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云南村官公务员公示(云南省乡镇公务员公告)

中午整理衣橱,无意中翻到一张来自万德乡政府的爱心卡片,竟然一瞬间想不起来这万德是属于哪里的?

中午整理衣橱,无意中翻到一张来自万德乡政府的爱心卡片,竟然一瞬间想不起来这万德是属于哪里的?

马上用手机百度,原来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后来在箱子的底层我看到了寄这卡片的主人----曾经的云南村官小李。这应该是我2008至2009年间刚注册博客时参加的献爱心活动。记得当时这位小李同学是云南大学毕业后到万德乡做村官的,他在博客上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那里村民的贫困生活和学生的艰苦求学环境,并通过博客向全国发出献爱心倡议,主要是想募集一些村民急需过冬的抗寒衣物和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用品。

我从网上看到小李的博客后就想为那里的村民做点什么,汇钱怕被骗,于是开始收集一些八九成新不穿的棉衣厚裤,包括大人和孩子的厚衣服、鞋子等,还买了一些孩子的学习用品和绘画读本等,旧衣服全部洗干净晒好打包,学习用品专门装袋。自己用摩托车拉了满满一大蛇皮袋去邮政局寄,当时应该只有邮政业务可以寄往云南偏远的万德乡。因距离遥远,包裹比较重,记得光寄费就花了一百多元。

那时交通还没有现在发达,这些衣物寄出去差不多半个多月小李才收到,然后他把所有衣物和学习用品分发给了当地村民和学生,还在博客上晒了分发照片,对全国各地捐去的物品和钱财一一做了使用公示。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我便收到了这张粉红色的印有“爱心”的感谢卡。

后来陆陆续续知道村官小李找了对象,结了婚,还在网上推销积极帮助村民当地的土特产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过了几年好像还凭村官经历和云南大学的资质考取了当地乡政府的科员。

近几年博客已经不怎么玩,也没有再去关注小李和那里的村民、孩子,不知十多年万德乡的面貌改变大不大?不过相信有了国家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如今那里应该也是一片勃勃生机,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吧。

一张小小的卡片,带出了一段尘封的往事。虽然自己不富裕,但献爱心一直走在路上,总想力所能及做一些简单能做到的,用自己的一点点付出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1969年10月,云南昆明乌龙镇,村民们奔走相告:“李家生了个闺女,那小孩生下来,就没有双手!”很多人害怕的不敢去看,然而谁也想不到,几十年后,她的命运,竟然翻天覆地!

这个女孩,名叫李国秀, 因为没有双手,从小就要面对数不清的嘲讽。

记事起,她想出去玩,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她一起,有的小伙伴,说她是“没手的怪物”,甚至拿石子砸她。

害怕的李国秀,跑回妈妈的怀抱,哭累了才睡着。

长大懂事后,她看着自己,只能哭,只能怨,感叹命运不公,最后无奈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

幸运的是,她有一对好父母,给了她无限的关爱,在鼓励下,她学会了用脚吃饭、洗衣服,甚至自学了初中教材。

李国秀默默改变的时候,相邻的村里,有个小男孩,也迎来了命运大转变。

这个男孩,名叫张顺东,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小懂事,爱帮父母干活,村里人说:“从小看大,这孩子长大后,会是个孝子!”父母高兴的合不拢嘴。

有一天,张顺东去放羊时,误触了高压线,顷刻间眼前一片漆黑。

再次醒来,他的手臂截肢,两个脚后跟被严重电伤,只能用脚掌使劲,走路很艰难。

又过了几年,这对苦命人,在邻居的有意帮助下见面了,四目相对,爱意悄悄产生。

张顺东说:“见到她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人比她更懂我心中那份残缺的痛!”

当张顺东带着东西去提亲时,李家却不同意,他们认为两个残疾人在一起,日子根本没法过。

张顺东没放弃,隔三差五去帮李家干活,慢慢的,李家也认可了这个干活麻利,一脸憨厚的小伙子。

93年,两个苦命人结为夫妻,随着一儿一女的出生,他们才发现了生活的艰难。

妻子没有手,每当孩子哭的时候,她都没法抱孩子,心疼的她,只能用嘴咬住孩子的衣服,轻轻晃动,就像是大猫叼着小猫,见者无不落泪......

