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开会,主要议题是涉及我们部门的一些工作,召集了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因为主要议题是涉及我们部门的工作,我们部门全体工作人员都列席参加了会议。
会后,我让部门的年轻公务员小吴写一个会议简报发到县里去。
小吴说不知道怎么写。
我说:“你不是已经写过很多次活动简报了吗?工作会议的简报也有磨板给你参考,怎么就不会写了呢?”
小吴支支吾吾,说:“我没有做好会议记录,不知道领导在会议上讲了什么。”
我一听就火了:“那你参加会议都干什么了?!”
小吴很委屈:“那不能怪我呀,我一直都很认真听,也很认真做会议记录,但领导最后的强调讲话实在是没办法记,内容都有,但条理很乱,中间还穿插了很多例子,杂七杂八。”
我笑了,因为我也一样,认真听了,但最后大领导强调讲话的条理太乱,又穿插了大量其他内容,所以我也没记全。
突然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让年轻人学会如何写工作会议简报。
我跟小吴说:“在一把手强调讲话之前,分管领导的布置工作你记下来了吗?”
小吴说:“这个记了,很清楚的。”
我再问:“如果你是一把手,你会怎么进行强调讲话?”
小吴说:“这个我知道,主要都是强调重视,严格落实之类的内容。”
我说:“那就可以了,分管领导的工作部署要严格按照分管领导的来,至于一把手的强调讲话,按照你自己的理解,参考网上,写三点以上的意见。”
小吴愣住了:“那万一我写的,跟一把手讲的,不一样,怎么办?”
我说:“不需要完全一致,写好一些,比一把手会上讲的更有条理,就更好了,不会有人有意见的。”
小吴恍然大悟。
#职场升值季#
#冷眼哥的基层工作日记#
单位新来的小宋是重点大学毕业,他去年参加公务员考试,以笔试和面试双第一的身份被单位录用,然后被安排在了单位的办公室工作,主任安排给他的任务是整理会议记录,并起草会议纪要。
小宋自认为写作能力不错,第一次写纪要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两千多字,然后略带点小成就感给主任审核。
主任号称单位的笔杆子,从事材料写作已经有十多年了。看完小宋写的纪要,主任没多说啥,然后给了他一个上级单位的纪要,让他多看几遍。
小宋用一天时间认真学习了上级的纪要,上面一会“会议认为”、一会“会议指出”、一会“会议强调”,在一会“会议要求”,最后还要“会议决定”,把小宋搞得有点迷糊。
可是小宋又不好意思请教,就按照个人的理解,依葫芦画瓢,改完后有发给了主任。
这次主任没多说什么,当着小宋的面圈圈画画,一会就把整篇材料改了个底朝天。小宋站在那里,心里不停扑腾。
主任改完后喝了杯茶:“小宋啊,你刚来,不要着急,看看我给你改的,然后再写写试试!”
小宋一脸不高兴地走出了主任办公室:“改来改去,不还是写的官样文章,我看也没啥内容好学的!”
第二次,小宋又开始写会议纪要,这次主任出差,是副主任审核的,副主任是个转业安置干部,对写作不太在行,看了两眼:“赶快发给各部门吧!”
刚发下去纪要不久,财务科的李科长就跑了过来,火急火燎地说:谁发的纪要,赶快撤回去,把局长的名字都打错了!
过了一会,副主任就接到了主任的电话,被电话里说了一通后,副主任一脸的憋屈!
副主任喊来小宋,劈头盖脸就是一阵痛批,小宋那见过这阵势,扭头哭着出了出来!
小宋为这事再也不愿意材料了,于是要求调整,最后到了一个不用怎么写材料的科室。
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