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工作虽然没成,但是女儿一点都没受影响,每天工作拉满,非常努力。果然,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10月底,总经理调任北京,给了女儿去北京工作的机会。
年轻不怕失败,奋进才能有为!
“我死了以后,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1973年,在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期间,毛主席突然向身边的邓小平问出了这个问题。
那么主席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邓小平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1973年,毛主席突然下令让正在江西参加劳动学习的邓小平回京。邓小平接到命令后二话没说带着家人马上返回了北京,并参加了8月份召开的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很多人不明白毛主席为何会突然调邓小平回来,但事实上,主席对于这个决定是思虑良久而且用意颇深!他认为有一件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由等下平来做。
事情还要从1971年说起,这一年毛主席到华南、华中等部队中进行视察,然而,这一次视察却让毛主席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
军队中很多高级将领在自己所在的军区中担任指挥员的时间太久,导致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小圈子。就连人事调动的过程中,也会连同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起进行调动。
久而久之,这些高级将领得危机意识和备战意识越来越薄弱,反而开始消极应对,变成一个个职场老油条!各个军区之间甚至有些拥兵自重,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意思。
这对于整个国家的鹭港安定是极大地不利,想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毛主席开始担心在自己百年之后,中国将会何去何从,因此,毛主席认为当务之急便是改变军中的这一现状。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各军区司令员的职务进行对调!
可想到自己的身体,毛主席便决定将这一重任交到他邓小平的手中,在在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期间,毛主席才问出了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
邓小平思考片刻后说道“国家可能会再次出现以前的状况,军阀混战,天下大乱。”
对于邓小平的回答,毛主席没有感到惊讶,而是笑着问道“如果真的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提前预防呢?”
邓小平没有说话,而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到了主席的桌子上,又将主席的杯子放到了自己身边。毛主席看满意的笑了,说道“英雄所见略同!”毛主席就在心里把邓小平选为了调换各军区司令员的执行人。
1973年12月12日,各个军区身担要职的高级将领齐聚北京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毛主席决定在这一次会议中提出各军区对调的事情,但是如果直接宣布,各将领很难接受,还有可能会引发不小的变动。
于是,毛主席在会议开始之前,先带着大家唱起了“三项纪律八项注意”,一首歌让这些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将士们感慨良多,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那个热血沸腾的岁月。找回了革命的初心!
一首歌唱完,毛主席看着各个将领们,慢慢开始陈述当今军队中的现状,听着这一切,在场的将士们无不惭愧的地下了头。
毛主席借着说道“多年以来,多个军区的负责人一直没有发生调动,这样并不好,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是不好的,待久了就变得油了。我现在想跟大家说一个事情,那就是对全国各个军区的司令员进行对调。”
对于毛主席的话,很多将领感到惊讶,甚至有些不愿接受,但是他们也知道,此举对于国家来说的重要性,便最终都表示赞成。
看到众人的态度,毛主席顺理成章的宣布“小平同志是我们请回来的参谋长,由他来负责这项事务的具体实施。”接下来,一场涉及全国各大军区的将领对调工作开始了。
为了稳定军中将领的情绪,毛主席特意将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叫来北京进行面谈,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
12月22日,邓小平正式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并代表中央下达了各大军区负责人职务对调的命令。
首先,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和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福州军区韩先楚与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对调。考虑到厦门军区杨得志是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的老上级,所以邓小平将这两个军区互相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对调,其他几大军区司令因为上任时间较短,没有变动。
命令下发后,各将领迅速在10天内完成了交接工作到新的军区上任。事实上,这一举动确实大大的维护了中国社会的稳定,让整个中国军队又重新焕发生机,提高了各军区部队的危机意识和备战意识,增强了军队的团结性!
1950年初,大战在即,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突然进行了重大人事调动。临阵换将,让不知情的人,感到疑惑。
宋维栻,由128师政委调任127师。
原来,127师准备第二次偷渡琼州海峡,有了宋维栻的加入,127师如虎添翼。当部队按计划行进在偷渡路线上,突然风停了,解放军部队基本都是帆船,没风就没动力。
宋维栻政委当即下令,所有船只,按照预定计划,划桨前进,哪怕是划船也要划到目的地。战士们对宋维栻非常信服,二话没说,纷纷拿出船桨,向前划去。
登陆后,127师加强团在海澄公路风门岭一线阻击敌6个团的援兵,血战3天,打退敌人几十次进攻,为整个黄竹、美亭决战赢得宝贵时间,为海南岛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终,1950年5月1日,宋维栻成功解放海南全境。
宋维栻才调任127师不久,为何战士们对他如此信服呢?