丈夫为了孩子,没日没夜干活,但日子仍过的非常难。

那时,孩子的伙食非常简单,除了土豆和白菜,几乎没见过肉。

住的房子更破败,土墙小青瓦,下雨天四处漏水。

生活太难了,可为了孩子,夫妻俩只能和生活硬刚。

因为身体缺陷,两人都没法打工,只能在村里种地,每天早晨天不亮,别人都在熟睡,夫妻俩就早早起床,拿着农具,踩着露水下地,中午才能回家,然后一人做饭,一人喂鸡喂鸭......

农闲时,李国秀坐不住,为了给孩子挣肉钱,她学习用脚刺绣,一双脚,常被针扎的鲜血直冒。

丈夫见了,心疼的偷偷抹泪......

后来,李国秀真的练了出来,人们都不相信她的刺绣竟然是拿脚绣出来的。

丈夫也不容易,地里的活,妻子没手干不了多少,重活他自己干,脚本来有伤,回家脱鞋后,全是血泡,妻子心疼的要命,可张顺东每次都安慰她:“男子汉,没得事!”

2013年,张顺东脚终于撑不住了,发炎溃烂,医生一查,说必须截肢!

他一寻思,转身回家了,女儿上高三,考大学要用钱,2万块的手术费,他要省下来,给女儿做学费,自己的脚,先忍忍再说吧。

女儿知道后,当天回了家,表示父亲只要不手术,她就不上学了,张顺东对孩子一阵训斥,最后一家人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团......

好在这时候,有关部门知道后,对张顺东一家提供了帮助,在帮助下,张顺东手术顺利完成,他自己只需要付800块钱就可以了。

后来,医院方知道了这个家庭的故事,当场表示,800块钱也给予免除。

第二年,又一个好消息,女儿考上了曲靖师范学院,成为村里罕见的大学生。

张顺东这时候,腿截肢还没好利索,但为了女儿的学费,休息了很短时间,便安装了一对假肢,然后出去干活挣钱了。

2015年,在一家人的努力下,这个贫困的家庭,还清了所有外债!

2017年,国家提供了5.1万元的救济金,夫妻俩终于不用再住在漏雨的房子里。

又过两年,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张顺东激动的泪流满面,找到村干部,表示取消女儿的低保。

工作人员感动的说:“一家人都有骨气,别人都嫌给的钱少,他们身体不好,却不要这钱!”

张顺东解释说:“孩子能挣钱了,就不能再拿低保,之前这么多好心人和国家帮助,很感激,但只有自己努力,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2018年,张顺东一家成为了云南省表彰的“光荣脱贫户”。

2019年,女儿出嫁,这个时候,勤劳善良的家庭,已经凭自己,盖上了小洋楼。

楼上楼下,张灯结彩,夫妻俩看着孩子,看着眼前的生活,乐开了花!

2021年,夫妻俩成为了“感动中国”人物,评语:没脚走出幸福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夫妻俩,苦命人,却乐观豁达,不肯服输,改变了家庭、自己和孩子的命运,他们告诉我们,命运即使给我们一副烂牌,但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再苦的日子,也能熬出头,又怕什么命运刁难?

“初心使命”在乡间,春风化雨暖民心

一一一 一阙家镇退伍军人程彩权

在高坪区阙家镇,人们谈论起和平村的副书记程彩权,都会说他是致富路上的好村官。近年来,他凭着勤劳的双手、聪慧的大脑和过人的胆识,不仅成为当地的致富能人,还带动周边百姓,让自己和别人的口袋不断鼓起来。程彩权,不仅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和乐为他人服务的"初心",赢得了人心、赢得了民。

一,认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

生于1980年8月的程彩权,曾于1997年12月入伍西藏军区77536部队(任过班长),2002年12月退伍。回乡后,就积极要求入党,并于2008年7月如愿加入党党组织,2009年7月任阙家镇8村支部副书记兼5社社长至2014年11月;2014年12月至今任阙家镇和光村监委主任兼5社社长。由于本人既是退伍军人、有顽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同时也具有为家乡建设服务的热情,2016年函授大专毕生于四川大学农学专业后,立即从云南引进回雪莲果种子,带领全村百姓发展千亩雪莲果;从贵州引进回黄胴南瓜种子,带领全村发展二千余亩黄胴南瓜。几年来,引领全村200余户860多名农民,人均年增收六百余元。

二,劳务产业领头雁,带动群众一大片

为了解决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程彩权又搭建平台,成立"程式星源商贸公司",并在高坪城区开设了三个分部,成为全国近百家酒业公司的代理商,组织全村及周边村社的农民,到公司来当促销员和推销代表,为餐厅、超市、大型酒店供货,引领了近千名农民的劳务就地转移,实现了本村农户人均劳务产业收收增收近6000余元。

