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菏泽公务员考试书籍(菏泽公务员培训)

无意中从学校的一堆垃圾中捡到一套书,光看这包装,就感觉有年头了! 这是一套《水浒传》,书名还是繁体字,外包装上的“墨香斋藏书”几个字也是繁体字。

无意中从学校的一堆垃圾中捡到一套书,光看这包装,就感觉有年头了!

这是一套《水浒传》,书名还是繁体字,外包装上的“墨香斋藏书”几个字也是繁体字。

里面共分为四卷,都是线装的,封面不是纸,好像是一种布,但现在没见过这种面料的布。书背两端都用一种看似像丝绸的布包了角,看起来装订很精致。#我要上 头条# #菏泽头条#

翻开di一页印有《水浒传》的名字,旁边的画面好像是木刻的那种黑白色的印刷画,自己也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画!

书是往右翻的,里面的内容是竖行,要竖着往左念。

今天特意拍了图片发出来,让网友们帮忙看看,这书有没有收藏价值呢?

家乡的羊汤

再没有比山东人更喜欢羊汤了,他们是自小喝着滕县羊汤、枣庄羊汤、莱芜羊汤、莒县羊汤长大,又老去的。他们的喜爱是根植于骨子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在山东再没有比菏泽人更喜欢羊汤了,他们对羊汤的爱已经升华到对家乡的热爱、变成家乡的符号和骄傲了。在菏泽中小学教辅书里赫然写着家乡的特产牡丹、家乡的美食单县羊汤。以至于每个菏泽人自小写了无数遍我的家乡作文,介绍家乡的美食羊汤。以至于自觉不自觉的把羊汤和家乡联系起来、做羊汤的代言。把单县羊汤、菏泽羊汤发扬光大。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菏泽人懂得羊汤的妙处,会做羊汤会喝羊汤,其他地方所谓的羊汤根本就不值一提,甚至不能叫羊汤。每一个菏泽人都能如数家珍哪家羊汤馆正宗,都能眉飞色舞毫无保留的给你介绍羊汤的做法,红汤与白汤的区别。不灭的炉火,多年的老汤。整付的羊骨架下锅,敲骨取髓,大坨的羊油,水乳融合。剔骨羊肉、羊杂羊脑羊蛋羊腰羊眼,滚烫的羊汤入碗,汤白如乳,鲜香浓美。在菏泽羊汤是论碗卖的,10块、15、20,掌勺的师傅的手比称还准,每碗羊汤里几片薄薄的羊肉绝对不会厚此薄彼。你若问肉咋这么少,菏泽人会嗤之以鼻,轻蔑地告诉你菏泽喝羊汤精髓在汤而不在肉。

后来我走出菏泽,见识了菏泽以外的羊汤。开始也有天然的优越感。后来发现每个地方的羊汤都自有妙处,原汤原味,大口吃肉也是不错的。有几年我在内蒙、宁夏,那里有号称全中国最好的羊肉,那里有几千年以羊肉为食的历史。我惊奇的发现那里竟然没有羊汤馆。他们讲究的羊肉吃法就是少加甚至不加佐料,清水煮肉,手抓刀割,蘸着食盐调味。但那里的羊肉是真鲜美啊,是他们不懂羊汤的鲜美么?

我听说以前即使在菏泽羊汤也是贩夫走卒,下力气者为主顾的。如北京的卤煮,银川的羊杂碎,便宜的食材,大油水高热量才能有力气养家糊口。只是卤煮羊杂碎毕竟还是以食料为主的,贫瘠的家乡挣钱不易,也只能多喝几碗汤增加油水,羊汤馆续汤是不要钱的。

不过家乡的羊汤是真的好喝。

[大衣哥朱之文入选单县名人,永载史册]

大衣哥朱之文入选了《单县乡村记忆》丛书,成为了山东菏泽单县的名人,该书介绍了单县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行政区划等。

