廉。
雍熙二年(985)录取的莆田进士只二人,这二人又恰是翁处恭、翁处休。
这位翁先生的六个儿子是不是很争气?
清朝一代,270年,一共有文状元114名,山东六名,分配的很均匀,聊城两名,济宁两名,潍坊两名。还有就是,聊城的都姓傅,济宁的都姓孙,潍坊的都姓丁。
北宋有兄弟二人,蔡京蔡卞,同时考中进士,先后做过宰相。兄弟两个都做过宰相,这在历史上不多。
也是在北宋,父子三人一起考中进士,苏洵,苏轼,苏辙。
父子兄弟同时考中进士,这样的事情还多的是,比如宋代的福建莆田,今天看莆田,大家的风评实在不好,他们的莆田系医院很坑,在宋代,莆田人读书风气甚盛,十室九书堂。烤出来的人才越多:
陈姓就出现了19对父子进士,14对兄弟进士。林姓中出现了12对父子进士,10对兄弟进士。黄姓中出现了7对父子进士,6对兄弟进士。方姓中出现了27对父子进士,26对兄弟进士。郑姓中出现了7对父子进士,8对兄弟进士。蔡姓中出现了8对父子进士,11对兄弟进士。
至于龚茂良五兄弟中第,翁处易六兄弟中第,更是传为美谈。
浙江绍兴,也是文化先进之区,明清两代可考,考出了大量的举人进士。
明朝一代,绍兴出了880多名举人,考上进士350多人;
清代,出了2400多名举人,晋级进士将近600人。
父子兄弟同时考中的多的是。
昨天说过,欧阳修主持科考,选出了很多人才,其中有一个叫章惇,这位老兄,有四个儿子分别为章择、章持、章授和章援。参加科考,都考上了进士。次子章持为第十名,四子章援为第五名。
今天开始高考,一年一度,2021年的高考,祝各位同学都能金榜题名,蟾宫折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