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领的多,包括事业单位,一个是人家交的多,还有人家交的够长时间,再则他们有企业年金,自己也要缴费的,各种因素叠加!
血库告急之下,有些人呼吁公职人员献血,怎么就这么可笑。为什么会造成血荒,归根结底是献血的人少了,尤其是封控期间,大家都无法出门,更无法献血。
目前献血的主要群体是公职人员、医务人员和在校大学生,这三类群体的总人数不超过4000万,其中符合献血的人数不超过1500万。
往常,这1500万人献血量足够医疗机构使用,但是长期的封控,大家都在静默,所以血库的存量越来越少。
20多天前全面放开后,引起了新一轮的大面积感染,1500万人当中至少一半以上人数多多少少有症状,无法献血。
而多数大学生也没有在校学习,都是在房子里上网课,无法献血。
医务人员忙的天昏地暗,累的一塌糊涂,也短期内无法献血。
所以,血库开始告急,这个社会上出现了血荒。
现在社会上有个很可笑的言论,那就是什么都要公职人员负责,美其名曰自己是纳税人,公职人员吃的是财政饭,就应该无条件的为众人服务。
理是这么个理,但是不要忘了公职人员也是纳税人,每月也按照一定比例在纳税,只不过财务在做工资表的时候就把该缴纳的钱一起扣除了,最后是扣除后实发金额打到工资卡上。
按照目前的有关规定,每人每次献血在200ml,献血间隔不得低于6个月,而往常的献血群体因各种因素无法献血,满足不了医疗机构的需求,最终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用血的紧张。
说到底,还是因为依赖因素造成的,只有摆脱对公职人员、医务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的长期依赖,组织18至45岁的青年献血,才能有效解决血荒问题。
有人建议分阶梯来献血,具有合理性:
第一梯队:明星、网红、金融高收入人员
第二梯队:行政公务员
第三梯队:事业编和国企
第四梯队:在校大学生
第五梯队:医务人员
第六梯队:公司职员
第七梯队:打工人
最后建议农村户口者在就医时免费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