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是个中层,只不过在中层中是比较核心的领导,我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分管领导就是一把手,按说我可以提一级进班子了,结果,一把手提前2年进入内退转态啦。从外省新过来个一把手。对前领导内部审计的时候,我被迫顶包了,不牵扯经济问题,只是说对下属机构在条线管理方面漏洞比较多。其实明白人都清楚,这就是新领导要借机安排他自己人了,我一个农村走出来凭自己真本事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这个时候确实没有任何办法。被迫接受降职降薪。
曾经的成绩荣誉都是领导的,有问题了都是下属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的问题还都是莫须有。
所以我一直考虑裸辞,创业,真的想争口气!项目已经考察一年多了,
但这年头创业资金真的好难。
在国企,规则都是领导定的,如何突围
在国企,没有关系跟背景的员工,过得都挺憋屈。
哪怕你能力再强,付出再多,业绩再出色,没有领导主动提拔你,你就是呆在底层的命。
如果遇到有些领导,怕做得太过,还会给你的苦劳点回报,在年底给你搞个先进,或者评个优秀。
倘若遇到一些比较无所谓的领导,啥都不给你,你也没有办法。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
因为又到了年底评优评先,到了绩效考核评价的时候。
我们这些中层管理人员,都是没有话语权的。
领导很好笑,还非要搞个民主推荐,也让部门负责人去评价下属,可是最后都是不采纳,领导班子开个小规模会议,想咋定就咋定。
确实很悲哀。
明面上鼓励民主,给予中层一定的权限,实际上,规则都是领导定,都是领导之间平衡利益的结果。
有人说过,做棋子就得有做棋子的觉悟,无法当棋手,没有谋篇布局的能力,再强大,也就是个棋子。
何其悲催。
小编自诩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部门负责人,对于下属工作强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比较清楚,奈何这些人,有的是一把手的人,有的是二把手的人,有的是三把手的人,一个我都没法搞定。
而对于那些真正干活,又没有背景的下属,我真的很无能为力,也很无奈。
小编也是这样打拼过来的,也想给予他们一定回报,可惜我只有可怜的“建议权”,最终都是领导说了算。
领导之间,作何妥协,作何平衡,其实,我心知肚明,但是又无法改变。
国企改革一直在推进,一直在跟市场化靠拢,也引进了不少职业经理人,也设定了绩效考核制度。
但又有多少家国企,真的是评数据说话?真的做到相对客观公平公正呢?
有多少干活努力、业绩出色的员工,能真正得到益处呢?
小编颇不以为然。
在国企,还是有很强的关系在,不在圈子里面的员工,很难获得实质性的回报。
反观那些有背景有关系有靠山的员工,哪怕混日子,都能实现升职加薪,这种现象应该还是比比皆是。
确实,只要有人的因素在,有人的情感在,就会有主官判断,主官喜好,主官人情味在里面。
当你没有这些有决策权的领导罩着你,没有他们为你量身设置合理公平的规则,你做得再出色,又有何意义呢?
假如,你还年轻,在国企得到锻炼,提升阅历履历,有足够资本,有核心竞争力后,如果看不惯这种规则,那就及早走人吧 。
假如,你已经是中年人,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经济压力又很大,就得学会调整心态,与自己和解,看开看透这种规则,学着接受。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维,那你的精神包袱就会很大,人就会非常不快乐,甚至影响家庭鹭港,影响自身健康。
成熟的人,在于看透规则的残酷后,能继续热爱生活,能继续努力为自己而和,而不是选择放弃,选择混日子,那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
生命短短100年,在有限的日子里,不要纠结这些规则,而是要跳出规则,去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为自己的目标和热忱,努力制定自己的规则,然后不懈努力奋斗。
国企是一个平台,能给你一定的保障。
只要你能充分借助平台的力量跟资源,去构筑自己的人脉网、资源网、体系网,能发挥一个中介桥梁的作用,还是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倍增,然后在自己营造的圈子体系中,不断发光发热,并设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退而结网,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而打拼。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触动。
更多国企职场干货,可以关注@国企职场真谛及订阅下方的专栏,共120节课,系统阐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存及晋升,让你少走弯路,改变命运,欢迎订阅。
新年特价,仅需79元,最后2天。
#国企职场真谛##职场治愈时刻##头条创作挑战赛#