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看这组数据:
2015年我国净增加人口:680万
2016年我国净增加人口:809万
2017年我国净增加人口:737万
2018年我国净增加人口:530万
2019年我国净增加人口:467万
2020年我国净增加人口:204万
2021年我国净增加人口:48万
事实上,2016经历了一次小爆发后,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就不断下滑,特别是2020年之后2021年断崖式下降,看着数字才明白国家人口战略的严峻形式。
最爱生孩子的70后,快没有生育能力了,80后也不敢多要,90后是不想要,00后呢?自己还是个宝宝……
再下去几年,中国还有多少人口呢?
2016年我们国家有1913万人登记结婚
2017年我们国家有1746万人登记结婚
2018年我们国家有1598万人登记结婚
2019年我们国家有1398万人登记结婚
2020年我们国家有1228万人等级结婚
从上面这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到,最近五年我们国家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从2016年的1913万人,直接到去年的1228万人,减少了将近700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现象呢?
第一个原因当然就是适婚年龄的人口数量减少。上个世界90年左右我们国家每年还有2374万人口出生,但是95年左右这个数据就降到了2052万人,而这一批也正是现在的适婚年龄人口。
第二个原因就是结不起婚。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赚钱越来越难,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到手的工资也就够养活自己,要是结婚了的话,就必须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各种各样的开销都少不了,根本就无力承担。
第三个原因就是不想结婚。以前观念比较保守,觉得人一辈子要是不结婚的话,到老了没有人照料会很可怜。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基本摈弃了这种观念,觉得结不结婚都无所谓,最重要是自己生活的开心就好。
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真是想不到!我国经济规模超万亿的城市将近20座,但有500+摩天大楼的仅有6座,而且数量总共只有7栋。
其中,2020年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的城市就有7座,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香港、重庆以及苏州等,破万亿的城市就更多了!
而我国目前仅有7栋高度500+摩天大楼,分布在6座城市,其中天津2栋,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以及台北各1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量超过2万亿的城市会越来越多,但由于限高,500+高楼数量几乎不会再增加;
也就是说,在未来,500+摩天大楼,甚至可能比2万亿规模的城市更加罕见。
目前国内高度超过500米的摩天大楼有以下7栋:
1.上海中心大厦
高632米,地上119层,2008年11月29日开工,2016年3月12日完工。
2.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高599.1米,地上118层,2009年动工,2016建成。
3.天津117大厦
高597米,地上117层,2008年9月10日开工,2015年9月8日封顶。
4.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又称为广州东塔,高530米,地上111层,2009年9月28日开工,2014年10月28日封顶。
5.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高530米,地上97层,2012年5月17日开工,2019年8月19日竣工
6.北京的中国尊
又名中信大厦,高528米,地上108层,2011开工,2018完工。
7.台北101大厦
高508米,地上106层,1998年1月开工,于2004年竣工,是我国第一座高度超500米的摩天大楼。
以上是我国现有的7栋500+摩天大楼,其中上海是目前唯一拥有600+高楼的城市,而天津则是唯一拥有2栋500+高楼的城市。
比较有意思的是,此前国内曾有多个城市规划建设了600+摩天大楼,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达到设计高度;
比如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曾经的规划高度为660米,最终建成高度599.1米;武汉绿地中心的规划高度也曾达636米,建成降到475米;而苏州的中南中心规划高度更是达到729米,如果建成将成为我国第一栋高度700+摩天大楼,不过最后也被降到499.15米;
那段时间,国内城市建设超高层建筑的气氛很热烈,上海中心大厦建成后成为国内第一高楼,不过很多人认为5年左右的时间就有可能被超过的地位;但整体上来看,几栋规划高度超过上海中心大厦的的摩天大楼,也只有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最后的建成高度还能超过500米。
而在限高以后,国内将不会出现高度超过500米的超高建筑,也意味着这7栋500+摩天大楼将是唯一的一批,而上海、天津、北京、广州、深圳以及台北,也成为仅有的拥有500+摩天大楼的6座城市。
对其他城市来说,哪怕经济再发达、经济体量再大,以后建设500+摩天大楼的机会估计也很小了。
#上海身边事# #北京# #深圳# #广州城事# #天津# #台北#
历年来我国有多少人登记结婚!