其中介绍郭村镇朱楼村时专门有一章节,“村庄名人”详细介绍了大衣哥朱之文的生平事迹。

大衣哥恐怕也想不到他会从一个爱唱歌的普通农民,靠参加选秀翻唱意外走红,如今成了单县的名人,还被人写进了书里。

回眸之第二:我的第一本音乐课本和我的第一首歌

1982年考上初中中专——菏泽师范之前,自己也挺喜欢音乐的。只不过那时候喜欢的仅仅只是戏剧或戏曲,或者更狭隘的仅仅知道河南豫剧,河南坠子书,菏泽二夹弦,枣棒(也叫呕子戏)。并不知道自己喜欢音乐或者脑子里根本没有音乐俩字这种概念。

还是考上菏泽师范报到发书的时候,惊奇的有了《音乐》——人生第一本音乐课本。我才明白了,原来这就是音乐。

快四十年了吧!

菏泽师范八二级四班的同学们,你这本音乐课本还保存着吧!

翻开看看,那里面“蓝笔点来红笔圈”的密密麻麻,当年我们农村老百姓孩子突然接触陌生的音乐课本,音乐课,音乐老师,乐器……兴奋,认真,勤学苦练,如今,都活生生浮现眼前。

我的第一位音乐老师,也是一辈子唯一一位音乐老师闫永丽,那时候在我们农村孩子眼里,满眼,满脑子只有俩个词——年轻漂亮。闫老师,后来听说是菏泽学院音乐系主任退下来的。不清楚,有待同学们印证。

闫老师给我们唱的最印象歌曲就是《少林寺》郑绪岚唱的《牧羊曲》。那时候感觉闫老师就是郑绪岚。

闫老师教我们第一首歌曲,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那时候,一个“嗯”字,让我们陶醉沉醉。也难为的我们农村孩子初次唱歌简直像羊叫……

《军港之夜》人生第一首歌:至今

会识简谱

不看任何字幕提示吟唱

而且还会用情歌唱

啊,我的八二四同学们

你,还,会吗?

三线城市公交全部免费,那些新一线城市别说免费了,停车费贵不说停车难是个问题,山东聊城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有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等书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是战国军事家孙膑诞生地、东阿王曹植;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国画大师李苦禅、抗日名将张自忠、谔谔国士傅斯年、国学泰斗季羡林、当代保尔张海迪等。聊城到底属于几线城市呢?

有人说全国三线、四线,甚至还有人说聊城是五线城市的。

咱们看看《第一财经周刊》这个权威的划分

聊城被划分到全国三线城市,聊城在人口上就大型城市标准,人均消费能力,拥有当地的产业优势。

一起看看山东地市城市分级:

新一线城市:青岛

二线城市:厦门 烟台

三线城市:潍坊 临沂 济宁 淄博 威海 泰安 菏泽四线城市:德州 日照 东营 滨州 枣庄 聊城

山东聊城未来绝对实力派的三线城市

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山海经》,真的能看成是一部地理著作吗?

一般读者大都用一种猎奇的目光看待《山海经》,感兴趣的无非是书中那些怪异鸟兽,学者则主要把《山海经》当成神话典籍,从而大大低估了这部书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对于研究上古史的史料价值。《山海经》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上古地理志,《山海经》中记载了很多见于古地理书的地名,水名如河水、江水、汉水、济水、洛水、伊水、渭水、泾水、漆水、汾水、晋水、漳水、洹水、滹沱水、黑水、赤水、弱水,山名如昆仑、鸟鼠同穴、岷山、嶓冢、华山、太室、少室、薄山、雁门山、霍太山、太行山、王屋山、恒山、衡山、会稽山、洞庭山等,很容易跟《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对上号。

《山海经》里的海是什么?在上古时期,山东的西面也有“海”,那就是因为黄河洪水泛滥而在鲁西地区形成的众多湖泊,春秋时期山东西部还有大野泽、菏泽、柯泽、雷泽等湖泊,《山海经》中的“西海”可能就是著名的大野泽。西王母所在呢?《山海经·海内东经》称,西王母之西,“国在流沙外者,大夏、坚沙、属繇、月氏之国”。古代大夏在山西境内,汉初月氏尚居敦煌、祁连山之间,这四国所涉及的地域,当为山西至河西走廊西端。

