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参公单位调动公务员(参公人员工作调动)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职场真实故事计划## 今天厅长到我们办公室谈工作,无意间说了一句话,我听完心头一紧,厅长离开后我便暗自决定,赶紧结束这段生活。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职场真实故事计划##

今天厅长到我们办公室谈工作,无意间说了一句话,我听完心头一紧,厅长离开后我便暗自决定,赶紧结束这段生活。

我今年36岁,是一个参公事业单位的二级主任科员,大学毕业后参加公考就来到这个单位工作,至今一晃已经过去13年。

单位是一个省直某厅的二级单位,正处级,四十来人,内设6个科室,日常工作还算轻松。我进入单位以后便一直呆在办公室,从最开始的打下手跟班,到后来逐渐独当一面,我成为了让单位领导放心的靠谱下属,无论是办事还是写材料,交办给我后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尤其是在写材料方面,由于多年的文字积累和自身反应快的性格特点,我的效率特别高,一篇让领导满意的材料很快就能出手,基本不怎么用改,同事因此也给我取了个外号“快枪手”。

也正是我不错的表现,近几年我先后两次被上级部门借调过去帮助工作,每次实际借调时间都超过了一年,上级部门的一把手对我的印象还算不错,有意想让我调任留下,但是其中一次因为人员满编,另外一次因为一把手中途调走了,均没有留下。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上级部门的人手相对紧张,于是在下半年再次把我借调了过去,到现在已过去大半年。

前两次借调到上级部门工作,都是在办公室,这一次我去了人事处。因为有了之前的借调经验,所以我进入情况很快,花了一周时间就把工作线条理清楚了,工作开展起来还算顺利。

这一次借调和之前两次不同的是,上级部门去年有一个人退休,一个人调动,有两个空编。当时我想着已经35岁了,之前因为借调,已经错失了一次晋升科长的机会,最后再努力一次,如果能调任也算对得起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所以当人事处长征求我意见时,我便没有再犹豫。

借调人员那不是一般的憋屈,尤其是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更是真的无力吐槽。曾经看到过一个对借调人员的评论非常经典,叫“三无人员”。是哪“三无”呢?在领导眼里,你就是来干活的,搞不好从头到尾都跟你没有太多接触,无印象;在借调处室的人眼里,你也是个干活的,表现得再好,无非就是想调过去,搞不好还会对他们形成竞争,无利不图;在原单位的人眼里,你人都不在单位,无关紧要,想进步评先进门都没有。

今天下午要召开厅党组会议,因为有个人事议题,上午厅长出去之前来到人事处找处长交代下午会议的具体事项,因为处长的办公室是我们办公室里面的套间,厅长进去以后没有关门,所以他们的对话被我不小心听到了。

原来这次人事议题是讨论调入两名干部,这两名干部是下面地市抽调到省里巡视组的,巡视组长和厅长打了招呼,说这两个人跟着辛苦干了几年,调过来也算是解决了他俩将来的出路问题。

当时正在推材料的我一听,顿时愣住了。好家伙,这是什么情况?因为这个人事议题一直是另外一个三级调研员在弄,他自始至终没有跟我提起过,所以我完全不知道。一直到厅长离开,我才反应过来,没戏了。

中午午休的时候,我独自一个人跑到楼道尽头的阳台,连抽了几根烟,思考了一中午。到底什么才是我想要的?这样坚持下去还有多大的意义?

1.都到了党组会议这个层面,显然厅长是同意的,这说明厅长压根就没有过把我调入的想法,或许是前任厅长想把我调入的事情他有所了解,认为我是前任厅长的什么人,没有好感,或者是对我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关键时候想不起我来。

2.人事处长肯定是知道我的情况的,这次人事议题如果他在厅长面前提了我以前的事,那厅长肯定会像上面说的一样有所联想,被否掉了;如果没提我,那人事处长也是有所保留的,至于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而且我就在人事处帮助工作,人事处长和经办人都没有侧面提醒我,说明没有把我当自己人看待。

3.自己现在已经36岁了,在年龄上已经没有优势,后面还有不少年轻人可用,再往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所以我不能再耗下去了。

晚上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就要向人事处长正式表态,终于要结束酸甜苦辣的借调生活了,我的内心反而淡然了许多,竟然一觉睡到了天亮。

规划科科长申请降职,到档案科打杂,局长火冒三丈,指着鼻子怼到:有本事你就辞职,局里不缺人。科长左右不自在,灰溜溜的回到工作岗位。

科长这几年太累了,早上提前到局里准备副局长的会议材料,晚上多有饭局和酒局,遇到上级领导检查,半夜都接到电话,好不容易煎熬到周末,却要回家乡搞乡村振兴帮扶指导,都挤不出时间陪儿子和老婆吃顿热饭,为局里争取的荣耀和加分数不胜数,而自己仅仅是个事业编,在局里别人叫他科长,其实仅仅是科室负责人。

虽然科长也得过不少荣誉,但是没背景,编制变不了,调动的后门堵死了,只能默默服从领导安排,科室里六个人,全是主任科员,算下来他是级别最低的“二等公民”,太委屈了。这次突然想去档案科打杂就是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自己想体验体制里“咸鱼”的幸福滋味。

规划科长并非个例,全局大多数科室都是事业编和参公编作为顶梁柱,加上借调和编外人员保持正常运转,混编混岗成了无奈的选择,就这样全局的地位从二十年前的强势沦落到今天的边缘。

@官聊想说,体制就是这样,如果领导赏识你,你不想当官也得当,明知是压力你也得去扛,明知是陷阱你也得往里跳,除非你连饭碗都不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5059/
1
上一篇江西公务员考试热线(江西公务员报考网站)
下一篇 江门公务员年龄(广东江门公务员工资)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