三,自己充当经纪人,解决农户增收难。

为进一步助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程彩权又投资三百余万元,聘请泸州老窖酒厂的酿酒师在阙家办起了乡土窑酒坊,组织本村几十人到酒厂打工酿酒,同时拟在本村和周边村社及乡镇,组织农户发展高梁种植基地一万亩,一方面打造传统的酒业酿造,另一方面走"种植十加工"的产业模式助农增收,再一方面力争创造乡村振兴战略的阙家经验,真正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难的路子。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程彩权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组织和老百姓的认可。在他的带领下和光村由原来的贫困村丶"光棍村"变化为富裕村,连续被阙家镇评为先进村,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阙家镇的优秀共产党员,群众自编打油诗点赞"彩权丶彩权,带我们能赢;和光丶和光,闪亮发光"。面对取得的成绩,程彩权淡淡地说,“这些都是一名基层干部丶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应该做的,只有百姓过上好日子,我的心里才能高兴”。

云南一民警去世,年仅39岁,披露死因仅4个字,一个细节发人深省

死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这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尽管这个规律不可抗拒,但是真正要面对死亡,特别是面对年轻有为的人突然离去,我们每个人的心头都会充满着悲痛之感。

就在2023年新年到来之际,一则突发消息打破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有消息爆料称,云南昭通市永善县一位派出所所长突然去世,年仅39岁。该消息不胫而走后,很多网友留言表达悼念和惋惜之情。

据悉,去世的民警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公安局茂林派出所所长刘开,去世时间是2022年12月31日凌晨46分。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在各地肆虐蔓延,很多人不幸感染,很多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刘开所长去世后,网上一度传言他很可能是感染了病毒,引发并发症而去世的。

就在流言甚嚣尘上的时候,2023年1月2日,官方的云南省公安厅发布消息,回应此事,消息证实昭通市永善县公安局茂林派出所所长刘开于2022年12月31日凌晨去世,年仅39岁。

关于公众关注的死因问题,消息仅用“突发疾病”四个字予以回应,称刘开是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而去世的。至于究竟身患什么疾病,具体抢救过程等细节,消息并未具体说明。

虽然云南省公安厅公开发布的消息没有提及刘开去世前有没有感染病毒,但是有一个细节间接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1月2日上午9时,官方为刘开同志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有很多人参加。从这个细节看,刘开同志的去世应该与新冠病毒无关。

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刘开出生于1983年,今年39岁。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做了3年的大学生村官。2014年2月,他加入到公安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离世前任永善县茂林镇副镇长、茂林派出所所长、三级警长。

刘开所长去世的消息在网上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感慨道: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大的权势、或者是拥有多少财富,在疾病和死亡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最重要的是保重好身体。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诚如网友所言,我们在对这些年轻的生命突然逝去感到无比痛心的同时,真的该好好反思如何平衡身体、工作和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了。

#新冠# #我要上微头条#

二、关于小花梅从云南省福贡县到江苏省丰县过程

经走访,福贡县亚谷村村民及小花梅舅舅、姨妈等亲属以及知情群众反映,小花梅1980年跟随改嫁的母亲从云南省福贡县匹河乡普洛村到子里甲乡亚谷村生活,1995年嫁到云南省保山市,1997年离婚后回到亚谷村。小花梅亲属、同村村民反映其回村后言语行为异常。调查走访中群众反映,1998年初,小花梅被桑某妞(女,1974年7月出生,云南省福贡县人)从亚谷村带至江苏省东海县。经查,桑某妞于1995年嫁给东海县时某忠(1955年4月出生),2000年12月,桑某妞、时某忠夫妻二人因其他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和七年。

2022年2月6日,公安机关对桑某妞、时某忠涉嫌拐卖小花梅的犯罪行为立案侦查。据桑某妞、时某忠与徐某东(男,1965年11月出生,江苏省东海县人)供认,1997年底,时某忠与徐某东商议,由桑某妞帮徐某东找一个媳妇,但需要花钱,徐某东表示同意。据桑某妞供述,1998年初,她以给小花梅介绍对象、看病为由,将小花梅带至东海县卖给徐某东,收取现金5000元。据徐某东供述和邻居陈述,徐某东与小花梅共同生活三四个月后,于1998年5月上旬某日早晨发现小花梅不知去向,请邻居及亲属一起寻找两三天未果。后徐某东向时某忠索要了2000元“赔偿金”。