1、2016年,有1913万对夫妻
2、2017年,有1746万对夫妻
3、2018年,有1598万对夫妻
4、2019年,有1398万对夫妻
5、2020年,有1228万对夫妻
以上就是历年来我国登记结婚的人口数量,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得出来的是,每年登记结婚的数量都有很大程度的减少,从2016年的1913万对,到2020年的1228万对,这才4年的时间,就直接减少了将近700万对,这个跨度还是相当大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按照正常情况来看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幸福感也大大提高了,应该是结婚的人越来越多才对,但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的,就目前来看的话,人们的思想与以前那个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到了适婚的年龄后,家里人就开始各种催婚催育,如果不那么做的话还很有可能会被人说闲话或者是被认为是不孝顺。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当代年轻人都很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认为在当下这个生活压力的社会,应该先立业,有自己的事业并且有足够的能力之后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这样一来也实在的多。而这种男生的行动力也很强更加踏实,最主要的是也让女生能安心和放心。
就像我一个朋友就是这种人,和女朋友谈了好几年的恋爱了,他就是属于行动派,给他女朋友承诺的东西都会兑现,他俩现在感情也挺稳定的,但是男生觉得自己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后再去进行下一步,不过他也真的说到做到了,他目前是阿里的一名程序员,工资待遇都还可以,这几年工资也还可以。
而且他现在达到了一定级别,也可以享受到阿里给一定级别员工提供的一定额度无息购房借款,年前的时候就已经把婚房给买好了,就等着装修好了后就可以求婚了,而且在阿里工作,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吃饭的中午和晚上,每顿都各有20元的补贴,上下班的交通每个月也补贴800元的样子,这样一来也减少很大一部开销。
他俩长达5年的爱情长跑终于要结束了,也即将开启他俩共同的新旅程了,说实话是真的为他俩感到开心,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行动决定一切!对此,你怎么看?#我要上头条#
现在的信息的确容易获得了,这不,刚刚看到全国内地结婚数的历年统计,很是验证了以前的猜测。中国人口已经到达高峰,正在进入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的新常态。
先附图,大家可以看到,自1985年到2020年的结婚数据,呈现一个倒V形,1985年结婚数为:831万对,一直爬升到2013年到达顶峰达1347万对,然后一路下滑,2020年下滑到814万对。呜呼,一对生育1.1孩,不一地达到,。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如果按照婚后3年内生孩,则2016年新生儿数量达到高峰。则是1400-1500万新生儿。并且高峰后一路下滑到2020年估测新生二数量应该为2017年的结婚数乘以1.1,则新生二数量为900万人,如果每年死亡数量达到900万人,则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如果每年死亡数量不到900万人,相信也会很快到达,有兴趣的可以查询一下这方面的数字。根据60年代人口数量为最高峰来计算,再过15年人口死亡数量将达到每年2000万人以上,那么人口负增长就会加速。
也就是说,中国内陆人口数量在2035年,可能也就处于12亿左右,房子会过剩的。
哪些计生委的专家们,为什么没有早看到这些趋势?让我这样的民科在这里BB?
中国的科技不算先进,那么社会科学其实也是有点落后的。所以,学习先进经验,离开学习英语是不行的,请订阅我的专栏学习英语吧。
2011年到2021年,中国结婚人数;
2011年,2309万人;
2012年,2361万人;
2015年,2108万人;
2016年,1913人;
······
2020年,1228万人;
2021年,764万;
从2016年开始,下降到2000万以下;
从此开启了断崖式下跌;
没人想结婚了,生育率当然更是断崖式下跌;
以后房子也难卖了,所以专家才呼吁救市;
但我看到,2021年的数据,764万,单位应该是对啊;
这么算下来,2021年还是增长的?
但不管怎么说,结婚的欲望是下降的;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是还是买房子太贵;
第二是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本太高了。
专家都在建议,呼吁鼓励生育;
我还是建议专家应该身体力行啊,多生几个!