其实,自1938年,宋维栻就调入127师,先后任职13个春秋,是他70年军旅生涯最难忘最珍贵、感情最深的一页。
朱德元帅曾称127师为"红军的老祖宗",林彪元帅曾赞"拖不垮,打不烂,刺刀见红的部队。"
从立夏节起义开始,到艰难长征,再到平型关大捷、到四平战役、到辽沈战役,最后解放广州、解放海南……
宋维栻将军从中国的最北方一直打到了最南方,解放了大半个中国,可谓是战功赫赫。
宋维栻将军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1968年冬,毛主席于人民大会堂接见军队学习班干部。林彪元帅引领宋维栻将军,特向毛主席介绍:“他是政治学院副院长宋维栻。”
毛主席与将军握手,林彪元帅摊开手掌,向毛主席比划“栻”字。是时,新华社记者摄下此镜头:毛主席居左,林彪元帅居右,将军居中。有人见之向将军道喜,将军则忧曰:“未知祸福?”将照片压箱底,秘不示人。
宋维栻将军素重情义, 不趋势利, 亦不畏禁忌。
2001年3月, 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途经广州, 想拜访四野老同志, 但又怕父亲问题影响他人。余将此情况告宋维栻将军, 将军于是毅然主持晚宴, 召四野诸老将军陪同, 会聚一堂, 林豆豆潸然泪下。时人谓将军, 他人得势不趋之, 他人失势不避之, 风骨自见。
2010年12月22日, 冬至, 广东最后一位1955年授衔的开国少将宋维因病在广州逝世。
焦林义,河北平山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党。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任河北涞水县委组织部长、代理县委书记、平西地委宣传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来广东工作。曾任粤东区党委第一书记。1956年4月,任广州市委常委兼副市长。1966年代理广州市委第一书记。1975年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79年调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1985年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88年调任广东省顾委第一副主任。1992年离休后长期定居广州。是中共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中央委员。
2005年6月20日,广东省、广州市老领导焦林义去世,走完了85年的人生历程。
90年代初,广州没什么叫得响的企业或产业,有经济专家、学者给广州算命说:若干年后广州将被珠三角其他城市远远甩在身后。
在《新周刊》1997年发布的“中国城市排行榜”上,广州被称为“最说不清的城市”,“深圳速度”、“广东四小虎”的名头盖过省会城市广州。如果有中央领导来广东,都直接去珠三角其他地方,不在广州停留。
“广州不能认命!”
广州第13任市长林树森却对广州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广州将会再创140年前的辉煌。因为在1850年,广州在“世界十大城市”中排名第4位。
秉着这样的远景,林树森集中精力搞交通,建设内环路,修建地铁、新白云机场;将番禺、花都撤县改区,开发南沙区,拓展城市空间,并建立“广州大学城”;重点发展汽车工业,终结与标致的浪漫婚姻,引入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汽车集团,打造“中国第一大汽车城”……
从1996年到2006年,林树森主政广州十年,广州GDP从1996年的0.15万亿元增长到0.61万亿元,翻了4倍。那些年,林树森、张广宁等人为广州披荆斩棘,为广州日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为28231.97亿元,位列全省第二名。著名企业有南网、广汽、雪松、保利、南航、广药、南菱汽车、金域医学等等,形成以汽车、钢铁、造船、石化、电子信息等为支柱产业。所以,林树森为广州经济的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
调任贵州省后,具有战略眼光的林树森不惜代价修建“贵广高铁”,构筑贵州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将贵州融入到泛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盘活了贵州的经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林树森是广州、贵州的贵人、恩人。
.
湖南人在广东工作,为了小孩上学想把户口从湖南迁到广东的家长,看完分析后,你还想迁户口吗?
1、湖南高中前五,均在长沙;而且由于高中录取政策,其他市县想就读这些名校几乎不可能;广东高中前五,有广州、深圳、东莞、汕头等地,也是湖南人工作比较多的几个城市,符合就读条件,名校机会更多;家长也不用调动太多的工作。
2、清华北大录取率,除去竞赛(湖南学子偏科学霸多,竞赛孩子不具普适性);以文化考取的学子,看表格就知晓了。
3、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取985/211等名校,如果你的孩子学习一般般,只能在本科线左右徘徊,那更加没有什么犹豫的;湖南专插本录取率低,公办本科招生少,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广东专插本,录取率高,公办本科招生多,而且有不少重点大学,最重要的你可以考三次;没错,是三次!用湖南话说,就是一头猪你也能混个本科了。
【未来5年,广东哪些项目进入“国家队”?】近日,全国两会正进入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日程中,这份左右我国未来发展5年乃至15年的重磅文件也将深刻影响广东的中长期发展。
五年规划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特别是列入其中的重大项目,意味着进入国家队,可以调动更多力量资源支撑,在未来五年会被重点优先推进。
目前印发各代表团审查的纲要草案有142页、7万多字,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里边藏着多少广东的项目,一起来数数。未来5年,广东哪些项目进入“国家队”?_深圳新闻网
#广州#
广州是国内最早“放开”疫情管控的城市之一,早在“新十条”发布前一周的2022年11月30日,广州多区突然宣布解除临时管控措施。从那时起的一个月以来,广州疫情从公众视野中淡出,但在这份“低调”的背后,广州同样经历着疫情冲击,并在12月中下旬迎来了它的严峻时刻。2023年1月1日,广州本轮新冠感染疫情已经达峰,曾经“无症状超九成”的广州,在放开后却出现了就医高峰和重症增加,那么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和如何面对大众的质疑的呢?
奥密克戎一般只影响上呼吸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肺炎?原因可能跟统计数据有关系。放开之后,面对的群体不一样了。以前面对的方舱患者,一般是年轻群体,重症的几率比较低,但是现在面临的老年群体居多,并且很多是未接种疫苗的,所以重症率相对高。从2022年12月23号以来,广州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大数呈下降趋势,发热门诊日均就诊量从6万大下降至1.9万,但重症人数和住院患者持续增多。
据研判,广州市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己经达峰,预计在2023年春节前本次疫情将进入流行尾期,但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有的地方连药都买不到。多家医院一线人员表示,目前医院急诊承受压力比较大,比如中山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近段时间日接诊人数己接近400人,而其中的重症患者占比三到四成。对此局面,广州的做法是医疗资源的“倍增计划”。即对发热门诊、ICU重症救治床位进行大幅扩增,按人口密度增设基层发热诊室,开展24小时运作。在此基础上,广州进一步调动医疗资源,加强互联网诊疗与健康宣教力度。药品供应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
百年历史,羊城广州一直是冲锋在前的榜样城市。关键时刻,广州医护人员顶住了压力,保证了人民健康安全。希望风雨过后就是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