围绕小花梅如何从东海县到丰县的问题,公安机关展开深入侦查调查。经进一步审讯深挖,董某民交代,小花梅是1998年6月其父亲董某更经刘某柱(丰县欢口镇人)介绍花钱买来。经审讯,刘某柱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先后抓获霍某渠、霍某得(二人均为丰县欢口镇人)及谭某庆、李某玲夫妇(河南夏邑县人)。据4人交代情况,谭某庆、李某玲夫妇在夏邑县骆集乡经营的饭店内,发现流落至此的小花梅,将其收留一个月后卖给在饭店附近工地务工的霍某渠、霍某得,二人将小花梅带回丰县经刘某柱介绍转卖给董某更。相关犯罪事实仍在深入侦查中。

2000年6月,董某民为办理结婚证,找村委会会计邵某征开具婚姻状况证明时,经人建议将杨某英改为杨某侠。欢口镇民政办工作人员按董某民自报的信息违规办理结婚登记,将结婚日期登记为1998年8月2日、杨某侠(由于笔误将杨某侠写成“扬某侠”)出生日期登记为1969年6月6日。据董某民供述,2011年3月,杨某侠在欢口镇卫生院生次子时,登记产妇信息为“杨某英”,卫生院要求提供新生儿母亲身份证,其父董某更找人做了一张“杨某英”的假身份证。2020年11月,董某民为办理低保,申请为杨某侠落户,公安机关按规定将杨某侠DNA信息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和“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比对,未比中。2021年4月14日,欢口派出所按照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的规定,为其办理该镇集体户口与身份证,并按照结婚证上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登记为杨某侠,1969年6月6日出生。董集村村干部和村民证实,杨某英、杨某侠名字经常混用,实际系同一人。

请来云南保山市龙陵县查。

嘉安律所北京市嘉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这种村官要提防,中央正在农村资产大清查#法律 #法律咨询 #律师

01:29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据徐州发布:近日,经部、省、市公安机关对杨某侠、光某英(小花梅同母异父妹妹)与普某玛(已去世,小花梅母亲)生前遗物进行DNA检验比对,结果为普某玛与杨某侠、光某英符合母女关系,结合调查走访、组织辨认,认定杨某侠即是小花梅。

经公安机关侦查,董某民(男,55岁,丰县人)涉嫌非法拘禁罪,桑某妞(女,48岁,云南省福贡县人)、时某忠(男,67岁,东海县人,桑某妞丈夫)涉嫌拐卖妇女罪,上述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为保障杨某侠及其家人基本生活,丰县民政部门已对他们进行低保保障。教育部门依法依规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保障其子女受教育权利。妇联的爱心志愿者和镇、村干部帮助照顾其老人,对其子女进行关爱陪伴和生活照料。后期将根据对案件的处理情况,依法确定对其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

徐州市委市政府联合调查组

2022年2月10日

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发生了一件让人想不到的事,梁脚村的熊洛奶奶,今年111周岁了,她在没有亲人的陪伴下,主动走到村委会接种新冠预防针。

相关工作人员得知百岁高龄的熊奶奶到场后,连忙把她带到卫生室去测量血压,得出,高压151、低压79、脉搏62次/分。医务人员,进一步仔细询问健康状况,再告诉奶奶接种新冠预防针的品种、作用、禁忌、以及不舒服反应等注意事项。

听了医务人员的介绍,熊奶奶也没有退缩,她决定接种。之后,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奶奶的接种成功。

打完新冠预防针后,熊洛奶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留在现场观察30分钟后,医务人员确定没有不舒服,她才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回家。

我很佩服熊奶奶的勇敢。她在没有亲人的陪伴下,独自去接种新冠预防针,她的亲人不在身边吗?平时的生活也是独自一人?我在心里反复问。

我一个朋友,生完宝宝三个月了,之前因为怀孕,还没来得及接种疫苗,现在为了宝宝的口粮,也不敢去。这样一比,朋友不是一般胆小。通过这件事我打算劝劝她,让她积极接着去。

年关将近,人流量大,走亲访友的人也会多起来,不接种,损人不利己,接种依然是比较有效的预防新冠病毒的手段,呼吁还没有接种的朋友,也赶快安排上。

此外,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基本的疫情防控知识,要熟记于心,希望大家自觉遵守,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出门,保护好自己,少给国家添乱。

为勇敢的熊洛奶奶点赞?你觉得她勇敢吗?

#云南# #云南头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5072/
1
上一篇政府引导基金是公务员
下一篇 公务员小语种加试(小语种可以报考公务员哪些职位)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