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中小学是事业单位,公办中小学教师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的编制通常被称为“事业编制”,与公务员的“行政编制”不一样。有人建议“把教师转为公务员”,就是指把教师的“事业编制”转变为公务员的“行政编制”。不过,我们要考虑教师的职业定位问题。
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也是社会的道德楷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毕生目标就是把一届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原则、有责任感、有知识的有用之才。所以他们的职业定位与公务员有区别,不能将公务员职业中的办事原则、管理模式直接套用到教师身上。
#大有学问#
现在是公务员编制事业单位,到处都是,人员太多了,看守大门口的也是在编公务员,多如牛毛!
又多了一个办公单位,不知道是不是属于“公务员”编制。话讲回来,我不接受你的“倡议”行不行?
事业编干部,专技干部,也在编制内//@爱思考的辛晴:行政编制不就是公务员么??
人物与照片1996年,行政编制干部过渡为公务员。
又多了一个办公单位,不知道是不是属于“公务员”编制。话讲回来,我不接受你的“倡议”行不行?
在编、国企、公务员就是好,福利满满的,社会退休人士就差得远了。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前后的变化。我是一位已经退休三年的老阿姨,2019年11月在一个央企退休,退休三年发生了以下二件事:一是我退休时属企退人员,我退休后归原来所在的企业管理,单位有离退休经费,每年年末单位给我们退休人员买点礼物,以表示对我们退休人员的关心。退休第一年末,即2019年末,单位给买了一桶油、一个干果礼盒,退休第二年末,即2020年末,单位给买了一桶油和一袋面粉。2020年年中,企业把退休人员交给了社区,说是实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2021、2022我们退休人员啥东西都没了。二是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医保从企业医保转移到市医保。我挺高兴,这回我们看病、买药不再到企业定点医院、定点药店了,市内各大医院、市定点药店都可以看病、买药了,为此我还写了一个帖子,认为这是企业社会化管理的重大举措,是惠及企业职工、退休人员的好事。结果有网友、同事告诉我,以前企业每月往医保卡里是按养老金一定比例打款,51—60岁是按养老金5.2%的比例打款,那我每月得打入300多,以后每月打入80元钱,合成是不划算了。
我们这边当时的公交公司的好多安全员就地变成了警察,公务员编制,因为成立了公交治安分局。
不懂就问,县级以下供销社应该都是企业性质的,怎么现在体质变了吗改公务员编制了?
1996年,行政编制干部过渡为公务员。
简单点说,该咨询者的祖上不是公务员身份,是事业编制的管理岗位!
三年疫情,我个人工作生活变化不大,我没有编制也不是公务员。清零政策下还能知道那里安全那个时候安全,可以放心家里放心工作,现在放开反而迷茫了,到底那里才是安全什么时候会重阳?孩子在学校、老人在家里有无疫情,没有了保护,什么都在不可掌控之中!该死的病毒//@小豆芽巴措:作者不要经常发些未经证实,且未来也不一定出现的情况出来了,让我们读到出现阅读疲劳的感觉出来了[流泪]
虽然很多专家都寄希望于今年3月份后,疫情就可以结束,跟大家安慰说可以回到2019年。但从海外日美等国的疫情发展情况看,这种不切实际的安慰,是有可能给大家一种不符合现实的预期。这并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预期管理。我当然也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希望只有一波疫情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病毒并不会以我们主观意志去转移。并不会因为我们当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疫情就不存在了,疫情的实际影响,仍然会长期对我们的经济、生活造成冲击。如果我们不能对这种冲击,有一个预期,做好预期管理,提前准备好各种预案,那么等冲击到来时,我们可能会更加被动,缺乏准备,带来更多的教训。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也是需要实事求是的去正视国外的一些疫情数据。海外放开的国家,早就已经跟我们演绎过,在放开之后的这一年,他们的经济、生活是如何持续遭到冲击。首先来看看日本。如图所示,日本在2022年有过3波疫情。2月-3月一波。7月-8月一波。11月-12月一波。而且最关键一个问题是,日本22年的3波疫情,死亡人数是一波比一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