其实,《山海经》的成书明显要早于《禹贡》,在《山海经》成书的时候,《禹贡》所反映的那种华夏一体世界观也许还没有出现呢。《大荒经》是商代的“民族志”“宗教地理图志”,《山经》是“王官地理博物志”。

快被删了!522名县委书记大调查

感觉马上就会被删了的文章,县委大院凭什么你做主?电视剧《县委大院》热播了,剧的好坏我们不知道,因为没干过。但是普通人好奇的是,如何干才能够获得升迁,毕竟做任何事情都想有一个好的结局。

一、大调查

几位研究者调查了522名县委书记的发展经历以及升迁影响因素。作者们闪烁其词的说,个人能力和关系作为影响因素都不好说,没有实证支撑,还是全日制学历高,比较有优势,秘书据说晋升速度比较快。这篇公开发表的文章让人大开眼界。

据称,这500多名县委书记,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仅占7.3%。平均年龄都达到了50.2岁,被提拔到正处级的平均年龄是40.3岁,首次担任市、县委书记的平均年龄46岁。要平均锻炼6.4年以上才会被任命为县级行政区的党委书记,仅有1.7%的干部是从副处级岗位上直接被提拔为县委书纪。学历因素看,0.4%为博士,2.7%为硕士,41.8%具有本科学历,还有1.9%的初中学历和31.6%的高中或中专学历,21.6%是大专学历。522人中有431人都接受过在职教育,进修在职硕士。

其实这个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犹如在火车上问你买到了火车票没有。在县委书记李做这些调查,盲目地找一些大家普遍有的标签,其实是没有意义,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提拔一批人。还是要有主导因素才行,至于这个主导因素是什么,那就谁都不敢说了。

二、小城不容易

2014年6月。中央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到目前为止看来,目标已经完全达成了。1亿多的人落户城市,该目标已经顺利实现,2020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4%。目前,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有1.3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2021年9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学位服务。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同比实际增长9.7%。已经连续12年快于城镇居民。但就目前看,人口流出的地市共有199个,占比61.8%。其中,东部地区46个,中部地区64个,西部地区77个。东北地区12个。流出人口较多的有保定、徐州、菏泽、茂名、阜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西部的重庆、毕节,以及东北地区的朝阳、齐齐哈尔、鸡西、牡丹江、绥化,共计17个地、州、市,占比约8.54%,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房价下降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三、中小城市

部分人口流出中小城市的发展严重依赖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产能逐渐过剩,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资源欠缺。而省会城市和周边大城市虹吸效应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出现了所谓灯下黑的情况,特别是临近大城市,人口更容易流失。

与西方国家不同,大部分中国城市的资源分配都受到行政体制的约束,要经历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分配。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本和资源再分配。一般来说,除四大直辖市之外,省会城市都是特大城市。值得探讨的是,地市一级的行政机构并不是历史就有的。新中国成立后才增设了地区,但只是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当时一般称为地区行政行署或者特派员公署,并没有多少财权。改革开放后。地改市及地市合并,地级市才真正成为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

目前中小城市最难的就是产业发展问题。一个城市、一个县城的资源禀赋其实都差不多。你想做到更好或者更加突出是不大可能的。像电视里说的那样,搞搞民宿就可以发展区域经济?那只是停留在电视中而已。在目前的情况下,在大力发展都市圈儿和轨道交通的情况下,中小城市难免会被虹吸走大量的更多的人力和经济资源、城乡的差别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能立足于迅速疏散中心城区的资源,将医疗、教育、文化资源向远郊区配置,才能有效地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2005年夏季的一天我在山东省菏泽市的东方红大街上一个书摊上买了一本启功先生的《启功教你学书法》的书。

