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
我曾采访过曲阳一对植树造林的夫妇,他们在短短8年间便将一片荒山变成了满目葱郁的青山。
这对夫妇就是灵山村的郝军国和庞素梅。郝军国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曾在曲阳县税务局及一些乡税务所工作多年,先后获得过“保定市优秀公务员”、“保定地区征管能手”、 “保定市先进工作者”、 “曲阳县先进工作者”等众多殊荣。
几年前,郝军国退休后,当他看到邻村洼子村有这么一大片荒山时,从小在山区长大,对大山有着深厚感情的他被深深触动了:现在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这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造福子孙后代,给他们留下一大笔宝贵的资源财富。
于是,郝军国思虑再三后决定,自己承包这片荒山来植树造林,也算是给自己的退休生活找个有意义的事情做。
但郝军国的想法很快就遭到了包括老伴在内的全家人的反对。“不仅是家人反对,当时一些亲戚朋友也不支持”, 郝军国说。
家人劝他:退休了不好好歇着,还自找苦事干,给家里做些家务、照看孙子不好吗?于是,郝军国便耐心做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他还是将承包荒山的事情谈妥了,承包了那里的400亩荒山。
起初,每天都是他一个人上山挖树坑、由于山路不好走,他开车只能停在一边,还要继续走上3里多路。
不干不知道,一干才知道,植树造林的艰辛和劳累有多少。由于一开始山上没有建房屋,每天郝军国都是起早贪黑地干,中午就吃一些自带的食物。
山上离村子远,没有电,也没有正经的路,因此条件很艰苦。
不久后,郝军国的老伴坐不住了,其实她十分理解做事执着、认准了道儿就一直跑到黑的丈夫,也心疼他一个人在山里劳作,因此老伴决定和他一起去植树造林——这才是有苦同享、有难同当。
就这样,郝军国的老伴也加入了进来。为了方便干活,减少奔波之苦,他们在山里盖了三间平房,还架了长达六华里的电线,老两口将家搬到山里。
当时,郝军国曾到县林业局去“取经”,咨询那里的技术员这样的山坡地适合栽种哪些树木和果树,人家给他一一解答,并给他提供了一大批优质核桃树苗及火炬树苗,郝军国和老伴一棵棵的栽起来,后来他们还栽种了桃树、苹果树等果树。
除了植树,后来他们还修整山路,将原先的羊肠小道拓宽,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新路。
植树是有季节性的,耽误一天,就要少栽好几十棵树,因此郝军国和老伴在植树时节就特别的忙。
挖鱼鳞坑、施肥、栽树、填土、浇水、看护……这样高强度的劳作,换成年轻人也是难以承受的,但他们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当初那两年,由于没有正经路,拉肥料的车进不了山里,郝军国和老伴就一趟趟跑三里多路往山里背肥料。由于山上土壤蓄水能力低,打了一口井也没有出水,春旱严重,为了省钱,他们也是一趟趟往山上背水……后来,郝军国投资几万元建起了两个蓄水池。
一年又一年,郝军国和老伴在植树造林的路上执著前行,已经用坏了十多把锄头和铁锹……
他们在山上已住了整整8年,披星戴月,荒山也渐渐染上了绿色。
然而,为此郝军国也花去了20多万元,几乎将自己的退休金和多年积蓄花完了。由于老伴没有工作,生活开支全靠他的退休金,但郝军国无怨无悔。
植树造林这几年里,郝军国夫妇吃了很多苦,也受了很多累,更有煎熬的时候,那就是每当天气长时间干旱时,看着一些树苗快要被晒死,郝军国的心里就像是被猫抓一样,那真是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郝军国说,为了增长林业、果木方面的专业知识,他经常到书店购买关于“林业种植管理”方面的书籍,边学习知识边进行实践,并且经常到林业部门咨询林业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
“我和老伴住在山上,看到这些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多栽树,多造林,有好处。”郝军国坦然道。
是的,这是一种常人难以体会的别样的幸福。也许,只有亲手种下一棵树,看着树苗渐渐长大,才会有这种幸福感。
如果说当初郝军国痴迷于植树、爱树如命的种种举动难以接受的话,如今几年过去了,理解和支持已成为家人朋友和乡亲们的共识。
郝军国谈到自己未来的打算时说,“我要将这400亩荒山全部绿化完,不仅要绿化荒山,今后还要在绿化好的山上搞绿色养殖。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下半辈子我就做这一件事,把它做好,也算是发挥自己的余热,造福子孙后代吧。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退休干部,郝军国称得上是新时代的造林楷模,他坚毅执著,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终于在退休后又给自己创造了另一番大事业,这样的“绿色晚年”生活不是更有意义吗?
这就是郝军国夫妇在晚年的人生追求,而这样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人生追求,也是很有价值的。
请向郝军国夫妇点赞吧!
#保定头条#【最新消息!望都县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5月21日,望都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8次会议, 会上表决通过了一批人事任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