你敢生几个呢?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786万,2017年出生1723万,2018年出生1523万,2019年出生1485万,2020年出生1200万,出生人口数量连年下降,2021年预计将跌破1000万。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死亡人数2016年为980万人,2017年死亡988万人,2018年死亡995万人,2019年死亡1000万人,2020年死亡1036万,死亡人数连年上升,2021年预计死亡人数将达到1062万。这样2021年出生人口数量将首次低于死亡人数,因此2021年大概率是人口负增长元年。
同时2020年、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分别为1071万和1078万,2020年全国大学录取人数为967.5万人,2021年全国大学录取人数在2020年基础上略有增加,估计数量和出生人口相差无几。现在国家急需产业工人,大力倡导职业教育,这样看大学招生人数也基本上达到峰值,接下来招生数量很快将要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还不小,估计用不了几年,很多大学招生将会越来越困难,关停并转是大趋势。
2016年,《人民的名义》开拍,陆毅嫌弃片酬太低,拒绝出演。陆毅说:“80个演员片酬加起来不到2000万。”
最后,还是高亚麟把自家别墅抵押出去,才把投资追加2000万,剧组才得以正常开机。
最终,《人民的名义》以2亿2千万的高价,在网上大受欢迎,收视率达到21%,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1亿人次,创下了十年来国产电视剧历史的新高。
在2017,这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因为它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再加上演员们的演技,让所有人都觉得非常的精彩。
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艰难。
李路导演用了两个二锅头,把周梅森打发走了,准备把戏重新演一遍。
那时候,高亚麟从艺人转型成了制作人,跟他的交情不错,看到这个剧本后,赞不绝口,就决定要投资。
但由于对主题敏感,那些投资公司为了避免审查而放弃了。
这让整个团队都陷入了困境,没有钱开工,就跟没汽油的车子,寸步难行。
高亚麟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所以在两千万的价格上,他还额外支付了两千万。
高亚麟铤而走险,把自己所有的身家都压在了这件事上。
高亚麟在接受访问的时候,曾打趣道:「那时候我天天担惊受怕,连上个床都不想上,就是害怕被自己的妻子一脚踢下去。」
资金到位,接下来就是挑选新人了。
陈道明之前也是读过这部电影的,对于“侯亮平”的扮相非常有兴趣,为此他也曾多次尝试,甚至还请来了一些老牌演员,其中有许多都是以“友情价”来拍摄的。
只是陈道明并不是“侯亮平”这个导演心目中的人物,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位能够让年轻人和老人都满意的人。
要是陈道明是男一号,那么整个电视剧的年纪就会比较大,很少会有人来看。综合考量之后,他还是婉拒了陈道明。
李路正在担心男一号的问题,毕竟这部戏的投入才一个多亿,如果找个年轻的男演员,那绝对可以保证观众的收视率,可是如果给的钱多了,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演技。
李路看了一眼陆毅扮演的包青,立刻做出了选择,将他当成了陆毅。她去见陆毅的时候,却被他的薪水给的很少,所以没有答应。
之后,陆毅多次去找他,想要得到他的好感,所以,他在看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演这个角色。
陆毅之所以愿意出演,一是因为他的故事很感人,二是因为他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而且他的演技也不错。
之后,该剧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都认为陆毅的演技太差了,不过陆毅还是挺有魅力的,在电视剧里的表演也不错,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挺萌的。
陆毅说的报酬实在是太少了,52期,8个多月的拍摄,80多位主演,40位老前辈的片酬都不到两千万,每一集的平均收入都在2万左右。
也正是这些老前辈不计较酬劳,加上拍摄团队的精心安排,总计一亿票房,两亿两千万,让高亚麟可以安心睡觉了。
吴刚演的李达康,演沙瑞金的张丰毅,演侯天来演的陈清泉,全都红遍大江南北,而且还是一部良心剧,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不枉他们一番心血。
这是一部高品质的电视剧,在剧本和细节上都经过了细致的打磨,每个动作都经过了资深演员的精心打造,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吴京在《战狼》的拍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他请了数十位投资商,却没有一个人肯投,除了他的朋友吕建民,他出了五千万,而吴京则是用自己的房产来买了一套房子。
找不到大牌的艺人,就只能找一些有实力,而且不求报酬的老牌艺人来拍电影。
没有合适的电影,没有足够的经费,他只能自己来做,所以,他只能请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兄弟来演这个角色。
最终,《战狼》获得了5.6亿的票房,吴京一夜爆红,《战狼2》更是以56亿的成绩收官。
在86版本的《西游记》中,杨洁遇到了很多困难,53岁的她带领团队到处跑,资金在中途就被掏空了,电视台让他们自己努力,杨洁则到处寻找资金,最终把戏给保留下来。
这部电影历时六年,当杨洁59岁时拍摄完毕,该剧在台湾、台湾三地获得空前的票房成绩,也是很多人的儿时回忆。
正如杨洁主任说的:“我们都是做艺术的,不求金钱、求名望、求利益,这是一次纯创意之旅。”
也就是因为他们对美术的执著和坚持,我们可以欣赏这样的经典。
给他们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