反复通读了好几遍,受益匪浅。那时候的我特别崇拜启功先生,受启功先生影响我开始了学习书法。

直到2021年岁末,转眼已是第16个年头。

虽然现在依然崇拜启功先生,而且收藏了整套启功先生全集。

但是对启功先生的字却没有以前那么喜欢了,可能是由于自身学习书法的深入,眼界也提高了不少,然后就从对启功的喜欢转变成了对林散之这样的书法家的喜欢。

十几年前看到林散之这样的草书作品,第一印象就是乱,潦草,心中质疑这怎么能算书法家。这样的水平,我自己胡乱写胡乱画也比他林散之写的好。

那时候在我眼里只有像启功,田英章这样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书法大家。而诸如林散之,沙孟海,郭沫若等人都是些沽名钓誉之徒。

那时我和书法老师说启功和田英章是大书法家的时候。书法老师却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这俩人写的字的确好看,但是水平还是有限。你还是把精力放在颜真卿,苏东坡这样的大家身上吧。

我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能学启功,田英章呢?”

老师只是看着我,不再回答我的问题。

其实那个时候我一边跟着老师临习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一边自己偷偷学启功和田英章的字。而且对于像颜真卿的书法,尤其是涂涂抹抹的祭侄文稿特别看不上。我那时心里一直怀疑:写这么潦草怎么会是书法家。

可没曾想直到16年后的今天我还在临习颜真卿书法,而且一学就是十二年,仍觉得颜真卿的东西没有学完,真的就时看时新,取之无尽,用之无穷。而对启功的字早已厌倦,田英章就更别提了。

现在回想起那次和老师的争论,终于明白了老师为何没有再反驳我。原因就是在于,那时候的我刚开始学书法,临古不深,对书法又没有系统理解与认识。如果老师和我一直辩论下去,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看法。

平心而论,启功和田英章和一般人相比的确书法功底深厚,但是在和历史上的大家或者同时期的书法家相比的话,其实并没那么优秀。

但是启功和田英章能得到全国大多数人的认可,是因为二者的艺术风格的确做到了雅俗共赏,更多地是俗。即便是俗气也是大书法家,这一点也毋庸讳言。而且启功和田英章相比,启功更胜一筹,原因就在于启功不仅擅长书法,而且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骨子里有着一股文人精神。

对于书法的认识,现在比较时髦的观点是书法属于艺术。对于这种论调我是持反对意见的,鄙人以为书法并不是艺术,但具有艺术的特征。而艺术是书法诸多特征之一,它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其体现的人文意识以及人性。这也是为何写字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古语:书为心画,心正则必正,字如其人。字迹未必能透露人心,但是如果要成为举世公认的书法大家,人品起码是廉正的。像赵孟頫,王铎这种大节有愧的书法家,在以前都是被批判的对象。

3月28日,菏泽成武县一对新人以“翰墨因缘”书法作品展的形式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用艺术的形式展现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婚礼现场各处可见一对新人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礼成后夫妻俩现场挥毫“天作之合”四字,表达了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新郎张国帅介绍:“我们夫妻二人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成武县书协主席、江西省书协培训中心特聘教授牛广成为师,之后又一同参加清华美院毛国典书法高研班,感情一直很好,婚礼以书法展形式举行,是对我们10多年艺术生涯的总结,也完成举办书画展的梦想。”“我们俩都很喜欢书画,也是因书画结缘,能以书画展的形式举办婚礼,真的是一件值得回忆、浪漫的事。”新娘申俊青告诉记者。

书法家牛广成先生说:“婚礼以书法展形式举行,可以改变大家对已有婚礼习俗的刻板印象,起到很好的移风易俗的带动作用。”

这场婚礼没有大摆筵席,新人收受的‘礼金’,也都是对联、条幅、画作等书画作品。现场嘉宾表示: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婚礼,清新脱俗、雅观别致、文艺美好,是对传统风俗的创新,这种婚礼形式很值得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4797/
1
上一篇公务员文秘类职业(公务员文秘是什么)
下一篇 宿迁2018公务员复审(江苏省宿迁公务员资格复审)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